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国际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普遍现象,指发生在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即某些产业由一国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或地区的现象。这种转移通常是通过跨国界的投资和贸易活动实现的,目的是追求区域比较优势和市场扩张的需求。

历史背景

自古至今,共发生了五次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其中,最近一次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使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产业转移的动力源于发达国家制造业成本的上升和国际市场扩张的需求,以及移入国的成本优势和庞大的市场需求。

特征

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多个显著特征,包括高科技化和服务化发展方向、国际产业间和产业内的分工细化、国际产品内工序环节的调整和转移、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整合升级、跨国证券投资和并购成为主要方式、服务业外包快速发展以及发达国家产业领域的重点调整。

形成机制

国际产业转移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两种方式进行。前者包括雁形发展模式和产品循环发展模式,后者则主要依赖于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

趋势预测

预计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国际产业转移将继续存在,并且在不同区域之间转移,内容也将随之改变。具体趋势包括产业结构的持续提升、服务业投资的增长、产业链的整体转移以及跨国公司成为产业转移的主导力量。

方式

国际贸易方式

雁行形态发展模式

后发工业国采用的一种发展模式,旨在缩小与工业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上的差距。该模式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路径,促进产业相继更替发展。

产品循环发展模式

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发展历程。当后发工业国完成雁行形态发展模式后,也将进入该模式。该模式涉及新产品开发、国内市场开拓、海外出口及直接投资,最终导致发达国家逐步放弃原有产品的生产,转而投入更高层次的技术开发。

国际投资方式

外国直接投资

通过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FDI),一国能够向外转移本国的优势产业或边际产业。优势产业的转移侧重于技术转移和控制权,而边际产业的转移则称为小岛清模式,强调将衰退产业转移至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东道国。

发展趋势

结构高度化

未来的国际产业转移将更多地集中在高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高加工度的行业中,这是由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以及传统制造业成本优势的减弱。

服务业投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在中国,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物流相关的服务业外商投资也在增多。

组团式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趋势。这种趋势有利于降低跨国公司的成本,提高效率,并有助于区域产业规划和招商引资。

跨国公司主导

跨国公司在国际产业转移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投资方式也趋于多样化。在上海等地,总部经济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并对全国其他地方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资料

国际产业转移.营销枢纽.2024-10-25

国际产业转移.百度文库.2024-10-25

国际产业转移的概念及特点.百度文库.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