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成都万里桥

成都万里桥

万里桥,又称为“老南门大桥”,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市南门大桥处,是成都最老的古桥之一,是成都著名的南北交通要道。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送大臣费祎出使孙吴,于此地饯别,留下了“万里之路,始于此桥”的佳话,因此后人将此桥称为“万里桥”。

清顺治三年,成都万里桥遭兵火颓;康熙五年,巡抚张德地、布政司郎廷相、按察司李霄率府县官员捐俸重修,桥上以楼屋遮盖,题额“武侯饯费处”,知府冀应熊书“万里桥”,刻石于桥旁;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四川总督李世杰补修该桥,并改建为石拱桥;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县长马长卿复加营缮,桥南石碑所题“万里桥”为四川总督赵尔丰所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桥面被改为混凝土平面;1995年,老南门大桥被拆除,原桥址新建起了一座大跨度单孔水泥大桥。万里桥既是古代成都市水陆交通的一个重要起点站,又是一大名胜古迹。

历史变迁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一载:“万里桥架大江水,在(成都)县南八里。蜀使费祎聘吴,诸葛亮祖(饯行)之。祎叹曰‘万里之路始于此桥!’因以为名。”

据史籍资料记载,万里桥在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进行过重建,乾隆、光绪年间两次修。当时为七孔石砌拱桥,长85米,宽15米。新中国成立后,改建为水泥路面石平桥,保持了七洞拱桥的桥墩。1988年4月维修万里桥时,水下发现秦汉的砌砖和基石,基石上还可见成排的木桩孔洞,这是当时建桥的技术和形式,证明万里桥确实始建于秦汉时期,早期应为木石混合结构平桥。

20世纪90年代,为了适应现代交通发展和防洪的需要,对清代时期所建的桥墩进行了完全拆除,并移植到青羊横街望仙桥处仿建,保留了五洞石拱桥的形式。在万里桥原址新修了钢筋混凝土的现代桥梁,桥面加宽了一倍多。

来历

此桥传说最早为李冰所建,当时李冰为对应天上的七星,在成都府南河上修了七座桥,此桥为七星之首,叫做“长星桥”。长星桥又叫笃泉桥,因桥南有畜水大湖,名笃泉。1988年维修此桥时,曾经在水下发现了秦汉时期的砖砌文物,及成排的木桩孔网。到三国时,长星桥已成为成都南门十分繁华的水陆码头和交通要口。只不过,因诸葛亮送费祎出使孙吴的《三国演义》故事的介入,将此桥作为故事演绎的背景,有人物有对话,有情有景,“万里桥”又比“长星桥”叫得响亮,就这样叫开了。原来桥侧还有关羽衣冠冢,可以想象,那时候蜀汉文臣武将出入此桥的不少,此桥为三国时期得名并成名,应该是确凿无疑的。

成都市古桥,比成都的老井存在的时间更为久长。因为历代对于修桥和修庙,以及修成都老城墙一样重视。以万里桥为例,从秦朝建桥,一直到清代,其间的历朝历代,始终未停止过修复。康熙,新任四川省巡抚张德地,带领官员捐款,修复了万里桥,在桥边立“万里桥”石碑,挂“武侯区费祎处”的匾额。到光绪年间,再次修复万里桥。可惜,由于城市化的步伐飞速,这座千年古桥于1995年被拆。新桥为单孔水泥,桥面宽阔了许多,来往交通无疑好了许多,旧桥却已经只能在旧照片之中寻觅了。桥南岸新建一座现代化的海洋巨轮式样的建筑,叫“万里号饭店”,倒也应了张籍的那句诗:“万里桥边多酒家。”

诗歌咏叹

万里桥的名声,也和历代文人短诗长赋无尽的咏叹有关。杜甫有:“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刘禹锡有:“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薛涛有:“万里桥头独越吟,知凭文字写愁心。”陆游好像写得最多,也最细致真切,有:“成都市城南万里桥,芦根苹末风萧萧。映花辗草钿车小,驻坡蓦涧青骄。入门翠径绝窈窕,临水飞观何。”还有:“雕鞍送客双流驿,银烛看花万里桥。”还有:“万里桥边带夕阳,隔江渔市似清湘。”他在离别成都东归时写的最后一首诗,还是关于万里桥的:“万里桥边白版扉,三年高卧谢尘。半窗竹影棋僧去,满棹苹风钓伴归。”在陆游的诗里,可以看到宋代万里桥桥上桥边的风景人物,有花有竹,有车有马,有船有帆,有翠径有银烛,还有热闹的鱼市……犹如一幅清明上河图。

参考资料

万里桥九眼桥由何而来?.人民网.2024-02-23

万里之路,始于此桥.书香成都官方账号.2024-02-23

【记忆】成都市区历史上的那些桥.四川省情网.2024-02-23

张静:窗含西岭千秋雪——“千古诗情日日新”之十三.新民晚报.2024-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