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薛宝钗

薛宝钗

薛宝钗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与林黛玉共列书中“金陵十二钗之首”。她出身“四大家族”中的薛家,父亲早亡,家有母亲薛姨妈、哥哥薛蟠,是贾府王夫人的外甥女,贾宝玉的表亲。她罕言寡语,端庄自重,城府深严,恪守礼教,博学多才,诗社别号“芜君”,是《红楼梦》里著名的“冷美人”。

薛宝钗于《红楼梦》中第四回正式登场,她因待选秀女,随母兄从南京来到北京,进入贾府。她在贾府中藏愚守拙、避嫌远祸,人情练达,受到贾府上下的一致好评。后因大观园查抄事件,她从大观园搬出。她替换了林黛玉与宝玉成婚,实现了“金玉良缘”,但最终因宝玉中举后出家,也只能空闺独守,抱恨终身。而宝钗的悲剧身世,也早就在其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中揭示出来了。

薛宝钗是中国古典名著中一个复杂迷人的形象,她服用“冷香丸”,在大观园中住在“蘅芜院”,身戴黄金璎珞项圈,她温柔体贴、低调俭朴,端庄持重。这一形象的深刻意义在于,她不仅是旧时代女性风范,而且也是作者对封建时代现实人生深刻思考的寄托。对于她的评价,有较大分歧。有人认为她端庄稳重,也有人认为她虚伪无情。

形象设定

身份

薛宝钗出身四大家族“贾王史薛”之薛家,薛姨妈之女,薛蟠之妹,贾府王夫人的外甥女,贾宝玉的姨表姐弟。她入住大观园后,因住在蘅芜苑,所以有“蘅芜君”的别号。在与贾宝玉结婚后,成为贾府的“二奶奶”。

外貌

薛宝钗“生得肌骨晶莹,举止娴雅”。她长相美丽,“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她衣装淡雅,“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宝钗生得丰润,大观园众人常将其比作杨贵妃。她住处素净、服“冷香丸”,是《红楼梦》里典型的冷美人。

才华

宝钗从小就饱读诗书,天资聪慧,其父亲在时,令宝钗读书识字,她的读书天分“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大观园与众姊妹结社斗诗,薛宝钗所作诗达十几首,才情与林黛玉不分高下。其所作诗以咏白海棠诗、咏菊诗、咏螃蟹诗最为有名,咏白海棠诗还被评为第一,李纨认为“这诗有身分”“含蓄浑厚”。而宝钗论贾惜春绘画、评林黛玉怀古诗也显示出其深厚的艺术修养。宝钗还颇具管家之才,在王熙凤病重暂时不能管家之时,曾出谋划策,“小惠全大体”,使贾府众人心服。

性格

薛宝钗性情温厚豁达,她寡言罕语,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与小性子爱生气的林黛玉形成了明显的对照。宝钗进贾府之后,乐善好施,温和周到,在贾府上下深得人心。对待爱情,宝钗含蓄内敛,发乎情又止乎礼,探望被贾政打伤的宝玉,表达关心的同时,又不由得羞怯克制,“任是无情也动人。”不过宝钗“机带双敲”讥讽宝玉,滴翠亭偷听丫鬟们的隐私等事,也反映出其在温和内敛之外言语锐利、心机深沉等性格侧面,她的性格复杂立体多面,较为立体。

家世

薛家世代皇商,家大业大,十分显赫,“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共八房分”就是形容薛家之豪奢,是其家族财力雄厚的写照。然而宝钗父亲早逝,哥哥薛蟠又十分无能,他“性情奢侈,语言傲慢”,终日只知道斗鸡走马,把仕途经济完全不放在心上,这使得薛家后继乏人,只富不贵。

主要经历

初登场

薛家三人,薛宝钗、薛蟠、薛姨妈由南京进北京,动机有三:“送妹待选”“望亲”“亲自入部销算旧账,再计新支,——其实则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在贾母王夫人的盛情款待下客居荣国府的梨香院,宝钗与“林黛玉贾迎春姊妹等一处,或看书下棋、或作针,倒也十分乐业”。

服用冷香丸

宝钗因“娘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而患喘嗽之症,在一个秃头和尚的嘱咐下,须在病症发作时服用冷香丸。冷香丸的制作繁杂琐碎,要集齐春天的白牡丹茶花蕊、夏天的白荷花蕊、秋天的白芙蓉蕊、冬天的白梅花蕊,还要以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调和,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团成泸州桂圆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发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檗煎汤送下。

金玉良缘

宝钗拜访宝玉,提出要看一看宝玉自小带到大的通灵宝玉,发现玉上刻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而宝钗亦有一“珠宝晶莹、黄金灿灿的”金璎珞,上刻:“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是一位癞头和尚所送,按照和尚的说法,此金锁日后须得寻得玉来相配。暗示了宝钗与宝玉的金玉良缘。

滴翠亭偷听

宝钗去潇湘馆找林黛玉,恰巧遇到宝玉找黛玉,于是返回寻找别的姐妹,在中途折返的路上,看见一双玉色蝴蝶,于是取出扇子扑蝶。在滴翠亭边,无意中听到宝玉房中两个丫环小红坠儿的私房话,“便煞住脚往里细听”。原来两人所说是关于贾芸捡到红儿手帕的情事。在即将被发现之时,使了一招“金蝉脱壳”,笑说道:“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才将此事遮掩过去。

羞笼红麝串

端午节,加封贾元春的贾元春从宫中送来节礼,分发给贾府众人。其中,宝玉与宝钗的节礼是一样的,暗示元春意图促成宝玉宝钗二人的婚事。节礼中有较为贵重的红麝香珠,宝钗为不拂元妃的面子,将红麝香珠带在腕上,又因元春暗示婚事之意,羞于将手串示人,是以“羞笼”,即以袖子遮掩,不好意思露出。

机带双敲

薛蟠生日宴会上,宝玉因说“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也体丰怯热”得罪了宝钗,宝钗说道:“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后小丫头靛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打趣说笑,不料宝钗刚好一肚子气没处撒,便指儿说道:“你要仔细!我和你玩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嬉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该问她们去”,说得靛儿跑了。宝钗此处骂的不是靛儿,而是指桑骂槐,语带双敲,说给宝玉听的。一方面宝玉讥讽宝钗丰腴,最要紧的是宝钗选妃没有选上,“杨妃”对她来说尤其刺耳。宝钗在此事中,不同于以往的温柔周到,较为反常地展示了其性格中的锐利一面。

讽和螃蟹咏

贾母之侄孙女史湘云要在贾府做东道开办诗社活动,宝钗因知道“从老太太起连上园里的人,有多一半都是爱吃螃蟹的”,从而帮史湘云设计了一个经济实惠的螃蟹宴。诗会中,众人先以菊花为题,后以螃蟹为题。宝钗诗曰:“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节。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此诗是宝钗的代表作,“全诗以蟹取喻,寓意曲折而尖锐,极尽讽刺之能事”,是薛宝钗作诗才华与其性情的体现。

兰言解疑癖

“兰言解疑癖”指宝钗言语真切,款款为林黛玉解开心结。刘姥姥二进大观园之时,大观园中人喝酒、行酒令,林黛玉在情急之下,说出了《西厢记》和《牡丹亭》中的典故,引起了宝钗的注意。后宝钗找到机会私下质问黛玉偷读这两本禁书之事,宝钗没有难为黛玉,反而开导她,对她敞开心扉。此事作为对宝钗黛玉友情刻画的重要一笔,相当动人。

小惠全大体

王熙凤病重,李纨贾探春、宝钗三人临时管家。宝钗建议,免除丫头、妈妈们上缴的银子,“头油、胭粉、香、纸,每一位姑娘几个丫头,都是有定例的;再者,各处笤帚、簸箕、掸子,并大小禽鸟、鹿、兔的粮食。不过这几样,都是他们包了去,不用帐房去领钱。”宝钗在管理上懂得照顾最边缘的人,考虑到每一个人的心态,很得人心,是其管理才能的体现。

花签之谶

众钗夜宴抽花签,宝钗抽到的签上画着一枝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林黛玉则抽到芙蓉花签,上有“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显示了钗黛二者命运同悲(杯)。

搬出大观园

王熙凤王夫人之命抄检大观园,要在园子中搜寻出”绣春囊”等有伤风化、涉及男女私情之物。此事是贾府由盛转衰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虽没有直接波及薛宝钗,但宝钗意识到大观园这个青春王国已经不可维持,遂假借母亲生病、需要照顾而搬出了大观园。

程高本结局

出闺成大礼

贾宝玉遗失其通灵宝玉后,疯疯癫癫,神志不清。贾母欲使宝玉宝钗结婚,从而“冲喜”以为宝玉治好呆傻之症。由于宝玉心中所爱恋的是林黛玉而非宝钗,贾母听从王熙凤之计,决定告诉宝玉与他成婚的是黛玉,但暗中将黛玉换成宝钗。众人以计而行,当宝玉揭去盖头,发现所娶之人并非黛玉时,他疯病发作,口口声声说着要找林妹妹去。宝钗对于顶包之计,本就十分委屈,新婚之夜也是沉默不语,宝玉病症发作睡去后,她也只能和衣暂歇。

独守空闺

宝钗虽然顺利嫁给宝玉,成为贾府的二奶奶,并在婚后与宝玉度过一段短暂而平静的时光。但婚后不久宝玉出家,随着一僧一道离开了。宝钗只能无可奈何,含苦抚养儿子。后其子贾桂和贾兰将贾府重新引向“兰桂齐芳”。

脂本结局

80回以后薛宝钗的故事,脂评亦有所透露,如谓钗、玉“后文成其夫妇”;预告有“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的回目等等。

在第五回十二钗册子中,钗黛二人合占一首判词,“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二句隐括宝钗品格及结局。“红楼梦"曲中【终身误】一支,以宝玉黛玉生死不渝的“木石前盟”,反衬出宝玉同宝钗之间情意难洽的“金玉姻缘"终究是个悲剧。

相关人物

薛姨妈

薛蟠、薛宝钗的母亲,贾宝玉姨母王夫人之妹。她出身四大家族之王家,又嫁入四大家族中的皇商薛家,其兄长是现任京营节度使王子腾薛姨妈为人善良慈爱,疼爱子女,一向成熟持重的宝钗在薛姨妈面前也常常撒娇,薛姨妈对待薛蟠亦是溺爱有余。

薛宝钗之父祖

薛家是书香继世之家,又有百万之富。薛蟠在户部挂虚名、支钱粮,便是凭借祖父之旧情分。父亲非常疼爱宝钗,令其读书,不幸于宝钗幼时亡故,他的去世也是薛家家道中落、后继无人的原因之一。

王子腾

薛宝钗的舅舅,王夫人、薛姨妈之兄,任京营节度使,后陆续升为九省统制、九省都检点,是四大家族中官做得最大的一位。宝钗随母亲、哥哥进京后,王子腾对他们多有照应。

王夫人

薛宝钗的姨母薛姨妈的姐姐。王夫人是贾宝玉的母亲,贾政之妻,是联结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重要人物。为人宽厚仁慈,不喜矫揉造作之人。王夫人对宝钗欣赏且疼爱,宝钗与薛姨妈来到京城后,得到王夫人热情邀请,搬入贾府梨香院。

薛蟠

薛宝钗的哥哥。外号“金陵一霸”“呆霸王”,纨绔公子,不学无术,仗势欺人。他强买香菱为妾,又打死冯渊,娶“河东狮”夏金桂,他给薛家惹出不少麻烦,时常使宝钗和薛姨妈费心。

贾宝玉

薛宝钗的姨表弟,与宝钗缔结“金玉良缘”的丈夫。宝玉为荣国府贾政王夫人的次子,自幼得贾府老太太宠爱,沉溺于富贵温柔之乡。他虽与宝钗结婚,但心中爱恋的只有林黛玉一人,这也直接导致了宝钗与宝玉的婚姻悲剧。与宝钗结婚后,经历挚爱林黛玉之死与抄家之痛苦,最后出家为僧。

林黛玉

与宝钗并列《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与贾宝玉为姑表兄妹,二人基于共同的人生理想与知己情谊而相爱。贾府大小姐贾敏林如海之女,多愁善感、聪明灵秀而体弱多病,后于宝钗宝玉结婚之日病逝,含恨而死。宝钗进大观园后结识黛玉,虽纠结于宝钗黛三人复杂的情爱关系中,但经历“兰言解疑癖”等事,二人也结下了较为深厚的友谊。

莺儿

薛宝钗的丫鬟,原名金莺。乖巧可靠,深得宝钗信任。宝钗嫁与宝玉后,成为宝钗的陪房丫头。

形象分析

儒雅冷静的淑女形象

不同于大观园中其他女儿之美,宝钗之美别具一种儒雅冷静的淑女气质。正如宝玉眼中所见宝钗:“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宝钗有一种洗尽铅华的典雅朴素之美,薛姨妈言:“宝丫头古怪着呢,他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可见宝钗淡雅清丽,不事雕琢;宝钗又颇具丰泽之美,她生得“肌骨莹润”,与林黛玉赵飞燕一般的纤弱之美不同,她是杨贵妃一般的端庄美人。宝钗之美,不仅仅在于外貌,还在于她儒雅、朴素的性格特点,宝钗这一封建淑女的经典形象,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冷静克制之美的代表。

丰富复杂人格内涵

宝钗这一形象的迷人之处,还在于她性格之复杂。表面上,宝钗周到体贴,但她同时又有“机带双敲”、讥讽宝玉的时候;她虽然“任是无情也动人”,但在探病宝玉时,又能真情流露,不能自己;她虽然端庄大方,但又在滴翠亭偷听他人情事,显示出其内心更为隐秘的一面。这些侧面描绘,使得宝钗的形象愈发地形象立体,使人回味。

宝钗是以世代皇商之女,以皇宫待选秀女的身份出场,与另外两大主角贾宝玉、林黛玉相比,她没有彼岸世界的灵异色彩。她为人周到,善解人意,是一位符合封建道德规范的淑女形象,同时也具有对于世俗的野心,比如她因待选秀女而上京,而其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就是其写照。

宝钗是符合封建礼教要求的标准淑女,始终努力使自己的言行举止都接近完美,她也因此赢得贾府上下欢心。但宝钗又绝不仅止于一个封建淑女,她性情豁达、不拘小节,对于寻常小事不以为意,身上具备道家清静无为、豁达超然的智慧,有着外儒内道的特点和“山中高士”般的人格操守与情怀。

《红楼梦》悲剧形象之代表

在“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大观园世界中,薛宝钗身上寄托了作者曹雪芹对于美的最高追求,更凝结了浓厚的悲剧氛围。第五回《金陵十二钗正册》有宝钗、林黛玉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雪”与“薛”同音,意指宝钗,“停机德”强调宝钗相夫教子之德,“雪里埋”也直接道出了宝钗的悲剧结局。而红楼梦曲《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其中“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直接点出了薛宝钗的婚姻悲剧。此曲中“金玉良缘”即宝钗宝玉之姻缘,“晶莹雪”指宝钗,“寂寞林”指林黛玉,曲中之意为宝玉因对黛玉难以忘怀,纵使与宝钗结合,他们的婚姻也是不幸的

人物评价

《红楼梦》最早评论者脂砚斋指出宝钗:“非拘拘然一女夫子”“非一味蠢批古板,以女夫子自居,当绣幕灯前,绿街月下,亦颜有或调或妒,轻俏艳丽等说”。

脂砚斋:宝钗此一戏,直抵通部黛玉之戏宝钗矣。又恳切、又真情、又平和、又雅致、又不穿凿,又不牵强。黛玉因识得宝钗之后方吐真情,宝钗亦识得黛玉后方肯戏也。此是大关节,大章目,非细心看不出。细思二人此时好看之极,真是儿女小窗中喁喁也。

曹雪芹: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学者曹立波:“薛宝钗是《红楼梦》婚姻故事的女主角,绝色佳人,有貌、有才,也有情。她的情比较含蓄,‘任是无情也动人。’”

作家刘心武评价薛宝钗:“这就是薛宝钗。曹雪芹就这样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封建社会里面的一个既想遵守礼教规范,但本性当中也有一些难以完全压抑的人性元素,比如失落感、自尊心、争强好胜之心等的那样一个大家闺秀。

骆玉明:宝钗是《红楼梦》中最难演人物第一等。她长得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聪敏智慧有教养,而最关键的是,特别能体贴别人。

学者李劼评论:“宝姐姐平日里寡言罕语,自云守拙,但在关键时刻却动如脱兔,一出口总能收到可观的利益和动人的效果。虽说是个闺阁少女,但其世故之深,绝不下于贾雨村式的须眉官僚。也许是中国政治和家族结构的高度对称的原因所致,薛宝钗的生存策略全然等同于帝王将相之间的宫廷和官场的处世之道。

美籍华人作家白先勇 :“林黛玉如果是代表性灵,代表情感,薛宝钗就代表了理性,代表了冷静。 理性人物,薛宝钗为首。” 黛玉行酒令一时无心,说出禁书《牡丹亭》里“良辰美景奈何天”,被宝钗逮个正着。

作家闫红:能够同理心,并且愿意付出,已经是善莫大焉,但我还是奢望能够有一种大善,不带感情色彩,脱离价值取舍,更多一些理性考量,我称之为无情之善。但在红楼梦里,有人就做到了这点,此人便是被评价为“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宝钗姑娘。

作家王蒙:“就是薛宝钗她代表的是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在别人看来是假的,但实际上你又看不出来曹雪芹把薛宝钗当作一个伪善者来看。 ”

清代涂瀛:或问:“子之处宝钗也将如何?”曰:“妻之。”“处晴雯也将如何?”曰:“妾之。”

马瑞芳:“薛宝钗最适合从政,她要生在这年头,至少能做到副部级!”

红学家蒋勋:“林黛玉带着不妥协的坚持死去,薛宝钗懂得圆融,跟现世妥协活下来。”

学者李景光:“宝钗的所谓奸险、阴狠是续书造成的。丰美端庄、富于学识的宝钗虽然屈服于封建势力,信奉封建礼教,但毕竟是个谨慎善良的人物,而非拨乱于宝、黛之间的小人。”

红学家周汝昌:“这种指桑骂槐、夹枪带棒的话言和神情,就写出了宝钗的内在的更真的一面,她实际非常厉害,并不好惹。天生的家庭环境,生来那种性格,有点宽厚,有点世故,看事情看得清,注意人和人的关系,不那么小心眼儿。她看的面略广一点,不愿意制造矛盾。”

原型探究

关于薛宝钗是否具有现实原型以及原型是谁的问题上,目前众说纷纭,未有定论。《红楼梦》第一代评点人脂砚斋虽然点到薛宝钗的身份问题,但未有明确指向;已故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也早已关注到薛宝钗的原型问题,他断定薛宝钗有生活原型,但周汝昌先生一直未予探究。

清代到民国有不少人因贾宝玉出家事迹与顺治帝类似,故此把贾宝玉比附为顺治皇帝,而《红楼梦》林黛玉初进贾府走的是偏门,薛宝钗初进贾府走的是正门,索隐派将之与清代皇后走故宫正门,妃子走偏门规定联系,把林黛玉比附为董小宛孝献皇后,将顺治皇后曾妒忌和虐打董鄂妃或董小宛事联系,薛宝钗被比附为顺治皇后,也有认为薛宝钗原型为乾隆孝贤纯皇后者,他们主要观点论据散见各处,现主要收集于吕启祥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中。

土默热把《红楼梦》放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背景和江南世族的文化背景下去重新解读。他认为书中金陵十二钗的创作原型就是杭州市的“西陵十二钗”,也就是当日西溪的十二个女诗人,而其中薛宝钗的原型即女诗人钱凤纶

按照红学研究者刘同顺的说法,《红楼梦》实际背景来源于曹雪芹的父辈曹颙曹頫这一代的故事,而薛宝钗的薛家对应的是曹颙妻的马家,宝钗是曹颙妻马氏的形象。据赖晓伟先生考证,《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影射的是慧贤皇贵妃高佳氏。

相关作品

电影

参考资料:

电视剧

参考资料:

戏剧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论宝钗(目录).新浪博客.2023-06-08

..2024-08-22

为薛宝钗喊冤.中国新闻网.2024-06-05

《百家讲坛》马瑞芳明早省图趣话《红楼梦》.山东大学媒体看山大.2024-06-03

蒋勋谈《红楼梦》,青霞当安眠药.搜狐网.2023-06-08

红楼梦.豆瓣.20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