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
丹毒(erysipelas),又称流火,是一种累及皮肤深部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偶有C型链球菌。
丹毒好发于面部、小腿、足背等处,四肢及生殖器亦常受累,多为单侧性。该病起病急,发病部位出现界限清晰的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且稍隆起,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烧灼样痛;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丹毒若不及时治疗,症状会逐渐加重,体弱者常发生肾炎、皮下脓肿及败血症等并发症。
丹毒根据典型临床表现,结合全身中毒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即可确诊。该病总体治疗原则为:积极抗菌,早期、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丹毒以系统药物治疗为主,同时辅以外用药物治疗。治疗首选苄青霉素,一般于2~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亦可用25%~50%硫酸镁或0.5%喃西林液湿敷,并外用抗生素软膏。
丹毒全年均可发病,但常见于春、秋两季。青少年及60~80岁是丹毒的两个好发年龄段。预防下肢皮肤外伤,烧伤,冻伤及足裂等,积极治疗下肢皮肤损害性疾病,是预防丹毒的有效方法。若治疗不当,该病极易复发。
命名
丹毒(erysipelas),因发病时皮肤突然发红,色如涂丹染脂,故称丹毒。《圣济总录》指出:“热毒之气,暴发于皮肤间,不得外泄,则蓄热为丹毒。”在西方亦被称为“St.Anthony’s Fire”,以纪念一位对抗感染治疗卓有成效的埃及医生。
丹毒是一种累及皮肤深部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皮肤病。虽以“毒”命名,却并非由病毒感染所致,而是由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
中医亦称该病为“丹毒”。中医学认为,丹毒的病因以火毒为主,可由风湿热诸邪化火而致。其中发于颜面者,亦称“抱头火丹”或“大头瘟”;发于下肢者,称为“流火”;发生于新生儿或儿童的丹毒,称“赤游丹”或“游火”。
病因
病原学
丹毒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偶有C型链球菌。少数报道有肺炎链球菌、肺炎杆菌(杆菌 pneumoniae)、流感嗜血链球菌、耶尔森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及莫拉克斯菌属等,且多为耐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否是病原之一仍缺乏明确证据。但有金葡菌外毒素所致的大疱样改变和特征性的皮肤改变。
诱发因素
足癣、趾甲真菌病、小腿溃疡、鼻炎、慢性湿疹等均可诱发该病,机体抵抗力低下(如糖尿病、慢性肝炎、营养不良等)均可成为促发因素。其他如胸部肿瘤放疗及下肢淋巴管闪烁造影所致丹毒的报道亦逐渐增加。
少见部位丹毒多与手术有关,其中乳腺癌术后诱发上肢丹毒最为常见,宫颈癌等诱发腹股沟区或下肢丹毒、大腿和臀部丹毒、生殖器丹毒。
发病机制
细菌可通过皮肤或黏膜细微损伤侵入,也可经血行感染。小腿丹毒常由足癣引起,而面部丹毒常由鼻尖引起,见于有挖鼻孔习惯者。发病后淋巴管同分布区域的皮肤出现炎症反应,常累及引流区淋巴结。
流行病学
丹毒全年均可发病,但常见于春、秋两季。85%的丹毒见于下肢。没有人种区别。女性多于男性,而男性与女性相比年龄更轻。青少年及60~80岁是丹毒的两个好发年龄段。反复感染可导致局部皮肤瘢痕、淋巴管性水肿及象皮腿等,但极少死亡。
病理改变
丹毒的典型病理变化是真皮高度水肿,血管及淋巴管扩张,真皮中有广泛的脓性白细胞浸润,可深达皮下组织。
临床表现
丹毒好发于面部、小腿、足背等处,四肢及生殖器亦常受累,多为单侧性。起病急,前驱症状有高热、寒战、头痛、恶心等全身中毒症状。典型皮损为水肿性红斑,界限清楚,表面紧张发亮,迅速向四周扩大,中央红色消退、脱屑,呈棕黄色,边缘隆起,损害上可发生水疱或血疱。自觉灼热、疼痛。可出现淋巴结肿大及不同程度全身症状,病情多在4~5天达高峰。
在红斑基础上发生水疱、大疱或脓疱者,分别称为水疱型、大疱型和脓疱型丹毒;炎症深达皮下组织并引起皮肤坏者,称为坏疽型丹毒;皮损一边消退,一边发展扩大,呈岛屿状蔓延者,称为游走型丹毒;若于某处多次反复发作者,称复发型丹毒。
下肢丹毒反复发作可致皮肤淋巴管受阻,淋巴液回流不畅,致受累组织肥厚,日久形成象皮肿。尤多见于小腿。如眼睑、颊和其他部位的持续肿胀则致假性象皮病(亦称慢性链球菌性淋巴水肿)。
丹毒若不及时治疗,症状会逐渐加重,体弱者常发生肾炎、皮下脓肿及败血症等并发症。
检查诊断
实验室检查
免疫细胞总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出现核左移和中毒颗粒。偶有蛋白尿及管型尿。血沉加快,抗链球菌溶血素升高。活检示真皮高度水肿、血管及淋巴管扩张、中性粒细胞浸润,严重者表皮发生水肿和大疱。
诊断
丹毒根据典型临床表现,结合全身中毒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丹毒需与接触性皮炎、类丹毒、癣菌疹、丹毒样癌及蜂窝织炎鉴别。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有接触外界刺激物的病史。其临床特点为在接触部位发生边缘鲜明的损害,轻者为水肿性红斑,较重者有丘疹、水疱甚至大疤,更严重者则可有表皮松解,甚至坏死。如能及早祛除病因并作适当处理,可以速愈,否则可能转化为湿疹样皮炎。
类丹毒
类丹毒常发生于手和手指,皮损无发热、无触痛,颜色不如丹毒鲜红,常有接触海鲜食品史。
癣菌疹
发生于小腿部的癣菌疹,常呈红斑样,水肿不明显,足癣症状减轻或治愈后症状即随之消失。
丹毒样癌
丹毒样癌表现为局部潮红、广泛水肿、类似丹毒,但局部温度不高,质地较硬,且患者常有乳腺癌病史。
蜂窝织炎
蜂窝织炎系指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常发生于皮肤、肌肉及阑尾。表现为组织高度水肿和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散性浸润,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局部组织一般不发生明显坏死及溶解。发病部位较深,是皮下组织发炎。患处有触痛并略微红肿,境界不明显,炎症迅速扩展和加重,以中央炎症明显,有显著指压性水肿,以后变软,溃破化脓,排出脓汁及坏死组织。
治疗
总体治疗原则为:积极抗菌,早期、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以系统药物治疗为主,同时辅以外用药物治疗。
系统药物治疗
早期、足量、高效的抗生素治疗可减缓全身症状、控制炎症蔓延并防止复发。丹毒治疗首选苄青霉素,一般于2~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但应持续用药2周左右以防止复发;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或喹诺酮类药物。
外用药物治疗
可用25%~50%硫酸镁或0.5%呋喃西林液湿敷,并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等)。
物理治疗
采用紫外线照射、音频电疗、超短波、红外线等有一定疗效。
手术治疗
已化脓者应行手术切开排脓。
预防
丹毒复发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皮肤伤口迁延不愈,细菌可经破口侵入导致感染。因此应预防下肢皮肤外伤,烧伤,冻伤及足皲裂等;还要积极治疗下肢皮肤损害性疾病,如皮肤病、足癣、慢性溃疡、血管炎及糖尿病坏死等。二是局部皮肤抵抗力下降。导致抵抗力下降的常见疾病包括大隐静脉曲张、静脉炎、丝虫病淋巴水肿及皮肤慢性营养不良等病。可并发局部皮肤淤血、缺氧、循环不良,致抗病能力下降,成为丹毒复发的内因。应去除病因,改善局部缺氧,缺血,增强抗病能力,以防丹毒复发。
此外,切忌过度疲劳,长久站立;夏季不要趟雨水等;当丹毒部位皮肤出现痛痒不适时,不可用力挤、捏;患部可用中药,或食醋加热浴洗,增强局部血循环。吃药预防复发无济于事,长期服用抗生素还会产生耐药性及不良反应。但出现复发征兆时,需立即就医,及时用药治疗,避免加重。反复发作患者应注意寻找并积极处理附近慢性病灶(如足癣等)。
预后
若治疗不当,极易引起复发。反复的复发可导致淋巴管堵塞,淋巴液淤滞。下肢丹毒反复发作可导致淋巴水肿,在含有高蛋白淋巴液的刺激下,局部皮肤可出现粗厚,肢体肿胀。此外,患有皮肤病、足癣、慢性溃疡、血管炎、糖尿病、大隐静脉曲张、静脉炎、丝虫病象皮肿、皮肤慢性营养不良的丹毒患者,更应注意预防丹毒的复发。
历史
在无菌术以前的时代,因为换药时使用感染和未消毒的器械和敷料,所以大的创伤和手术后的伤口常伴有丹毒。自从用了现代外科预防感染的方法和抗生素,丹毒在医院里少了很多。
丹毒在印度古代已经为人所知,但至Hippocrates氏才对它作了正确的描述。中世纪时丹毒与急性麦角中毒被认为是同一种疾病,到19世纪,才确定丹毒是可以传染的。
1866年,德国医生Busch首先报道了1例因2次感染丹毒高热后肿瘤消失病例,病人存活下来。1884年,Bruns报道了1例晚期恶性黑素瘤患者,因感染丹毒引起持续数天的高热,此后肿瘤消失。
研究进展
2020年,杨长志等人通过丹毒住院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认为丹毒好发于老年男性,多并发各种局部和系统性危险因素。对于免疫抑制及患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如局部皮损出现大疱、脓疱、瘀斑、糜烂、坏死,累及范围大,出现系统症状者需要监测炎症指标,积极寻找病原体,多次行血或分泌物培养,尽早识别,早期足量使用敏感抗生素或联合治疗,控制体重、肥胖、糖尿病、足癣、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及湿疹等独立危险因素,纠正低蛋白血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资料
丹毒究竟是什么“毒”?.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03-23
ICD-10 Version:2019.who.2024-05-18
用 于 死 因 与 疾 病 统 计 的 ICD-11.who.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