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林媛

林媛

林媛,1973年出生,广西桂林人,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公党员、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院长。

1999年,林媛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分别在中科院北京物理所、美国休斯顿大学、美国LosAlamos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起,任美国英特尔公司封装测试技术研发中心高级工程师。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从美国回到四川省,随后到电子科技大学任教,同年晋升教授。并于2017年12月任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教授、系主任。2020年10月,被任命为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院长。林媛主要研究功能薄膜的制备和器件应用,在功能薄膜微结构调控方面取得一些原创性进展。截至2023年,先后承担和参与了1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已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4项、中国发明专利16项。

林媛多年担任教学系主任工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2014年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获第八届高等教育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同年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因其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突出贡献,分别于2014年和2016年获得“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和“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在科学领域中2014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林媛,1973年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1990年高考以广西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读于物理系。1994年大学毕业后,她继续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博连读,于1999年6月获中国科技大学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林媛博士毕业后,分别在中科院北京物理所(1999年5月至2001年4月)、美国休斯顿大学(2001年4月至2003年1月)、美国LosAlamos国家实验室(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6年,林媛任美国英特尔公司封装测试技术研发中心高级工程师。工作期间,林媛作为封装与硅工艺集成高级工程师,研发并推动了英特尔最薄的封装芯片的上市。

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林媛从美国回到四川省;同年,入选教育部第九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随后到位于四川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任教,成为了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名教授。 之后,她组建了自己的科研团队,先后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2017年12月,林媛任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主任,负责本科培养方案修订等工作,为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讲授多门课程。

2020年10月,林媛被任命为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院长。

主要任职

工作履历

学术兼职

半导体学报》和《硅酸盐学报》编委

社会任职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林媛教授长期致力于信息功能薄膜器件和基于高性能无机化合物功能薄膜的可延展柔性传感器研究。

研究概况

林媛主要研究功能薄膜的制备和器件应用,在功能薄膜微结构调控方面取得一些原创性进展。该研究方向是实现微电子系统小型化和片上一体化的核心,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她发明了一种新型薄膜生长技术,解决了高质量氧化物薄膜的制备以及与非贵金属衬底集成的难题,提出了薄膜应变调控新方法并揭示了大形变对柔性传感器性能的调制机理,努力推进中国新型电子器件的发展。在氧化物薄膜材料领域,林媛团队的研究成果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主要项目

林媛先后承担和参与了1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主持了科技部973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委海外与港澳合作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她针对柔性无机化合物薄膜电子器件发展中的“薄膜化-应变调控-器件构筑”等关键科学问题从理论模型到器件结构设计开展了深入研究,成功研制了一系列基于高性能无机功能薄膜的可延展柔性传感器

论文及专利

主要论文

截至2023年,林媛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以下是部分代表性论文:

主要专利

截至2023年,林媛已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4项、中国发明专利16项。以下是部分专利:

人才培养

开设课程

林媛主讲《固体微观理论》《微电子封装》《微电子技术前沿》等课程。

教学改革

林媛主张在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发表个人的见解和看法,反对照本宣科式的肤浅教育。同样地,她认为教育不是 “填鸭”,高等教育更不是培养学术产业的“流水线工人”,而是真正地为祖国培育高等人才。她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相关成果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4 年)、第八届高等教育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

林媛在2024年四川两会上提出建议,要加强校企联动,推进大学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具体而言,在鼓励加强校企在人才培养环节的深入联动方面,建议鼓励企业以联合课程、科普讲座等形式,深度介入人才培养的第一课堂,实现企业需求和学生职业规划的精准衔接。

教学成果

林媛所教的毕业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12名,一名学生获四川省优秀硕士论文奖。在林媛的学生中,不仅出现了学术界的新星,还有名企的优秀管理者,更有从工科转向艺术的跨领域人才。

荣誉奖项

个人荣誉

科研荣誉

教学荣誉

人物评价

林媛积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挥巾帼力量的示范引领作用,团结动员女教职工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半边天”的智慧力量。(电子科技大学评)

林媛有着很高的政治觉悟和爱国热情,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为祖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四川统战部评)

参考资料

致公党员林媛:爱国敬业、潜心科研、立德树人的“ 巾帼女杰”.四川统一战线.2024-04-21

林媛教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电子科技大学新闻.2024-04-21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新闻网.2024-04-21

林媛.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官网.2024-02-04

林媛 中文主页 电子科技大学主页平台管理系统.电子科技大学.2024-04-21

职工FM | 特别栏目,林媛:十年怀璧,一朝报国.金川县总工会微信公众平台.2024-04-21

学术报告:面向智慧诊疗的柔性电子器件.江西省科学院.2024-04-21

林媛教授荣获“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荣誉称号.电子科技大学微信公众平台.2024-04-21

yuan-lin.Web of Science.2024-04-21

一种二氧化钒薄膜的制备方法.中国知网.2024-04-21

二氧化钒薄膜生长方法.中国知网.2024-04-21

一种基于二氧化钒薄膜的太赫兹调制器及其调控方法.中国知网.2024-04-21

一种基于氮氢混合气产生装置的二氧化钒薄膜的制备方法.中国知网.2024-04-21

一种图形化二氧化钒薄膜的制备方法.中国知网.2024-04-21

一种基于二氧化钒薄膜的热电协同调控的红外光开关.中国知网.2024-04-21

一种基于氮氢混合气产生装置的二氧化钒薄膜的制备方法.中国知网.2024-04-21

一种图形化二氧化钒薄膜的制备方法.中国知网.2024-04-21

一种基于二氧化钒薄膜的热电协同调控的红外光开关.中国知网.2024-04-21

基于多组分二氧化钒薄膜的柔性温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中国知网.2024-04-21

【2024·四川两会】林媛:激发校企联动活力,促进大学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澎湃新闻.2024-04-21

教授研究员.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衢州).2024-04-21

材料学院林媛教授荣获“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荣誉称号.电子科技大学公会.2024-04-21

个人简介.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2024-04-21

【专题报道】林媛:抢占科技新高地的巾帼奇兵.电子科技大学.202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