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蓝属
假蓝属(食虫类:Pteroptychia)是爵床科下的一个属,主要为草本植物。该属植物具有不等叶性,穗状花序长,顶生和腋生;苞片通常狭窄,内有单花;萼片近相等,深裂成5部分;花冠檐部向后弯折,喉部扩大呈钟形,长度超过管部;雄蕊4个,直立且内藏;子房每室有2颗胚珠。目前已知该属共有7种,分布范围从中国南部扩展至中南半岛、马来半岛,甚至远至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
形态特征
假蓝属植物为草本,具有异叶性。叶子有柄或无柄,上面覆盖有大而密集的条形钟乳石体。穗状花序伸长,可位于植物顶端或腋部;花朵单生于苞片腋内,苞片通常狭长,偶尔呈叶状,具有1条脉或羽状脉,长度短于或等同于萼片,可能早落或近乎宿存;小苞片狭窄,略短于萼片,也可能早落或近乎宿存;花萼近乎相等,深裂成5部分,裂片呈狭条形,末端钝或尖锐;花冠颜色为蓝色,有时变为天蓝色或白色,扭曲,花冠管在喉部扩大成钟形,长度是管部的两倍,支撑花柱的毛排列成两列,冠檐裂片几乎相等,宽圆形;雄蕊4个,其中2个较强壮,直立且内藏,下延成2个褶,褶襞的两侧或一侧边缘有缘毛,花丝基部或几乎全部被微硬毛覆盖,外侧的雄蕊几乎是内侧的两倍长,花药直立,顶端钝,药室侧扁,不育雄蕊较小或不明显;花粉粒近乎圆球形,表面有条纹和刺,模式种的花粉在赤道线上有5个孔。子房表面光滑无毛或略有毛,通常每室含有2个胚珠,花柱被毛。关于蒴果的描述尚无记录。
分布情况
假蓝属共有7种,分布于中国南部、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南至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属名模式为Pteroptychia ridleyi (Merr.)Bremek.。
下级物种
曲枝假蓝Pteroptychia dalziellii (W. W. Sm.) Lo
草本或灌木,茎直立,高达1米,枝细瘦,“之”字形曲折,略被微柔毛。上部叶无柄或近无柄,近相等或极不等,大叶长达14厘米,宽4厘米,小叶长2-5厘米,宽1-2厘米,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急尖或稀钝,基部圆,边缘疏锯齿,干时膜质,侧脉每边5条,上面深绿色,有细线条,光滑无毛,背面灰白色,光滑无毛或脉上极稀被疏柔毛。顶生花序和上部腋生穗状花序长2-3厘米,有2-4花,疏生,花序轴稀被白色疏柔毛;苞片线形-披针形叶状;花梗不明显或极短。花萼长约1厘米,深裂至基部,裂片近线形,基部和裂片中肋密被白色疏柔毛。花冠长4.5厘米,冠管下部圆柱形,长约1厘米,外面微被疏柔毛,向上逐渐扩大,冠檐裂片圆,直径约8毫米。发育雄蕊4,稍伸出;花粉粒圆形具刺形(echinatum)纹饰。蒴果线状长圆形,两侧压扁,长约1.8厘米,宽约3.5毫米,顶端急尖,无毛;种子卵形,基区极小,基区以外密被紧贴稍皱曲的长毛。花期11月。
产广东省(汕头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新丰县、英德市、怀集县、阳春市、始兴县、高要区、德庆、郁南、五华县、新丰、深圳市、惠阳区、翁源县、清远市)、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陵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白沙)、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田林县、临桂区、隆林各族自治县)、湖南省(江永)、云南(富宁、蒙自、屏边、金平、西畴)、贵州(独山)。模式标本(J. M. Dalziel 71)采自广东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