1. 简单百科
  2. 花神庙

花神庙

花神庙位于雨花台区花神大道附近。是南京古村名之一,明代花神庙曾是皇家御用花园。南京南部在历史上就以花木繁多而著名。明朝时,郑和下西洋带回很多花种,种子就分布在牛首山铁心桥等处。

简介

南京花神庙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花神大道附近。

紫荆花路西行,有一座花神渡桥连接两端,桥下就是花神湖,湖畔一座石碑上刻有“自明朝定都,集天下花匠于此为皇室培植名苑珍卉,极一时之盛”字样。说明花神庙村在历史上曾是皇家御用花园。村里很多人都知道,朱元璋在南京定都后,为了让他的皇宫一年四季都有鲜花装扮,下令派人寻找地方专门为宫里培育鲜花,城南中华门外两公里多的丘陵地带因为土质、气候和地势都比较合适便被选中,这便是后来的花神庙村。不过,那时的花神庙村还没有得名,只是专门为皇宫大院供应鲜花的一个基地。

历史

南京有花神湖和花神庙。南京南郊在历史上就以花木繁多而著名,明朝时,郑和下西洋带回很多花种,种子就分布在牛首山铁心桥等处,至此铁心桥的花神庙地名已有100多年。多年来,这里每年春天鲜花盛开时节都要举行“桃花会”,“类似于古代的妇女节活动”。徐老师介绍,南京也有以单个花卉而命名的地名,如菊花台、花露岗等,郁金香路、紫荆花路、玉兰路……出了中华门在宁路西边,你会注意到这一连串以花命名的道路。但与花神并无关系。清朝时在这里修建的一座花神庙。花神庙的旧址如今已不可寻,南京的应扬在一篇名为《最早的育花村》的文章中,说花神庙旧址在花神庙小学旁边。文史专家苏洪泉在《江宁县志》中找到了关于花神庙的记载,县志说花神庙建于清乾隆,占地约5亩,庙内有一间大殿和10多间配殿,供奉着花神百余尊,主供三头六臂的善事菩萨。在庙门外的广场上建有城南最气派的“凤凰大戏台”,每年农历二月十二日百花生日那天,要在这里唱戏三天。戏台后有两口水井,每当唱戏时水面反射和井口共鸣使得演员的声音特别好听,当时被称为“双井衬音”。花神庙还有二月十二目的百花生日和九月十六日的菊花生日。这两天,花农们都纷纷前来敬香拜佛,祈祷花神保佑人花两旺。

朱元璋为他们的先辈指定种花的任务起,花神庙村的村民们就世代以养花为生。花神庙向以培植白兰、茉莉花珠兰栀子、代代五种传统香花为著名,还出了芮、徐、毛、翟、尹、夏、王、李八大花农世家。

后来虽然种出的花不能供应到皇宫去了,花神庙村的花农们却在南京城打响了品牌,清朝时期南京城兴起用香花熏制茶叶,城里面的姑娘也以在发辫上插一朵花神庙的香花为时尚。民国时期花神庙的鲜花依然很有名气。后来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花神庙的花农还捐款购买了一架飞机支援前线。

有着150多年历史的南京老字号“清真马祥兴菜馆”就是发迹于花神庙。

“马祥兴菜馆”的创始人是马思发,清咸丰年间马思发从河南孟县逃荒来到南京,初来南京无以为生于是在花神庙的路旁摆了一个地摊,地摊专卖一些粥之类食品,他的顾客多是清晨进城卖花的花农。当时太平军的士兵也常到他的摊点吃粥,马思发的粥摊被称为“马回族饭摊”。

马思发去世后,他的儿子马盛祥继承父业,经营多年有了积蓄后就开了一家菜馆,取名马祥兴。辛亥革命后,马祥兴菜馆迁到中华门外米市大街,后来迁到鼓楼,2003年又迁到云南路现址。

从成为皇家御花园那天起,花神庙就与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五颜六色争奇斗艳的鲜花除了为花农们换来收入,也使得这一带成了远近闻名的景点。虽然花神庙村没有了,花神庙村种植鲜花的传统还是被一些人保留了下来,而且有些人开始公司化运作,一家家园艺公司、花卉苗木公司在继续着600多年的祖业。这里很多人是世代种植鲜花的,如今不少人都有自己的花卉基地,还在安德门等花卉市场有自己的店面,“一说是花神庙的花,好多人都买,花神庙也是一个牌子。”他们的鲜花除了供应南京市场外,周边一些省市也来批发。

雨花台区宁南街道办了解到花神庙村早已在十多年前就不存在了,在村子原址记者看到的是一座座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和工厂,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上车来车往,马路两边还能不时看到点缀的鲜花。而如今的“花神竞艳”虽然没有了那么多的鲜花,走在这一带还是能让人时刻感受到这里与花的不解之缘,这里的路以花名,路牙是鲜花图案,桥墩、桥栏杆、桥身上也都雕刻着鲜花。在花神渡桥上,还有四位婀娜多姿的“四季花神”分列两侧。

1983年,南京市园林局联合南京多家媒体共同举行了一次大投票,选出了“新金陵四十八景”,花神庙以“花神竞艳”列为其中一景。

公交车花神庙站在紫荆花路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大门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