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面
琴面,唐朝的额枋断面高宽比约为2:1,侧面做成略曲的弧线,这种做法因其表面弧度类似于古琴的琴面,所以称作琴面。
此外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琴面又可指琴面昂,是昂的一种,指昂嘴做成如琴面一般突起,琴面昂在唐代到宋代的建筑中较常出现。
额枋
额枋又称 檐枋(宋称 阑额),横架在檐柱头上连贯两檐柱的横木,称为额枋。有些额枋是上下两层叠重叠的,在上的称为 大额枋,在下的称为 小额枋。大额枋和小额枋之间夹垫板,称为 由额垫板。额枋上置平板枋。
南北朝及之前多置于柱顶,隋唐后才移到柱间。西方古典主义建筑中,类似的部件称为architrave。
古琴
古琴,原称 琴,又称 瑶琴、玉琴、五弦琴和 七弦琴,是中国的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自古“琴”为其特指,于1920年代起为了与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本文统称琴。初为五弦,汉朝起定制为七弦,且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
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位列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伯牙、锺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台被视为友谊的象征。大量诗词文赋中有琴的身影。现存琴曲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主要流传范围是汉文化圈国家和地区,如中国、朝鲜、日本和东南亚,而欧洲、美洲也有琴人组织的琴社。
昂
昂是中国古代建筑一种独特的结构--斗结构中的一种木质构件,是斗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利用内部屋顶结构的重量平衡出挑部分屋顶的重量。又有上昂和下昂之分,其中以下昂使用为多。上昂仅作用于室内、平坐斗栱或斗栱里跳之上。
唐佛光寺大殿柱头铺作中的批竹昂是现知最早的实例。上昂始见于宋代建筑的内槽铺作,下端撑在柱头枋处,上端托在内跳令栱之下。至明清,官式建筑的带下昂的平身科有转化为镏金斗栱的做法,原来斜昂的结构作用已丧失尽,只起到装饰作用。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