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探春
贾探春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贾探春金陵十二钗正册排第四,出生于“薛王贾史”四大家族之一的贾家,为贾政的庶女,为赵姨娘所生。探春是一位美丽灵秀、性格开朗、志趣高雅的千金小姐,又是一位有胆有识、才华出众的人物。是《红楼梦》中“才自精明志自高”的代表人物。诗社别号“蕉下客”。
贾探春初次登场于第三回,后元妃省亲时,所题匾额,“又出于姊妹之上”,后逢元宵佳节,探春作了《风筝》灯谜诗。贾政外任学差时,在大观园内下帖邀请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成立海棠诗社,后临危接手治理大观园。因其庶出身份和高傲性格,大观园被检抄时扇王善保家的一巴掌,“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但最终和亲远嫁海隅,其悲剧命运也早在判词“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示出来了。
贾探春首次出场时,借由黛玉的视角可看出探春“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成立诗社和理家表现了探春是一个胸怀大志、既清醒又有魄力的女性。抄检大观园时进一步表现了探春的清醒和魄力、敏锐和卓识。
人物设定
身份
贾探春出身四大家族“贾薛王史”之一的贾家,为贾政庶女,赵姨娘所生,是贾府的三小姐,金陵十二钗正册第四。贾探春是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嫡姐是贾元春,弟弟贾环。人物判词“才自清明节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外貌
贾探春长相不俗,见之难忘。她容颜俊俏、身形修长、精气神十足,“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
才华
贾探春在贾母身边长大,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文采出众,贾探春首次出场就道破了贾宝玉为林黛玉取字时的杜撰,元妃省亲时,探春也题匾额,“迎、探、惜三人,要算探春在又出于姊妹之上”,“后元妃命探春另以彩笺誊录出方才一共十数首诗,出令太监传与外厢”,可见元妃对探春才华的认可。后父亲贾政外仁学差时,贾探春又主手成立了大观园内第一个诗社—海棠诗社。
性格
贾探春性格爽朗大气,比宝钗干练,从探春住处秋爽斋“三间房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书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的白菊花。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就可看出。
探春有宝钗的温婉孝顺,贾母称“我这三丫头却好”,此外探春比林黛玉乐观,比史湘云稳重,比贾惜春外向,同时具备捍卫人格尊严的勇敢。
探春志存高远,想如男儿一样出门“立一番事业”,探春精明能干,在“整个贾府个个都像乌鸡眼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情形下受命上任,登上“议事厅”后,几件事一过手,贾府的管事娘子们便感到这三姑娘“精细处不让王熙凤”,同时还拥有熙凤的治家才能,凤姐夸其“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不错。”
探春比贾迎春刚强,更有晴雯等人的反抗精神,探春为保护姐姐迎春,跟一个已婚妇女王住儿媳妇谈判,后大观园被检抄时,探春抡臂抽了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
人物经历
显身世与初登场
子兴与雨村讨论荣国府,探春身世首次出现。子兴说“便是贾府中,现有的三个也不错。政老爹的长女,名贾元春,现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作女史去了。二小姐乃赦老爹之妾所出,名迎春;三小姐乃政老爹之庶出,名探。”
林黛玉初进荣国府时,觉得探春“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后宝玉给黛玉赐字,“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
元妃省亲写匾额
贾政给皇帝上了奏本,请求接元春回来省亲,皇帝批复:“于明年正月十五日上元之日贵妃省亲。”当元妃游大观园至正殿时,“乃命传笔砚伺候,亲湘管,择其几处最喜者赐名”,后元妃又道“妹辈亦各题一匾一诗,随才之长短,亦暂吟成,不可因我微才所缚。”于是探春题了匾额——《万象争辉》:“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何惭学浅微。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生光辉。”,后“元妃命探春另以彩笺誊录出方才一共十数首诗,出令太监传与外厢。”
元宵佳节灯谜诗
恰逢元宵佳节,又值薛宝钗生辰,双喜临门,贾母心中欢喜,便凑份子设宴庆贺,院中姐妹欢聚一堂。贾元春不能亲临,“差人送出一个灯谜儿,命你们大家去猜,猜着了每人也作一个进去。”探春与宝玉、林黛玉、史湘云等“也都解了,各自暗暗的写了半日。”贾母见元春这般有兴,便命他姊妹各自暗暗的作了,写出来粘于屏上,于是探春作了灯谜:“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节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贾政道:“这是风筝。”探春笑道:“是。”
下帖成诗社
贾政点了学差,拜别贾母后,贾探春下帖邀请贾宝玉和众姐妹到秋爽斋,“只见翠墨进来,手里拿着一副花笺送与他。”宝玉因道:“可是我忘了,才说要瞧瞧三妹妹去的,可好些了,你偏走来。”,恰巧贾芸送了宝玉两坛白海棠花,便由此取名为“海棠诗社”。林黛玉提议:“先把这些姐妹叔嫂的字样改了才不俗"“极是,何不大家起个别号,彼此称呼则雅。”于是众人各起了别号,李纨(稻香老农)、贾迎春(菱洲)、贾惜春(藕)、宝玉(怡红公子)、黛玉(潇湘妃)、薛宝钗(蘅芜君)、史湘云(枕霞旧友)、探春(蕉下客)。首次作诗,众人皆觉黛玉更佳,但李纨却认为宝钗应拔得头筹,遂以社长之名,定了宝钗为诗冠。后日开第二社,贾探春做了《簪菊》《残菊》,其“短鬓冷沾”“葛巾香染”二句被宝钗评为“把簪菊形容的一个缝儿也没了”。
为王夫人解围
贾赦要纳贾母的贴身丫鬟鸳鸯为妾,“老爷因看上了老太太的鸳鸯,要他在房里,叫我和老太太讨去。”,贾母知道后气的浑身乱战,一时失了理智,将身旁的王夫人给大骂一通。在场的薛姨妈、王夫人、王熙凤、李纨、薛宝钗、宝玉等人皆不敢辩,贾迎春老实,贾惜春小,因此窗外听了一听,便走进来陪笑向贾母道:“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要收屋里的人,小婶子如何知道?便知道,也推不知道。"“探春有心的人”,三两句便打破僵局,为王夫人解了围。
理论表志向
探春舅舅赵国基去世,“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昨日死了。昨日回过太太,太太说知道了,叫回姑娘奶奶来。”,探春的母亲赵姨娘跟探春要四十两银子,探春只拨“给他二十两银子”。后与赵姨娘理论,表达自己“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话也没有我乱说的。”,赵姨娘指责探春忘了根本,不顾亲情,“……如今你舅舅死了,你多给了二三十两银子,难道太太就不依你?……如今没有长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拣高枝儿飞去了!”,探春气的不认赵国基舅舅,“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升九省检点了。哪里又跑出个舅舅来。”
治理大观园
王熙凤因故无法继续管理大观园,便由探春、李执、薛宝钗等接了班,“探春与李纨暂难谢事”“又恐失于照管,因又特请了宝钗来,托他各处小心”,探春先是取消了宝玉、贾环、贾兰以上学为名义,实际上作为袭人、赵姨娘、李纨零花的月钱,“学里每人又多这八两?原来上学去的是为这八两银子!从今儿起,把这一项竭了。平儿,回去告诉你奶奶,我的话,把这一条务必免了。”后在大观园内实行了“婆子承包制”,节省了打扫费用,“不如在园子里所有的老妈妈中,拣出几个本分老诚能知园圃的事,派准他们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们交租纳税,只问他们一年可以孝敬些什么。”
勇于出手护尊严
抄检大观园时,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不知趣,作势招惹贾探春,王熙凤见他这样,忙说:“妈妈走罢,别疯疯颠颠的。”一语未了,“只听“拍”的一声,王家的脸上早着了探春一掌。”
和亲远嫁
程高本结局
贾政外出办差,与一位镇海总制结识,两人一见如故,贾政听闻这位镇海总制有一个儿子,于是就做主将探春许配给了镇海总制的儿子,“好便好,但是道儿太远。虽然老爷在那里,倘或将来老爷调任,可不是我们孩子太单了吗。”“况且老爷既在那里做官,上司已经说了,好意思不给么?想来老爷的主意定了,只是不敢做主,故遣人来回老太太的。”
原著中对探春结局的叙述为探春远嫁海疆,一段时间后探春回京探亲,贾府众人远远接着,见探春出挑得比先前更好了,服采鲜明。
脂本结局
与程高本结局不同,脂批指出探春八十回后结局是“远适”,但所嫁何人还有争议,探春改革的同时,江南甄家太太奉旨带了三姑娘进宫请安,伏贾探春奉旨成婚,后文不时提到“有官媒婆来求说探春”,“有广东的官儿来拜”。贾母八旬大庆,特写粤海将军邬家的围屏,丁维忠认为邬家正是贾探春婆家。
张庆善则主张探春可能所嫁是某个国内王爷,如南安王或者北静王,后来因此王坏了事,陪同流放。梁归智认为探春是嫁给海外做王妃。
由于第63回抽花名签时探春是“必得贵婿”,以及“日边”、“瑶池”、“凤凰“等文本内后妃的象征,王妃说相对合理,相对探春的“必得贵婿”,63回李纨说林黛玉是“不得贵婿反挨打”则隐含了八十回后黛玉因拒绝皇家和亲而挨打的命运,对此芦哲峰发出”难道黛玉的命运真的会凄凉于斯吗?我尚如此不忍”的感叹。西岭雪指出探春和亲起因可能正是主动替嫁而成全了黛玉,本来和亲人选是黛玉。
相关人物
赵姨娘
是贾政之妾,王夫人说其“养出这样黑心不知道道理的下流种子”;王熙凤歧视她,骂她是“歪心邪意、狐媚子霸道”。是贾环和贾探春生母,弟弟是赵国基,赵国基死后赵姨娘去找探春讨要银子,并指责探春。
贾政
贾探春的父亲,荣国府的二老爷,妻子为王夫人,妾是赵姨娘和周姨娘,不懂得世务,又崇尚诗礼。
王夫人
出身于“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王家,是贾政的妻子,是贾探春的嫡母。是贾元春、贾珠、贾宝玉的母亲,又是薛姨妈之姐,薛蟠、薛宝钗的姨母,王熙凤的姑母。其性格复杂,性情直率,为人慈爱宽厚,“固然是个宽仁慈厚的人,从来不曾打过丫头们一下”,不像王熙凤那样贪欲,追求权力和金钱,也不像贾母那样善于享受生活的乐趣,贾母说她“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
贾宝玉
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是贾探春同父异母的哥哥,也是贾元春和贾珠的弟弟,妻子是薛宝钗。贾宝玉自幼得贾府老太太宠爱,沉溺于富贵温柔之乡,亲近女色,与林黛玉为青梅竹马,后在家族安排之下娶薛宝钗为妻,后放弃薛宝钗,出家为僧。
贾环
贾政庶出次子,生母为赵姨娘,是贾探春的胞弟。性格顽劣、吝啬,因一二百文就能与下人闹起脾气,同时尚学,小有才华,贾政曾对其说“宝玉读书不如你两个”。
贾元春
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嫡长女,金陵十二钗之一,也是贾珠的胞妹,贾宝玉的胞姐,贾探春同父异母的姐姐,贾元春是家族的骄傲,早年因“贤孝才德”被选入宫中充任女史,后被封为“贤德妃”成为元妃,使贾府一跃成为皇亲国戚,富贵兴盛到了极点,大观园便是因贾元春省亲而建。
贾迎春
贾元春堂妹,贾探春堂姐,父亲贾赦,嫡母为邢夫人,生母为贾赦之妾,性格软弱,任人欺侮,只知退让,攒珠累丝金凤首饰被乳母拿去赌钱,“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事。”,后被贾赦嫁给孙绍祖,被孙绍祖虐待致死,落得一个悲剧的下场。
贾惜春
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珍之妹,贾敬之女,宁国府贾元春,也是贾探春的堂妹,是贾家四姐妹中年纪最小的一位。
侍书
贾探春的贴身大丫头,性格刚强,有勇气,敢骂邢夫人陪房王善保家的,与贾探春一样令人敬佩。
形象分析
才自清明志自高
探春拿得起、放得下的大志高才超过钗黛和王熙凤。脂砚斋对探春的评价,以“敏”一字概括,说其“看得透,拿得定,说得出,办得来,是有才干者”,“故赠以‘敏’字”。后治理大观园时,下人们评价探春“精细处不让凤姐”,探春实行“婆子承包制”“一个破荷叶,一 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
在探春欲成立诗社时,她在给宝玉 的信笺中写道:“孰谓雄才莲社,独许须眉;不教雅会东山,让余脂粉耶? ”在舅舅赵国基去世与生母赵姨娘理论时,探春表明:“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由此可见,探春虽身为女子,但其爽朗气概不输男子,志向远大。
元妃省亲时,探春也题匾额,被夸赞“迎、探、惜三人,要算探春在又出于姊妹之上”,在木瓜诗社的菊花诗会上,探春所作的《簪菊》仅次于林黛玉三首,其中“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以上可看出探春的出众才华。
自卑与自强兼具
探春是贾政庶女,庶出的地位成了探春的一大心病。探春治理大观园时,王熙凤对其:“好,好!好!,好个三姑娘, 我说她不错。 只可惜她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 ”探春在和宝玉谈话时喊出 “ 姐妹兄弟跟前 ,谁和我好 ,我就和谁好, 什么偏的 、庶的 , 我也不知道 ” 这是发自她心灵深处的痛苦的呼喊 。 这些话里包含着相当强烈的反对以嫡庶论贵贱的平等思想 ,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对封建宗法制度 、封建伦理关系的抗议。
抄检大观园时,“自恃是邢夫人陪房,连王夫人尚另眼相看”,探春“况且又是庶出 ,他敢怎么着”,可看出当时对庶出的偏见,后探春扇王善保家的一巴掌时,“你是什么东西, 敢来拉扯我的衣裳……你打谅我是同你们姑娘那样好性儿,由着你们欺负他,就错了主意! 你搜检东西我不恼,你不该拿我取笑。 ”探春气愤地打了王善保家一记耳光 , 并不是不满于统治者的侵犯人权 , 而是敏感于王善保家的对她庶出地位的轻视,她主子尊严的侵犯。
悲剧形象的代表
在金陵十二册的判词中,探春判词为:“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这正是一个悲剧的结局。贾探春在贾府无法遏止的奢糜腐朽的形势下进行 “ 兴利除弊 ” 的改革,在她面前站着的是一个庞大的封建社会的腐败肌体 ,这就不能不导致一出悲剧 。贾探春在这样的环境里发展她的性格 自然是悲剧的性格。
探春远嫁海隅,“运偏消”也指出了探春的命运越来越不济,探春是精明志高之人,其才华仅在贾元春之下,但却生不逢时,家族已经到了“末世”,加之其庶出的身份,因而“运偏消”。清明节本为祭奠逝者的日子,探春在这一天远行正暗示着她悲剧性的命运归宿。《红楼梦曲·分骨肉》中“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涕泣。”一旦风筝断线,探春就无法维持她原先的权力地位,而探春远嫁的真正原因,是皇帝授意贾家让庶出的探春去海外和藩,一旦远嫁和藩便无法再回至故国,在那边也无依无靠,命运难测。直接道出探春象征探春要漂洋过海,像风筝断线一样永无回归之日的悲剧结局。
人物评价
贾探春是曹雪芹心中“才高精明”的代表女性,正册判词中就描写贾探春“才自清明节志自高”。众人看上面是一枝杏花,那红字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
红学家脂砚斋老先生评价贾探春:噫!事亦难矣哉!探春以姑娘之尊,以贾母之爱,以王夫人之付托,以王熙凤之未谢事,暂代数月,而奸奴蜂起,内外欺侮,锱铢小事,突动风波,不亦难乎!以凤姐之聪明,以凤姐之才力,以凤姐之权术,以凤姐之贵宠,以凤姐之日夜焦劳,百般弥缝,犹不免骑虎难下,为移祸东吴之计,不亦难乎!况聪明才力不及凤姐,权术贵宠不及凤姐,焦劳弥缝不及凤姐,又无贾母之爱,姑娘之尊,太太之付托,而欲左支右吾,撑前达后,不更难乎!士方有志作一番事业,每读至此,不禁为之投书以起,三复流连而欲泣也!
学者薛瑞生评价贾探春:“大观园里有两位男子气质的女子,这就是贾探春和史湘云。探春的男子气质表现为政治风度,贾探春是封建社会的预言者,她最早看出并最早预言了四大家族无可挽回的必然败落的命运。”
学者王颖卓评价探春是一位美丽灵秀、性格开朗、志趣高雅的千金小姐,又是一位有胆有识、才华出众的人物。
学者姚燮评“一 解了然,探春可爱”
红学家王希廉评 “真是善于劝解者”
洪秋蕃评:有春则赏之,无春则探之,不肯虚掷春光,故其为人果敢有为,长得春气,非葳蕤自守者比,且明于事理,腹有阳秋,皆探讨之功也,故曰探春。
二知道人:探春神情态度,近于跋扈,嫁与将家儿,谚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矣。
贾探春自述:朴而不俗,直而不拙。
兴儿:三姑娘的浑名是“玫瑰花”。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只是刺戳手。也是一位神道,可惜不是太太养的,“秃鼻乌鸦窝里出不死鸟”。
探春诗作
灯谜诗《风筝》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第二十二回元宵节灯谜,贾元春的谜语是“炮仗”,贾迎春的谜语是“算盘”,轮到贾探春的谜语则是“风筝”。
匾额《万象争辉》
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何惭学浅微。
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生光辉。
第十七回至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探春的题诗。
上阕《南柯子·柳絮》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
也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红楼梦》第七十回,柳絮诗会,是大观园最后一次诗会。贾探春、贾宝玉合作的,为五首柳絮词之一。上阕为探春所写。
《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第三十八回,是贾探春所作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在李纨的评论中被认为仅次于林黛玉的三首,是菊花诗会的亚军。
《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红楼梦》的第三十八回,是贾探春所作一首七言律诗。经过木瓜诗会,贾探春自由选题所作。
《花笺》
娣探谨奉
二兄文几: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忍就卧,时漏已三转,犹徘徊于桐槛之下,未防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昨蒙亲劳抚嘱,复又数遣侍儿问切,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何惠爱之深哉!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
此
谨奉。
第三十七回探春邀请宝玉等人成立海棠花诗社给宝玉所写的邀请贴。
《咏白海棠》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第三十七回,贾探春发起的海棠诗会的作品,由贾探春、薛宝钗、贾宝玉和林黛玉完成四首作品,这首诗是由贾探春所作。
人物影响
探春是封建叛逆者的代表之 一,体现了曹雪芹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另外探春的理家方式是对王熙凤理家方式的改革和完善,这种完善 首先体现在管理班子的改革,即变一人管理为集体管理,这样做一方面管理者可以共商计策,另一方面可以相互制约。 管理行为的描写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也为后人的管理提供了参考。
探春在管理荣府期间 在遇到 “ 重大 ” 决策问题时 ,她谨慎而又仔细地与薛宝钗 、李纨商量 ,增加决策的可行性 ,争取达到最优化标准 。这对现代化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决策民主化,增加决策的透明度是 一 种很有意义的启示 。
探春是“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同时具有公平的管理思想、公正的管理意识。在改革中表现了杰出的管理才能。 作为改革家的探春其所具有的哲学家的思维 ,经济学家的头脑 ,战略家的眼光 ,政治家的气魄 , 军事家的决断等才智,是很有现实借鉴意义的。
探春虽然努力去挽救濒于覆灭的贾府的命运,然而终无回天之术,自己最终也没能逃脱悲剧的命运,告诉我们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无法改变的。从管理学角度看,探春对荣府的管理和改革对现代领导者和管理者是有一定的启迪作用的 。
相关作品
电视剧
参考资料:
电影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豆瓣.豆瓣.2023-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