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世荣
曾世荣(1252~1332年),字德显,号育溪,又号演山翁,衡州路(今衡阳市)人,为元代著名小儿科医家。生于南宋赵昀淳祐十二年(1253年)以前,卒于孛儿只斤·图帖睦尔至顺三年(1332年)。幼习举业,及长,从世医刘思道学医,以幼科知名于时。曾将其师所遗方论、诗诀等详加编次,又集平时论证和方剂,合成《活幼心书》三卷(1294年),《活幼口论》二十卷传世。
人物著作
著有儿科著作《活幼口议》、《活幼心书》,刊于1294年。卷上将儿科疾病编成歌赋75首,便于习诵。卷中本论,将儿科病证分别立论43篇(附补遗8篇),对小儿诸病的特点,发病规律、治疗原则等论述颇详,并介绍了作者的临床心得;卷下信效方,载有治疗小儿疾病的各种方剂230首,其中有不少方剂为曾世荣所独创,选录切于实用的小儿科验方。现有清刻本、《中国医学大成》本及其他近代刊本。
《活幼口议》20卷,是曾世荣行医60余年认识和经验的总结,对于小儿生理病理、平素乳保鞠养、初生儿证候、小儿伤寒、小儿形证诀歌、小儿面部气色、胎中受病、治诸病杂方及前人方书等均有详细的论述。对小儿保育、审脉、辨证、用药等提出新的见解。《活幼心书》3卷,上卷“决证诗赋”75篇,以诗歌形式择要论述了儿科病证,便于记诵;中卷“明本论”43篇,专论儿科疾病的证治;下卷“信效方”,共载丸、散、膏、丹等验方230首。
人物贡献
曾世荣,衡州路(今衡阳市)人,《活幼口议》、《活幼心书》二书二书乃曾世荣毕生经验之精华,对小儿疾病的诊疗具有实用价值,是我国小儿科文献的重要著作,在中医儿科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四诊之中尤重望诊
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在临证时强调应四诊结合,不能孤立地看待一个方面,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又决定了儿科望诊的重要性。曾世荣在其著作中充分强调了儿科望诊,《活幼口议》中说:“凡理婴孩先看面部,定气察色最为要也,良由内有疾而形于外,是以本位与地位一体。”同时在望诊之中他认为要“精观形气”、“细察盈亏”。并对“观形气”作了论述,认为“形者面色也,气者神色也”,指出“观形气”主要观察小儿面部气色和精神状态两个方面。
(一)充实小儿望诊内容
曾世荣在《活幼口议》中对小儿望诊的内容作了详细的论述,分别从“五脏五色本立”、“分定五位所属”、“五脏伏敌喜伤”、“面中气色忽现”、“五脏分部定位”等方面论述。“五脏五色本立”,叙述了五脏所主五色及五行生克、五位生本相临、五脏胜伏相交等内容。“分定五位所属”,叙述了五脏在面部的所主部位,如心脏部位是“颧面脸颊,心火所属,气池之下,法令之旁,食仓之上,高骨取之一寸二分,皆属心之部位”。肺脏部位是“准头至山根,两孔并中梁,皆头直下,年上寿上,里外通息,皆属肺之部位”等。“五脏伏敌喜伤”,运用五行生克关系叙述了五脏伏敌喜伤及所主疾病,如心脏伏敌喜伤为“心所伏者肾,所敌者肺,所喜者苦,所伤者咸卤,三变八蒸之脏,和则情性悦乐,疾主惊痫、恐悸、虚躁、啼叫、语、狂烦、涎流口角”。肺脏伏敌喜伤为“肺所伏者心,所敌者肝,所喜者辣,所伤者焦苦,二变七蒸之脏,和则喜欢气爽,神清魄强,疾主喘满咳嗽、伤风作热、虚痰壅盛”等。其他论述也颇详尽,可见曾世荣对望诊的重视。
(二)形体之外,重视气色
曾世荣认为:“小儿虚实有非系乎肥瘦,而系乎气色。”他认为望诊不应只局限于外部形态,而应重视“气色”,这主要是因为小儿“有肥而气怯,瘦而气壮,气怯则色必嫩,其为虚可知矣;气壮则色必盛,其为实可知矣”。可以看出曾氏认为小儿病情的虚实,不应仅在外表的肥瘦,而应把形态和气色结合起来,辨别疾病的虚实。
(三)望诊强调“变而通之”
曾世荣认为虽“五脏之气皆形于面部”,但有常有变,不应拘泥,而应变而通之。他说:“五脏之气皆形于面部,肝青,心赤,肺白,肾黑,脾黄,是其本体。肝旺于春,心旺于夏,肺旺于秋,肾旺于冬,各七十二日,脾寄旺于四季后各一十八日,是其本位。然有时乎不春不冬而面变青黑色者,非肝之与肾也,不秋不夏季而面变赤白者,亦非心之与肺也,盖五脏之气,层见迭出,随证流行,初无一定。忽然青黑主乎痛,忽然赤者主乎热,忽然白者主乎冷,忽然黄者主乎积。此其气之开阖,非系乎时,非拘乎位。”又如五脏在面部所主部位也不拘泥,而是“或见于位,或露于他部,不可取之一端”。可见曾世荣对望诊的认识有其独到之处。
用药主张攻邪
在小儿科领域长期存在温补与寒凉两大学派的学术争鸣。寒凉学派始于北宋钱乙,主张以辛凉、清利之味治疗痘疹,南宋名医陈文中根据自己的长期临床经验,大胆提出了用温补方药治疗痘疹,为痘疹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至此儿科形成了温补与寒凉两个学派的争鸣。曾世荣受张从正的影响,认为“病由邪生”,治疗当“攻邪已病”,积极主张攻邪治病,药用寒凉之品,并提出了“攻中有补”的学术观点。他在《活幼心书·及幼攻补》篇中说:“所谓攻者,万病先须发散外邪,表之义也;外邪即去而元气自复,即攻中有补存焉,里之义也。”曾氏根据小儿病多由外感而生的特点,主张攻邪治病,且主张攻邪应以“发散外邪”为主,如其治疗急惊一证,主张“以五苓散加黄芩、甘草水煎,或百解散发表”,百解散由干葛、升麻(原变种)、赤芍药、黄芩、麻黄、薄桂、甘草组成,能和解百病,其药则以发散为主。另外其在《活幼心书》中所收之方也多以发散为主。但又有异于张从正的汗、吐、下三法,可供临床参考。曾世荣用药虽主张“攻邪”,但同时主张用药当以辨证为先,不可妄用。如其治疗慢惊一证,则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而用不同的方法和药物来治疗,“用药不一,治疗不等,由发作不同”,也可见曾世荣并不一味强调攻下。
惊风证治独有心得
惊风病名始见于北宋《太平圣惠方》。至钱乙将其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两种,并提出“急惊合凉泻,慢惊合温补”的治疗原则。曾世荣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惊风的诊治提出了新的观点。
(一)提出惊风四证八候
曾世荣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对惊风的病机和临床表现作了概括,提出了“四证八候”的概念:“四证者,惊、风、痰、热是也。八候者,搐、、掣、颤、反、引、窜、视是也。搐者两手伸缩;搦者十指开合;掣者势如相扑;颤者头偏不正;反者身仰向后;引者臂若开弓;窜者目直似怒;视者睛露不活。四证已备,八候生焉,四证既无,八候安有。”这对临床惊风的诊治有重要意义,得到后世医家的认可,沿用至今。
(二)急惊病变重在心肝
曾世荣认为急惊之病由风热感冒、暴受惊恐等致“郁蒸邪热积于心,传于肝”而发病,把病变主要归于心、肝二脏,如云:“……气促痰喘,忽而闷绝,目直上视,牙关紧急,口噤不开,手足搐掣,此热甚而然,况兼面红脉数可辨。盖心有热,而肝有风,二脏乃阳中之阳……二阳相鼓,风火相搏,肝藏魂,心藏神,因热则神魂易动,故发惊也。心主乎神,独不受触,遇有惊则发热,热极生风,故能成搐,名曰急惊。”
(三)急惊治疗当先清热
既言急惊乃由“热积于心传于肝”所致,治疗当以清热为主,曾世荣说:“急惊当先定搐,搐由风也,风由热也,搐既已作,方可下热退惊,热若不退,惊亦不散,不移其时,搐搦又作。”其治疗急惊善用五苓散,认为:“五苓散内有泽泻导小便,心与小肠为表里,小肠流利,心气得通,其惊自减;内有桂,木得桂则枯,是以有抑肝之气,其风自停,况佐以朱砂能安神魂。”曾氏用五苓散有其独到之处,灵活运用于“惊风、痰搐、疮疹等疾”,且“能四时而用之”。曾氏用五苓散治疗小儿惊厥实为首创,且多获奇效,可供临床医生参考。同时曾氏对惊风的治疗注意调理,主张急惊风平稳后,以化痰之药服之,以防成为顽疾,其曰:“大略要解热凉心肝,后用平和汤散调理。”又曰:“惊风既除之后,轻者投半夏圆,重者下水晶丹与之,去痰免成痴疾。但不可用大寒凉药治之。”急惊有痰、热、惊、风四证,急当解热熄风,缓则当以化痰以治其本。曾氏用半夏丸或水晶丹治疗,半夏丸药用生半夏、赤茯苓、枳壳、朴硝,共成健脾化痰理气之剂,其“治痰证神妙,若惊搐后风涎潮作,服之尤验”。水晶丹药用南星、半夏、滑石、轻粉、净芜荑、巴豆,此丹非常用之剂,“顽积、惊重、风紧、涎多、热极乃可服”,以及“急惊后风痰未尽,免生痴疾宜再投”。从以上可以看出曾世荣对惊风证治的独到之处,也可以看出曾氏用药以攻见长。
(四)慢惊证治审证求因
曾世荣认为慢惊虽同属阴证,但有因急惊传变为慢惊者,有因洞泄而成慢惊者,有过用下药而成慢惊者,因此治疗当根据病因不同,而用不同的方药治疗。如因急惊传变者当以截风药治之,因洞泄成风者当以补药治之,因服寒凉药成风者当以助气醒脾药温之,不可拘泥于一治,更不可不加辨证,一味投以寒凉重镇药物,以使阴证加重。
治疗证重视理气
曾世荣认为疳之为病主要在于脾,“大抵疳之为病,皆因过餐饮食,于脾家一脏有积,不治传之余脏而成五疳之疾,若脾家病去则余脏皆安,苟失其治,日久必有传变”。其治疗疳气一证常用肥肌丸,药用黄连、川子、川芎、陈皮、香附子、木香,以理气助运为主,可“治小儿一切疳气,肌瘦,体弱,神困力乏”。这与临证常用益气健脾药治疗疳气有异,实补前人之所未逮,可供临床借鉴。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