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龚云表

龚云表

龚云表,男,汉族,著名艺术评论家,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他的职业生涯主要集中在艺术策展和艺术评论领域。曾任上海艺术博览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和上海春季艺术沙龙组委会副秘书长。

人物简介

龚云表,早年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从事艺术策展和艺术评论。曾任上海艺术博览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上海春季艺术沙龙组委会副秘书长。

出版

专著:《诗心舞魂——中国飞天艺术》、《国画卷·挥洒丹青写精神》、《陶瓷卷·澄泥烈焰铸陶魂》、《西方雕塑这棵树》等。

主编:“上海市油画名家实录丛书”8种,“中国当代版画名家实录丛书”8种,《在江南——中国油画家风景写生》等。

策划编辑:《批评家的批评与自我批评——2003上海春季艺术沙龙论坛文集》、“艺术市场研究文丛”3种,“生活艺术空间丛书”6种,《上海艺术博览会图录》和《上海春季艺术沙龙图录》等大型画册。

撰写艺术评论、著作,分别发表于《江苏画刊》、《艺术当代》、《艺术界》、《美术界》、《东方美术》、《美术天地》、《美术观察》、《艺术市场》、《书城》等杂志。

策划各类艺术展览十余个。

龚云表:点评张雷平

名家点评:龚云表

张雷平置身于中国画现代化转型的进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逐渐走向成熟,不仅在笔墨形式上树立自己的语言,在形式构架上追求自己的图式,而且更在作品中以当代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精神支点,用当代精神来营构属于自己的中西融合及抒情写意的艺术风格和现代形态,实现了对中国画和传统海派笔墨精神的当代阐释。从她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其对传统海派绘画价值的重新判断和特立独行的原创精神。她从传统笔墨中脱颖而出,又借鉴西方的艺术观念和形式语言,在中西融合的基础上进行中国画在本体论上的重建,最终形成了属于她自己的具有现代形态和充满诗性的“抒情写意”绘画风格。无论是烘晕染、线描勾勒,还是散点透视、均衡构图,张雷平无不驾轻就熟、精到贴切。然而对她而言,这些仅仅只是一种“立象以尽意”的手段和媒介。她更注重的则是笔墨赋予的趣味和格调,一种“意”与“象”、“形”与“神”相生相偕的畅神写意,最终在作品中凸现出一种抒情性的品质。这种抒情性自然要以娴熟过硬的技巧作为支撑,但是更本质的则是始终紧扣着她的生命感性的直接体验。视觉形式的风格制造只是作为体现她的主体价值的载体,她着意于在作品中营建深的诗化意境,以抒发她内心喷薄欲出的情感。

张雷平的心目中,写生既能使自己从大自然的源头获取灵感,又能让自己始终保持一种生气勃勃、充满激情的创作状态。并能有效地摆脱中国画因循守旧、陈陈相因的陋习,从而创作出生动的、鲜活的、有新意的作品。这些作品,可视为她对大自然的一种生命体验和精神投射。她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充分调动个人的人生感悟和记忆,使大自然的形态通过她的形式语言诸如构成、线条、色彩、空间、节奏等关系而发生变化,产生另一种景象。这种景象依然是真实的,它是画家的精神回归大自然后融入形象之中的心象,是经过她心灵的滤析后得到抽离和提升后的形象,也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所说的“意”与“象”的和谐融合。

她笔下的芦花,如在《芦花飞雪》、《金秋》、《高秋飞雁》和《胜雪》等作品中,墨飞色化,“元气塞天地,万古常周流。”有如一气贯通的生命之流、一种云霞雾霭的天地脉象在其中涌动激荡。而在《红土花扬》、《红色交响》、《前程》和《夕阳》等作品中,张雷平则采用了曙红色、朱色入画,整个画面有如一片升腾的火焰,让人感到了她沸腾的青春热血。这是完全被情感化的色彩,体现了她对大自然的主观感受。张雷平从传统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主动走向属于更加内心表现型的自我创造,在对象与自我之间,客观与主观之间,寻找足以自我认定的“真实”。在这里,她既挣脱了“形”的藩篱,跟着内心感觉塑造形象,又能适可而止地在过度的抽象面前驻足,正如吴大羽先生所说:始终游走在“形象与心象之间”,成为一种在美学意义上情感与形式之间达到动态化的情景交融、和谐统一。这也正是张雷平抒情写意风格的重要内涵。

作为一位女性画家,张雷平虽然是从一个女性特有的审美视角和个性化的诗性语言,架构起独具特色的形式空间,但是在她笔下,从来没有风花雪月式的怡情小景,多的则是广阔视野中的丘壑梯田、芦花旷野,而张雷平所具有的宽阔的襟怀和坚韧的风骨同样反映在她的花卉作品之中。

在舞动腾跃、挥洒自如的笔墨线条背后,蕴藏着画家内心情感世界的丰沛和细致入微。在这些作品的画面上,侧重气韵的流转。芦花、白玉兰紫藤蜡梅,在风姿摇曳中天真烂漫,蕴藉着充满生机活力的自然情怀。在这些作品中,还呈现出一种属意构成审美上的装饰美,张雷平不追求逼真的自然再现,而是通过这种近似平面构成的装饰美,营造出一种意韵深邃的诗性境界。而在这种的装饰性中栖息着一个睿智的女画家的灵魂。

海派绘画博大精深的传统笔墨早已高度成熟,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将其转化为现代形态,是当今海派画家们共同面临的挑战。张雷平以她创造性的艺术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在当代开拓海派绘画艺术发展的空间成为可能,也证明了只要把中国画的变革纳入时代文化的大格局之中,融入当代审美的观照方式,便有可能实现具有突破价值和意义的艺术创新。

摘自《中西融合和海派抒情写意张雷平国画艺术简论》 龚云表 艺术评论家

(本文来源:东方网 )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