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长
张惠长(1899-1980)字锦威。国民革命军中将。广东中山人。幼时随父侨居美国,1914年入纽约寇蒂斯航空学校学飞行。1917年毕业,领万国飞行师合格执照;同年回国,9月孙中山任为侍从副官、参军处副官。1918年任大元帅府航空处副处长。1920年任航空局飞机队第一队队长。1922年升任航空局副局长、代理局长,仍兼第一队队长,率队驻韶关市。同年6月,陈炯明叛变,随孙中山赴上海市。1927年返回广州市,任广州航空学校首任校长。次年初,改任第八路总指挥部航空处处长。1929年4月,任中国航空公司理事;8月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军政部航空署署长。旋复兼广州航空学校校长。继而率机返南京,在南京筹建航空学校,旋改中央航空学校迁杭州桥。1930年率机参加蒋阎冯大战。1931年5月,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非常会议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任空军总司令。同年12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四届上当选中央执行委员。1932年任西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西南军事委员会委员。1933年4月,被聘为行政院全国航空建设委员会委员。1935年4月,出任驻古巴公使。1937年4月回国,任行政院直辖之中山模范县县长。1947年4月,任立法院立法委员。1948年任行宪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去台湾。续任“国大代表”。1980年7月16日病逝。终年81岁。
人物生平
一、致力于中航集团事业
1918年初,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成立航空处,李一谔任处长,张惠长任副处长。当时发现谭根留下旧飞机两架于大沙头库房中,于是加以修理,由张惠长、张恢寒、蔡诗杜试飞,性能还好,就以大沙头为基地,训练飞行人员。
1918年4月,孙中山特命张惠长、陈庆云、李光辉、叶少毅、吴东华等人、赴漳州市组建援闽粤军飞机队,以杨仙逸为指挥。
1920年8月,孙中山下令讨伐桂军把持的军政府,是年旧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晚上,张惠长、杨仙逸驾机往广州市,对准桂系军阀设在越秀山的指挥部投弹,把指挥部炸毁,叛军极为恐慌,岑春煊、莫荣新在惊惶中逃出广州,事后、孙中山接见杨仙逸、张惠长二人大加赞赏。
莫荣新率叛军逃至三水区,继续向西退至肇庆市、德庆一带。飞机队奉命追击,但雇来的美国飞行员维纳和史密斯不肯再驾大鸭婆机出发。于是,张惠长驾大鸭婆机、陈庆云驾小鸭婆机,飞往三水河面作为临时起降场。两个美国飞行员随后也连夜赶到三水。对这段经历,台湾一位记者曾对张惠长回忆作如下报导:1920年10月,莫荣新叛军由肇庆经德庆往广西壮族自治区逃跑时,张与两名驾驶员,从三水河面起飞,来回飞行侦察,一直追至德庆,叛军见到飞机在头顶上盘旋,惊惶四奔。可是,由于大鸭婆机耗油过多,飞机无法再飞,迫得在西江北岸沙滩上降落,叛军即向飞机射击,张等三人只好向南岸游水逃走,直游到云浮市境,得乡民援救,送至寺宇躲避。可是,维纳却失踪了,可能淹死或被叛军击毙,这是为中原地区民主革命事业牺牲的外国空军朋友的第一人。不久,史密斯返了美国,张惠长生前十分怀念他,曾通过多渠道打听他的下落,但无发现”。
1922年4月,孙中山组织第一次北伐,重新组织飞机队,委张惠长为北伐军飞机队队长,陈庆云为副队长。为了适应作战需要,飞机队向美国购买4架JN-4型陆上飞机后,张便率领12架飞机进驻韶关市。1922年6月13日,北伐军进军赣州市,15日进军吉安县,江西省都督陈光运弃职潜逃。北伐军继而进军信丰、南康区、崇义县等处,正当张陈率飞机队协助陆军长驱直入之际,陈炯明突然叛变,围攻南京总统府,许崇智回师讨伐陈炯明。张惠长、陈庆云同时率队飞回南雄市、始兴县,打算为陆军打通道路,回师广州市保卫孙中山。但由于北伐军师长梁鸿楷随后叛变,与沈鸿英相勾结,前后夹击北伐军,而飞机队的汽油供应受阻,飞机无法出动,为了不让飞机落在叛军手上,张等在始兴只好将12架飞机烧毁。这时空军作为陆军,分别由张惠长、陈庆云率领,随朱培德、李烈钧向湖南省和福建省进军。不久,张惠长、陈庆云率队到了上海市,随即向在上海的孙中山报告作战经过,孙中山给他们以鼓励,暂留上海,听候派遣。
在留上海期间,张惠长认识了北方航空界厉汝燕,两人志趣相投,过从甚密,经常交换发展中航集团事业的意见。i926年直系军阀孙传芳自任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并成立航空司令部,以对抗北伐。当时这个航空司令部的飞行员,大多来自南苑、保定市、云南省的航校毕业生,不少是厉汝燕的学生,张惠长通过厉的关系,和这些飞行员渐渐混熟了,经过张以孙中山的“航空救国”思想鼓动他们为民主革命事业效力,尽管这批飞行员仍在军阀部队,但没有一次为孙传芳完成阻击北伐军任务。后来,北伐军东路总指挥派刘沛泉到上海市策反孙传芳空军时,张惠长、厉汝燕便予以积极协助,并在北伐军到达上海时,接收了孙传芳空军的全部飞机和器材。这批飞行员以后在北伐和抗日战争中,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张惠长居留上海期间,与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回来的薛锦回女士热恋。两人在美认识,同是香山人,年龄相仿,不久于1927年春在上海结婚。
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兼广东省主席李济深,电邀张惠长主持广东航空学校,张即启程到了广州市,6月30日就任航空学校校长。
这时候广东的航空单位还有航空处,由林伟成、陈倬林任正、副处长。因林在1927年初,率领航校部分学生及教官到苏联深造,航校实已停办。张惠长接航空学校后,即将校名定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航空学校”。张当时打算招收学生100名,并委陈庆云为教育长,可是,在1927年11月17日发生张(发奎)黄(琪翔)事变,广州大乱,张惠长避到汕头市。叛军占领了航校,委王子季为校长,并招生30名,打算开学。但张发奎在12月脱离叛军,恢复广州市秩序,张惠长就在1928年1月返回广州复任广东航空学校校长,招考取录学生35名(三期)。1028年3月26日,张惠长调任航空处处长,航校由周宝衡担任校长。
主要成就
二、飞行全国,掀起“航空救国”热潮
张惠长接任航空处长后做了三件事:一是购买了一批新飞机;二是加强对飞行员的训练;三是开展飞行全国活动,此事是受了美国飞行家林白用了36小时飞完自纽约至巴黎3600英里航程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唤起全国各界人士重视航空事业,实现孙中山“航空救国”的思想,决心开展这次长途飞行活动。
为了做到顺利飞行,张惠长、陈庆云亲自驾机试飞,继而又带领扬官宇、黄光锐等飞行员练习飞行,熟悉飞机性能。准备工作做妥后,1928年冬,张惠长偕杨官宇、黄沛、杨标三人,驾飞机“广州市号”经汉口、南京、北平市、沈阳市,转往天津市、上海市返回广州。这次活动受到全国的关注,大城市报纸每天都有报导,张惠长等一时成为全国新闻人物,笔者特摘要如下:
1928年11月11日,广东第八路总指挥部航空处处长,偕飞机师两人,乘新购美国之飞机“广州号驱逐舰”,试行环飞全国。本日自广州到汉口,仅费6小时。
11月15日,“广州号”飞机自汉口飞抵南京,途中仅飞4小时,南京军政、航空及各界有盛大之欢迎。
17日首都各界集会欢迎第一次长途飞行成功之“广州号”飞行家张惠长、杨官宇、黄毓沛三人,到者万余人。
11月20日,“广州号”飞机由南京飞抵北平市(北京),北平市军政要人在南苑集合欢迎。
11月26日,张惠长驾驶“广州号”飞机,由北平飞抵沈阳市,张学良以次均出面欢迎。
12月4日,”广州市号”飞机环飞全国回广州,当时军政领袖往大沙头飞机场欢迎,该飞机携带上海市之报章杂志及各种邮件,由航空协会分发。
“广州号”飞机抵北平时,张惠长曾亲自在北京南苑机场上空作飞行表演。张到达上海时,受到其妻子薛锦回及吴铁城和各界人士的盛大欢迎,上海中华百合影片公司,拍摄现场记录片,当晚在上海放映,第二天全国报纸都以显著版面刊登了这—特大新闻,引起全国各界人士的重视。这次全国长途飞行是中航集团事业的首创,曾一度掀起了全国的“航空救国”热。
人物评价
三、在南京空军总署
1929年夏,蒋介石任陆、海、空军总司令,为加强航空署物色人才,征求孙科的意见。孙科与张惠长是同乡,在美国已很友好,又是一起同船返国抵上海市的,因此向蒋推荐张惠长,说张飞行全国成功,技术过硬,蒋介石亦有同感,于是委任张惠长为航空署长,并于是年秋就职,但仍兼任广东航空处长,日常工作委托刘植炎代行代拆。张惠长任航空署长后,主要办了增加经费,增购新机,增加年青飞行员三件事。其中第一批新购6架可塞式机,在当年底运返。在广东航校三期毕业生中,挑选了二十多人,充实南京空军飞行队伍。此外,张惠长还参加过内战。
1929年11月初,原第四军军长张发奎对蒋介石要其军缩编为第四师极表不满,拉队伍从鄂西经湖南省转往桂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所率之桂军,联合组织“护党救国军”与南京蒋军对抗,并企图进攻广东,而蒋介石此时则派何应钦为广州行营主任,指挥中央军三个师及陈铭枢、陈济棠所部,迎战张、桂军。而张惠长也同时奉蒋之命,率领航空署人员十多人,驾驶德制容克式机,法制布提士式轰炸机及美制Wdco式飞机6架抵达广州市,同时,指挥广东空军,参加对张发奎部作战。
张桂联军败退,张惠长于1930年初返到南京航空署,这时,向美国购买的飞机陆续运到,航空署增扩4个飞机队,空军的战斗力是加强了。张惠长的内心却因参加内战,违背“航空救国”的理想而感到痛苦,但张没能制止内战、相反在1930年参加了蒋介石对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是年9月9日上午9时,阎锡山在北平市上台当新组成的“国民政府”主席时,张惠长曾奉命派飞机3架,向清故宫投掷炸弹,落在“怀仁堂”前湖中,逼使阎锡山溜出北平。蒋介石集中陆、空军于豫省,主力对付冯玉祥军时,张惠长曾指挥空军进行侦察、轰炸和扫射,冯玉祥的前敌总指挥樊钟秀,被第三队飞机炸死在许昌车站。因此冯玉祥很恨张惠长和他的空军,派出骑兵偷袭归德朱集机场,骑兵进入机场放火焚烧飞机,其中两架着火爆炸,另两架由梦中惊醒的张惠长组织人员救回。
四、反对内战,支持抗日
张惠长调任南京航空署长期间,对两次参加内战感到厌倦,1931年3年乘蒋介石拘禁胡汉民于汤山时,放弃航空署长职务,随孙科南下广州市任西南空军总司令,支持十九路军上海市抗战,发出“空军人员誓不参加内战,不再为任何人的工具”的通电,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1932年淞沪战幕拉开后,张惠长派遣丁纪徐率领混合机队北上抗日。
1932年4月,除济棠突然强行撤销空军总司令部,张惠长愤然率领100多空军人员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展开航空救国活动。接着,张惠长亲笔写信给蔡廷,先派刘植炎、郑天健前往联系,经蔡同意,由杨官宇、刘植炎率100多空勤人员到达福建省,组建十九路军空军飞机队,张惠长则到了上海市。蒋介石本来是要惩办张惠长的,后经他的妻子薛锦回在军政要人中斡旋,孙科、吴铁城力保,张惠长才被派出任古巴公使。
从政以后
1937年10月张惠长开始就任中山县县长,1939年中山抗击日寇初期,他接受中共中山县委“联合抗日”的主张,承担领导中山县守备队和中山抗日先锋总队队长,是中共中山县委的主要统战对象。1945年7月,张惠长又一次任中山县县长,直至1946年11月21日辞职。
张惠长卸任后,主要精力在他的家乡——大环经营父亲留给他的土地田产,张姓常来往澳门、大环、石岐街道之间。他在澳门近西街七十八号有一幢房子,1949年张氏夫妇到澳门居住,后取道香港特别行政区去了台湾。
1970年和1977年,张惠长偕夫人先后两次到美国探望亲友。到纽约时他下榻于谊兄陈庆云家里,(二十年代陈策与张惠长、陈庆云结为异姓兄弟)张氏相约了空军旧友郑梓湘、容章炳、郑中兴等到纽约一个海湾寻找五十年前学习飞行的航空学校旧址,但此处已面目全非,张十分感慨,默默无言地凭吊一番。白发苍苍的张惠长,回味风华正茂的年代,不胜慨叹。这时郑梓湘为他结义两兄弟摄了一张并肩照片,并题诗说:“五十年前两少年,航空救国共争先。不分伯仲功名显,难得金兰兄弟贤,载别离怀未了,一朝重聚乐无边,飘零我亦天涯客,喜见吾师复并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