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八月的乡村

八月的乡村

《八月的乡村》是现代作家萧军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35年。

作品围绕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爱国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感人场景,展现了东北人民不甘当亡国奴,誓死保卫家乡,争取民族解放自由的决心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小说题材和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新文学中最早地、直接地正面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武装反帝题材的小说之一;也是最早地、直接地反映“九一八”事变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文学作品之一;更是最早地、直接地记录了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的前身——初创时期的盘石游击队成长、壮大的史诗。

内容简介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不愿做亡国奴的人民奋起战斗,抗日烽火遍地燃烧。

长白山地区活跃着一支抗日的磐石游击队。队伍人数不多,大多是贫苦农民,其余是青年学生和曾当过土匪的人。他们打炮台、攻据点,重创敌军,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们也不断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良习气。萧明与朝鲜族姑娘安娜恋爱,一度因感情用事而差点误了大事,在同志们批评帮助下,他认识了错误,把伤病员安全转移出去;唐老疙瘩因违反纪律而惨死于敌人枪口,但其情人李七嫂却从中觉醒,拿起他的枪继续战斗。

创作背景

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地区逐渐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土地上任意妄为,经济上大肆建掠夺,欺压百姓,文化上则施行专制,剥夺作家的言说自由,大力叫嚣满洲文化。面对国家危亡,日本帝国主义妄图从文化上消灭整个中华民族的时候,中国作家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虽然处在极其不自由的言说环境当中,很大一部分作家仍坚持民族立场,不向伪满洲政府妥协。1933年春夏之际,萧军和磐石游击队的傅天飞相见和长谈,当时磐石游击队在杨靖宇领导下斗争取得重大胜利。作者受磐石游击队英雄事迹的鼓舞。

1934年春季间,根据磐石游击队提供的真实材料,加上艺术上的虚构以及萧军个人在从事文学事业前的军队生活体验开始创作小说《八月的乡村》,直到1934年10月22日初稿完成,共14章。

1935年8月,《八月的乡村》被列为“奴隶丛书”之一,经上海奴隶社初版,由容光书局发行。其封面由鲁迅请人设计。

人物介绍

陈柱

中华人民革命军第九支队司令。他领导一支从敌人阵营中拉出来的仅有七人的小分队向王家堡飞速进发,准备与那里的革命军会师。随着斗争的深入,他带领的部队出现组织纪律性差、自由涣散的现象。陈柱司令意识到如果“没有铁一般的纪律是不能和我们底敌人斗争的”。他决定把队伍拉到东安进行整顿和训练。

在他发现萧明与安娜的恋爱关系后,他不允许自己的战士在紧张严肃的战斗中“为恋爱动摇了信仰,软弱了意志。”他决定让安娜随司令部向东安进军,萧明的分队留下保卫伤员。

萧明

人民革命军的一名队长,投笔从戎、追随革命的知识分子。他不是一个被事先拟好的革命“完人”式的“理想范型”,而是一个集个性主义、自由主义人道主义于一身的革命知识者。他的知识主体的身份意识非常强烈,他在革命的追求中并未放弃自我,而是在“他者”的质疑和批判中维持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独立主体意识,使之具有很强的反思精神。也正因为此,他在革命队伍中,显得茕茕子立,以至于遭到疏离和遗弃。

他与安娜的恋情被发现后,安娜听从命令随部队出发。萧明沉缅于个人感情,一度想自杀。但他又想到铁鹰队长劝他记取唐老疙瘩教训的忠告,想到不应该为私人情感而背离革命。在日军准备进犯龙爪岗的紧急情势下,萧明终于振作起来,表示服从指挥,着手准备与日军的战斗。

尽管萧明对革命进行反省和疑问,他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理想,甚至为之献出自己的生命。在革命的追求中,他反思包括革命在内的一切荒诞性和不合理性,他的怀疑是在于知识分子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与革命进行的对话和交锋。

安娜

司令部的秘书兼护士。她是一个丽姑娘,十四岁就参加了革命组织。在战斗生活中,她与知识分子出身的分队长萧明恋爱后被陈柱司令发现。陈柱决定让安娜随司令部向东安进军,萧明的分队留下保护伤员,她虽然痛苦,但还是毅然宣布中断恋爱,并竭力劝萧明克制自己的情感后随部队出发。

李七嫂

农村妇女。在日伪军疯狂掠夺后,王家堡变成了一片废墟。她的孩子被活活摔死。唐老疙瘩想把她带走,最却脱离了队伍而被敌人打死,李七嫂悲愤之余,勇敢地追上队伍,参加救护工作。

唐老疙瘩

农民出身的革命军战士。他在战斗中遇到了悲痛欲绝的李七嫂,他想把她带走,但是战斗的严酷和革命军的纪律不能允许。唐老疙瘩不听劝阻,最终脱离了队伍而被敌人打死。

铁鹰

中华人民革命军第九支队的分队长之一。他是农民出身,当过兵,因为复仇也去当过胡子。他高高的身材,严肃、刚强的性格,俨然似一支没有翅膀的鹰,人们全叫他绰号“铁鹰”,这是象征他的猛挚和敏捷。他为人正直、无私,能团结同志。他在萧明沉缅于个人感情想自杀时劝他记取唐老疙瘩教训的忠告,使萧明终于振作起来。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在主题上,《八月的乡村》着重描写东北地区沦陷后,人民组织起来,英勇斗争的故事,时间跨度小,是一幅真实的正面描绘东北人民保家卫国、奋勇抗日的战斗风貌的粗犷的素描画。小说宣传了革命的形势,反映了人民的伟大斗争,喊出了人民的正义呼声,表现了东北人民不甘当亡国奴、誓死保卫家乡、争取民族解放的思想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人民革命军在浴血奋战中展现着英勇无畏的精神与气魄,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通过对革命战斗生活的直接描写,发出了对时代精神的呐喊,是有着强劲音符的抗日救亡“战斗进行曲",揭示了中国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面前不前进即死亡,不斗争即毁灭的主题。

小说中响着英雄主义的音调,为民族解放的集体复仇、为个体图存的个体复仇以及因伴侣遇害的情感复仇相结合,既符合20世纪30年代主流思想达到了民族、国家的高度,又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表现了底层人民的生存困境。

艺术特色

在小说结构上,《八月的乡村》不追求完整的人物与情节,而采用片断式的短篇连缀式的结构方式架构全篇。

在小说风格上,作者把悲壮与崇高作为小说的主色调。作品写的是一支小部队虽然充满着艰辛、困苦、牺牲,甚至是失败的故事,但这些接受了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与历练的游击队员们,却依然以顽强的生命力与更坚强的精神力量迎接着新的希望。作者在小说中赋予人物以崇高的使命感。

小说采用艺术虚构的写作手法。《八月的乡村》作为艺术创作,其非纪实性质是明显的。磐石游击队的斗争业绩,在作品中虽有多方面的表现,但小说并不是磐石游击队斗争史。从队名看,磐石游击队与小说中的游击队名称不同,故写作不受真人真事的限制。从地名看,和磐石游击队活动密切有关的一些重要地名,在小说中都未曾出现;而小说中的兴隆店、王家堡子、龙爪岗等地名,则是东北地区的普通地名,为作者所虚拟,并非实名。从人物看,小说中支队司令员是陈柱,作者在塑造这位领导人的形象时,将杨靖宇的某些斗争事迹化作了小说中的情节。但陈柱并不就是杨靖宇,陈柱基本上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其他人物和总的故事情节也主要是虚构的。

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不同经历、不同思想素质、不同觉悟水平的抗日战士形象,其中有以司令员陈柱、队长铁鹰为代表的一批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还有在革命斗争中迅速成长起来的农民出身的战士陈三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出身的肖明、朝鲜族女战士安娜,还有在敌人的凌辱下终于觉悟而参加革命队伍的李七嫂等等。这些人物形象,都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作者营造的革命斗争的大舞台上,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独特的思想发展过程、独特的性格特征,都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

作品影响

《八月的乡村》出版时,鲁迅为此书撰写了序言。这部书中虽然描写的只是北方人民抗日斗争生活的一个侧面,但它却代表着当时全中原地区抗日军民的精神风貌。鲁迅在序言中这样说道:此书“显示着中国的一份和全部,现在和未来,死路与活路。”《八月的乡村》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很重要的地位。

作品评价

作家、文学家鲁迅:“我却见过几种说述关于东北地区被占的事情的小说。这《八月的乡村》,即是很好的一部,虽然有些近乎短篇的连续,结构和描写人物的手段,也不能比亚历山大·法捷耶夫的《毁灭》,然而严肃,紧张,作者的心血和失去的天空、土地,受难的人民,以至失去的茂草、高梁、螽斯科、蚊子,搅成一团,鲜红的在读者眼前展开,显示着中国的一份和全部,现在和未来,死路和活路。凡有人心的读者,是看得见的,而且有所得的。”

诗人、散文家聂绀弩:“就中原地区自己底文化程度说,《八月的乡村》在中国文坛上,就说不减于《铁流》或《毁灭》之在世界文坛,似乎也不算十分夸张。”

作者简介

萧军(1907年7月3日—1988年6月22日),中国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原名刘鸿霖,笔名三郎、田军等。妻子王德芬,前妻萧红,私生女鲍旭东

萧军于1907年7月3日出生在辽宁省凌海市沈家台镇碾盘沟村。由于家境贫困只上过小学。1925年开始军旅生涯,担任过见习官、军事及武术助教等职务。写作生涯是在军队中开始的。1932年,萧军在哈尔滨市化名“三郎”正式开始文学创作,并和中共地下党员、进步青年一起共同开展文学艺术活动。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萧军参照苏联著名作家亚历山大·法捷耶夫的《毁灭》完成了表现东北抗日联军抗日斗争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

参考资料

八月的乡村 (豆瓣).book.douban.com.20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