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约瑟夫·艾迪生

约瑟夫·艾迪生

约瑟夫·艾迪生(1672年5月1日-1719年6月17日),英国散文家、诗人、剧作家和辉格党政治家。他与理查德·斯蒂尔共同创办了《闲话报》(1710年)和《旁观者》(1711年)等著名杂志,被认为是英国散文大师之一。艾迪生的简洁散文风格标志着17世纪的滥用修辞和传统古典形象的结束。

艾迪生出生于英国西南部威尔特郡的米尔斯顿,父亲是立斯菲尔德的教长。他在著名的私立学校歌得明切特豪斯学校接受教育,并在这里最早认识了斯蒂尔。艾迪生之后进入牛津大学女王学院就读,毕业后在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教书。1693年,他寄给著名诗人约翰·德莱顿一首诗,1694年,他撰写的一部关于英国诗人生平的书获得出版。

1699年,艾迪生开始为从事外交工作接受训练,游历欧洲各国,同时研究政治。1705年,他在哈利法克斯的政府中工作,出任副国务秘书,1708年当选国会议员。在爱尔兰度过一年后,他结识了乔纳森·斯威夫特

回到英国后,他恢复了与斯蒂尔的交情,合作创办杂志《闲谈者》。两人在1711年创办了另一份杂志《旁观者》,艾迪生此时成为一名非常成功的剧作家。1716年,艾迪生与沃里克伯爵夫人结婚。1717年至1718年,他担任国务秘书,后因健康原因被迫辞职,但直到死一直都担任国会议员。1719年6月,艾迪生去世,被埋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

人物经历

艾迪生出生于英国维尔特郡,他的父亲是当地的一名教长。从小艾迪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早年曾在英国著名的私立学校切特豪斯公学学习,在校期间认识了其一生的挚友理查德·斯蒂尔。

从切特豪斯公学毕业后,艾迪生进入牛津大学皇后学院学习,在校期间他展示出了过人的文学天赋并出版了如《英国杰出诗人介绍》等著作并获得文学界的好评。取得学位后艾德生留校任教。

1699年艾德生开始从事外交工作接受训练,并游历欧洲各国。

1705年他在哈利法克斯的政府中任职。

1708年当选国会议员并派往爱尔兰任职。次年回到英国后与友人斯蒂尔合办了《闲适者》和《旁观者》杂志,并获得巨大成功。

1719年6月艾迪生去世,被埋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

人物评价

约瑟夫·艾迪生(Joseph Addison,1672年5月1日~1719年6月17日)英国散文家、诗人、剧作家以及政治家。艾迪生的名字在文学史上常常与他的好朋友理查德·斯蒂尔(Richard Steele)一起被提起,两人最重要的贡献是创办两份著名的杂志《闲谈者》(Tatler)与《旁观者》(Spectator)。作品《战役》( The Campaign)

艾迪生出生于英国西南部的威尔特郡(Wiltshire),父亲是立斯菲尔德(Lichfield)的教长。他在著名的私立学校歌得明切特豪斯学校(Charterhouse School)接受教育,并在这里最早认识了斯蒂尔。艾迪生之后又进入牛津大学女王学院就读,毕业后在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Magdalen College)教书。1693年艾迪生寄给著名诗人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一首诗,1694年艾迪生撰写的一部有关英国诗人生平的书获得出版。1699年艾迪生开始为从事外交工作接受训练,游历欧洲各国,同时研究政治。1705年他在哈利法克斯的政府中工作,出任副国务秘书,1708年当选国会议员,之后被派往爱尔兰,在那里度过一年,并结识了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

回到英国后他恢复了与斯蒂尔的交情,合作创办杂志《闲谈者》,两人在1711年创办了另一份杂志《旁观者》,艾迪生此时成为一名非常成功的剧作家。1716年艾迪生与沃里克伯爵夫人结婚,1717年至1718年他担任了国务秘书,后因健康原因被迫辞职,但是他直到死一直都担任国会议员。1719年6月艾迪生去世,被埋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

生平

在18世纪早期,也就是在约翰·弥尔顿死后的30-40年左右光景,也许有人在伦敦的咖啡屋里看到过一个嘴边常挂着微笑、眼睛炯炯有神、不大爱动的仁慈绅士。这位绅士就是才华横溢的约瑟夫·艾迪生。艾迪生既是一位政治家,还是著名的诗人和小品文作家。人们常常看到经常同他光顾咖啡屋的还有一位古道热肠的直率的士兵,即作家迪克·斯蒂尔。偶尔《格列佛游记   》的作者斯威夫特如果来到伦敦,也会同他在一起品咖啡;尽管诗人亚历山大·蒲柏不爱社交,不爱类似聚会,但也不时去捧场。去捧场的还有丹尼尔·笛福,那时他正在写《鲁滨逊漂流记》,不过笛福当时在这些文化圈子里名气还不是很大,在很多的时间里,他一个人在做自己的事。

约瑟夫·艾迪生是咖啡屋聚会的核心人物,1672年出生于威特斯郡迈尔斯顿的一个小农村,父亲是个传教士。在伦敦的查特豪斯公立学校念书时,他第一次认识了斯蒂尔。斯蒂尔同他年龄相仿,矮矮胖胖、黑眼睛、淘气顽皮、滑稽,是一个爱尔兰父母的孤儿,当时由叔父资助在查特豪斯公立学校念书。这两个小男孩后来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约瑟夫·艾迪生比斯蒂尔还小几个月,但他却是主角。他是个很要强的人,成绩比斯蒂尔要好,爱静,足智多谋。理查德·斯蒂尔非常崇拜约瑟夫·艾迪生。约瑟夫也很喜欢这个热心肠的爱尔兰小男孩。15岁时,两个小男孩一起到了牛津市,在那儿上大学,小小年纪的艾迪生很快就成为了一位知名的律诗作家。他原打算像他父亲一样做一名牧师,但后来却对政治产生了浓厚兴趣。因他是写政治论文的天才,有好几位政治家,在一年之内就给他高达300磅(大约1500美元)的额外资助,他用这笔钱游历了欧洲大陆,并且学习了法文,同时还同欧洲国家的一些政治家进行了接触,回到英国以后,他决心用他的笔为辉格党服务。

当艾迪生春风得意时,他的好友斯蒂尔却越来越对学习不感兴趣。一天,一支身穿红外套的军队从城里走过,去参加一个鼓笛音乐会。看到这以后,他丢下了大学工作,参了军。

艾迪生在欧洲旅行了四年,回来以后开始从政,但那时他的朋友已经被逐出了权力舞台,这使得他没什么事可做。也就是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权战争时,英国、荷兰普鲁士王国奥地利发动了同法国巴伐利亚州的战争。英国马伯罗伯爵同他的同盟军在巴伐利亚的布莱汉姆打了一场大胜仗。艾迪生立刻写了一封信庆贺这次大战,在信中,他称赞马伯罗伯爵约翰·丘吉尔是最伟大的勇士。那封信用诗歌形式写成,诗名叫《战役》,这部作品轰动了全英国,好评如潮。他因此也认识了安妮女王,得到了女王的器重,伯爵的朋友因此还给他颁发了各种奖励,同时给他在政府中安排了一个非常清闲而又非常挣钱的职位。没过多久,他成为了一名国会议员,并且被派往爱尔兰担任总督秘书。

当斯蒂尔从战场上回来时,艾迪生正在爱尔兰。斯蒂尔在写了一些剧本,及一本名叫《基督英雄》的小说之后,他意识到他应该创办一分囊括时事新闻、小道消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琐事、笑话、放映各个阶层人们生活的报纸。他给这份报纸取名为《闲谈者》。艾迪生对于老同学的这个计划非常感兴趣,还不断地给这份报纸撰稿。艾迪生相对于斯蒂尔来说,写作方面要稍胜一筹,是他让《闲谈者》取得了更大的成功。《闲谈者》一周印刷三次,每次只有三、四页,但是我们可别忘了在此之前,报纸还没有真正出现。除此之外,在伦敦当时还不时的有一些小单页形式的小报消息,还有丹尼尔·笛福在狱中编发的一份报纸,除了笛福的报纸以外,这些报纸都还缺少文学性。

大约是在《闲谈者》出版两年以后,斯蒂尔没有把这份报纸继续创办下去,而开始了另外一份报纸的创建。这份报纸不行以前每个星期只出三次,而是每天一次,每天造成刊印分发出去。除了刊发时间上的变化以外,在内容上也进行了调整,不再刊发新闻,而是人们熟悉的小故事,《闲谈者》的成功靠得就是这些随笔。艾迪生非常乐意去帮斯蒂尔。这份报纸取名叫《旁观者》,每期只印一小页,每次在人们吃早餐之前就递送到订户手上。《旁观者》对社会生活中的错误行径与愚蠢行为进行了嘲讽,对一些好人好事则进行了赞扬。还虚构了一些非常古怪的人物,然后根据这些人物杜撰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像乡绅罗杰·德·柯沃雷、威尔·温布尔、威尔·霍尼等就是《旁观者》中众所周知的文学形象。现在我们把这种写作方式叫人物素描,但他们只不过是一类小故事。罗杰是一个头脑简单、古道热肠,有一点爱面子的乡绅,他是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中最有趣的一个。

1716年,艾迪生的事业到达了顶峰,这年他还同沃维克伯爵夫人结了婚,伯爵夫人的时尚与高贵并没有让他高兴,他经常跑出去同那些思想自由的人和古怪的朋友交往。三年以后,艾迪生与世长辞。

艾迪生去世的那一天,所有英国人都为他哀悼,那天晚上,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还为他举行了一个盛大的追悼会,出殡的队列很长很长,人们面色凝重,举着火炬,然后把这位当时英国文坛最伟大的文学家和英语小品文作家安放在了教堂,祷祝他能在那里安息。

主要作品

参考资料

历史上的今天 | 英国著名文学家约瑟夫·艾迪生逝世.搜狐新闻.202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