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丽丝在城市
《阿丽丝在城市》(德语:Alice in den Städten)又名《爱丽丝城市漫游记》,是维姆·文德斯执导的一部德国影片。该片于1974年在德国上映,是“德国青年电影”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同时也是文德斯“公路电影三部曲”的第一部,后续作品包括《错误的移动》(1975年)和《路上的国王》(1976年)。影片采用黑白镜头,其中有几个长镜头没有对话,剧情讲述德国摄影记者菲力浦与九岁小女孩爱丽丝的奇妙之旅。
剧情简介
西德作家菲利普·温特错过了他的出版商关于美国的文章的截稿日期,他对美国感到厌恶,正处于人生危机之中。在试图预订从纽约到慕尼黑的航班时,他遇到了德国女人丽莎·范·达姆和她的女儿阿丽丝。丽莎暂时把阿丽丝交给菲利普照顾后,她消失了。菲利普和阿丽丝乘坐飞往阿姆斯特丹的航班,希望丽莎会在那里赶上他们。在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等待未果后,菲利普决定带阿丽丝回德国寻找她的祖母。在一系列的冒险和误解之后,他们最终找到了阿丽丝的家人。
影片制作
政治背景
进入60年代,联邦德国的电影事业经历了一场危机。1962年,26位年轻的电影工作者签署了“奥伯豪森宣言”,宣称反对旧的电影样式,要寄希望于新的电影。1965年成立了“德国青年电影董事会”,政府提出资助青年导演拍摄影片的计划。1966年青年导演们拍出他们第一批影片,后被称为“德国青年电影”。
制作背景
《阿丽丝在城市》是维姆·文德斯的第四部长片,对他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文德斯感到他的前作太过依赖其他导演,而《阿丽丝在城市》是有意尝试做一些只有他能做到的事情。剧情灵感来自他长期合作伙伴彼得·汉德克作为单亲父亲的经历,以及汉德克的1972年小说《短信,长别》。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制作团队对每个场景的即兴表演变得更加自信,尽管有些部分严格遵循了剧本。
音乐与摄影
电影的配乐由德国乐队Can完成,他们在录制音乐之前没有看过电影,而是与维姆·文德斯进行了合作。影片由罗比·米勒拍摄,由于预算限制和设备的难以获得,他们使用了16毫米摄影机,并采用了1.66:1的宽屏格式。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荣誉奖项
作品评价
诺拉·赛尔和劳伦斯·范·格尔德称其为“一部关于欧洲和美国、关于梦想的耗尽和国家的同质化、关于根和时间意识、关于贫瘠和创造力、关于替代和真实冒险,最终关于未来可能性的电影”。乔纳森·罗森鲍姆和菲利普·弗伦奇也给予了高度评价。美国导演艾莉森·安德斯将其描述为“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并称赞阿丽丝是“银幕上最多面向的儿童角色之一,也是到今天为止电影中最有权力的女性角色之一”。
作品影响
《阿丽丝在城市》的主题预示了维姆·文德斯后来的作品《得克萨斯州的巴黎》(1984年)。影片中的某些元素,如查克·贝里的音乐会镜头,对剧情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电影在1973年夏天开始拍摄,从北卡罗来纳州到纽约,再到阿姆斯特丹,最后在德国结束。影片的即兴表演和对美国和德国景观的深刻反思,使其成为文德斯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