伎乐图
《伎乐图》是东晋十六国时期佚名创作的壁画,现藏甘肃省酒泉市博物馆。
《伎乐图》是唐朝佚名创作的壁画,位于敦煌莫高窟第112窟南壁东侧。
《伎乐图》描绘的是一组小型乐舞图。由六名女乐手组成的乐队分坐两旁,她们分别演奏着拍板、横笛、鼗鼓、五弦、琵琶、阮咸、竖篌。对这六名乐伎的描绘非常传神。造型优美,线描精炼,色调柔和,是吐蕃时期的杰作。
创作背景
此壁画于1977年酒泉市丁家闸5号墓出土;时代为—十六同时期的后凉至北凉之间:壁画表现的题材、艺术水平,画风,不能代表这一时期西北的绘画:上承东汉、魏晋,下启南北朝,与莫高窟早期壁闽及南方东晋、南梁的绘i画都有密切的联系。
安史之乱以后,吐蕃王朝同唐朝在河西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唐大历十一年(776)吐蕃王朝就管辖了瓜州县,建中二年(781)敦煌市陷落,吐蕃赞普接受了沙州抵抗力量的条件,将河西走廊西部的政治中心移至瓜州,开始管辖敦煌。在吐蕃统治时期,僧尼增多,并为敦煌各寺院配借土地,使敦煌寺院经济空前发展,因而有丰厚的物质基础来开凿四大石窟,扩充佛寺,支持画师们在艺术方面进行探索与追求,山窟壁画出现了每壁画多种流变。这些壁画是汉藏两族人民在一千一百多年前在佛教艺术领域里合作的结果。
此《伎乐图》在吐蕃时期敦煌壁画中具有相当的典型性,体现了吐蕃时期(相当于中唐时期)壁画的艺术特点。
剧情简介
其北凉墓主人是诸侯小王国的工侯,壁画规模宏大,内容丰富,艺术水平较高-壁画集中在前室,分四层,画了天、地、人二个境界的景物、画其墓主的行乐图是全墓壁画的代表作。画于墓室的西壁,可分为两部分组成:北侧为墓主人燕居,跪坐于朱庑内的榻上,正注目观赏伎乐的场面:南侧是画歌舞乐伎场面,即为本文提供的北凉墓《伎乐图》,纵44厘米,横73—81厘米:画中有一支跪坐的乐队,领首者为男乐师,侧首斜视,翘须闭嘴,正在全神贯注于乐曲中,其后女乐手二人,弹琵琶、吹竖笛,双于拍腰鼓,演奏激扬,连头上的髻发都飞扬起来,人物顾盼有神,姿态各异,维妙维肖地再现了著名的凉州乐伎演奏的情景、下边为杂技表演部分,两个女伎穿彩衣,赤足,在长席上敏捷地翻斤斗。另外一对女伎为舞者,右者舞女手执云崩,回旋而舞,彩裙飘飘;左者舞女侧身而跃,双手击掌接应,且歌且舞,正在为主人表演精彩节目。
此画在构图上注意开合聚散的变化,逐渐摆脱汉代均匀平列的装饰性形式-/H笔寸以不同笔法表现不同的事物,细腻的笔锋画出须眉鬓发;奔放波折、刚柔相合的笔触绘出人物的动态和飘拂的衣裙。在画法上先用土红色作画稿,继续以墨线勾勒,最后着色。这种画法,上承汉魏以来的简洁明快的传统,已有很大发展。用色上有朱红、黑、石绿、粉黄、石黄、赭石、白等,根据对象不同分别随类赋彩?这幅北凉墓室壁画《伎乐图》又为中国绘画史提供了具有西北地方特色画风的珍贵资料。
形象
《伎乐图》的构成,以左右各三人为乐队,均席地而坐,神态悠闲雍容,落落大方。六位乐师或拨琵琶,或奏阮咸,或弹曲弦,或击钟鼓,或吹长笛,或吹排箫。这许多音域宽广、音色变化丰富的乐器同时齐鸣合奏,强烈的节奏、宏亮的音响和炽热的氛围,从乐师的嘴唇上、手指上和扭转的身躯上散发出来,流入观者的眼中,传到人们的耳中,铿铿镗镗,具有荡人心腑的艺术效果。中央一人为舞伎,她正当豆蔻年华的青春妙龄,手拥琵琶,半裸着上身翩翩翻飞,天衣裙裾如游龙惊风,摇曳生姿,项饰臂钏则在飞动中叮当作响,别饶清韵。突然,她一举足一顿地,一个出胯旋身使出了“反弹琵琶”的绝技。
技法
《伎乐图》的技法在敦煌壁画中具有相当的典型性。人物造型丰腴饱满,洁白莹腻的肌肤闪耀着青春美的光彩,令人联想起“唐三彩”仕女俑和周昉《簪花仕女图》中的形象。细节的刻画尤见匠心,乐师手指的屈伸、嘴唇的鼓吹、眼波的流盼,无不与真实的演奏情景若合符契;舞伎左足顿地、母趾上翘,右足举起、五趾分开;更将舞蹈者“进入角色”的心理推向了高潮——如果没有对于乐舞艺术的深切体会和真挚情感,显然是不可能画得这样生动逼真的。线描写实明快、流畅飞动,接笔处不露痕迹,有如一气呵成。宽袍大袖、天衣飘飓,饶有“吴带当风”的韵致,体现了唐代佛教绘画形式民族化的特色。赋彩以石绿、黄、铅白为主调,给热烈的场面笼罩了一层文静的氛围,使整个画面的格调显得更加典雅、妩媚,而淡化了刺激性的因素。栏杆、台阶、界画工整,而且基本上合于“焦点透视”的原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青绿山水画的成就。
主要成果
敦煌壁画中的112窟的这幅《伎乐图》,无论从反映生活的真实性,还是在绘制技法的角度来看,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十分引人瞩目的。因此,此《伎乐图》对研究唐朝社会真实生活及画技的风格都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弥足珍贵。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