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甲龙

甲龙

甲龙是甲龙科下的一属,只有一种,称为大面甲龙。其拉丁学名为Ankylosaurus,意为「坚固的蜥蜴」。甲龙的化石是在北美洲西部的地层被发现,年代属于白垩纪末期6800至6600万年前。甲龙属的化石曾在位于北美洲西部的白垩纪晚期地层中被发现,该属只有一种,名为大面甲龙,生存于现南美洲玻利维亚,美国的蒙大拿州墨西哥

物种简介

甲龙是由美国古生物学家巴纳姆·布朗(Barnum Brown)于1908年所命名。属名是由古希腊文的「αγκυλο」(意即「屈曲的」)而来。布朗定这些名字是与医学的关节僵硬有关,意指它头颅骨及身体上很多骨头的愈合。模式种是大面甲龙(A. magniventris),是由拉丁文的「magnus」(意即「大」)及「venter」(意即「鼓起的部份」),指它身体的宽阔。

甲龙的头宽而平,覆盖在脸面上的厚甲板和头上侧的三角形突棘,使得它的头部就像带上了一个钢铁般的头盔,尾巴直如铁棒,尾锤与众不同,稍呈平坦。

亚种分化

甲龙是甲龙科的模式属。甲龙科是甲龙下目的成员,当中包括了结节龙科。甲龙的起源备受争议,有几个分析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它在甲龙科内的实际位置却未有定案。甲龙及包头龙属常常被认为是姊妹分类。但是,其它分析发现这些属是在不同位置。需要更多的发现及研究才可以澄清这个情况。

形态特征

甲龙身体上部覆盖着厚厚的鳞片,背上有两排刺,头顶有一对角。甲龙有个像高尔夫球棒一样的尾巴。它的四只腿都是短的,脖子也很短,脑袋是宽宽的。

甲龙生存于白垩晚期,同时有许多肉食性恐龙。它的骨质、钉状的骨板与锤状的尾巴(又称尾锤)能提供很好保护作用,它的骨骼在蒙他那州发掘到,属于恐龙族群中最后灭绝的一支。

面部长满骨头甲壳的甲龙可能会以此来躲避捕食者,但带着这层护甲尤其是“头盔”会非常热。新的研究表明,为了保持凉爽,甲龙进化出了长着血管的复杂而曲折的鼻腔,这些血管有助于控制热量变化。通过CT扫描建立的研究模型还表明,研究人员估计,甲龙可能会把它们吸入的空气温度调低至20摄氏度,从而在体内生成较凉的血液并输送入脑部,从而避免脑部过热。

物种对比

栖息环境

大面甲龙生存在68-66百万年前,是上白垩纪麦斯特里希特阶末期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存在的恐龙。模式标本是从美国蒙大拿州的地狱溪地层被发现,而其它标本则于怀俄明州的兰斯地层及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Scollard地层被发现,所有都是在白垩纪末期时代的地层。

在白垩纪时,兰斯地层、地狱溪地层及斯科拉德(Scollard)地层位在分隔东西北美洲的白垩纪海路西岸。它们是一个阔的海岸平原,由海路伸延向东直至新形成的落基山脉。这些地层大部份是由沙岩及泥岩所组成,形成泛滥平原的环境。地狱溪地层是这些地层最多被研究的。当时,地狱溪地层是亚热带,有着潮湿及温暖的气候。很多植物品种得以生存,主要是被子植物门,较小的是松目、蕨类及苏铁科。丰富的树叶化石在这地区的多个地方都可以找到,显示这地区曾经是由小树组成的森林。

在这些地层中,甲龙的化石仅有7具,与埃德蒙顿龙三角龙属相比是较为稀少。结节龙科的丹佛龙亦在这些地层中被发现。但是甲龙及丹佛龙在地理学上及生态学上是分隔的。甲龙有着宽的口鼻部,进食时可能无选择性,故此其生活环境应该被限制在远离海岸的高原地区;而埃德蒙顿甲龙有着较窄的口鼻部,可见是进食时具有选择性,应该生活于较低接近海岸的地区。

生物学

甲龙是一类以植物为食、全身披着“甲”的恐龙。它们一般有五六米长,后肢比前肢长,身体笨重,只能用四肢在地上缓慢爬行,看上去有点像坦克车,所以有人又把它叫做坦克龙。

全成长的甲龙,与大部份现代的陆地动物相比,是非常大型的。甲龙约6.25米长邦雄,1.5米宽及1.7米高。它的体型扁平而宽。甲龙是四足行走,后肢较前肢为长。虽然科学家对它脚掌的形状仍不清楚,但与其它甲龙科相比,可能会是有五趾。头颅骨扁平呈三角形,宽度大于长度。已知最大的头颅骨有64.5厘米长及74.3厘米宽。甲龙是草食性的,有着很小型像树叶的牙齿,适合啮碎植物。甲龙并不像同期的角龙科及鸭嘴龙科恐龙有着磨碎用牙齿,可见它甚少咀嚼食物。头颅骨及身体其它部份的骨头是闭合的,以加强其力量。

装甲

甲龙最明显的特征是它的装甲,包含了坚实的结节及甲板,嵌入在皮肤上。在鳄鱼、犰狳及一些蜥蜴上亦可以发现类似的装甲。骨头上覆盖者坚硬的角质。这些皮内成骨(Osteoderms)是按照大小来排列,从宽而平的甲板到小而圆的结节。甲板在它的颈部、背部及臀部以横列整齐排列,而小型的结节则保护大型甲板之间的空隙。较小的甲板则在四肢及尾巴。与较为古代的包头龙比较,甲龙的甲板在质地上较为平滑,并没有像同时代的结节龙科埃德蒙顿甲龙般有棱脊。在尾巴的两侧伸出一列扁平及呈三角形的尖刺。坚硬及圆形的鳞片保护头颅骨的顶部,而四只大型的角则在后方向外伸出。对小型捕食者而言,甲龙的装甲是防御的利器。

尾巴棒槌

甲龙著名的尾巴棒槌是由几块甲板组成,与最末几节脊骨结合的。它是非常重的及以最末7节脊骨支撑,彼此连结形成一支坚硬的棒子。连接这些脊骨的厚腱亦被保存下来,这些腱是部份骨质的及并非弹性,可以将力量传至尾巴。尾巴棒槌就是一个主动的保护武器,可以对施袭者的骨头造成重击。亦有研究指出这个尾巴可以作为头部的伪装,但这个建议却备受批评。甲龙的尾槌攻击力并不高,大型甲龙的尾槌才拥有击伤中性食肉龙的能力,但不可能对霸王龙之类的巨型食肉龙造成打击。如果甲龙用尾槌攻击大型对手,很可能脆弱的连接处先行折断。有学者认为甲龙的尾槌只用于族群内部的社交行为。

主要价值

化石标本

由布朗带领的研究队于1906年在蒙大拿州的地狱溪地层发现大面甲龙的模式化石(编号AMNH 5895),包括一部分颅骨和在已知标本中最完整的后颅【部分头骨、两颗牙齿、五颈椎、十一个背椎、三个尾椎、肋骨、右肩乌喙骨、皮内成骨;新确认的材料包括上颌骨碎片,右颧骨,左颧骨和方轭骨,两个荐椎。体长605cm(直线),肋骨相对最宽,头部相对最小,是相对最胖的标本。AMNH 5895的脊椎有老年个体的病变特征。

于1910年,布朗在阿尔伯塔省发现了大面甲龙的第三个标本(编号AMNH 5214)。编号AMNH 5214标本保存最完好的颅骨和唯一保存完好的尾棒。以上的两个标本都存放于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体长552cm。AMNH 5214的postorbital–squamosal和头骨高度融合,是头部骨成熟的体现。

甲龙最大的头颅骨(编号NMC 8880)是由查尔斯·斯腾伯格(Charles M. Sternberg)于1947年于阿尔伯塔省发现,并已存放于加拿大自然博物馆。是最大的甲龙标本之一,体型可达7米,3.84吨。鳞骨角突发达。NMC 8880的postorbital–squamosal和头骨高度融合,是头部骨成熟的体现。

CCM V03,零碎的尾锤柄。是最大的甲龙标本之一,体型可达7米。宽度/长度和放大到NMC 8880尺寸的AMNH 5214相等,但是侧面高度略低。

布朗在怀俄明州的兰斯地层发现一只大型的兽脚亚目恐龙的化石(编号AMNH 5866),于1905年命名为「Dynamosaurus imperiosus」,但已被归入霸王龙(Tyrannosaurus rex)。连同编号AMNH 5866标本,及多于75块不同大小的甲板,都被认为是Dynamosaurus。但是,这些甲板都与大面甲龙的甲板一致,极有可能其实是属于大面甲龙的。该标本存放于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几个单独的皮内成骨(RSM P99.1, RSM P99.4),由Burns于2009年描述。

新墨西哥州白羊山组地层亦发现了一具可能属于甲龙的化石。

参考资料

甲龙通过调整呼吸躲避炎热.-.202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