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安重荣

安重荣

安重荣(?—942年),小字铁胡,朔州市(今山西朔州市)人。祖父名从义,利州刺史。父名全,胜州刺史、振武马步军都指挥使。

安重荣善骑射,为振武巡边指挥使。晋高祖在太原起兵,让张颖暗地招重荣,高祖即位,拜重荣为成德军节度使。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非常骄横,高祖对他们的供奉更加恭谨,重荣很愤怒。吐浑白氏臣属契丹,因契丹的暴虐而十分痛苦,重荣招诱他们入塞,并招集亡命者,督课百姓种植稗草,养马一万匹,所为更加骄横,于是怒杀指挥使贾章。重荣越份地奢侈,认为金鱼袋不够显贵,刻玉为鱼佩戴。娶了两个妻子,高祖因此一并封爵。天福六年(941)夏,契丹使者拽刺路过镇州,重荣凌辱他,拽剌言辞不逊,重荣大怒,拘捕拽刺,率轻骑掠取幽州南境的百姓,安置在博野。重荣反叛行进到宗城破家堤,高祖派杜重威迎战,军队已交战,将领赵彦之与重荣有矛盾,临阵卷旗投奔晋军,军队二万都溃去。重威军队到达城下,重荣裨将自城西水碾门引官军入城,杀守城二万多人。天福六年(941)冬,重荣以吐浑数百骑兵守牙城,重威派人擒获他,斩首进献,高祖御楼接受他的左耳,命人将他的首级涂漆后送往契丹。改成德军为顺德,镇州称恒州,常山称恒山。

人物生平

安重荣,自幼有力,善骑射。后唐长兴年间,为振武巡边指挥使,曾因犯罪入狱,几乎被杀。其母赴东都洛京(今洛阳市)申告,后李嗣源李嗣源下诏释放。石敬瑭起兵太原市派人暗招,以巡边千骑赴太原。石敬瑭称皇帝后,授镇州(今正定县)成德军节度使。这样,同僚及衙役们不敢贪赃枉法,胡作非为,镇州一带得以保境息民。

石敬瑭石敬瑭与辽朝约为父子、割让幽云十六州,以为“此晋之万世耻也!”曾上表直斥。石敬瑭固执已见,不听劝谏。安重荣后起兵反晋,大败,被杀。

 早年事迹

安重荣,生年不详,卒于后晋天福七年(942年)。他,小字铁胡,出身于朔州市(今山西朔州市),其祖父安从义曾任利州区(今四川广元)刺史,父亲安全则官至振武(治所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西北)马步军都指挥使。

后唐清泰二年(935年),面对后唐朝廷的腐朽与衰微,他审时度势,毅然决定投奔于正于太原市举兵反叛、意在问鼎天下的石敬瑭麾下,率千余精锐骑兵奔赴太原,成为石敬瑭麾下的一员猛将。

随着石敬瑭在清泰三年(936年)被辽朝耶律德光册封为太晋皇帝,后晋王朝正式建立,安重荣亦随之水涨船高,被委以重任,出任成德军节度使(治所在镇州, 今正定县)。

然而,安重荣的野心并未止步于此。他目睹了后唐末帝李从珂与晋高祖石敬瑭通过兵变登上皇位的历史,心中不禁生出了“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的豪言壮语,透露出他对权力的渴望与追求。加之他平素性格倨傲跋扈,时有僭越之举,自然引起了当朝权贵的忌惮与排挤。尽管内心充满愤恨与不甘,但安重荣深知自己羽翼未丰,时机未至,故而只能隐忍不发,静待时机。

起兵背景

石敬瑭,作为后晋王朝的开国皇帝,深知自己是在辽朝耶律德光的扶植下才登上帝位的。面对这一现实,石敬瑭做出了一个极具争议的决策——尊称比自己年轻十一岁的耶律德光为父皇,自己则甘愿屈居儿皇帝之位。

彼时,耶律德光领导下的 契丹政权,对境内北边的诸多民族实施了严苛的统治,横征暴敛,肆意掠夺,甚至强迫各部落的青壮年自备装备,准备南侵中原。然而,这种暴政并未能如愿凝聚起南下的力量。相反,少数民族人民因不堪忍受契丹的残酷统治与道德上的谴责,纷纷选择反抗。吐谷浑、沙陀、突厥等部落首领,带着他们的族人、财产,历经艰难险阻,投奔中原,寻求庇护。同时,黄河流域的党项族、逸利、越利等族部落也通过使者,向后晋王朝控诉在辽朝统治下的苦难,渴望联手反抗,重获自由。

更为紧迫的是,那些被后晋割让给契丹的幽云十六州的人民,他们对中原 的思念之情日益强烈,渴望回归故土。连朔州市节度使赵崇也联合本城将校,驱逐了伪节度使刘山,表达了强烈的归附后晋的愿望。

在这样的背景下,安重荣对呻吟于契丹铁蹄之下的人民较为同情和支持,积极支持并援助那些饱受契丹欺压的民族。他不仅招揽了一些少数民族部落进入塞北地区,还为他们提供了庇护与帮助,这一举动无疑是对辽朝霸权的有力挑战。然而,耶律德光得知此事后,迅速向石敬瑭施压,要求将这些人遣送回辽,并严惩那些保护他们的后晋官吏。

起兵原因

石敬瑭手握耶律德光的圣旨,内心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与挣扎。他深知安重荣手握重兵,态度坚决,一旦激怒,后果将难以预料。面对这一棘手局面,石敬瑭无奈之下,只得派遣供奉官张澄率领两千余精锐,试图将已定居于并、镇、忻、代等地(今山西省中部、河北省西部一带)的少数民族部落百姓强行遣返。然而,这些百姓心怀故土,去而复返,安重荣非但没有阻挠,反而慷慨接纳,妥善安置,并借此机会扩充军备,编练甲兵,静待时机,准备向辽朝发起挑战。

面对安重荣的强硬态度,石敬瑭并未放弃努力,他连续发布圣旨,言辞恳切地告诫安重荣务必遵守与契丹的既定盟约,强调后晋君臣需恪守诚信,勤勉事奉。然而,安重荣对石敬瑭仍抱有一丝期望,他精心撰写了一篇长达千言的奏章,详细阐述了辽境内反抗浪潮的汹涌澎湃,各部落对中原王朝的深切向往,以及他们渴望回归的迫切心情。同时,他还揭露了朔州市节度使赵崇等人倒戈相向的壮举,力陈此时正是后晋发兵征讨契丹、一雪前耻的绝佳时机。

为了争取更广泛的舆论支持,安重荣将奏章的要旨提炼成文,广泛传阅于后晋的文武大臣及四方藩镇之中。此举迅速赢得了朝野上下的广泛理解与同情,为他的抗辽主张赢得了宝贵的民心。

然而,当石敬瑭仔细阅读完这份奏章后,他意识到安重荣的反叛之心已昭然若揭。他深感忧虑,坐立不安,于是亲自前往邺城遗址(今大名县西北),连续发布了十道诏书,试图以情以理劝谕安重荣回心转意。但安重荣目睹了石敬瑭一味妥协、卖国求荣的软弱行径,对后晋的未来深感绝望。他深知,与这样的君主同行,无异于与虎谋皮。于是,他毅然决然地与石敬瑭分道扬镳,踏上了独自抗辽、拯救苍生的艰难道路。

起兵叛乱

后晋天福六年(公元941年),正值国家多事之秋,石敬瑭为巩固北疆,亲率大军北巡邺城遗址,致使京城防卫空虚。此时,心怀壮志的安重荣,洞察时局,密书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共谋起事,意图形成南北夹击之势,重振河山。安从进接书后,果断响应。

这一年,天灾人祸接踵而至,旱灾与蝗灾肆虐,百姓苦不堪言。安重荣以此为契机,高举抗辽大旗,迅速汇聚起数万饥民,他们心怀希望,誓要觐见石敬瑭,讨个公道。大军浩浩荡荡,直指邺城遗址,行至广宗县(今河北威县附近)时,遭遇了由杜威率领的晋绥军精锐。两军对峙,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与安重荣素有嫌隙的将领赵彦之突然叛变,投奔晋军,导致安重荣军阵脚大乱,一溃千里。安重荣本人虽奋力突围,但终因寡不敌众,仅率十余骑残部逃回镇州。

在镇州城内,安重荣与全城军民同仇敌忾,利用牲畜皮革匆匆制成铠甲,誓死守卫家园。杜威则率大军将镇州团团围住,企图一举歼灭。然而,镇州军民在内外交困、粮草断绝的绝境中,他们浴血奋战,给晋军造成了重大伤亡,却始终未让敌人踏入城门半步。

最终,因一名将领的背叛,晋绥军得以从城西水碾门突入城内,守城军民两万余人壮烈殉国。安重荣在绝望中,仅带着数百名吐谷浑骑兵退守牙城,进行了最后的抵抗。但终因饥饿困顿、力量悬殊,他未能逃脱失败的命运,被晋军俘虏。

天福七年(公元942年)正月,寒风凛冽,石敬瑭为向“父皇”耶律德光邀功,下令将安重荣斩首示众,并将其头颅装入匣中,作为自己卖国求荣的“战利品”。这一举动,无疑是对后晋军民忠诚与勇气的极大侮辱,也预示着这个王朝即将走向更加黑暗与衰落的深渊。

后人评价

石敬瑭为取得皇帝宝座,不惜出卖民族利益,认贼作父,对辽朝称臣、割地、纳帛,无所不至,使中原百姓陷于水火之中。后晋文臣武将中唯有安重荣自恃忠心,旗帜鲜明地反对石敬瑭奴颜婢膝的投降政策,痛斥他饮鸩止渴的卖国行径,力所能及地保护北边诸族部民,遏制契丹人的狂妄野心,这种抵抗外族侵略的爱国心与民族气节值得后人称颂。

亲属成员

祖父:安从义,利州刺史

父亲:安全,振武军马步军都指挥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