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氏角龙
爱氏角龙(学名Avaceratops)是一种小型的角龙科恐龙,体长为2.5米,体重180千克。脖子上有一个短的骨质的头盾,口鼻部有一个短的角,用四条腿走路。角龙属像犀牛,头上长角,身体健壮。这种角一则威武雄壮,可以吸引异性,二则可以防御敌人。
生活于上白垩纪坎帕阶的美国西北部。爱氏角龙属于角龙科开角龙亚目。它的“亲属”绝大多数是尖角龙、戟龙(也称刺盾角龙)和短角龙属。爱氏角龙是1981年在美国的蒙大拿州发现的,意思是“有角龙的面部”,这个意思与其身体特征有关。
物种简介
在1981年,Eddie Cole在美国蒙大拿州的朱迪斯河组发现它们的化石,并于1986年由彼得·达德森(Peter Dodson)所命名。模式种是拉莫斯爱氏角龙(A. lammersi),属名是以Eddie Cole的妻子Ava来命名,而种名是为纪念发现化石土地的地主Lammers家庭。这些化石是散布在一个河道沉积层,有可能是这只爱氏角龙死后,尸体被河流冲刷到沙洲。
野牛龙属的化石发现于蒙大拿州的双麦迪逊组,地质年代为白垩纪晚期的坎潘阶中晚期,约7500万到7000万年前。同期的恐龙包括:基础鸟脚下目的奔山龙、鸭嘴龙科的亚冠龙、慈母龙及原栉龙、甲龙科的埃德蒙顿甲龙及包头龙属、暴龙科的达斯布雷龙,以及小型的兽脚亚目斑比盗龙、纤手龙属及伤齿龙属,反鸟亚纲的鸟龙鸟,及角龙科的短角龙属及河神龙。野牛龙生活于温暖及半干燥的的季节性环境。其他与野牛龙一同发现的化石包括有瓣鳃纲及腹足纲,野牛龙的骨头被认为是埋在浅湖之中。
就像其他角龙科,爱氏角龙是草食性恐龙。在白垩纪,被子植物门的地理范围有限,所以爱氏角龙可能以当时的优势植物为食,例如:蕨类、苏铁科及松科为食物。它是用那锋利的喙状嘴来咬断叶子的。
体长:13英尺体重:1吨
种系发生学
野牛龙属在尖角龙亚科中的种系发生学位置有些争议,这是由于野牛龙头颅骨有几个过渡性的特征,它们的最近亲应为尖角龙及戟龙,或是河神龙及厚鼻龙属。后来有假说指出野牛龙是厚鼻龙族演化过程中的最早期物种,其后为河神龙及厚鼻龙,鼻角逐渐演化成圆形隆起,而头盾亦发展得更为复杂。不论哪一个假说是正确的,野牛龙似乎是在尖角龙亚科演化的中间位置。
发现及命名
野牛龙是于1995年由史考特·山普森(Scott D. Sampson)正式描述及命名,他也把相同尸骨层的其他化石命名为河神龙。
爱氏角龙属于角龙科,这是一群草食性恐龙,有者类似鹦鹉目的喙状嘴,生存于白垩纪的北美洲与亚洲。所有的角龙下目恐龙在白垩纪末期灭绝。
爱氏角龙在角龙科内的位置不详。它是小型的角龙科恐龙,有着实心的头盾,但没有其他角龙科的洞孔,所以它可能是三角龙属的祖先,或是在尖开角龙亚科及角龙亚科之间。
形态特征
野牛龙属是草食性恐龙,身长估计可达6米长。野牛龙通常被描绘成有一个低矮、大幅向前弯的鼻角,就像一个开瓶器,不过这个角可能只在成体中才有。野牛龙与有明显额角的角龙科(如三角龙)不同,它的额角是低、圆形的。在较小型的头盾顶端有一对大的尖角伸向背部。
野牛龙及其他的尖角龙亚科(如厚鼻龙属及尖角龙)都是群居的动物,就像现今的美洲野牛或角马。相反地,开角龙亚科(如三角龙及牛角龙属)通常被发现的是单独的化石,因此它们被认为是独居的动物,不过有足迹化石推翻这种假说。就像其他的角龙科,它有复杂的齿系可以咬碎最粗糙的植物。
饮食习惯
爱氏角龙是草食性的。在白垩纪,被子植物门的地理范围有限,所以爱氏角龙可能以当时的优势植物为食,例如:蕨类、苏铁科或松科为食物。它是用那锋利的喙状嘴来咬断叶子的。由于它的个子不高,爱氏角龙可能主要采食低矮植物。
分布范围
野牛龙属的化石只有在美国蒙大拿州被发现,所有已知的化石现都存放在蒙大拿州落矶山博物馆。目前已发现最少有15头不同年龄的野牛龙化石,包含三个头颅骨,以及发现于两个低密度尸骨层的上百件骨头。这些化石都是由杰克·霍纳(Jack Horner)于1985年发现,并由落矶山博物馆的挖掘队伍在之后4年间陆续挖出。这些尸骨层原先被认为包括了戟龙的新种化石。
参考资料
华丽的角龙(一).搜狐网.2024-09-09
爱氏角龙.网易.2024-09-09
野牛龙.喜马拉雅.2024-09-09
帮帮龙-野牛龙是白垩纪的草食恐龙,和平共处的我们是野牛龙.搜狐网.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