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派
吕派,是越剧中的一个流派,由吕瑞英创立,专长花旦角色,是越剧流派中最年轻的流派。吕派传人主要分布在上海、浙江、福建等地越剧团。
吕瑞英是袁雪芬的学生,与丁赛君、金采风被观众称誉为东山越艺社的“三鼎甲”,她在行腔中多用4、7半音和切分音,还善用滑音、颤音和其他装饰音,具有华彩清新的情韵,在唱腔上,吕瑞英师承袁派,后又根据自身条件和擅演剧目创新发展,自成一派,被公认为吕派。吕派唱腔以活跃多变的曲调为特色,在中高音区运用俏丽的小腔,并通过大幅度的音程跳动,赋予唱腔以华彩和活力,同时,吕派唱腔也借鉴了豫剧的元素和润腔方法,与越剧唱腔相融合,呈现出雄浑而秀美的独特风貌。作为吕派的传承人,吕瑞英培养了吴素英、张永梅、孙智君、周妤俊等一大批吕派传人,也在越剧唱腔的创新发展以及咬字规范方面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发。
吕派唱腔在继承袁派委婉典雅、细腻隽永的风格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活泼娇美、昂扬明亮的旋律色彩。著名越剧唱腔设计陈钧认为,“吕派唱腔是越剧唱腔中的‘另类’,独树一帜。吕派一改旧时代越剧唱腔以凄美、哀怨、悲苦为主的风格,创造出甜美、刚健、清新的特色。”2009年5月,吕瑞英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11月4日,吕派传承人吴素英被列为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名称由来
吕瑞英是袁雪芬的学生,不仅在艺术上师承袁雪芬的“袁派”,并且在“袁派”基础上发展成为具有自身表演艺术特点的新的越剧旦角流派“吕派”。吕瑞英1940年开始学戏,1949年进入东山越艺社,为“东山三鼎甲”之一。吕瑞英最早师从于袁雪芬,专长花旦,也擅长花衫、青衣的角色。吕瑞英嗓子音域较宽,音色甜美,有着鲜明女性越剧的特点。吕瑞英嗓子音域较宽,音色甜美,行腔中运用“4”“7”半音和切分音,具有华彩清新的情韵,后根据自己条件和擅演剧目创新发展,自成一格,被公认为吕派。
历史沿革
流派形成
越剧吕派创始人为吕瑞英。吕瑞英1940年开始学戏,1949年进入东山越艺社,为“东山三鼎甲”之一。吕瑞英师承袁派,后根据自己音域宽广、音色甜美的特点和擅演剧目不断创新发展,形成独具一格的吕派唱腔。她根据不同人物的特点,亲自设计了不同的唱腔,几乎不重复自己。1954年,吕瑞英首次排演《打金枝》,饰演君蕊公主,她借鉴外国电影,创造了经典表演,将金枝玉叶的特点演绎得传神到位。该剧参加1954年华东戏曲会演,获演出奖、舞美设计及绘景奖,吕瑞英获表演一等奖。1960年代初,吕瑞英赴港演出,她的两部代表作《打金枝》《三看御妹》被香港影星夏梦看中,当时的中央领导为了支持香港进步电影厂,亲自拍板,决定免费并永久性地出让这两部戏电影的拍摄版权。1960年代,吕瑞英极富个性的吕派艺术逐渐成形。
流派发展
1978年,吕瑞英加入了男女合演团,为男女合演声腔及表演打下了基础也积蓄了力量,也为后代的越剧艺术人才提供了经验和榜样,为越剧的传承与弘扬树立了典范。1980年代中叶,当第一任院长袁雪芬即将卸任,吕瑞英成为上海越剧院的第二任院长。当时,吕瑞英正投身男女合演,接连创作了《十一郎》《桃李梅》《凄凉辽宫月》《花中君子》等多部新戏,并提携了日后成为“越剧王子”的赵志刚在内的一批男演员。在剧院里,她的人缘颇佳,大家都喜欢昵称她为“吕大”。吕瑞英在创作中有很强的思辨力。在《花中君子·爬堂》,编剧为吕瑞英写了六七十句唱词,被她删减了将近一半,只要唱出了人物此情此景的心情,能精简的地方一句也不多唱。
吕瑞英担任上海越剧院的院长期间,诞生了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引进了罗怀臻、郭小男、李莉等一批日后成为一线编导的青年创作人才。在越剧的教育与传承方面,吕瑞英培养了吴素英、张永梅、孙智君、陈辉玲、赵海英、周妤俊等一大批吕派传人,还在越剧唱腔的创新发展以及咬字规范方面带来了诸多启发,激励了新一代越剧人的成长与发展。吕瑞英不求流派闻达,没有门户之见,她一直主张学吕派的青年演员更多地领会她的创作精神和艺术追求,而非单纯的模仿,她甚至鼓励她们同时学习其他流派。在她的支持下,上海越剧团的小一辈吕派花旦都能演些其他流派的戏。吕派后来成为学习者最多的越剧旦角流派之一,吕瑞英独具个性的艺术追求和人格魅力,也赢得了众多年轻的追随者。
2009年4月21日至26日,“可爱深红映浅红”越剧吕瑞英旦角流派艺术系列演出在上海举行。之所以办这一专场,是因为在“越女争锋”等活动之后,吕瑞英感到很多吕派学生对自己的流派有误解,希望能和自己的学生更多交流,除此以外,也是希望能够让吕派艺术留下几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折子戏精品。因此,尽管专场只演一场,吕瑞英却对六出折子戏倾尽心血。《九斤姑娘》《凄凉辽宫月·冷宫》《桃李梅·高中除霸》《花中君子·花魁斗赃官》《西厢记·传书、拷红》《三夫人·辨奸释嫌》这六出折子戏都是她亲自挑选的,不仅剧目和人物有悲有喜有庄有谐,每个折子也是最能代表吕派艺术侧面的经典。对于专场中亮相的6位吕派明星演员陈辉玲、黄依群、孙智君、张永梅、赵海英、周妤俊,吕瑞英也是亲自选定。除了按照六出折子的特点和每个学生的戏路,选出最合适的演员,吕瑞英还有艺术之外的另一个标准:她希望参加专场的学生,既是这些年活跃在舞台上的演员,也是今后还会继续留在越剧舞台、把这些剧目传演下去的人选。
2013年8月10日晚,由福建省芳华越剧团首次排演的吕派大戏《花中君子》在福州市首演,福建省芳华越剧团的国家二级演员陈翠红饰演主角李素萍。2016年,由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复排的吕派越剧剧目《桃李梅》在福州芳华剧院上演。越剧《桃李梅》是吕派越剧创始人吕瑞英的代表作之一。女主演陈翠红在剧中反串扮演小生。为了演好《桃李梅》,陈翠红2016年在上海住了20多天,每天都到吕瑞英家中学戏。
2021年5月13日-15日,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浙江越剧团)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连演《碧玉簪》《花中君子》《祥林嫂》三出经典大戏。浙越传承版《花中君子》特邀越剧表演艺术家吕瑞英为艺术顾问。吕派传人马誉嘉担纲主演李素萍(陈三两)。2023年,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在天津演出《三看御妹》剧目,剧中吴素英饰演刘金定。吴素英是吕派宗师吕瑞英的弟子,她的唱腔甜脆轻灵,擅演冰雪聪明、文武双全的女性形象。
技艺特点
吕派唱腔在继承袁派委婉典雅、细腻隽永的风格的基础上,改变了越剧普遍具有的哀怨情调,洋溢着清新明朗、昂扬向上的气质,增加了活泼娇美的旋律色彩。吕派唱腔曲调活跃多变,擅长在中高音区运用俏丽的小腔,较多采用大幅度的音程跳动使唱腔旋律华彩,富有活力。吕瑞英的唱腔脱胎袁派,她的唱腔乐感强,有越剧界“抒情女高音”的美誉。随着艺术上的不断成熟和各种剧目中人物的不同要求,吕瑞英根据自己嗓音的特点,对唱腔进行了新的探索。她在继承袁派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其它剧种的养料,融会贯通,灵活化用,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自己唱腔的曲调和润腔方法,形成独具一格的“吕派”唱腔。同时,“吕派”的鲜明个性在于一改越剧偏重“哀怨”的风格,洋溢着清新明朗、活泼昂扬的气质。戏路宽广的吕瑞英尤其以“一人千面”和“一戏一腔”闻名剧坛,“吕派”也被认为是越剧流派中最绚丽多姿的流派之一。
唱腔
吕派的传承以唱腔传承为基础,脱胎于袁派,吕瑞英在学习袁派的过程中并没有“死学”,而是根据自身嗓音明亮、音域宽广的特色,在继承袁派委婉典雅、细腻隽永的风格的基础上使唱腔更加昂扬明亮、甜美动人。加之吕瑞英在唱法上富有张力和弹性感,使得唱腔跌宕起伏的同时,流利顺畅,有着青春的动感与活力。吕派唱腔曲调活跃多变,擅长在中高音区运用俏丽的小腔,较多采用大幅度的音程跳动,使唱腔旋律华彩,富有活力。唱腔借鉴了豫剧的因素和润腔方法,与越剧唱腔融为一体,显得雄浑秀美。吕派唱腔的精髓就在于要根据人物的个性特点,结合自己所学,融会贯通,创作适合人物的唱腔。
迄今为止,几乎所有越剧流派,还未脱出【尺调腔】G调、【弦下腔】D调、【四工腔】F调和【六字调】C调这四种常用的传统调腔。唯独吕瑞英(吕派唱腔)除了这回种调腔外,还创造性地运用【小四工】A调,以及降B调和无传统调式名称的E调等。因此,她在唱腔音乐中拓开一块全新的天地,使自己在运用唱腔塑造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性格和不同身份的人物时,因人创制的曲调、板式、调性和旋律等,特别丰富多样,也别具他人难得具有的清新感、表现力和多姿多彩的音乐性。《三看御妹》是吕瑞英的代表作。第一场:刘定金手持马鞭、身披战袍,充满着青春活力、精神抖擞地上场,在"大队人马似虎豹,将士个个脸欢笑,刀枪剑戈闪银光,旌旗遮天迎风飘,扫平海寇班师回,谁说女中无英豪。"这段唱腔上,需要运用吕派特有的绚丽多彩、雍容花俏的演唱特点,高昂情地唱出了刘定金替父平寇,凯庭而归的喜悦心情,以此树立御妹娘娘高贵显赫的身份和美姿飒爽的女中豪杰形象。
此外,吕瑞英创腔时,根据内容需要,善于向其它剧种横向借鉴,丰富自己的音乐语汇。如《桃李梅》的“风雨同舟”唱段,吸收借鉴了锡剧“行路板”的节奏型,设计创造了越剧的“行路板”,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物女扮男装上京告状时心急如焚的情绪。这种节奏新颖的“行路板”已在越剧中广泛运用。《别洞观景》中,她的不少表演手段来自川剧。在《穆桂英挂帅》,她融合了豫剧、京剧表演元素,使穆桂英的唱听来清丽刚健。在《凄凉辽宫月》最后一场,吕瑞英创作的“弦下调”《一弯冷月照宫墙》,又创造性地用E调唱腔,并让乐队借用京剧反二黄的过门来渲染气氛。
音调
吕派唱腔的音调中常出现4音和7音两个偏音,由此又促使了唱腔中频繁的宫徵调式转换。板式运用也灵活多变,根据人物情绪变化,通过速度快慢、节奏松紧,使旋律色彩丰富,对比鲜明,富于层次,具有新鲜感。如《西厢记·拷红》中的“夜半时停了刺绣”这段唱,可分为三个层次。一开始运用舒缓的“慢中板”,唱腔引入回忆,突出了红娘在叙述时边说边想的意境和情态,中段转入“四工腔·中板”,“夫人啊你得放手时且放手”处字位节奏紧缩,速度加快,以表达急切规劝的心情,在“得罢休时且罢休”一句的“且罢休”三字,字位节奏拉开,并加以小腔润色,加重语气,形成唱段的戏剧性高潮。从“夫人啊”起速度逐渐放慢,在“啊”字上又以小腔扩充伸展再转回到“慢板”。整段唱委婉而略带俏皮轻松,音乐色彩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塑造了红娘这个聪明伶俐的姑娘的音乐形象。“吕派”一般被认为是动听难学,而且新调多新腔在越剧众多的流派唱腔口这反映出吕瑞英在艺术上的创新意识与努力。吕瑞英还在钻研越剧板腔与调性的基础:地运用传统中很少见的A调、降B调和E调活力。正是在这些努力与探索下,“吕派”才得以在名家如林流派纷呈的越剧舞台上脱颖而出。
音色
吕瑞英音色甜美,音域宽广,音区宽至13度。如《穆桂英挂帅》中名段“辕门外三声炮声如雷震”,最高为G调的高音ra,最低音为低音3,这位增强唱腔表现力提供了条件。
黄依群,为吕派花旦主要传承人之一。在《穆桂英挂帅》唱段首句的“辕门外三声炮响似雷震”,黄依群与吕瑞英两人的演绎方式相似,“外”和“震”的音高达到极致,声音嘹亮昂扬,振奋地演绎出一名“穆桂英五十三岁又出征”的巾帼英雄气概。黄依群音色甜美明亮,声音位置高,运用了类似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其演绎的穆桂英一角,与吕瑞英相比,她更像是一位待字闺中的千金,还未褪去稚气,止不住冲动的欲奔赴战场。她以明亮的音色从第一个字出口就抓住听众的心,且又因音色的特别而塑造了一位外表柔弱但内心坚强执拗的穆桂英形象。吕瑞英音色明亮浑厚,运用了类似西方美声唱法的发声方式,胸腔位置多于头声位置的运用,从对气息的控制来调动人物情绪和情节气氛的转变,以类似西方歌剧式来演绎戏曲唱段,使得唱腔旋律如同音乐作品一样的流畅又跌宕起伏,极具戏剧性的冲突感。吕瑞英利用其浑厚温婉的音色以及演唱时更多的运用气息的支撑,塑造了一位内心非常成熟又不失“想做就做”的干劲的人物形象。
润腔
在润腔方法上,吕派常用各种装饰音和切分音型细致传达人物内心活动。如《红楼梦》中薛宝钗的“常言道主雅客来勤,谁不想高朋能盈门”两句唱,在“常”和“勤”二字用了上倚音,“雅”字的小腔中加以颤音,“能”字上用了七度下滑音,这不但使瑞安鼓词的音韵四声清晰正确,而且曲调圆润而不轻飘,更真切体现了薛宝钗的性格风貌。
表演
吕瑞英之所以能自成一派,与她的表演特色是分不开的。吕瑞英在艺术生涯中成就最高的几个角色,如《打金枝》中的公主、《西厢记》中的红娘、《九斤姑娘》中的九斤,都是青春年少的女子,吕瑞英在扮演这些人物时,既赋予了她们各自不同的色彩,又贯穿着共同的基调,体现出“吕派”的特有魅力。演《打金枝》的公主,吕瑞英强调的是她的单纯与任性。因为出身于皇家,公主生性有些骄纵,有些傲慢,但她毕竟年少,她的任性又透着天真,夹着几分调皮。因为有一份美满的婚姻,公主心情很开朗,对驸马很钟情,但她的单纯有时又会变成撒娇,要小脾气。结果吕瑞英塑造出来的是一个不太讲理但又娇憨可爱的女孩子的生动形象。演《西厢记》的红娘,吕瑞英突出的是她的热心与调皮。她因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遭到崔夫人阻挠频生波折而着急,来回奔走替两人传书送信;而对崔莺莺的矜持和张生的书呆子气,她又会来一点小小的调侃,搞一点善意的为难;她更能以攻为守的迫使崔夫人成全这段姻缘,得到了公认的“活红娘"称号。
代表人物及作品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吕派传承人常表演的传统剧目包括《打金枝》《西厢记》《花中君子》《穆桂英挂帅》《九斤姑娘》等。这些剧目在越剧舞台上具有重要地位,例如,《花中君子》是吕派经典之作,由吕派传人马誉嘉传承演出,她在继承1983年吕瑞英演出版本的基础上,遵循戏曲写意精神下的现代呈现,展现了吕派艺术的魅力 。《打金枝》《西厢记》《九斤姑娘》这三个戏题材各异,来源不同,然而在越剧发展史上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九斤姑娘》出自越剧“第一传统”,即女子越剧之前的“小歌班”时期的老传统戏;《打金枝》移植自姐妹剧种(晋剧),却是上海越剧院招待国宾出访海外最多、产生国际影响最广的剧目之一;《西厢记》源自古典名著,与《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齐称为越剧三大精品,吕瑞英是和袁雪芬、徐玉兰、张桂凤三位“十姐妹”辈的名家共同创造了这一辉煌。就艺术特色而言,这三个戏都是喜剧,都有明快的节奏清新的风格,人物有活力有光彩,总体呈现出明媚的亮色。与越剧发展史上其他重要流派的经典性作品,如“袁派”、“范派”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徐派”、“王派”的《红楼梦》、《春香传》,“尹派”的《何文秀》,“傅派”的《情探》等相比,“吕派”的戏确有别开生面的妙处,足可与其他流派争艳斗姸各领风骚。
流派传承
流派影响
吕派是学习者最多的越剧旦角流派之一。吕瑞英独具个性的艺术追求和人格魅力,赢得了众多年轻的追随者。在越剧的教育与传承方面,吕瑞英不仅培养了吴素英、张永梅、孙智君、陈辉玲、赵海英、周妤俊等一大批优秀的吕派传人,还在越剧唱腔的创新发展以及咬字规范方面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发。吕瑞英认为,学习吕派唱腔死搬硬套是不可取的,一个演员不可能一辈子只演一、两个前辈塑造过的人物,在演新的人物时要根据人物的个性特点,结合自己所学,融会贯通,创作适合人物的唱腔,这才是真正地传承了吕派唱腔。其次,演员传承吕派表演,在投入真挚热烈情感的同时,也要把握尺度。再次,传承吕派的同时要注重创新。在传承和创新过程中,吕瑞英还特别善于借鉴其他剧种的经验,如《桃李梅》“风雨同舟”一幕,女主人公袁玉梅女扮男装进京告状,途中遭遇风雨、路途泥泞难行。此处,吕瑞英吸收借鉴了锡剧“行路板”的节奏类型,创造设计了属于越剧的“行路板”,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袁玉梅上京告状焦急万分的情状。只有在传承中创新,在保持唱腔纯正的同时,从人物个性特点出发,创作唱腔,并及时吸取借鉴其他剧种的经验,才能塑造出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舞台人物,才能使吕派艺术永葆活力。吕派的传承不仅是唱腔传承,也是吕瑞英精神的传承。
传承现状
2006年,越剧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吕派创始人吕瑞英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11月4日,吴素英被列为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随着时代变化,大众传播手段由单一发展至多元,广播、电视、网络、手机视频等各种方式不一而足,戏曲失去了大量观众,其发展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现实挑战。面对此种情况,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了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主要措施。2013年,上海戏剧学院与上海越剧院签署联合办学协议,从中选拔20名学生进入上海戏剧学院进行本科教育培养。浙江省依托浙江音乐学院等艺术院校,构建了从中小学到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浙江及全国各地越剧院团输送优质人才。
传承人
吕瑞英
吕瑞英,越剧吕派创始人,2009年5月26日,她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40年,吕瑞英加入“四友社”科班,拜盖月棠为师,学习花旦,经过三年的学艺。1943年,她在杭州、嘉兴、湖州地区开始演出。1945年回到上海,先后在小剧团和大型越剧团中担任头肩旦和三肩旦。1949年,她加入东山越艺社,担任二肩旦,并在1950年与丁赛君联袂主演《梁山伯与祝英台》,获得观众的认可,被誉为“三鼎甲”之一。1951年,吕瑞英加入国营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实验剧团,接受重点培养,并定期向昆曲大师学习。1952年,她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扮演《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银心,获得演员三等奖。1953年,她参与了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拍摄,进一步扩大了她的声誉。
吕瑞英在1955年随中国越剧团赴民主德国和苏联演出,扮演《西厢记》中的红娘,获得国际好评。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她在多部剧目中担任主演,展现了出色的表演才能。“文化大革命”期间,吕瑞英被迫改行,但在1978年回到上海越剧院,成为主要演员,并主演了多部剧目。她的唱腔以袁派为基础,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被称为“吕派”。
吕瑞英在1985年担任上海越剧院院长,1989年起任顾问。她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获得了多项荣誉和奖项。她还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赴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推广越剧艺术。1994年,她获得了美国纽约美华艺术协会颁发的“亚洲最杰出艺人奖”。2006年5月,她荣获上海市“百年越剧特殊贡献艺术家”称号。吕瑞英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吴素英
吴素英是国家一级演员,2013年11月4日,她被列为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相关概念
被公认的越剧流派有十三个,即袁雪芬派、范瑞娟派、尹桂芳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戚雅仙派、王文娟派、陆锦花派、毕春芳派、张云霞派、吕瑞英派、金采风派、张桂凤派。曾得到专业人士地区性推派的则有:竺水招派、陈佩卿派、毛佩卿派、金宝花派、高爱娟派,以及周大风创立的浙派越剧男女合演中基本男调。
参考资料
吕瑞英(吕派).浙江省人民政府.2024-03-23
越剧表演艺术家吕瑞英 悠然独行笑靥灿烂(图).搜狐娱乐.2024-07-22
瑞光绚丽、英才卓绝:浅谈吕瑞英对越剧艺术的贡献.澎湃网.2024-07-22
越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7-23
表演名家.上海越剧院.2024-07-23
“水袖公主”李云霄,台上发光体,从传统剧种中破茧,成为越剧文化传播者.腾讯网.2024-07-23
吴素英.绍兴网.2024-07-22
越剧吕派四朵梅代表作,尽显流派韵味.搜狐网.2024-07-23
陈翠红:坚守榕城表演舞台30年.福州新闻网.2024-07-23
让越剧更越剧.中国经济网.2024-07-12
吕瑞英.浙江省人民政府.2024-07-22
四大越剧艺术家上海谈艺德:要学艺先学做人.CCTV戏曲.2024-08-15
文化部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4-07-23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7-22
吴素英.浙江非遗网.2024-07-23
【古韵】越剧流派介绍:甜美明亮的吕派.微信公众平台 象山文联.2024-03-23
92岁吕瑞英获白玉兰戏剧奖特殊贡献奖,她凭什么从红娘演到薛宝钗.腾讯网.2024-07-22
《打金枝》.上海越剧团.2024-07-23
吕瑞英 悠然独行 笑靥灿烂.搜狐网.2024-07-23
越剧:要成新流派 先创新声腔.新浪娱乐.2024-07-23
吕瑞英旦角流派艺术专场演出.艺术中国.2024-07-23
越剧吕派大戏《花中君子》在榕首演.中国新闻网.2024-07-23
吕派越剧《桃李梅》福州上演 女主演反串小生.中国新闻网.2024-07-23
向金采风、吕瑞英等老师“交作业”,“2021浙江越剧中国行”到上海.腾讯网.2024-07-23
媒体聚焦丨越剧顶流十四年未见,8月来津引媒体关注.腾讯网.2024-07-23
越剧流派艺术——吕派 .中央电视台.2024-07-22
孙智君.上海越剧院.2024-07-22
张咏梅.上海越剧院.2024-07-22
邓华蔚.上海越剧院.2024-07-22
陈辉玲.浙江省人民政府.2024-07-22
黄依群.豆瓣.2024-07-22
青春谱芳华 越音吐清香.浙江在线.2024-07-23
92岁吕瑞英获白玉兰戏剧奖特殊贡献奖,她凭什么从红娘演到薛宝钗.今日头条.2024-08-24
越剧《花中君子》丽水站2023时间、地点、门票价格.大河票务网.2024-08-24
越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7-22
文化部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4-08-15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生态的现实挑战与发展路径.山西戏剧网.2024-07-23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中国政府网.2024-07-23
中国艺术报:上海越剧“十年制”人才培养结硕果.上海戏剧学院.2024-07-22
“越剧的盛会”来了!第五届中国越剧艺术节7月底在绍兴开幕.浙江新闻频道.2024-07-23
吕瑞英.上海越剧团.2024-07-23
越剧.越剧小镇.2024-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