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宋世科

宋世科

宋世科,合肥人,汉族,抗日爱国将领,国民革命军少将。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1914年,任广东巡防营统。1916年,表弟卫立煌投奔,将卫推荐给粤军旅长吴忠信合肥市人)任随从副官,第二年又由吴忠信介绍入大元帅府警卫团,任孙中山的卫士。1918年与表弟卫立煌共同创办合肥立志中学,位于义兴镇卫乡村,校长由宋世科的长女宋珍健担任。1922年10月,任孙中山广东东路讨贼军暂编第一统领部统领(军长蒋介石、参谋长许崇智)。1922年11月,任福建省建阳县知事。1926年6月,第一次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十八师第五十三团团长(军长李福林、师长胡谦)。1929年,任皖北寿县县长兼寿、凤、怀、定四县民团总团长。1930年夏,在蒋、阎、冯中原大战中,任“讨逆军第三支队司令”,1931年7月改编为暂编第二旅任旅长,1932年改编为独立第四十旅任旅长。1933年1月,任 国民革命军第四师副师长(师长邢震南,副师长冷欣,参谋长章桂龄)。

内战时期

1931年8月10日-9月23日,宋世科率部(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暂5旅、57师、暂2旅)与中国共产党红军11师、12师、教导师、30师作战,收复英山县中国工农红军被迫转移。豫鄂皖“英山战役”是国共内战前期主要战斗之一。国民革命军进占以金家寨为中心的皖西北革命根据地,尔后再由北向南,将红军主力压迫于英山以南之长江北岸。同时,蒋介石还提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进剿方针,采取编组保甲,厉行“连坐法”,组建“义勇队”,乡绅“回乡执政”等措施,强化各级党政机关和地方武装,配合其军事进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时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编成内,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作战。在第四次反“围剿”期间,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随红四方面军总部转战于鄂东北地区,参加了红安县城西之冯寿二、冯秀驿战斗,七里坪战斗,扶山寨(又称胡山寨)战斗,由豫东南转至皖西北。红二十五军第七十四,第七十五师,从六月中旬开始,即在皖西北地区南起英山县、北迄霍邱县等地。至九月上旬,独山县、麻埠两地,先后被国民革命军占领。九月十日,红二十五军在金家寨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主力会合后,第七十四师及第七十五师二二五团即被编散。之后,第七十三师随方面军总部南下英山,继经团陂、新洲区、八里湾等地,返回黄安地区。十月十二日,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部率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七十三师和少共国际团共两万余人,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越平汉路向西转移。与此同时,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两个团)和军部特务营,以及红九军第二十七师(三个团),先后在皖西北、鄂东北地区完成掩护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任务后,即留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继续坚持反“围剿”斗争。

抗战时期

1937年7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11月9日上海市失守。12月13日南京失守。南京失守后,国民政府成立第四游击区,以在皖北之保安队及在该区宋世科、孙伯文、季光恩等游击部队为基干,归李品仙副司令长官指挥,截断津浦南段,以阻止敌之增援。1938年4月,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大捷,给日军精锐矶谷、板垣2师团以歼灭性打击。同年4月23日,日军第6师团板井支队从芜湖市出发,先后攻占和县含山县巢湖市合肥市东南的夏阁镇,随即沿淮南铁路和巢湖水路急进,进攻合肥。国民革命军为“确保淮南市要地,阻止日军北进”,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六集团军第10军第41师、第48师于4月25、26两日奉命由河南商城、湖北英山向合肥集结。5月4日晨在合肥的部署(奉命前来保卫合肥的第87军199师尚未赶到)是:48师第142旅布防于合肥城、店埠一线,48师144旅布防于梁园镇八斗岭一带,41师布防于合肥东北元、靠山集、曹家店一带。合肥警备司令部司令宋世科所属保安第5、第7两团和巢湖水警总队炮兵团1营于5月5日也奉命归徐源泉指挥。徐源泉第26集团军指挥部设于合肥城三育女学(今南门小学)内。舒城县于8日失守,国民革命军145师及保安第5、第7两团与宋世科部一团退七里河区。日军于11日从肥东县进攻,12日夜,战事迫近城郊。13日,徐部主力撤往岗集。14日合肥市沦陷。坂井的第11旅团,于6月16日到达潜山东北地区约25公里之源潭铺一带。与国民革命军守军第146、第147师接触战斗,17日10时占领了天柱山城。守军退至距潜山约2公里的潜水西岸之陆家店、高家集、河头铺、林家坂、王老屋以及潜山西北的古河洲、野人寨一线与日军对峙。18日拂晓守军国民革命军第135师等部反击,古贺九藏的骑兵联队则向潜山以南进攻, 19日18时,怀宁县县城沦陷(石牌镇)。

抗战胜利后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裁减军队,宋世科仿效寓公,解甲归田,回乡办学,从事农耕和经营。1950年,被中共政府逮捕后镇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