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布金院

布金院

布金院位于泉郡晋邑四都金墩黄凤教授山下今石狮市宝盖镇仑后村,原名法华寺,始建于隋大业十年,唐朝改名为布金院。

布金院历史概貌

位于泉郡晋邑廿四都金墩黄凤教授山下今石狮市宝盖镇仑后村,原名法华寺,始建于隋大业十年(614)九月间,唐代改名为布金院。历经隋、唐、宋、元、明历朝,在明末清初(1661)因战乱被焚废。仑后村也叫院后村,布金院在该村的遗迹不少,不但有石佛塔、数座古石桥、龙眼井、和尚墓等,还有院内石、院东坑、院后山、塔仔井等物名和地名。据《泉州晚报》2004.11.12载:旅菲华侨黄志勇从海外携带《金墩仑峰黄氏宗谱》返乡,族谱上不仅载有布金院当年地址,而且画有布金院寺院平面图。石狮仑后村依据《金墩仑峰黄氏宗谱》重建布金院时,在工地上挖出两座明代埋葬僧人的圆形墓塔,塔身标有“布金院”字样。

两座墓塔中的一座保持较为完整,残高2.6米、直径2.7米,条石砌成,里面砖砌,顶部缺损,最上方还有佛像、莲花等图案,塔身其中有一块楷书阴刻有“大明宣德庚戍年二月布金院……”等字样。

布金院置学田创始人

崇儒重教的十四致政公——黄凤(1293-1368年),少名洲,仕凤又字仕元,号潘山,晚号十四致政,行万一。泉郡城南潘湖元处士天麟字秀卿讳权公长子,闽温陵熙春铺仕曹巷黄宅天麒讳松公嗣子,洪氏出。因其时伯母陈氏多生女未有子,乃尊父天麟命,入承伯父天麒为嗣长子,祖父教授近公嫡长孙。以祖父新州府教授黄近荫,荐辟福建泉州蒙古学教授,兴师纳生改院田改学田供养诸生。元代至正十四年致政归,黄凤晚号十四致政由此名也,由晋江安平市永安庄经潘湖徙居晋邑廿四都仑峰泉郡布金院後。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癸巳年五月二十日子时生,元顺帝至正戊申年十一月十四日申时卒,寿七十有六,配三十三都乌山吴氏女,葬晋邑廿四都教授山之原。子二长字文祥号明室随父居泉郡布金院後,次福字文吉号颐斋居欧祠山。元初潘湖族长欧阳至问黄凤父天麟贵家来自何方,父君曰“祖家居地,前有金墩,后有铁灶,三里铜埕,五里铜亭;还有百亩花园,万里鱼池”《台湾中仑山金墩黄氏祖谱》字行“仕文兆启,永元宗标,哲成章世,际同天国,庭家时宜,光明正大,仰惟前修,族昭青史,致政凤公,仑山开基,蒙学教授,布金院师,儒士丕振,先声肇盛,清相贤锡,德裕渊衮”。凤公少名洲字瑶号潘山晚号十四致政行万一处士权长子洪氏出以祖荫荐辟为泉郡布金院蒙古学教授徵仕郎元至正十四年致政归公晚号由此名也由安平市拱北经潘湖居晋邑廿四都仑山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癸巳年五月二十日子时生元顺帝至正戊申年十一月十四日申时卒寿七十有六配三十三乌山吴氏女葬晋邑廿四都教授山穴形金狮戏珠坐辰向戌兼乙辛子二长祼字文祥号明室随父居泉郡布金院後次福字文吉号颐斋居欧祠山黄宅其六世孙凤翔明榜眼南京市礼部尚书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铺开族祖其裔又分居华亭园头灵川东港浙江松山浦江黄宅台中之文山古谱载长孙祼公十四致政讳凤长子字文祥号明室行亿一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延佑乙卯年五月廿一日卯时生富有租七百石年尤耽闲逸逮儿成立后寓虎寺竟优游以其终身焉明太祖洪武甲子年十二月十四日子时卒葬晋邑廿四都教授山东地龙盘金穴寿七十配王氏孺人谥九泰孺人子四智公次晋公季习公早殁四旨公入布金院为僧福公幼名房十四致政讳凤次子字文吉号颐斋行亿二元仁宗延佑丁巳年三月十五日寅时生朱元璋洪武戊辰年十二月廿八日卒寿七十有二葬舅家乌山喝形天雁煦卵穴配晋邑三十都普角孙氏继配赖赖氏子贤公幼名旺

仑后布金院史话

一座寺庙,创建了一座书院,孕育了一个村庄,传衍了一个大家族,这是一个神秘而真实的历史文化传奇。从石狮市区驱车2公里,就到达北郊的宝盖镇仑后村。村的东侧有一个叫院后的角落,这个小山丘海拔不出50米,但是当地人自古以来就称之为院后山。山的南面有一条小溪,山畔耸立着一座蔚为壮观的佛门圣地,山门额曰“法净寺”,由南海戒忍书丹。沿着山坡拾阶而上,一座占地近二十余亩,五开间四进,古色古香仿木结构的寺宇呈现眼前,四周林木繁茂,依次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圆通宝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罗汉堂、讲经堂及两侧厢房等建筑,俨然已成为狮城又一胜景。说起泉郡布金院,其地位非同一般。冠以“泉郡”字号的古代书院仅此一家,也就是相当于目前的市级校了。既是一座佛教寺庙,又是一座书院,古代福建省唯此一座。因此它的地位非常崇高,兼具寺庙与学校功能,其山长(院长)由政府委派。元代至元六年(1269年),元朝廷令各路、府、州创设“蒙古字学”,至元十八年(1281年),泉州行省设蒙古提举学校官二员,蒙古学教授、学正各一名。布金院设立书院,黄凤出任布金院蒙古学教授,因泉州府教育经费短缺,从永乐五年开始,泉郡布金院院田200亩改为学田,用于供养各县的部分贫困学子,这可以说是古代教育基金的鼻祖。黄凤(1293-1368年),少名洲,长名仕凤,又字仕元,行万一,号潘山,晚号十四致政。元延佑五年(1318年)承袭莆田黄石金墩新州府教授黄近祖恩补泉郡布金院蒙古学教授,乃元代泉州市仅有的两个蒙古学教授之一。衍金墩仑峰黄氏,是为仑后开基一世祖。凤公出身名门望族,书香门第,庙号金墩,入莆黄氏始祖黄岸(674-756年),字宗极,武则天戊戌科进士,官至桂林市刺史封开县国公谥忠义,进秩金紫光禄大夫。凤公次子黄贯随父迁居院后,世世传衍,枝荣叶茂,传今仑后2500多人,三房后裔于明初入台繁衍,目前海外、中国台湾族人3000多人,华侨黄光坦、老革命家黄光赞就是代表人物。据史载,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隋朝大业十年(614年),即有佛教高僧在此地结庐弘法,初号法华寺。唐干符三年(876年)僧衍德募缘重修,凡见木皆漆,施朱布粉,随类附彩,富丽堂皇,从兹每当晚霞夕照,寺院异彩缤纷,似西天法界,满地犹如金碧毫光,祥云缭绕,遂成泉南奇观,故易名布金院。龙德元年(921年)八月,闽王王审知感其瑞气福荫四方百姓,赐额“彩霞团地”,赠官瞻田百亩,以永梵修。凤公晋江潘湖九世裔孙明榜眼南京市礼部尚书黄凤翔(1539-1614年乃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铺开族祖),明万历二年(1574年)二月,黄凤翔捐俸重修布金院,毕工书额“转谛悟机”,并撰楹联“我佛西来布金法净,鰲江东去震旦春长”。明万历年间,有州(金门县)人高僧字澄艺,法号释行仁,年十二,出家安海龙山寺,一夕梦见阿弥陀佛现身立于空中。寻至本邑二十四都院后布金院习定该地,长老于布金院后山顶巨石下构一茅舍为修持之所命名为“法净堂”,每日诵法华经一部,寒暑不辍,年九十八念佛而逝,得舍利子988粒,立塔于院西南。由是泉郡布金院声名远播,四方善信纷纷来朝,香火极盛。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