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桥
卞桥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东部泉林镇卞桥村,始建于晚唐时期,重建于金大定二十一年(公元1181年)。这座三孔石拱桥横跨泗河,全长25米,宽7米,两端各有引桥。桥上共有14根望柱和13块栏板,上刻有人物、花卉、山水、鸟兽等多种图案。桥身两侧各有一对石狮蹲踞于须弥莲花座上,桥墩下部为梭形迎水,桥下绿水荡漾,清波如镜,旧称“泗水十景”之一。卞桥因泉林一带古为卞国而得名,相传每到中秋之夜,桥下水中会出现双月,称“卞桥双月”,又称“双月桥”。2006年5月25日,卞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桥跨泗河之上,因为泉林镇一带古为卞国,故名“卞桥”。相传每到中秋之夜,桥下水中出现双月,名“卞桥双月”,又称双月桥,旧为“泗水十景”之一。是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桥构造
泉林之泉水经卞桥之下入泗河。卞桥呈弧形,为东西走向,三孔联拱券砌。桥长24米,宽6米,两端各有引桥35米。三孔拱形石桥洞中间大孔高约5米,东西两个小孔高约4米,中孔跨径4.5米,拱脚厚0.5米,拱顶厚0.4米。中孔拱券顶刻着“卞桥镇重修石桥,自(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八月一日起工,至二十二年四月八日讫。谨记”。
卞桥桥头各有一对大型石狮,相向蹲踞现象于须弥莲花座上,神态威猛,形象逼真;桥墩下部为梭形迎水;拱脚处有莲花座,花瓣肥厚圆润,带有显明的晚唐风格,托石以下部分应为晚唐建筑;拱顶上镶有透雕龙首向南北探出桥外0.6米,深目高鼻,旋毛飘然耳后,作张口状,口内或含宝珠,或含游鱼,形态多变,神采各异;桥面两边各有14根望柱和13块栏板,柱顶均为细雕云头,栏板和14根望柱。桥下绿水长流,碧波荡漾。它造型美观,建造精工,石刻采用线雕、浮雕、透雕、整体雕等技法,集古代雕刻艺术之大成。虽然历经800多年的风雨沧桑,主体建筑除桥面、望柱、栏板外,基本完整无损,仍然可以通行车辆。
建造历史
卞桥始由春秋时期鲁国卫宣公(公元前690年左右)的大夫卞庄子所建,为8块石条的简易桥。相传楚汉战争时,韩信避难于桥下为报恩,改建为三孔石拱桥。唐初李世民东争归经此桥,听人介绍人文典故之后,为扬皇威,令魏迟恭(字尉迟敬德)重修此桥,至今桥下拱顶上仍镌刻有"敬德监造"字样。金大定21年(公元1183年)进行了改建,明代又进行了修补。金大定二十一年(公元1181年)重修,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曾对部分栏板、望柱进行补配。1978年,进行加固维修,补雕石狮一只,补齐望柱、栏板、桥墩、引桥;1998、2006年又两次维修。卞桥历史悠久,即使从重修算起,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也早于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的北京卢沟桥。是与河北赵州桥,泉州洛阳桥,江东桥,北京卢沟桥齐名的现存古老石桥。
保护举措
1977年12月23日被公布为第一批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卞桥
无独有偶,在山东平邑县卞桥镇东卞桥村东南,也有一座“卞桥”。这里在古代与泗水泉林镇同属卞国,因区别于泉林卞桥,这座“卞桥”只好称为“小卞桥”。小卞桥始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1868、1905、1926年重修。该桥为3孔石拱桥,长16.3米,宽3.9米,高3米,跨径3米。两边石栏雕刻细致,玲珑剔透。
艺术价值
卞桥虽然历经800多年的风雨沧桑,但主体基本完整无损。该桥在古代交通运输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
泗水有座古卞桥.搜狐网.2024-03-18
济宁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二十卞桥.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03-18
黄河故道行知录.新华网.2024-03-18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