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花冠檐

花冠檐

花冠檐是指一朵花中所有花瓣的集合,通常位于花萼之上或内部,排列成一轮或多轮。这些花瓣通常具有明亮的色彩,相对于萼片而言较为纤薄,其结构类似于萼片但不含叶绿体。花瓣的颜色主要来自细胞内的有色体和液泡中的花青素类色素。含有色体的花瓣往往呈现黄色、橙色或橙红色,而含有花青素的花瓣则可能显示红色、蓝色或紫色。这两种色素的存在使得被子植物门的花朵色彩丰富多样。如果两种色素均不存在,则花瓣将呈现白色。此外,花瓣表面的细胞常常含有芳香油,使其散发出独特的香味。

形态特征

花瓣在许多情况下是同型的,如草甸毛茛海棠花山桃的花,花瓣的形状、大小相同,称为整齐花(regular flower)。然而,在一些类群中,花瓣会发生显著的分化,如豆科豌豆、黄芪等的花瓣分化为旗瓣、翼瓣与龙骨瓣兰科的内轮花瓣中有一片特化为唇瓣等,这种类型的花称为不整齐花(irregular flower)。有些花瓣上会长出长短不一的管状突起,称为距(spur),如紫花地丁耧斗菜凤仙花等。有些植物的花瓣分为檐部(limb)与瓣爪(claw)两部分,花瓣上部扩大形成檐部,底部狭窄形成瓣爪,如石竹、油菜的花。有时花瓣会特化为特殊的蜜叶而失去原有形态,如乌头属植物的花瓣。在某些植物的花中,花瓣和雄蕊之间可能存在额外的花瓣状或冠状附属结构,称为副花冠(corona),如马利筋水培水仙的花。

分类

花瓣可能彼此分离或相互联合。分离的花瓣构成离瓣花(choripetalous flower),如玫瑰、当归;联合的花瓣构成合瓣花(synpetalous flower),联合的部分称为花冠管,上端分离的部分称为裂片,如牵牛丹参等。花瓣的形态、排列与联合情况的不同常使花冠形成多种特定的形状,成为某些分类群的明显特征而具有鉴别意义。

常见花冠类型

十字花冠(cruciform):花瓣4个,具爪,排列成十字形,为十字花科的典型花冠类型,如诸葛菜菘蓝等。

蝶形花冠(papilionaceous):花瓣5个,覆瓦状排列,最上一片最大,称为旗瓣;侧面两片通常较小,且与旗瓣不同形,称为翼瓣;最下两片其下缘稍合生,状如彩云阁,称龙骨瓣。常见于豆科如黄芪、甘草、苦香树等。

唇形花冠(labiate):花冠下部合生成管状,上部向一侧张开,状如口唇,上唇常2裂,下唇常3裂。常见于唇形科植物如薄荷、黄芩丹参等。

高脚碟形花冠(salverform):花冠下部合生成狭长的圆筒状,上部忽然成水平扩大如碟状。常见于报春花科木樨科植物如报春花、迎春花等。

漏斗状花冠(funnelform):花冠下部合生成筒状,向上渐渐扩大成漏斗状。常见于旋花科植物如牵牛小旋花等。

钟状花冠(companulate):花冠合生成宽而稍短的筒状,上部裂片扩大成钟状。常见于桔梗科、龙胆科植物如桔梗、沙参、龙胆等。

辐状花冠或轮状花冠(rotate):花冠下部合生形成一短筒,裂片由基部向四周扩展,状如轮辐。常见于茄科植物如西红柿、马铃薯、辣椒、茄、枸杞等。

管状花冠(tubular):花冠大部分合生成一管状或圆筒状。见于菊科植物如向日葵、菊花等头状花序上的盘花(靠近花序中央的花)。

舌状花冠(ligulate):花冠基部合生成一短筒,上部合生向一侧展开如扁平舌状。见于菊科植物如蒲公英、苦荬菜的头状花序的全部小花,以及向日葵、菊花等头状花序上的边花(位于花序边缘的花)。

色彩来源

花冠檐的丰富多彩源于花瓣细胞液中存在的花青素类胡萝卜素等物质。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物质,分布在细胞液中,其颜色随细胞液的酸碱度变化而变化。在碱性环境中呈蓝色,在酸性环境中呈红色,在中性环境中呈紫色。因此,富含花青素的花瓣颜色会在红色、蓝色、紫色之间变化。黑花瓣中含有大量的花青素,细胞液呈强碱性时,花青素在强碱环境下呈现蓝黑色或紫黑色。类胡萝卜素有80多种,属于脂溶性物质,存在于细胞染色体内。花瓣的黄色、橙色、橘红色主要由此类色素形成。例如,黄玫瑰因含有胡萝卜素而呈黄色,金盏花因含有另一种类胡萝卜素而呈梅黄色,而郁金香中的类胡萝卜素则使其花瓣呈橘红色。细胞中含有黄酮色素或黄色油滴也会导致花瓣呈黄色。如果细胞中含有大量叶绿素,则花瓣会呈绿色。纯白色的花瓣则是由于细胞中不含任何色素,仅在细胞间隙中包含许多空气微小气泡,能够反射光线,从而使花瓣呈现白色。复色的花含有不同种类的色素,这些色素在花瓣上的分布位置不同,使得一朵花上能显示出多种不同的颜色。

参考资料

花冠.微信公众平台.2024-11-09

花瓣.文库.2024-11-09

十字花冠.文库.202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