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塔
龙泉塔,位于山东省滕州市龙泉街道办事处,原是龙泉寺的一座佛塔,古人称之为“塔影高标”(又称“浮屠峙玉”),为古滕八景之一。
龙泉塔为砖石结构的密檐式佛塔,塔高43.35米,塔底直径为9.2米,呈八角九级,砖刻斗托檐,始建时代文献无考,据有关方面专家观察其风格,当属北宋时代。抗战期间,古塔遭日军炮火毁坏,1984年被全面整修。整个建筑结构严谨,朴实庄重,造型浑厚,为中原地区北方密檐式佛塔之佳作。
2006年12月,龙泉塔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龙泉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应用介绍
在滕州城东郊,荆河西岸,高耸着一座巍巍古塔。每当斜阳西照,霞光万道,波水涟漪与塔影远山相映生辉,极为奇丽壮观,被古人命名为"塔影高标" (又称"佛塔峙玉"),为古滕八景之。古塔俗称龙泉塔,原是龙泉寺的一座佛塔。龙泉寺建筑规模宏丽,从远处便可望见那黄墙壁瓦,苍松宇。进寺四顾,但见正中大殿轩昂,两侧庑殿整齐,殿内供的佛像栩栩如生,碑房里各种碑刻琳琅满目、风雅古朴。清末民初,龙泉寺庞大的建筑群大都倒塌失修,仅存此塔。昔日辉煌壮观的龙泉禅寺已成为历史,但龙泉塔穿越历史的烟云巍然屹立。关于龙泉市塔命名,据隶书记载:"又大泉水,时漂民居,故建塔以镇之,龙泉之名盖亦有自云"。塔名的由来可能与水有关。龙泉塔建于何时?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散失,至今仍无定论。爱新觉罗·旻宁《滕县志》中有以\"佛塔峙玉\"为题的诗:久随韦肇映题名,卓立龙泉奠此氓。翠挹群峰齐秀,影浮七级独含清。凌云更作云势,就日应同捧日情。风过金铃音凫,顿教俗耳洗琶筝。据此推断,龙泉塔可能在唐元和年间县城东移后建筑而成,距今约有1200余年。千百年来,龙泉塔饱受风雨侵蚀,尤其是经受了清康熙大地震的考验,仍能巍然耸立,这即与当初建筑质量好有关,也与不断维修有缘。 1938年3月,在著名的台儿庄大捷前奏的滕县保卫战中,日寇对滕县城内狂轰滥炸,古塔饱受战火的摧残,塔刹倾毁,挑檐斗拱脱落,塔身午疮百孔,伤痕累累。滕县县委、县政府拨出专款进行全面维修。1984年7月10日正式开工,清理倾倒的顶层塔室,砌垒了第九级塔壁和券门,用混凝土浇灌塔顶。安装了八瓣金属莲花夏盆座和宝葫芦塔刹,安装了避雷装置。在各层挑檐上方凿槽,浇注钢筋混凝土埋藏式圈梁,外以青砖封面,加固了峰腰以下的须弥座。经过五个多月的努力,于12月25日竣工,整修后的龙泉塔更加雄伟肃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荆河之滨。
龙泉塔的白龙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滕州市这个地方非常美丽富裕,太平盛世,国泰民安,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忽然有一天,变得天昏地暗,劈雷闪电,大雨下个不停。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是玉皇太帝把一条犯了天规的白龙贬下凡间。但它执迷不悟,仍然不守规矩,危害百姓。老百姓们不知老天爷为什么发怒,都纷纷在家里烧香磕头,请老天爷别再下雨了。正当人们苦苦哀求的时候,那条恶龙在雨中现身了,只见它张牙舞爪,恶狠狠地对老百姓们说:如果人们不把猪、牛、羊送到它说的地方,它就要兴风作雨,淹没庄稼。百姓们害怕,只得答应了它。那恶龙见答应了它,便收了法术,等待美餐去了。等恶龙走后,百姓们只好把牲畜送去,年年如此。没几年牲畜都叫恶龙吃光了,恶龙还是天天要,而且饭量越来越大。老百姓唉声叹气,愁眉紧锁,但又没有一点办法。有一天,有个白胡子要饭的老头来到这里,听人们说了这件事,便对百姓们说:“这是一条恶龙,不能再叫它作恶了,要除掉它。”人们听他这么一说,都很高兴,但马上又犹豫起来了:就这么个年老的老头,能把恶龙除掉吗?可不能害了他呀。老头没等人们说出来,好象看透了他们的心思一样,坚决他说:“我是有办法除掉它的,只要你们今晚把牲畜、好酒多送些就行了,不要为我担心。”等天黑了,也就是该给恶龙送饭的时候了,人们就按老头说的做了。那恶龙肚子正饿,见了这么多的东西,张嘴便吃、便喝,那真是风卷残云,不一会儿就酒足饭饱,呼呼地睡着了。这时,老头从人群里走出来,伸手从衣抽里掏出个象小手指般的塔,向着那龙便罩了下去。说也奇怪,那塔见风就变得很大了,一下于把龙罩住了,那恶龙还在做美梦呢。人们见了这情景,都惊呆了,等他们想起来谢谢老头的时候,老头已经不见了。他们四处呼喊,只听头上有人说话,抬头一看,正是那老头儿,人们便呼啦一下全跪下磕头。就听老头在半空中说:“我是玉黄大帝派来除掉恶龙的。那恶龙被塔压住了,它永远也不会作恶了。你们以后就放心种庄稼,好好过日子罢。”说完就不见了。这就是龙泉塔的来历。龙泉塔的历史滕州龙泉塔座落在城区中部,风影秀丽的荆河岸畔。每当斜阳西照,霞光万道,波水涟漪与塔影远山相映生辉,极为壮观,被古人命名为“塔影高标”,为古滕八景之一。 “为何郭东添胜景,来壮滕阳古韵城”。龙泉塔因何而建,自古就有多说。滕州市因境内泉水腾涌而得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曰:“水出蕃县,东北平泽出泉若轮焉,发源成泉,西南流分为二水。”蕃县为滕州旧名,由于滕州自古多水,泉大而发生多次水淹,故在龙泉寺建塔以镇。隶书中有“又大泉水,时漂民居,故建塔以镇之,龙泉市之名亦自云”的记载。民间有关龙泉塔的传说很多,大多与龙有关。但传说究竟是传说,其实龙泉塔与佛教有关,是佛教的建筑形式。据《滕县志》记载:龙泉塔下曾建有龙泉寺,整个寺院规模宏丽,黄墙黛瓦,殿宇轩昂,法相庄严,碑刻满目,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风雅古朴。清末民初,龙泉寺庞大的建筑群大都因为长期失修而倒塌,仅留此塔。龙泉塔屹立于荆河畔,高43.35米,直径9.2米,八角形须弥座,共九层,二挑华拱托檐,各分置拱门盲窗,前设佛室,后置塔梯,可旋登至顶。建筑结构严谨,朴实宏伟,挺拔壮丽,是“密檐式”佛塔的佳作。清人王政曾诗云:“久随韦肇快题名,卓立龙泉市奠此氓。翠挹群峰齐毓秀,影浮七级独含情。凌云更作拿云势,就日应同捧日情。风过金铃音袅袅,顿教俗耳洗琶筝。”诗中所言韦肇为唐朝大历(公元766-780)年间人,官中书舍人,后迁秘书少监又曾主持过诏令宣旨、侍从、接纳文表、典图集诗录等事宜,为唐代大历时重臣之一。从诗中可以想见龙泉寺当时的香火鼎盛状况。 1978年夏季,龙泉塔北侧的龙泉寺旧址出土了一尊力士石雕,原为经幢部件,从石刻造型纹饰刀法上看确属唐代石刻风格,可见龙泉寺确为唐代兴建的寺院,曾一度也认为龙泉塔是唐代建筑,后经专家多方共同论证,确认龙泉塔是北宋初年的建筑。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滕千户蔡佑协同显庆寺僧对龙泉塔做过一次修茸,并嵌文记之曰:“尝闻之,昔阿育王所造塔八万四千,弥布天下,上方明刹,皆所藏释迦舍利而见也,然此塔之建,虽莫考其详义,亦不过如此而已。”千百年来,龙泉塔饱受风雨侵蚀,曾经历了康熙大地震的考验,特别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爆发了滕县保卫战,日寇对滕州市城内进行狂轰乱炸,古塔饱受战火摧残,塔身千疮百孔,伤痕累累,成为一个身体衰弱的老人。1983年,滕县拨出专款对龙泉塔进行维修,以修旧如旧的方法对塔顶、塔壁、券门、须弥座等处进行了全面整修和加固,恢复了原有的面貌。2006年,龙泉塔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塔影留夕照,龙泉从今耀天”。龙泉塔这座千年佛塔已不再是善男信女们的精神所有,而以容光焕发后的新姿屹立在滕州这块古老的热土上,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重现了刘庸诗中“南望微湖怀月夜,北瞻龙岭仰睛云”的意境,成为滕州著名的旅游景点。千年龙泉宝塔,话不尽人间沧桑……
参考资料
省区市政府网站.滕州市委市政府.2023-11-03
龙泉塔.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2024-01-20
滕州龙泉塔 巍巍古塔凌云更作孥云势.山东频道凤凰网.2023-11-03
枣庄地名故事--龙泉塔.山东省民政厅.202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