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
王逸(约89年—158年),字叔师,南郡宜城(现湖北宜城南)人,东汉学者、楚辞研究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王逸于刘祜元初时任上计吏。约元初四年(117年),王逸任校书郎一职。刘保永建中至永和初,王逸任侍中,后历任河南省刺史、豫章知府等职。王逸的美学思想属于儒家正统观念,他从“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诗教出发,强调“屈原之词,优游婉顺”,王逸认为“《离骚》之文,依托五经以立义焉”。王逸坚持文质统一、美善统一的审美观,从儒家立场肯定了屈原的人格和作品。
王逸著有《楚辞章句》,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此外著有赋、诔、书、论及杂文等21篇,《汉诗》123篇,但多数已散佚。
人物生平
刘祜元初时,王逸任上计吏,负责将垦田和赋税数、户口统计数、库存钱粮数,以及地方治安状况等事务向朝廷上报。约元初四年(117年),王逸任校书郎一职。刘保永建中至永和初,王逸任侍中一职。该官职是丞相属官,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应对顾问。任侍中期间,王逸著有《正部论》和《九思》等作品。此后,王逸外任豫州刺史,颁布教令《临豫州教》,后又任河南省刺史、豫章知府等职。
成就与影响
楚辞研究家
王逸是楚辞研究家,著有《楚辞章句》。《楚辞集解》原本是西汉刘向辑录屈原、宋玉、景差等人的作品集,加上他自己写的一篇《九叹》,共收楚辞作品十六篇。王逸在作注时,又加进自己写的一篇《九思》,总共就成了十七篇。《钦定四库全书总目》评为“逸注虽不甚详赅,而去古未远,多传先儒之训诂”。也就是说,王逸的《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研究楚辞的本子,保留了先儒们的一些研究成果和看法,是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献资料,也是今人研究楚辞必备的文献资料。
《楚辞章句》集汉代楚辞学研究之大成,是汉代楚辞学的最高成就。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对班固以“经义”否定屈原精神的思想进行了批评,将屈原精神弘扬光大。王逸的这种批评即是文学发展到东汉中后期自身情感因素逐渐走向理性苏醒的一种客观反映,潜含着个人情感的抒发超越了政治教化作用的倾向,同时亦表现出对于文学创作主体作为个体的人的肯定和尊重,为汉末文学抒情性的全面复归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赋作家
王逸流传下来的赋文仅《机妇赋》和《荔支赋》两篇残篇。《机妇赋》残篇盛赞了织布机的功用,并描写了织妇登机作业的情景。《机妇赋》在中国赋史上是第一篇具体描写妇女纺织劳动的赋,赋中描述的织机形制和织布过程,对考察汉代纺织业的发展情况是一份十分重要的资料。汉赋一般偏重宫廷和上层贵族生活的铺排描写,而王逸却把目光投向劳动妇女的生活,无疑是难能可贵的。
个人作品
王逸著有《楚辞章句》,及赋、诔、书、论及杂文等21篇,另著有《汉诗》123篇,但多数已散佚。他还参与编修了《东观汉纪》。
家庭关系
相关记载
《后汉书卷八十·文苑列传》
《北堂书钞·政术部·荐贤·举遗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