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初
刘培初,1923年1月出生,神木市贺家川镇刘家湾村人。从1930年开始,先后在本村和山西罗峪口上学。
曾任浙江省军区独立二师后勤部部长兼政委。
人物介绍
刘培初,1923年1月出生,神木县贺家川镇刘家湾村人。从1930年开始,先后在本村和山西罗峪口上学。
人物事迹
1933年夏天,刘培初参加了儿童团。当时,正逢中国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神府苏区,红三团遭到国民党几个团的疯狂攻击,贫农会、赤卫队、少先队、儿童团不分酷暑和严寒,日夜站岗放哨,只要敌人一从据点出发,接连哨就叫遍苏区。
1936年3月,在刘增玉介绍下,刘培初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此后,他在本区乡工作,担任过乡团支部书记、团区委委员、儿童团长。1937年3月,他由团转党。抗日战争开始后,青年团改为青救会,他任乡青救会主任。
1939年,国民党顽固派开始在神府地区闹摩擦,经常派人到陕甘宁边区进行破坏活动。摩擦与反摩擦斗争,是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斗争的特殊形式。根据党中央指示,要在各主要交通站口设立商店作地下交通站,了解过往人员情况,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开展反摩擦斗争。1941年1月,上级调他到军分区学习后,派他到商店做地下交通员工作。
1948年1月,刘培初被调到晋绥军区第一分区神木武委会当干事。同月,晋绥军区命令武工队扩编为神木游击大队,共有320人。武委会代行游击大队部职能,当时只有两个人,主任刘文英负责军政全面工作,他负责整建神木游击大队。
1948年6月,神木游击大队被改编为晋绥军区一分区独立营。12月,晋绥一分区改为陕北地区军区榆林军分区,分区部队扩编为神府支队,即四十团。四十团团长刘安堂,政委贺廷智,政治处主任白光智,副主任刘文英,副参谋长宣立功。一营长黄进山,沈泉李明,二营教导员雷济斋,三营长莫善沛,他任供给处主任。
1949年1月,四十团三营留守神木市,一、二营部队从神木出发,先到高家堡古城、房家崖,然后开进到榆林市附近执行围困榆林任务,3月参加了讫鸡盖滩战斗。此后,在城东长乐堡、大讫达、金鸡滩和城南沙河、赵庄,城北牛家梁等地打游击,给榆林国民党军队施加压力,促进了榆林和平解放。当时,我军一面谈判,一面增兵,除三十九团、四十团外,打完太原战役后的警一旅也回到榆林周围,游击活动更是接近到榆林城边。5月28日,四十团从牛家梁出发,沿城西沙窝到沙河,待命进城。6月1日,部队从南门进城,沿街中国国民党投诚部队夹道欢迎。进城后,四十团守卫东、南门,三十九团守卫北门、西门,警一旅驻牛家梁,此后,部队转入对内蒙边区的作战任务。
1950年5月,刘培初调任陕北军区榆林分区(兼独立二师)供给部军需科科长、生产科长;1951年1月,任陕西军区独立四团后勤处主任。
1950年6月,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朝鲜战争。同年10月25日,我志愿军出国作战。1951年5月,刘培初从陕西军区独立四团调任西北军区组建的志愿军重三团(补充团)后勤处处长。部队驻西安市郊区曲江池大雁塔进行整训后,于7月18日8时,乘火车从西安出发。为了尽快入朝,上级规定全团3000人每天就餐问题在站台解决,铁路沿线地方设立供应站。他把全团执勤人员组织起来,按车厢顺序分为15个组,要求供应站把饭菜分发到15个点。火车到站后,各组到站台分饭菜,吃饭不超过1小时;同时负责联络的小组预告下一站吃饭时间,吃多少菜、多少粮食。这样做,既掌握了供给标准,也保证了吃得上、吃得快,部队也满意。火车走走停停,经过郑州市、徐州市、济南市、天津市、沈阳市,于7月25日早晨到达公主岭市待命。
在公主岭,部队继续整训一个多月,重点是换装。后勤处负责分发物资,每三天去沈阳一次,任务繁重。为此,刘培初把后勤处干部分成三个组,分别负责武器弹药、被服装具和财款。为了行动方便,每15人配备一辆手推车,一个月换装就完毕。8月28日下午3时,部队从公主岭乘火车于当晚9时许到达安东。
部队入驻安东新六道沟镇后,开始进行入朝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有美帝侵略朝鲜罪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朝鲜民情风俗、防空知识等。团、司、政、后机关,包括营部、连队都配备一名翻译,即联络员,后勤处的翻译叫李善初。在安东待命半个多月后,部队于9月18日7时过鸭绿江大桥。他想起九一八事变,就对身边的同志说:20年前的这一天日本鬼子侵略我国东北三省,20年后的这一天我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当年侵略我国的日本鬼子被我们打败了,我们还消灭了中国国民党几百万军队;现在,强大的志愿军去朝鲜作战,一定能打败美帝国主义。
志愿军辎重三团入朝时,前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已经结束,正在准备第六次战役。因入朝部队众多,为减少拥挤和防空,部队过江按制定的路线白天休息,夜间行军,交叉路口跑步通过。为减少烧饭暴露目标,加之沿途给养困难,部队的军需物资以自带为主,人员负荷量很大,但情绪很高。过鸭绿江后,经新义州市、介川、定州市、成州、阳德、元山等地,于10月5日凌晨到达目的地加里州。
这次行军十几天,漆黑的夜空不时被照明弹刺眼的强光照亮,汽车可借光快速通过,而步行部队就既紧张又疲劳。行军途中,朝鲜的许多城镇村庄,被飞机炸成一片废墟,老百姓迁移山沟,也不能安全生产,生活非常困难。朝鲜的老百姓碰到志愿军就打招呼:“你们辛苦了!”这些所见所闻,使志愿军战士更坚定了战斗的决心和信心。
到加里州第三天,他们着手修建住宿营地,即防空洞。刘培初跟随副团长和有关同志上山勘查地形,砍伐树木建洞。看到那些绿油油的松柏树,他觉得砍掉真是非常可惜,但为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也只好砍伐。部队干了4天,终于建了两个防空洞,洞内是大坑热、蜡烛亮,罐头木箱做坑桌,装炒面铁箱当锅用。
1951年12月初,辎重三团撤销部队建制,调出一营归十大站,二营调归九大站,三营调归六大站,团机关干部大部分调走。刘培初率部分干部暂留驻地,负责撤销建制收尾工作。1952年2月初,他圆满完成任务后,奉命到志愿军总后勤部二分部财务科帮助开展“三反”运动。3月,他被正式任命为财务科科长。当时,二分部下辖6个汽车团、2个警卫团、2个工兵团、4个高炮营、5个医院和6个兵站,共计3万余人。
1952年4月,“三反”运动结束,他带领财务科18位同志加班突击清理二分部入朝以来的全部财务单据,终于在8月份清理完毕,做到了收支有凭证,损失有依据。因工作出色,志愿军总后勤部二分部给他记了三等功。
1952年9月,上甘岭战役、五圣山战役开始,机关组织力量下去帮助工作,刘培初带几个同志来到汽车七团。该团运输任务十分艰巨,平时白天防空,汽车不能出动。可在这种紧急情况下,白天也要在高射炮的掩护下强行进行运输。敌机猛烈轰炸运输线,造成我军很大伤亡,该团驻地附近就有很多阵亡驾驶员的坟墓。
1953年3月,志愿军开始了反击战准备。部队层层召开会议,传达精神,加强教育,每个人表决心下保证,思想上、物质上都做好了充分准备。
当时二分部驻扎在朝鲜中部的阳德,供应任务繁重,负责志愿军3个兵团、5个军的30多万人的所有后勤保障工作。指战员们都昼夜工作。5月份,我军开始全线反击,烟雾漫天,炮声隆隆。机关组织人员下去检查工作,刘培初和几个同志来到西线孤山警卫二团,该团执行的是防空警戒任务。5月8号,敌机空袭频繁,仅一个哨位一晚上就听到飞机鸣枪30多次,这是大家用丢碎石子和罐头计算出来的。在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全线反击下,美国军队被迫接受停火协议,于1953年7月27日停战。
停战以后,志愿军有三大任务,一是战备训练,二是建设营房,三是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驻二、三线的部队、机关,开始建设营房,就是在防空洞一带,就地建筑土坯墙、油毡、草席顶、地坑等简易营房。1954年,开始建设正规营房,并和朝鲜的长远建设结合起来。除自建外,整师整团部队参加城市建设,绿化修水利等。二分部还参加了“八一”制片厂拍摄的有关钢铁运输线的纪录片。
1954年4月,志愿军总部调整。二分部在新高山成立临时指挥所,抽调刘培初负责一家医院和两个仓库,并进行伤员和物资的转运。他们经过五个月的紧张工作,于9月底完成任务。他返回财务科后,又开始着手1955年实行薪金制的准备工作,以便日后执行新的财政法规,并为此办了两期财务干部集训班。
1955年12月,志愿军总部对驻朝部队授军衔,刘培初被授予少校军衔,并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三级朝鲜国旗勋章。1956年10月25日,在志愿军出国作战六周年纪念日,他正式佩戴上了军衔。
刘培初于1957年1月,奉命回国,调浙江省军区后勤部任军需处处长。1961年,晋升中校军衔。1963年,任浙江省军区丽水军分区后勤部部长。1970年,任浙江省军区独立二师后勤部部长兼政委。1976年9月,以正师职离休。1988年,他又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奖章。2002年9月28日,他在杭州市病逝,享年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