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盐井镇

盐井镇

盐井镇是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位于盐津县境中部,是盐津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位置。盐井镇东与四川筠连县孔雀乡接壤,南靠庙坝、柿子乡,西接豆沙镇、中和镇,北与中和镇、落雁乡、牛寨乡毗邻。盐井镇的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关河南省入北出,境内最高点为大黎山主峰,海拔1941米,最低点椒子村撒渔沱,海拔380米。截至2017年,盐井镇常住人口为60855人。盐井镇下辖7个社区和10个行政村,2019年有工业企业16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5个。盐井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雍正九年(1731年),当时属于大关清军抚夷府。民国四年(1915年),盐井镇置于大关县,1970年3月改为公社,2006年4月撤乡并镇,艾田乡的仁和村、椒子村并入盐井镇。

历史沿革

盐井镇位于盐津县境中部,处于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位置。东与四川筠连县孔雀乡接壤,南靠庙坝柿子乡,西接豆沙镇,北与落雁、牛寨乡毗邻。

镇党政机关坐落于县城,置于横江两岸狭窄的斜坡峭壁地带,最高海拔1948米,最低海拔370米,距昆明市618公里、昭通市145公里、宜宾市123公里;昆水公路、内昆铁路从南至北穿越过境,1802米隧道穿城而过。1992年“7·13”特大洪灾后,在省、市的关心支持和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直接组织实施下,开辟和建设了占地41公顷的黄葛槽新区,并在新老城区之间沿昆水公路建成了独具特色的“十里长街”,使县城规模不断扩大,镇管辖的城镇人口近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349人。

全镇国土面积230.1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97万亩,其中旱地3.45万亩,水田0.52万亩,(农村人口人均不足1亩耕地)。全镇年平均气温为18℃,年降雨量为1226.3毫米,年日照在1927至2000小时之间。镇辖10村4社区,354个村民小组和30个居民小组;2007年末,全镇总人口13735,户55248人,其中农业人口9418,户40634人,少数民族410户1798人。全镇共有11个党总支,72个党支部,1330名党员。

就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而言,镇情主要有以下特点:

—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商业活跃繁荣。昆水公路、盐电公路穿境而过,内昆铁路建成后,在境内开辟了盐津北站客运站,距黄毛坝火车站只有10公里,康源路、沙坪桥农贸中心、洒渔砣电站等的建设,加之置于全县的中心位置,又是县城所在地,周边县和毗邻乡(镇)大量的人流、物流将在盐井镇集中并进行商品流通。这里历来商贸云集,商贸繁荣,盐井渡(今县城)在清朝时就发展成为滇东北四川省西南结合部的政治、军事、文化重镇和物资集散地。2007年末,全镇个体工商户1750户。

—地理气候条件特殊,自然资源丰富。境内地势起伏较大,山势以高、中山为主。其中无烟煤贮量达1亿吨以上,仁和区柏树香蕉树、花苞四村规划开采煤矿11个,年设计能力55万吨,年产量已达35万余吨。—生态环境比较良好,发展潜力巨大。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据调查,全镇有林地15.2万亩,占全镇总面积的59%,其中原始森林达0.2万亩。使全镇的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发展前景十分喜人。2007年末,全镇完成生产总值2.74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6950万元,比上年增长22%、工业总产值完成12978万元,比上年增长22%、第三产业完成7472万元,比上年增长13.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7%,粮食总产量完成1269.5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455元、人均有粮312公斤,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达10622元。

盐井镇位于县城中心地带,东与筠连县的孔省乡接壤,南接柿子乡,西接豆沙镇,北接中和镇。盐井镇地处交通要道,镇境内有纵跨县城的213国道和内昆铁路,是盐津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势南高北低,受河流深切、多呈“V”字型地型,最高海拔1948米,最低海拔380米,年平均气温17℃,气候属中亚热带中温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多,无霜期300-330天。年平均降雨量1226.3mm,日照率22%,土壤多为黄灰色,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镇。盐井镇既贸易重镇也是农业大镇。

全镇总面积228.3平方公里,镇辖10个村委会,4个社区居委会,260个村民小组,30个居民小组,现有居民16317户,57830人,其中农业人口41481人,9812户,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苗族回族彝族白族、其它民族。全镇有耕地面积39775亩,其中地35324亩,水田4451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1.2%,有林地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1.6%,经济作物以蔬菜、茶叶、蚕桑、水果、疏毛磨芋为主,粮食作物种植以玉米、马铃薯、大豆为主,畜牧业养殖以猪、羊、牛、马为主。镇辖8个村完小,一个镇完小,共有各级各类小学43所,教职员226人,教室151个,卫生院1所,卫生室10所,全镇现有机关干部70多人。

盐井镇因镇北半公里处曾有盐井产盐得名,盐井镇境内蕴藏有丰富的无烟煤、水利、生物等自然资,它有着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盐井镇历史悠久,文物胜迹甚多,水井街北端黑石沟河边有清代的“达崎开寒”摩崖;洞天街“石门古道标”,同冶二年李姓所建高桥,桥北端刻记建桥石碑,县文化馆收藏汉代五铁钱、器皿等出土文物,还发现西汉古墓群。

盐井镇以多山著称,境内有大黎山,鸡冠山、九经山、尖子山等,其中大黎山(又名老黎山)县境名山之一,大黎山“八阵图”风景奇异,层观日出,可睨佛光。“八阵图”(俗称乱山子),是大黎山奇异风景区,大小山丘星罗棋布,翠竹参天,怪石林,从其间难率方向,一阵风吹雾散,看佛光霞辉,景象万千,大自然鬼斧神工给大黎山增添了一层神秘风貌。奇峰异谷,重峦叠翠,怪石如林,景象万千,绚丽的自然风光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在盐井镇民间,历有耍龙灯,狮子、牛灯、打莲枪等习俗,俗称朝贺,增添节日的喜气,镇内盛行佛教,有金蝉寺,大觉寺、黄龙寺、飞来寺、观音寺香火旺盛。

地理环境

镇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境内地势起伏较大,山势以高、中为主。由于受关河深切,形成了关河东岸和西岸两大山脉,造就出重峦叠嶂、山势陡峭、沟壑纵横的地形地貌,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山地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湿润,四季较为分明。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铸就了镜内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无烟煤、碳酸钙、铁等,其中无烟煤贮量达1亿吨以上一是煤炭资源(无烟煤)优势得天独厚、储量大、质量好、易开采、主要分布在镇境内的花苞、桃子、长沟、香蕉树柏树仁和区等地,其中柏树村储量较大,占全镇总储量的70%以上。而且煤质好,具有光泽强易燃烧等点,燃烧时间长火力旺,是理想的炊用燃料。水资源主要以横江为主,开发潜力较大。旅游资源主要以老黎山为主。森林资源主要有用材林10科14种,经济林果主要有蚕桑、白毛桃、茶叶、盐麸木、竹类、黄柏、杜仲干果等,还有以蔬菜为主的经济作物。畜牧业资源主要以生猪、白凤乌鸡为主,还有牛、羊等其他畜牧业。

生态环境比较良好,发展潜力巨大。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全镇有林地15.2万亩,占全镇总面积的59%,其中原始森林达0.2万亩。全镇植被覆盖率达到52%,森林覆盖率达到41.8%。

人口民族

盐井镇以新型合作医疗为着力点,全面加快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强“降消”、“脊灰”免疫项目的实施,切实抓好妇幼保健和食品药品卫生安全,全镇新型农村作合作医疗农民参事资金32.4万元,参合率8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一票否决”制,以提高计划生育为率为目标,以一放二扎为主题,以医学监护为主线,以控制计划外生育和多孩生育为重点。全镇2006年完成882例(其中结扎558例,放环324例),人流引产近200例。办理农业人口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93户,征收社会抚养费26万。人口出生率10.45%,人口自然增长率3.84%,盐井已实现基本无多孩镇的目标,全镇上下正在朝基本无计划外生育镇的目标推进。

政治

扶贫开发

2006年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对象,坚持“项目到村、资金到户,立足本镇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完成了安居工程144户。

一是督促完成了尾欠户未完工程;二是规范完善了报账工作;三是顺利通过了县扶贫办、农业局、财政局对全镇安居工程的检查验收,得到了上级部门充分肯定。有效地改善了我镇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达到了扶贫开发的真正目的。

二是完善了贫困户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工作,通过进一步对全镇贫困人口的核实,确保了基本表册的真实、准确。及时将所有贫困人口档案全部录入微机,建立了详实的贫困人口档案资料。积极争取了长沟、桃子两村总投资60万元的整村推进项目。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保证了项目的有效实施。完成了长沟村新房至梯子村组公路2公里的新修和两座学生桥的新建,新建夫烟、李子、新房、长伍、柏果五社水池6口、管引3千余米;改造了桃子村田包至板厂3公里的拖拉机道和蒲草至桃子3公里村组公路,新修湾子至板厂2公里拖拉机道。在长沟村柏果小组建设名优茶园50亩;在桃子村蒲草社发展良种母猪50头,在弯子实施蚕桑嫁接追肥140亩,在板厂社发展魔芋500亩。全镇结对帮扶贫困户76户304人。

政务

一、盐井镇班子成员分管工作

李平华男,党委书记,负责镇全面工作。

罗光华男,镇长(党委副书记),负责镇人民政府全面工作,分财政、金融、税务工作,联系蚕桑产业。

李其保男,人大主席,协助书记分管工会、老龄工作,负责镇人大主席团全面工作和康源路建设,联系经济林果产业的城市管理,挂钩负责芭蕉村和文兴社区。

刘飞男,镇党委副书记、派出所所长协助书记分管政法、综治、司法和社会稳定工作,负责派出所全面工作,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徐昌雄男,镇党委副书记,协助镇长分管人口与计划生育、卫生和酒渔砣电站、镇级基础设施建设,联系矿产业,挂钩负责水田村和黄葛社区。

刘世权男,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协助书记分管组织、群团(青年、妇女)、宣传、政协、统战、民族宗教、信访、保密工作,负责纪检、监察、扶贫开发、便民服务中心工作,联系蚕桑产业,挂钩负责桃子村和水井社区。

朱平男,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协助镇长分管安全生产、交通、党政办、烟草、工商、个体私营经济、招商引资、乡镇企业工作,联系矿产业,挂钩负责仁和村。

唐天国男,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协助镇长分管农业(农技、畜牧、农机)、林业、水利、粮食、供销工作,联系以生猪、养牛为主的畜牧业,挂钩负责长沟村。

周诗彩女,镇人民政府镇长助理,协助镇长分管教育、民政、环卫环保、集镇卫生、城建、土管、供电和沙坪桥农贸中心建设,联系蔬菜产业,挂钩负责黎山村和老街社区。

刘祥男,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负责武装部工作,联系蔬菜产业,挂钩负责花苞村。

张平男,镇党委委员,负责宣传、理论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电信、邮政工作,联系花菇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挂钩负责椒子村

王朝林男,镇党委委员,协助镇长分管财政,负责统计、经管工作,联系蔬菜产业,挂钩负责高桥村。

唐昌举男,镇党委委员负责组织、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工作,联系矿产业,挂钩负责柏树村。

二、县政府下达我镇低保人数2488人,发配到各村的人数是:黎山256人,花苞190人,桃子190人,长沟188人,芭蕉272人,高桥242人,柏树250人,水田250人,仁和400人,椒子250人,名单在各村及自然村网页上公布。

随着村两委换届工作进入尾声,如何加强村级新班子的党性修养,强化为民服务的意识成为当下党建工作的重点。盐井镇党委经研究,决定在全镇开展镇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新一届村“两委”讲授党课活动,镇党委书记、镇长、纪委书记、镇党委副书记等镇党委班子领导都是授课教师,将分别到十个村为村两委成员讲授党课。镇党委书记王勇到柏树村上党课是此次活动的首站。

  这堂党课的开篇王勇就讲到在村上工作要达到三个标准:一是群众的标准;二是组织的标准;三是自我的标准。王书记讲村干部作为基层一线的工作者,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在工作中能否得到群众的认可是衡量自己工作是否合格的首要标准。我们村干部应当始终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满腔热忱对待群众的服务意识,主动为贫困群众、存在困难等需要帮助的群众开展服务。在深入了解广大群众的需求基础上,做到工作心中有数、难度有把握,平等对待,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为群众谋利益,主动帮助生产和生活上有困难的群众,让每一位群众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改善、思想都有所进步、经济收入有所提高,能及时有效地享受党和政府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和资金等帮扶,最大限度地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另外村两委的工作是否能得到组织的认可,达到组织的要求也是衡量自己工作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村两委是一级基层党组织,要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努力做到“五个好”,即: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第三个标准是自我的标准,简单的说就是在工作中做到无愧于心。

党课中王勇还针对柏树村在上一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不足之处,并要求每一位村两委班子成员在认真查找自己过去三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梳理下一步工作计划和目标,以书面形式写出总结,召开有村内知名人士、村民小组长参加的专题民主生活会。

  最后王勇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只要做到把村当家来爱护,把老百姓当家人来对待,把老百姓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那么在下一届村两委换届时你就敢当着大家的面宣誓‘我这三年真正做到了无愧于心’,作为你们的班长,我期待看见老百姓在你们交的答卷上画上鲜红的勾!”

  此次党课以理服人,以情动人,除了给柏树村的村干部带来党的修养的洗礼外,更多了心灵的触动和升华。 

经济

农业产业化

镇党委、政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多方征求意见,制定了符合盐井发展的经济工作思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壮大镇域经济和促进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为重点,在抓好城市工作的同时,更加重视“三农”问题,提出了农村经济发展要突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两个重点,致力于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以“一村一品”为主题,努力营造地方特色经济。

一是桃子村蚕桑产业发展的思路是:走公司+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模式;工作方法是:领导重视,干部示范,大户带头,群众为主,整体联动;主要措施是:用科技栽桑养蚕,用村规民约管理,用铁的纪律约束人,用强硬的奖惩营造环境。强化领导,切实加强对蚕桑产业发展的领导,建立具有刚性约束力的责任制,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将蚕桑生产纳入镇村政绩考核范围,突出重点,着力在务求实效上做文章巩固和促进蚕桑生产。关键在于落实。始终坚持“不贪大、只求实”的原则,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巩固发展好现有的蚕桑基地,做到在巩固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保稳定。始终坚持“建一块,成一块,受益一块”的原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技术服务指导,统一桑园病虫害防治等措施,重点抓典型大户示范。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通过现身说法,培养和调动蚕农的积极性,通过典型事例引导,一大批养蚕大户脱颖而出。嫁接总面积达到了2100亩,

二是分别在花苞、香蕉树、高桥、水田、等村建起了标准反季节蔬菜大棚14.9亩,(其中:高桥郑家坝钢架大棚11.2亩),即丰富了市场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产业发展。

三是在水田村发展葡萄园100亩、利用养殖业和外出务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水田百亩葡萄园已初具规模,高桥村郑家坝11.2亩大棚蔬菜已初见成效,桃子蚕桑大户倍出,春蚕喂养突破200张。高桥郑家坝蔬菜产业已取得初步明显的经济效益,全镇畜牧产业健康发展。柏树、花包等村的经济林果园改造已纳入新农村建设重要建设内容。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椒子村的花菇产业。香蕉树、长沟、花苞等村的养牛产业正在发展。

农村市场

盐井镇位于县境中部,镇党政机关坐落于县城,置于横江两岸狭窄的斜坡峭壁地带,海拔464米,距昭通市145公里。昆水公路、内昆铁路从南至北穿越过境,1802米隧道穿城而过。全镇国土面积230.1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97万亩,其中旱地3.45万亩,水田0.52万亩。全镇年平均气温为18℃,年降雨量为1226.3毫米,镇辖10村4社区,35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312户57736人,其中农业人口41524人,

经济状况,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商业活跃繁荣。内昆铁路建成后,在我镇境内分别开辟了客运站,尤其是距黄毛坝火车站只有10公里,盐津北站就在老县城,伴随着盐电公路的改造竣工和滨江路、沙坪桥农贸中心的建设,加之我镇置于全县的中心位置,又是县城所在地,物流将在我镇集中并进行商品流通。

生态环境比较良好,发展潜力巨大。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我镇良好的生态环境。全镇有林地15.2万亩,占全镇总面积的59%,其中原始森林达0.2万亩。通过实施长防、中幼林抚育、天然林更新、封山育林、天保、退耕还林等工程,全镇植被覆盖率达到52%,森林覆盖率达到41.8%。加之,特殊的区位交通优势,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使盐井镇的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发展前景十分喜人。

特色产业

盐井镇用抓工业发展的思路,积极推动农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有:

蔬菜产业:全镇在郑家坝、张家沟、赶场坝、豆牙沟,建设反季节蔬菜50亩,地膜蔬菜500亩,时鲜蔬菜5000亩,把盐井镇打造成新型的无公害蔬菜供应基地。

大力发展蚕桑产业,以桃子的蚕桑基地为依托,抓好蚕农技术培训,强化蚕园管理,提高科技养蚕水平,做好品种技术的改良,确保养蚕1000张纸,实现养蚕收入40万。

积极扶持好花菇产业和笋用竹产业,花菇的栽种已位在我镇椒子和芭蕉推广,镇领导班子各村支部书记也远赴宣威市考察花菇的先进栽培技术,它必将是我镇新兴的产业之一,精心组织和安排好长沟上千亩的笋用竹基地建设,管理管护好原有笋山,鼓励农民承包经济和扩展竹子的栽种面积,将现有资源和新建资源管好管活,造福百姓。

招商引资

盐井镇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将盐井镇打造成滇川岖纽上的经济强镇,旅游大镇和工业重镇,镇党委、政府制定出许多优厚的投资优惠政策,现已有四川宜宾伊力集团,昆明顺丰地产公司等多家外资落户盐井,他们开发的撒渔沱电站,康源路商业步行街,经贸小区,沙坪桥农贸中心已经初具规模,让盐津的市容市貌及社会基础设施更加美了,盐井镇欢迎八方有志之土前来投资创业,这里是你们实现梦想与追求的乐土。

佳惠超市

福建省商人赵送华投资经济的佳惠超市,位于盐井镇县大街96号,商场面积300多平方米,是盐津县境内目前最大的零售企业,经济品种多,质量可靠,价格合理。企业现已在普洱镇开设分店,赵总希望将企业的零售网点扩大到全县范围,佳惠超市的宗旨是:服务无止境,实惠看得见。

撒渔沱电站

四川省宜宾伊力集团投资建设的撒渔沱电站位于盐井镇仁和村和柏树村交界处横江上,2004年11月23日动工建设,总投资4.5亿元,电站坝高38米,装机容量6万千瓦,年发电量2.84亿度所发电能经椒子变电站并入云南供电网,是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站建成后,年产值5000多万元.预计2007年12月第一台机组正式发电。撒渔沱电站是我镇招商引资中规模最大的外资项目,它将带动我镇各项产业发展并有积极推动作用。

柏树煤矿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柏树煤矿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国营柏树煤矿,坐落于盐井镇柏树村境内,公司现有员750人,年生产能力达15万吨,是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供煤企业之一,每年上缴国库450万元,公司现正在拟定向更大规模和更多元化方向发展,努力使公司成为全镇乃至全县的煤矿龙头企业。

社会

科技

一是全镇共就位“两杂”良种6万多斤,农业生产资料,农膜、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满足了农业生产的需要,狠抓农技措施的推广,责任到人实行量化管理,全镇完成玉蜀黍属定向移栽11069亩,水稻规范化条栽1000亩,在旱地农业技术综合运用栽培区内全部使用杂交玉蜀黍良种。在水稻规范化条栽中分别有:蒸气育秧、薄膜育秧,抛秧。在旱地、水稻丰产区内做到七个统一,即在每一个小片区内做到:统一用种、统一育秧、统一播种时间、统一栽培规格、统一田间管理、统一喷施作物植物生长调节剂,统一病、虫、草、鼠的防治。

三是菜篮子工程,盐井镇地处县城郊,担负着县城的菜篮子任务,为解决蔬菜淡季不淡、提高质量、丰富市场需求。政府投入资金,还专门请了技术人员。分别在花苞、香蕉树、高桥、水田、等村建起了标准反季节蔬菜大棚14.9亩,(其中:郑家坝钢架大棚11.2亩),即丰富了市场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产业发展。

四是畜牧业,畜牧业是盐井镇的第二大经济支柱产业占经济总收入的41%,2006年全镇主要从畜禽传染病的防治、兽药、饲料的推广、畜禽圈舍的改善等方面下工夫。完成免疫注射常规疫苗63000头(其中单苗41000,二联苗22000头)免疫注射口蹄疫苗64000头,注射猪副伤寒900头,同时还搞了防疫试点,常规防疫和口蹄疫防疫,密度均达到100%,提高了科技含量。

基础设施

盐井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滇川交通要道,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已建好的内昆铁路,213国道和在建的水麻高速公路均从我镇经过,十个村民委员会均可通车,46个自然村大部分已经通车。库容量达124.2万立方米的油坊沟水库位于盐井镇的水田村,盐津县供电公司的大型变电站位于椒子村。盐井镇2006年新建公路24.9公里,维修乡村公路168.公里,投资20.5万元修建了长沟河桥,建设饮水工程12件,解决87户4250人,4113头牲畜的饮水困难。盐井镇电视转播站,移动(联通)通讯站基本已覆盖全镇,电力供应也基本实现村村通电,其中有的村已完成了农网改造。

文化教育

盐井镇境内有中学三所,其中两所设有高中部,有小学43所(其中完小16所,教学点27个),小学入学率99.5%,初中入学率95.9%,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已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有幼儿园2所。全镇上下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多方筹措资金,加快新建,改建农村校舍,确保农村孩子有学上,有书读,巩固好“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人民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平。促进全镇事业再上新台阶。

新农村建设

盐井镇水田村陈家坪自然村位于盐井镇,距盐井镇6.5公里,陈家坪自然村地势相对较平,农户住居集中,土质以大黄土为主,土层深厚适宜种植水稻、玉米、蔬菜、葡萄等,全村有人口57户,253人,有耕地216亩,其中种植葡萄60亩。陈家坪全是一派新农村气象,高高的楼房,宽宽的院坝,屋内饭厅、厨房、厕所都规划合理,四周绿树成荫,每家每户道路贯通,村容村貌发生明显变化,生产生活环境较大改善。

未实现新农村建设之前,陈家坪自然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公共事业滞后,陋习多,村民精神文明,物质生活,科技素质都偏低。新农村建设实施后,县委政府和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引入新观念,新思路,着眼于农村产业化,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方法,用长远眼光,发展观念,新思维搞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同时,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坚持“因地制宜,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分类指导,典型引路,全面推进”的原则,强化基础,优化产业,选准支柱产业。

镇党委政府采取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原则,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激发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内在动力,引导农民群众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之路。因势利导,合理科学规划,注重实效,突出特点。在建设过程中,以农民需求最迫切的事情入手,分阶段,分层次,分标准,领导、干部帮助出谋划策,按自身经济能力完善一系列工程。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是靠:坚持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

为便新农村建设取得实实在在成绩,我镇首先在陈家坪自然村内开展调查,结合实际与农户共商议,注重实效,支持合理科学规划,户与户之间开展工程经验收交流。现已完成房屋亮化42户,建设沼气池57口,改厕、改厨36户,改厩25户,硬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