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恩·施密特
布莱恩·保罗·施密特(Brian Paul Schmidt),1967年2月出生于美国,27岁移民至澳大利亚,拥有澳、美双重国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邵逸夫天文学奖得主。澳大利亚科学院出版社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长,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斯特罗姆勒山天文台天体物理学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天文学与天文物理学系教授,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教授。
1998年,他所带领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高红移超新星搜索小组发现了宇宙加速膨胀的证据,并因此获得了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身为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和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施密特教授于2013年被授予澳大利亚政府最高民事荣誉“爵级司令勋章”。
人物经历
施密特是家中独子,1967年2月24日生于蒙大拿州山区,其父是渔业生物学家。
在他13岁时他的家庭迁至阿拉斯加州的安克雷奇。施密特进入安克雷奇的巴特莱特中学就读,1985年毕业。他曾说他“从5岁时”就想当一名气象学家,但“在美国国家气象局安克雷奇分部做了一些工作,并不很感兴趣。它的科学性不大,并不像我想的那样好——例行公事的时候太多。我想之前对成为气象学家的意义看得太天真了。”他决定学习天文学,之前他仅将其看作“小消遣”,这个决定是在大学录取前做出的。
1992年和1993年,他先后获得哈佛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施密特的博士论文由罗伯特·科什纳指导,用II型超新星来测量哈勃常数。
在哈佛他遇到了未来的妻子、澳大利亚人詹妮佛·A·戈登,当时她是经济学博士生。1994年他移居澳大利亚。
1993-1994年,施密特任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博士后研究员,1995年迁至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斯特朗洛山天文台。
北京时间2011年10月4日17点45分(斯德哥尔摩时间10月4日11点45分),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出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长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于2015年6月24日宣布,该校教授、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布莱恩·施密特将出任该校校长。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名誉校长格瑞思·埃文斯表示,国立大学从灿若群星的校长候选人中选取了一位鼓舞人心的领导人。
“布莱恩的远见、活力、国际地位和沟通技巧将把我们的学校带到从未有过的高度,”埃文斯说。
施密特表示,对于被提名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长,有机会领导这所他为之工作了20年的大学,他感到十分惶恐。他决心继续提高国立大学本已出色的研究水平,并为学生们提供等同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以及美国常青藤盟校水平的教育。
“我们已经快达到那个水平了,接下来几年时间我们一定会达到,”施密特说。
他同时表示要加强在校生与校友的联系,让双方受益。同时,加强与澳大利亚的研究机构、企业等各界的联系,从而将知识回馈给社会,让澳大利亚变得更强大。
任职校长期间工作经历
2017年10月12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徐惠彬院士代表北航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长、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布莱恩·施密特(Brian Schmidt)教授签署了《北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合作备忘录》,正式建立两校校级合作关系。
主要成果
布莱恩·施密特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共同进行了相关研究。他们通过对遥远超新星爆炸时发出的光进行光谱分析,得出了宇宙加速膨胀的结论,并最终获得了201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发现改变了过去天体物理学家们普遍认为宇宙膨胀最终会停止的理论。
获奖感言
施密特在2011年获得诺贝尔奖后的演说表示,当时愿意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任教的主因是能在位于堪培拉郊区的斯特朗洛山天文台工作,这个天文台是世界上最好的天文研究机构之一。施密特:我来澳大利亚时才27岁,那时就能够充分利用这里的资源和条件并管理一个国际团队,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我十分感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对我当时这样一个年轻人给予的所有工作支持。1998年,施密特与亚当·里斯领导高红移超新星搜索队该小队与超新星宇宙学计划一起找到了宇宙加速膨胀的证据,被《科学》称为“年度突破”。施密特负责主导星图家(SkyMapper)望远镜计划,并协助进行南天球调查。
主要作品
获得荣誉
2000年,施密特获得澳大利亚政府颁发的马尔科姆·麦金托什奖、哈佛大学博克奖,2001年获澳大利亚科学院出版社波西奖,2002年获印度天文学社Vainu Bappu奖章。2005年被选为马克·阿伦森纪念讲师,2006年与亚当·里斯、索尔·珀尔马特分享了邵逸夫天文学奖。施密特和高红移队的其他成员、珀尔马特领导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超新星宇宙学计划因发现宇宙加速膨胀分享了2007年的格鲁伯宇宙学奖,奖金50万美金。
推论宇宙终将消散
浩瀚宇宙为天文学家的观测和研究提供了无限可能。谁能想象,璀璨星空正在不断远离我们,终有一天会永远消失?然而,诺贝尔奖获得者布莱恩·施密特指出,这就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宇宙终将消散。
“1000亿年以后,除了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所有星系都将消散,人们看到的宇宙将空无一物。”施密特在此间举行的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接受新华出版社记者采访时说。
这一推论的基础正是令施密特获得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重大发现——宇宙正在加速膨胀。
此前,天体物理学家曾经普遍认为,引力会使宇宙的膨胀速度逐渐减缓。1998年,施密特与亚当·里斯带领的高红移超新星搜索队与超新星宇宙学计划这两个研究团队,分别发现宇宙膨胀的速度并非如预期一样减缓或是停滞,相反正在加速。
为了解释这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天文学家导入了“暗能量”概念。这种未知形式的能量可以抵抗重力并让宇宙加速膨胀。
“除非暗能量突然消失,否则宇宙将继续越来越快地膨胀下去,最终会走向消散。”施密特说。
科学家们正在积极搜寻地球外的生命信号,然而这项任务在施密特描绘的未来宇宙中将变得不切实际。1000亿年后,如果人类还存在的话,将会比现在更加孤独。
“到时,我们的银河系还会在,并且和一些附近的星系合并,但是其他所有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宇宙天体都会离我们太远而无法观测到。也就是说,除了我们自身所在的星系,所有的星系都将消失。”施密特说。
在谈到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时,施密特说:“我们并不知道暗能量是如何形成的。它好像是宇宙自身结构的一部分:暗能量产生更多的宇宙空间,更多的宇宙空间又产生了更多的暗能量,更多的暗能量又产生更多的宇宙空间……宇宙就是因为它而四散消失。”
暗能量假说是当今对宇宙加速膨胀这一观测结果的解释中最为流行的一种。在宇宙标准模型中,暗能量在宇宙结构中约占73%。
人物评价
那已经泛白的蓬松金发,以及像暴风雨过后的天空般湛蓝的眼睛,使得这位宇宙学家(布莱恩・施密特)看上去仍旧带着几分“孩子气”——一种对未知世界依旧充满好奇并且跃跃欲试的孩子气。这位天文物理学家被众多人称作恒星凝望者。(《中国科学报》评)
布莱恩・施密特教授属于澳大利亚最为杰出的科学家行列之一(Professor Schmidt is one of Australia's most eminent scientists)。(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评)
他(布莱恩・施密特)是追逐探索宇宙梦想的人;他是培育东风桃李的教育工作者;他是勇于进取的领导者。(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评)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婚姻家庭
布莱恩・施密特的妻子是他在哈佛大学的同学詹妮弗・戈登(Jennifer Gordon),其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他们在1992年成婚,两人的第一个孩子基兰(Kieran)于1994年10月出生。
兴趣爱好
布莱恩・施密特喜爱滑雪和徒步旅行。他在堪培拉郊外有一个35公顷的农场,并且经常在农场的葡萄园或者酿酒厂工作。
参考资料
我校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建立校级合作关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网.2022-01-16
听说过宇宙大爆炸The Big Bang,可'gnaB giB'是什么?.微信公众平台.2024-08-19
Brian P. Schmidt, Home Page.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2024-08-22
The Path to Measuring an Accelerating Universe.The Nobel Prize.2024-08-22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长布莱恩•施密特教授一行来访并发表演讲.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港澳台办公室.2024-08-22
诺贝尔奖获得者布莱恩·施密特的精彩演讲:浩渺宇宙.清华大学物理系.2024-08-22
布莱恩·施密特:数字革命——大学的美丽新世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4-08-22
凝望宇宙的“考古学家”- 访澳大利亚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布莱恩·施密特.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2024-08-19
Professor Brian P. Schmidt AC FAA FRS.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2024-08-19
活动通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长、诺奖得主布莱恩•施密特北京大学演讲会.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2024-08-19
Brian P. Schmidt.THE NOBEL PRIZE.2024-08-19
布莱・施米兹教授自传.邵逸夫奖.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