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水仙茶
武夷水仙茶是岩茶的一种,又称“闽北水仙"“福建水仙"“水吉水仙"。该茶种可分为正岩水仙、半岩水仙、洲茶水仙、高山水仙等,原产于中国福建省建阳区县小湖乡大湖村,截至2010年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建瓯、建阳、武夷山市等地。
武夷水仙茶历史悠久,其名称由来可追溯至清代爱新觉罗·旻宁年间。该茶的茶树为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其成品茶条索紧结壮实、匀整,叶端扭曲,如蜻蜓头,色泽青褐油润,部分地方呈现青蛙皮肤一般的白色小斑点。此外,该茶的汤色橙黄浓艳,兰香浓郁,滋味醇厚,回甘爽口,叶底厚软明净,绿叶红边,三分红七分青,故岩茶界有“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培水仙”的说法。
武夷水仙茶在加工时通常有采摘、晒青、做青、杀青、揉捻等七道工序,其中“做青”为决定该茶品质的最关键步骤,需遵循“重晒轻摇、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多摇少做、陈年老茶快做、嫩茶慢做”的原则。此外,在武夷水仙茶烘焙时,温度需控制在120℃左右,茶叶含水量控制在5%以下,即能使该茶达到“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性和不寒,存久不坏”的境地。
茶品简介
武夷水仙条索肥壮紧结匀整,叶端褶皱扭曲,好似蜻蜓头;叶片色泽青翠黄绿,油润而有光泽;内质香气浓郁清长,“岩韵”特征明显。冲泡后,汤色橙黄,深而鲜艳,滋味浓厚而醇,具有爽口回甘的特征,叶底肥嫩明净,绿叶红边,十分美观。鲜叶采摘标准及管理。
品质特点
外形肥壮,色泽绿褐油润而带宝色,部分叶背呈现沙粒,叶基主脉宽扁明显,香浓锐,有特有的“兰花香”,味浓醇厚,喉韵明显,回甘清爽,汤色浓艳带深橙黄色,耐冲泡,叶底软亮,叶缘红点鲜红。
水仙茶梗粗壮、节间长、叶张肥厚、含水量高且水分不容易散发。外形条索紧结卷曲,似“拐杖形”、“扁担形”,毛茶枝梗呈四方梗,色泽乌绿带黄,似香蕉色,“三节色”明显;内质汤色橙黄或金黄清澈,香气清高细长,兰花香明显,滋味清醇爽口透花香,叶底肥厚、软亮,红边显现,叶张主脉宽、黄、扁。
如果是五六十年以上树龄的水仙茶树,则是老枞水仙。
老枞水仙在岩骨花香的基础上突出兰花香和枞味,抓老枞的枞味,主要有三味:木质味、青苔味、糙米味。
老枞水仙属武夷岩茶制作的工艺与岩茶大径相同,老枞水仙属于中轻焙火味醇清香。
老枞水仙外形紧实、条索状;颜色多为色泽乌绿润带宝色;干茶香馥郁、老枞味。叶底大片有明显的“绿底红镶边”的特征,叶脉浮于叶面之上。
物种分类
正岩水仙
正岩水仙是指种植在正岩产区内的水仙,以马头岩、慧苑坑、水帘洞等片的正岩水仙最为著名。这里的水仙种植时间较长,有不少是百年老丛水仙,加上正岩山场优越的土壤气候条件,因此造就出的茶叶是水仙系列中品质最优质的。
老丛水仙
老丛水仙一般是指五六十年以上树龄的水仙茶树。其树龄越长,品质相对越好(当然任何茶树皆有其生命周期)。老丛水仙正岩产区以马头岩、慧苑坑、水帘洞等片较为著名,高山产区的以吴三地最为著名。老丛水仙的加工制作工艺与其它岩茶大致相同,但老丛水仙多采用轻火、中火炭焙,以充分体现其味醇清香的特征。老丛水仙,外形紧实、条索状;颜色多为乌绿润带宝色;茶香馥郁、老丛味。叶底大片有明显的“绿叶红镶边”特征,叶脉浮于叶面之上。
品鉴老丛水仙茶,主要掌握住三个特征:木质味、青苔味、糙米味。老丛水仙茶叶叶质绵软,养生成分丰富。汤味极浓醇且厚重,汤水顺滑又兼具有陈年茶之味。老丛水仙为水仙茶中极品。
高丛水仙
茶园的管理,通常每年都对茶树进行修剪,修剪过的水仙茶称之为矮丛水仙,而不修剪的水仙茶树称之为高丛水仙。也有另一种说法,即将树龄在20年以上且从未修剪的水培水仙茶树称之高丛水仙。高丛水仙的品质仅次于老丛水仙,高丛水仙树型较高,产量低,采摘难。为提高产量,便于采摘,很多茶园已将高丛水仙修剪成矮丛。所以高丛水仙目前很少见了。
制作工艺
鲜叶采摘后经过晒青、做青、炒青、初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挑剔、毛茶、补火等工序制成。
采摘
水仙鲜叶原料以中开面一芽三叶为佳,据试验对比:小开面开采的成茶香低味涩,大开面开采的吃水淡薄。采摘应严加管理,应轻收轻放,速运,薄摊,通风,防止损伤劣变。依不同采摘时间,树龄,早晚青,雨水青,分别摊放管理。
委凋
萎凋叶温度不超过34~36℃,以25℃左右为宜。萎凋的相对湿度最高不超过85%,水仙品种叶形大,叶质厚,芽叶含水量较多。晒青减重率为14~16%,以叶态变软,叶片伏贴,叶面失去光泽,叶色较暗,青臭气消退,发生清香为适度。萎凋时晴天气候采用日光萎凋。可分为凉青→晒青→凉青等几个步骤。水筛摊晒,摊叶量0.6kg/筛,叶间不重叠;竹席摊晒,轻翻2~3次。雨水青先鼓冷风吹干表面水而后再鼓热风,风温掌握在30~35℃,若用萎凋槽,摊叶厚不多于15cm。综合做青机装叶量为筒体的2/3左右,以防止因叶表水分多,叶片粘在一起,造成萎凋不均,闷黄,死青现象。吹冷风时,每隔5~6min开机转5~6转,以翻动叶子,使叶表水分均匀散发。
做青
做青受环境条件影响很大,温度高,湿度低可加速水分蒸发,使青叶理化变化同步进行,在短时间内达到适度要求;湿度高,则水分蒸发慢,走水困难,因而在生产中,湿度高时要加强鼓风,多设火炉,以促进青叶走水。武夷水仙制法以中摇,适摊,中凉为特点,武夷水仙分5次摇青600转,其制法摇青转数,每次摊叶厚度,凉青时间及叶态变化情况见表1。堆青处理,视做青的程度而定,历时1.5~2h,厚度30~40cm至红边较足,香气大起时进行杀青。做青适度:叶面黄绿,叶缘朱红色,青带绿腹,红镶边,叶质柔软,手摸光滑如绸,青气消退,花香显露,叶片突起呈龟背状。杀青筒体温度要求在220~240℃,手感以手背放置筒口有刺痛感为度,白天看锅壁泛白,夜间微红时即可。叶投入时有“噼拍”声,投叶量25kg上下。杀青以闷杀为主,2min后,开启排气风扇,将水蒸汽吹出筒外。杀青达适度时,手握杀青叶成团,有粘手感,不易弹散。折梗不断,茶香显露、减重率36~40%,雨青杀青程度掌握要求更足些。
揉捻
将适度的杀青叶略为散热后,随即装入揉捻机,装叶适量快速,压力以轻→略重→重为度,至条索紧结,卷曲率达90%以上,下机历时约10~16min。
烘焙
烘干。通过热化学作用,发展色、香、味品质。要求进风口温度150℃,摊叶厚2~3cm,转速快盘,烘至七、八成干,手触略有刺手感时下机,摊放2~3h,梗干滋味更醇和;足火温度100~115℃,慢盘烘至手折梗脆断为适度,下机稍摊凉,密封保存。
武夷水仙制作工艺,可视综合南平市、闽南地区的传统工艺“中晒中摇”为特色;其成茶品质稳定,具有闽南制法的清香而又具有闽北制法的醇厚。
保存方法
要保存好老枞水仙茶茶叶,一般要做到密封,单独存放,避光,放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但是,对于轻火功的岩茶不要存放时间太长。这一类茶焙火的温度较低,含水率偏过,都是不能长年存放的,容易返青,也就是喝起来有青酸味,不是茶本质的味道,因些,这类茶必须要尽快饮用。家中保存武夷岩茶,选择合适的容器和环境是很有讲究的。要防止茶叶在存放过程中,发生变质,变味,串味等质变。
选择合适的容器。对于存放茶叶的容器,基本要求就是在干净,密封,避光。在众多的容器中,以有盖的陶瓷罐、锡瓶等为最佳,其次为铁听,木盒、竹盒等,塑料袋,纸盒最次。其中竹盒不宜在干燥的北方使用,否则容易开裂,造成密封失效。保存茶叶的容器要干燥、洁净,不得有异味。
鉴别方式
色泽
色泽鉴别,主要是看干茶的嫩度、光泽度,色泽情况可以反应出一款茶叶的鲜嫩度,还有相关的焙茶工艺;优质武夷山水仙茶,外形色泽油润、明亮呈鲜明,褐绿茶,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宝光色”。
茶香
外形结合干茶的茶香,可以作为一个品鉴的要点;优质的武夷山水仙茶,香气清高,鲜爽,没有任何的异味、串味等。
冲泡
冲泡一下武夷山水仙茶,看看茶叶的湿润状态,通过冲泡后的茶香、汤色、滋味、叶底去评判茶叶的标准;其中,最为简单的就是通过香气、滋味、汤色去辨别。
香气:第一泡,茶叶浸泡2分钟时间后,可以带汤一起闻香味,判断茶叶香气的纯度是否够,香气的高低;第二泡,浸泡3分钟时间,再去判断茶叶的岩韵味、香气的长短;第三泡,就是判断茶叶香气的持久性了。
武夷水仙茶,以香气浓郁清鲜,香味似兰花,且清心悠长者为上品;生长在武夷山的武夷水仙茶具有多个香型,比如兰花香、桂花香、乳香,所以大家可以通过这些判断去了解武夷山水仙茶的香气。
汤色:冲泡后,观察茶汤颜色的亮度,清浊度。武夷山水仙茶冲泡后,茶汤颜色是金黄色,清澈鲜丽,并且冲泡4次以后,汤色依然不变淡的,为上品;武夷山市水仙茶的汤色,以深金黄色的为最佳;如果茶汤表现出浑浊、发暗的,那么这就是加工工艺不够标准所导致的。
口感:正宗的武夷山水仙茶,口感醇厚甘爽,岩韵明显;进入喉后,感觉明显的润滑,生津,唇齿留香的感觉;并且冲泡5次以后,茶的岩韵味十依然不变的,这样的武夷山水仙茶味上等品质。
叶底:优质的武夷山水仙茶,冲泡后,叶面展开,且很柔软,叶边缘红艳鲜明,叶片中央清澈淡绿,略带黄色;这是一个重要的品鉴环境,这个环节可以很好的去品鉴出茶叶原料的优劣。
茶品传说
传说一:
相传有一年武夷山热得出奇,有个建瓯的穷汉子靠砍柴为生,大热天没砍几刀就热得头昏脑胀,唇焦口燥,胸闷疲累,于是到附近的祝仙洞找个阴凉的地方歇息。
刚坐下,只觉一阵凉风带着清香扑面吹来,远远望去原来是一棵小树上开满了小白花,绿叶却又厚又大。他走过去摘了几片含在嘴里,凉丝丝的,嚼着嚼着,头也不昏胸也不闷了,精神顿时爽快起来,于是从树上折了一根小枝,挑起柴下山回家。这天夜里突然风雨交加,在雷雨打击下,他家一堵墙倒塌了。
第二天清早,一看那根树枝正压在墙土下,枝头却伸了出来,很快爆了芽,发了叶,长成了小树,那新发芽叶泡水喝了同样清香甘甜,解渴提神,小伙子长得更加壮实。这事很快在村里传开了,问他吃了什么仙丹妙药,他把事情缘由说了一遍。大家都纷纷来采叶子泡水治病,向他打听那棵树的来历小伙子说是从祝仙洞折来的。因为建瓯人说“祝”和崇安话的“水”字发音一模一样,崇安人都以为是“水仙”,也就把这棵树叫做水仙茶了。大家仿效建瓯人插枝种树的办法,水仙茶很快就繁殖开来,长得满山遍野都是,从此水仙茶成为名品而传播四方。
传说二:
“水培水仙”一名的得来,传说是在清朝康熙,有个福建人发现了一株寺庙边的大茶树,因为受到该寺庙土壁的压制而分出几条扭曲变形的树干。这个人觉得树干曲的样子非常有趣,就把它挖了出来带回家里种植。他巧妙地利用了树的变形,培育出了清香的好茶。因为闽南话里“水”就是美,所以从美丽的仙山采得的茶,便取名叫做“水仙”,这不由也会让人联想到早春时分盛开的水仙花。
参考资料
水仙,醇而厚.南平市人民政府.2024-03-06
武夷水仙的品质特点-植物百科 zhiwubk.com.植物百科.2020-09-14
武夷水仙茶的功效与作用-植物百科 zhiwubk.com.植物百科.2020-09-14
武夷水仙茶的制作工艺-植物百科 zhiwubk.com.植物百科.2020-09-14
武夷山水仙茶的鉴别方式-植物百科 zhiwubk.com.植物百科.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