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油篓坟

油篓坟

油篓坟,即博山区的陵墓建筑。

博山城西北近十公里处,有一座露在地面上的坟,其形状像个巨大的油篓子,因此名叫“油篓坟”,民间还流传着一段皇帝与老大夫的美谈。

传说由来

相传,不知何朝何代,有一位刚继位的皇帝传下一道圣旨,大意是:凡年到六十还不死的老人,一律按死人处置,送他们进坟墓。这位皇帝怎么这样痛恨老人,又为何如此残忍无情昵?这还得从他当太子时的事谈起。

有一年,外族入侵,太子奉父王之命,带兵迎敌。那时太子血气方刚,作战勇猛,因而战争开始时,接连打了几次胜仗。可有一次,敌军又挑战了,太子带兵与敌军厮杀了一阵,敌军便溃逃了。太子率军乘胜追击,紧咬住敌军不放。当追到一座荒山密林时,敌军拐了一个弯,就不见了。太子的军队对这一带地理不熟,围山林转了三十三个圈也找不到出口来路,太子象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得团团转。正在这时,从山下走来一砍柴老翁,太子急忙上前问路。不料,这老人象耳聋似的,问了好半天,仿佛才听懂。他顺手向北一指,也不知说些什么,就向密林走去。

剧情信息

按老人指的方向,太子的人马爬坡越岭,来到一条大沟之中,只见两边是陡壁,前面是悬崖挡住去路。太子知道不好,还没来得及退兵,崖上便万箭齐发,好端端的一支人马被歼灭在这里。

太子多亏有众将掩护,骑的又是千里马,他飞也似地奔出大沟,但身负重伤。那马驮着他,跑啊,跑啊,从早跑到天黑,才回到自己的营房。

马累死了,仗打败了,太子也卧床不起了。他算恨透了那个砍柴的老人。

回到朝中,老皇帝在几个奸臣的挑拨下,认为太子无才无能,废了他继位的权力,要把皇位传给太子的庶弟。

这几个奸臣之所以进谗言,是因为老皇帝年龄一大,就不象过去那样兢兢业业地治理国家,而是贪恋酒色,爱听这班人的奉承,弄得国不昌盛,民怨四起。太子曾劝过父王,父王大为恼火。这回奸臣们趁机煽风点火,把太子废了,并把他赶出了京城。

到了老皇帝驾崩,太子巳近中年,他率兵用武力夺回了皇位。他恨透了年老的人,包括他的父王。他认为年老的人糊涂,活着不但无用,简直是一害,所以他一继位,就下了这道圣旨。

从那时起,有人便把年龄大的人管叫作“老害”,直到今天,这种叫法尚未完全绝迹。

这圣旨下达以后,全国是怨声载道,哭声震天,不知害了多少老人。说也怪,少数不孝子女却手舞足蹈,称颂皇帝皇恩浩荡。

闲言少叙,话归正题。那时山东五龙庄,(今博山区蕉庄)有一户人家,父子二人,相依为命。父亲孙继明,年近六十。他虽白发苍苍,但身板硬朗,精神抖擞,话音响亮,是一个走乡串户的好郎中。儿子孙顺,年过二十,为人勤快忠厚,在家耕种祖上留下来的几亩薄田,家庭日子蛮可以。自这道圣旨传来后,孙顺就愁眉不展,生怕父亲离开自己。老郎中却一天到头乐哈哈的,忙着给庄里乡亲看病,象什么事也没有。

到了老郎中六十岁大寿那天,他才对儿子说:“孩子,你还没成家,我怎能放心离你而去,想来思去,我总算想出个免死的办法来了。”孙顺一听,急忙追问,老郎中不紧不慢地说:“圣旨上不是只说六十岁的人要进坟墓吗?我看咱这样,买些砖石,在咱村西的地里垒座大坟,到时候,我住到里面,就等于进坟墓了。村里的老人愿和我做伴更好,可以相互照顾。“孙顺听后,马上愁云散尽。第二天就买砖修坟,干了二天三夜,坟修好了,象个大油篓,便取名叫油篓坟。

这坟留下一个小入口,可钻进人去。不几天,老郎中便 住进去了。村里几位年龄大的老人也相继住进去,子女们按时送汤送饭。这坟里虽然又阴又湿,气味不好:可是坟里面的老人想到总比死去强得多,也还生活得快活。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一年过去了。第二年春天,皇宫里突然传出一个消息:公主得了个怪病。她头发片片脱落,脸上布满黑斑,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一下子变成了丑八怪。皇帝找了好多名医,也没有治好公主这病。这可愁坏了皇帝,于是贴了皇榜,求人医治。

老郎中听到这消息,十分喜悦。他说老人们出头之日到了,便打发儿子孙顺进京揭了皇榜。

皇帝问孙顺什么办法能治好公主的病?孙顺说:“我是替父亲来揭榜的!”“你父亲怎么不来揭榜呢?”孙顾跪下后,—五一十地说出了父亲无法来的原因。皇帝一听,不知说什么才好。但为了给女儿治病,他沉闷了大半天,才说道:“我暂赦他无罪,让他进京。不过,医治不好,全家处死!”接着派人接老郎中进了京城。

老郎中看了看公主的病状,连声说:“好治!好治!”便开了一个药方。这方需要的药材也实在蹊跷:老马的蹄牡各一个;老鹰的爪雄雌各一对,老虎的骨公母各一片;百岁老人的头发男女各一根;老松树的皮朝阳朝阴的各一片;用四片有机生姜做药引;用难老泉的水煎熬。

皇帝一看,奇怪万分,问这药怎么都带了个“老“字。老郎中不慌不忙地回答:“皇帝,公主的病是种老化的病,要不,你想想年轻的怎会这般模样,所以这就需要用带“老”字的药物来根除,以毒攻毒,以老克老!”皇帝听了,觉得有道理,不觉龙颜大喜。老郎中见此,趁机说:“万岁,我用这些药材是有讲究的。老虎有个‘老’字,能在兽中为王,其骨药力最猛;老鹰有个‘老’字,能在禽中逞霸,其爪药力最强;老马千里全靠蹄,古松耐寒靠硬皮;姜是老的辣,水是难老泉的甜;因此,都是治这病的良药啊!所以说‘老’是一宝,有时少不了。”

皇帝想了想,突然问:“你说‘老’是一宝,你为何不用老鼠做药材呢?”

老郎山笑哈哈地说:“皇帝,带‘老’字的东西也是有好有坏,老鼠胆小怕人,面目可憎,行为可鄙,无一是处,怎么能用它?再如老屋易倒,怎能住人!”

“那你用百岁老人的头发有什么用?”皇帝追问。

老郎中说:“人与物,共一理。人老也有不同?经多见广,老当益壮的有之;昏庸糊涂,眼花力衰的有之。不可—概而论。姜子牙九十多岁,辅佐周文王定天下;孔子年迈修《春秋》;佘太君百岁能挂帅;我虽年老却能治难症。不可说百岁老人的头发无用处,人能活百岁,脑清眼明;头发长在头上,不脱不掉,是大有作用的!”

这番话说得皇帝口服心服,点了点头。可是再看药方时,有些发愁:觉得其他药物都好办到,唯独这百岁老人的头发,现在难找,后悔不该下了那道圣旨。

老郎中见状,便说:“这个不难,我这里有两根银发,是以前两位百岁老人留下的,今天用上它吧!”于是,老郎中拿到药材后,亲自配方,亲自煎药。,也不知用了什么妙法,不过几日,竟然把公主的病治好了。

皇帝见老郎中不但医高,而且很有学识,要留他在京做大官,老郎中说自己年迈难以胜任;皇帝又要封老郎中的儿子做官,老郎中说:“小儿虽年青力壮,但无治国才能,不可误国误民。”也推辞了。最后,老郎中只有一个请求,就是请皇帝撤回那道圣旨,皇帝答应了。

老郎中临离京城时,留下一首诗:“老人国一宝,经多见识高;子孙应敬重,伦理不可抛。老人国一宝,劳苦又功高,力衰自然事,谦让最为好。”

老郎中回到家乡时,圣旨便收回了。五龙庄的老人从油篓坟中走了出来,与家人团聚,大家真欢天喜地。老郎中的儿子孙顺因孝敬老人,忠厚老实,提亲的人踏破门槛,不久,找了邻村的一个好姑娘,成了亲,一家人快快乐乐地生活着。

随着岁月的流失,那油篓坟早巳成了历史的遗物。但从那以后,每当有不孝顺父母的事发生,老人们就总爱讲起这油篓坟的传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