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壁导坑法
双侧壁导坑法,也称为眼镜工法,是在隧道开挖断面的两侧都布置导坑,并都对其设置临时初期支护侧壁构件封闭成环,再分部开挖隧道开挖面中间部分的方法,
双侧壁导坑法是先开挖隧道两侧导坑,及时施作导坑四周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然后根据地质条件、断面大小,对剩余部分采用二部或三部开挖的方法。双侧壁导坑法实质是将大跨(一般大于20米)分成3个小跨作业。一般适用于开挖断面较大,围岩相对较软弱,地面沉降要求严格的地段。
开挖方法
在开挖导坑时,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导坑断面近似椭圆,周边轮廓圆顺,避免应力集中。初期支护采用格栅钢架或型钢钢架、挂钢筋网片、喷混凝土柔性支护体系,及时施作,使断面及早闭合,以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控制围岩变形。建立一整套围岩支护结构监控量测系统,进行信息化施工管理,随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合理安排,调整施工工艺和设计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1) 开挖面分部形式:
一般将断面分成四块:左、右侧壁导坑1、上部核心土2、下台阶(3) 。导坑尺寸侧壁导坑尺寸应本着充分利用台阶的支撑作用,并考虑机械设备和施工条件而定。但宽度不宜超过断面最大跨度的1/3。高度以到起拱线为宜,这样,导坑可分二次开挖和支护,不需要架设工作平台,人工架立钢支撑也较方便。导坑与台阶的距离没有硬性规定,但一般应以导坑施工和台阶施工不发生干扰为原则,所以在短隧道中可先挖通导坑,而后再开挖台阶。上、下台阶的距离则视围岩情况参照短台阶法或超短台阶法拟定。左、右侧导坑错开的距离,应根据开挖一侧导坑所引起的围岩应力重分布的影响不致波及另一侧已成导坑的原则确定。
(2) 施工作业顺序为;
①开挖一侧导坑,并及时地将其初次支护闭合。
②相隔适当距离后开挖另一侧导坑,并建造初次支护。
③开挖上部核心土,建造拱部初次支护,拱脚支承在两侧壁导坑的初次支护上。
④开挖下台阶,建造底部的初次支护,使初次支护全断面闭合。
⑤拆除导坑临空部分的初次支护。
⑥建造二次衬砌。
优缺点
现场实测表明,双侧壁导坑法所引起的地表沉陷仅为短台阶法的1/2。双侧壁导坑法虽然开挖断面分块多,扰动大,初次支护全断面闭合的时间长,但每个分块都是在开挖后立即各自闭合的,所以在施工中间变形几乎不发展。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安全,但速度较慢,成本较高。
适用范围
双侧壁导坑法开挖适用于围岩较差的Ⅴ级围岩条件下的行车隧道开挖,在浅埋大跨度隧道施工时,采用双侧壁导坑法能够控制地表下沉,保持掌子面的稳定,安全可靠。翔安隧道A2标陆域浅埋暗挖部分地段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施工工艺原理
双侧壁导坑工法是一项边开挖边支护的施工技术。其原理是:就是利用两个中隔壁把整个隧道大断面分成左中右3个小断面施工,左、右导洞先行,中间断面紧跟其后;初期支护仰拱成环后,拆除两侧导洞临时支撑,形成全断面。两侧导洞皆为倒鹅蛋形,有利于控制拱顶下沉。该方法主要适用于粘性土层、砂层、砂卵层等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