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兴镇
全镇面积3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773公顷,人均耕地0.61公顷。林地面积3500公顷,草原面积10300公顷,建有围栏9处,围栏育草面积2060公顷。
概况
鸿兴镇位于通榆县北部。东与八面乡、什花道乡相邻,西界向海乡相邻,南靠开通镇,北与双岗镇相连。面积324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辖1个居委会、10个行政村,3个居民小组、44个自然屯。镇政府驻东鸿兴,距县城20千米。平齐铁路、207省道过境。
沿革
镇由驻地而得名。清属蒙王地。光绪初年,开始定居,耕耘,系扎萨克王旗南部游牧归地。1956年置鸿兴乡,1958年改红星公社,1983年改鸿兴乡,1984年12月建镇。1997年,面积328平方千米。截止2015年,全镇人口13374人。镇政府驻东鸿,辖鸿兴、东风、乌努各尺、前程、聚富、明月、兴东、绿化、大青山、花园10个行政村和兴立、兴华、新民市3个居委会。2005年,总人口3766户、14192人,其中农业人口11124人,非农业人口3068人。
自然情况
地理位置
东与八面乡、什花道乡相邻,西与向海乡相邻,北与双岗镇相连。镇政府驻东鸿兴,距县城20公里,是通榆县北部的交通枢纽及经济中心。
人口
全镇总人口13374人,其吕农业人口11124人,非农业人口3068人。居民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蒙古族、满族、朝鲜族、高山族,人口650人,占总人口的4.58%。
辖区
全镇下辖10个村,44个自然屯,1个街道,3个居民委员会,总户数3766户。
交通
平齐铁路和长白公路在镇区穿过。通八公路和鸿八公路贯穿境区,鸿兴镇处在3条公路的金三角地区地带。等级公路在境内总里程68公里,10个村村村通了等级公路。
经济发展状况
1、乡镇经济:2005年全镇经济总收入6559万元,其中出售产品收入3833万元,占总收入的63.26%。劳务经济总收入1090万元占总收入的17%,农民人均纯收入3280元。2、农业生产情况: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773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735公顷,粮食总产量9357吨,油料播种面积2737公顷,油料总产量2581吨。主要产品有:玉米、绿豆、向日葵属、蓖麻、芝麻、西瓜、打瓜等,杂粮、杂豆是当地一大特色。2006年鸿兴镇农业主导产业是以实用菌为主的绿色食品种植加工业。
3、牧业生产情况:2005年全镇大牲畜存栏45300头(只、匹)其中牛4000头(奶牛800头),羊40000只,基础母猪500、种鹅存栏5000只,。年出售羊12000只,牛300头,肥猪3700头,大天鹅53000只,禽蛋产量150吨,牛奶产量1500吨。牧业收入1330万元。全镇奶牛发展势头强劲,已建奶站一个,在建奶站一个,乳业已成为当地的一大新兴产业。
4、财政与金融:2005年财政收入28。8万元,各项存款余额700万元,各种贷款余额1164万元,其中农业贷款1018万元。全镇有各类企业22家,商业网点150多户。05年该镇人员自办工业、企业项目5个投资300万元;招商引资项目4个投资额2100万元;财政扶贫项目8个,投资130万元。2006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在工业、企业和招商引资、争取财政扶贫项目的力度,加快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1、教育、科技:全镇有中学1所,教师105人,在校学生810人。中心校1所,村小8所,教师142人,在校学生904人。镇设有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所,下设10所农民文化技术分校,科技普及率达90%以上,已基本扫除文盲。 2,文卫、体育:镇内设文化站、广播站各1处,工作人员2人,有线电视普及到3个居民委,2个村的6个屯,覆盖524户,可收视13个频道节目。镇内有卫生院1处,31名医护人员。住院部1处,设有20个床位。院内有先进的医疗器械,心电、B超、X光机、生化分析仪等仪器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各村设有个人诊所11处,基本做到了打针、吃药不出屯,看病、小手术不出镇。
3、邮政、邮电:镇内有邮局1处,可办理邮件、储蓄、电汇、电报、发行报刊等业务;建有联通、移动通讯各1处;中国铁通业务渗透到村屯。全镇固定电话装机总量1054部,占总户数的28%,5个村通了有线电话。移动电话装机总量突破3000部,平均1户1部。加快了信息传播。
4、公益事业:镇内有敬老院1处,收养老人15人,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目标。全镇有5个村用上了自来水,饮用自来水的用户达到了698户,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城镇建设情况
1、街遣建设:2003年,借助修鸿八路军之机,对镇内鸿兴东路进行了路面拓宽,投资20万元把1公里的街道加宽到14米,然后在路两侧铺设了1200延长米的排水沟,安装了26基路灯,节假日灯火通明,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在路边还栽上了翠绿的松柏树,居民生活小区安放了6个垃圾箱,镇区主街面貌一新,居民喜笑颜开。今年,又以鸿兴东路为起点,在富强街向南铺设了6米宽的柏油路,和以长自路为起点的明月东路相连,构成了一个镇内的小环路,环路新修里程1.8公里。 2、市场建设:由于镇区内油路建设,以及各项配套设施的完善,镇中心逐渐东移,并将逐步形成区域经济项目带。基本构想是:在长白路东、高家路北、镇区南这一区域为加工工业园区,规划区域面积7500亩,通过招商的形式投资建厂,发展加工业。在新修的富强街两侧建设商贸一条街,加快商品流通。在鸿兴东路重新整理,建设餐饮服务一条街,实现全镇商业贸易的繁荣。在长自路两侧建设农副产品收购、销售一条街,实现产、购、销一条龙。
3、住宅建设:随着商贸的发展,土地开发的升温,镇区主要街道两侧的地盘逐渐成为商家必争之地。镇里规划,主街两侧住宅建设要建住房、商店一体化的三层以上建筑,居民住房由砖瓦化向楼房化发展,实现砖瓦房的统一整新,条理清晰。人均住房面积超过20平方米。
环境建设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使通榆县鸿兴镇成为项目投资建设的宝地。通榆县鸿兴镇全面树立“软环境是发展的硬条件”观念,在全镇实施整治经济发展软环境“五强化”工程,为建设全面小康的通榆北大门扫清经济发展“羁绊”。强化发展意识,切实转变行政理念。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优化环境、加快发展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树立发展意识和大局观念、服务观念、依法行政观念,积极营造尊重致富、崇尚创业的氛围。真正把行政理念定位在“服务百姓、安定社会、服务企业、发展经济”上。强化监督服务,监督重点项目服务工作。对全镇项目建设软环境情况进行监督,重点解决审批不畅、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没等问题。严肃查处在项目建设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作为、乱作为,推委扯皮、随意执法、野蛮执法,执法不公等行为,为项目建设清路除障,保驾护航。深入项目单位,了解有关审批办事部门的工作情况,及时协调上级部门为项目单位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强化制度建设,切实规范行政行为。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防止行政权力滥用为重点。深入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能够执行下限的一律执行下限,能够降低标准的要降低标准。提高即时即办的比重,建立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强化民主监督,开展民主评议活动。鸿兴镇将开展民主评议软环境政行风活动作为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推动站、办、所及工作人员以评促纠、以评促建,促进依法行政,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巩固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解决“中梗阻”等问题。强化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软环境不优,集中体现在领导作风、工作作风,以及政行风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实行行政问责制,着力解决不思进取、漠视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虚报浮夸、弄虚作假、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强化领导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特色种植
通榆县鸿兴镇从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追求农业利益的最大化,在春耕前帮助干部群众研究生产,确定产业项目。鸿兴镇镇里组织全镇村干部和种田能手80多人,到洮南市北方金塔实业集团考察辣椒种植项目,获知种植辣椒的效益,要比种植玉米、向日葵属、绿豆等作物要高出3-4倍;而且辣椒产品可就地消化,销售不成问题。农民笑逐颜开,坚定了今年发展辣椒产业的信心。鸿兴镇在帮助群众研究生产、确立产业项目上,已经取得了成功经验。2007年,文牛村在鸿兴镇帮助下,发展棉花种植项目,获得公顷均收入1.2万元的效益,镇里专门组织各村干部群众参观学习。2008年,青山区等村也要大面积发展棉花种植项目。为了帮助群众发展食用菌栽培产业,镇里建设了菌种厂,指派专人培育菌种。现已成功培育出了可供全镇栽培户用于生产的食用菌菌种。前程村、绿化村的奶牛养殖产业、明月村的育肥羊产业、运输产业,都已经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