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山西段长城

山西段长城

山西段长城(Shanxi Great Wall)是中国山西省境内的长城遗址,主要分布于山西的9个市40余个县(区),总长度累计3500多公里,现存较完整的城墙和遗迹有1500多公里。

山西长城遗迹按朝代可分为战国长城、东魏长城、北齐长城、北周长城、隋城、宋长城、明长城、清长城,但以明长城修筑规模最大,前后共修筑了154年。按照空间分布,山西古长城可分为内外长城两条主线。外长城地势较为平坦,现存遗址以石基、土墙、土垄为主;内长城地势较陡,以险、奇、峻著称。山西长城板块主体区包括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北部,关联区包括阳泉市晋中市吕梁市长治市晋城市等部分区域。

长城是补正史之缺的珍贵实物资料。山西长城的发现,印证并补充或更正了有关历史文献的记载,为研究各时代长城的修建及相关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历史变迁

先秦时期

早在战国晚期,秦、赵长平之战时,秦国为“遮绝赵救及粮食”,在东起太行山、西至沁河的长治、晋城两盆地交界的山地沿线修筑了长城,今壶关县陵川县高平市诸县(市)仍存断续的长城遗迹。

汉朝时期

东汉立国初期,北部边疆面临着卢芳等割据势力和匈奴、乌桓、鲜卑频繁袭扰的严峻局面,从东汉建武十二年(36)至二十一年(45),东汉政府5次于北境修筑长城。今山西省左云县右玉县两县发现建武十二年长城遗迹,天镇县发现建武二十一年长城遗迹,成为目前唯一见有东汉长城的省份。

魏晋南北朝时期

北朝诸代延至隋朝,山西有着重要的地理位置,加之纷乱的政治环境和复杂的民族关系,长城的修建非常频繁。山西省东北部天镇县发现的一段长城,就属北魏长城,但到底是泰常长城,还是畿上塞围,有待进一步勘察研究。今宁武县中部至原平市西北部的长城,从其分布位置、遗迹特征等可以确定为东魏肆州长城,这里在当时也是东魏的北部边界。它们都是为防御北方柔然侵扰而筑。

北齐时,为防御山胡、突厥等,在今山西省西部吕梁山沿线有天保三年(552)的黄栌岭至社干戍长城,北部北岳恒山沿线有天保六年(555)的幽州北夏口至恒州长城。目前,在吕梁山沿线的方山县五寨县存天保三年长城的部分遗迹;在西起今兴县黄河东岸,向东北经岢岚县、五寨县、宁武县原平市代县山阴县应县浑源县广灵县,存天保六年长城遗迹。天保三年长城和天保六年长城后又成为天保七年(556)西河总秦戍至海长城的组成部分。天保七年长城是山西省除明长城以外,保存最为连续、遗迹也较为清晰的现存长城。另外,山西省东南部泽州县与河南省交界地带有河清二年(563)的轵关长城,此为防御北周进攻而建。

隋朝时期

北周隋朝时,突厥成为威胁中原王朝北境的主要势力,因此中原王朝多次修筑长城。涉及到今山西省的包括北周大象元年(579)的雁门至碣石长城,隋朝开皇元年(581)稽胡修筑的长城和杨坚敕修的长城,以后又有岚州刺史卫玄监筑的长城,还有开皇十六年(596)、十九年(599)修筑的长城,它们都位于山西省北部,是对旧有北齐长城,主要是北齐天保七年长城的修缮利用。目前在岢岚县发现较短的几段长城,均与北齐长城相连,是隋代开皇年间(581—600)修缮北齐长城时增筑所为。

隋以后至明代,山西长城的修筑明显减少。仅沁水县发现五代时期梁晋交战时所筑长城,岢岚县境的部分北齐长城,在北宋时可能曾经修缮利用。

明朝时期

进入明代,山西作为与蒙古族交兵的重要区域,长城的修筑终明一代。因镇守目的不同被分为外、内长城,外长城为边境防御,内长城为京畿拱卫。山西省外长城大部分隶属于大同镇,少部分外长城(偏关县柏杨岭至老牛湾段)、黄河边长城(偏关县、河曲县黄河东岸长城)隶属于山西镇;山西省境内东西走向的内长城也隶属于山西镇;山西与河北两省交界区域,地处太行山的南北走向内长城隶属于蓟镇及真保镇。

清朝时期

清朝在石楼县永和县大宁县吉县乡宁县诸县的黄河东岸修筑的“长墙”,是为防止捻军东进而修筑,其时已处清朝晚期,成为中国长城史之绝唱。

长城布局

山西有不同时代的长城,属长城分布较多的省份之一。长城主要分布于山西的9个市40余个县(区),总长度累计3500多公里,现存较完整的城墙和遗迹有1500多公里。山西长城遗迹按朝代可分为战国长城、东魏长城、北齐长城、北周长城、隋城、宋长城、明长城、清长城,但以明长城修筑规模最大,前后共修筑了154年。作为当时拱卫京都的屏障,明长城分外长城和内长城,外长城约450公里,由河北省怀安县延入晋北的天镇县,向西再向西南,经阳高县大同市新荣区左云县右玉县平鲁区偏关县,直达黄河东岸;内长城约400公里,由河北省涞源县延入灵丘县,向西再向西北,经繁峙县浑源县应县山阴县代县原平市宁武县神池县朔州市朔城区,至偏关白羊岭(古称丫角山)与外长城会合。另外还有沿黄河修筑的从偏关老牛湾到河曲县石梯子的长城,沿太行山脊修筑的始于灵丘县牛邦口经五台县盂县平定县昔阳县和顺县左权县至黎城东阳关的长城。按照空间分布,山西古长城可分为内外长城两条主线。外长城地势较为平坦,现存遗址以石基、土墙、土垄为主;内长城地势较陡,以险、奇、峻著称。山西长城板块主体区包括大同市、朔州市及忻州市北部,关联区包括阳泉市晋中市吕梁市长治市晋城市等部分区域。

主要遗迹

大同明长城

大同明长城主要建于嘉靖(年号)年间,由宣大总督翁万达创修。大同镇长城东起天镇县东北镇口台,西至丫角山(今内蒙古清水河子上村东山),全长335公里。据《三云筹俎考•大同总镇图说》统计,大同镇先后修大边、二边516.3里;内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云冈六堡等主要城堡72座(城20,堡52);边城776个;火路墩833个。

在大同明长城(自居庸关以西,分南北两线到山西偏关会合,被称为内、外长城。外长城即居庸关西北经赤城县崇礼区张家口市万全区怀安县而进入大同市天镇县阳高县、大同、左云县沿内蒙古、山西交界处,达于偏关县河曲县;内长城从居庸关西南经河北易县、浑源、阜平县而进入大同市的灵丘县、浑源,再经应县繁峙县神池县而至老营。据现存长城实测,外长城分别由怀安县桃沟村、西洋河乡马市口南北两路进入天镇县境,在新平乐村与西路长城相交。天镇境内长城约 105华里,存黄土夯筑的墩台61座。由天镇水磨口向西三里进入阳高县十九墩村界,至镇边堡西出阳高进入大同市区境。阳高境内长城计 100余里,现存夯土处台 119座。从阳高镇边堡向西约八华里进入大同元墩村界,经镇川口、宏赐堡、镇羌堡,经拒墙口、拒门口、助马口至十三边,转南至砖楼沟入左云县界。另一条由宏赐堡向西经新荣、破鲁至吴施窑入左云界,这道长城当地人称"二道边"。南北两道长城共 210华里。长城由大同砖楼向南进入左云县保安堡地界,至二十边向西北出左云进入右玉县县界。长城在左云境内长约86华里。以上这段长城在大同市境内约长 501华里。大同市、浑源、灵丘县境内的明长城周内长城。浑源境内计 160华里,灵丘境内长约 190华里。明内、外长城在大同境内总长为 800多华里。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边墙五堡是指大同明长城上修建的堡城。大同镇边墙五堡有内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之分。通常说的"边墙五堡"是指"内五堡",即镇边、镇川、宏赐、镇鲁、镇河五堡;"外五堡"为镇羌、破鲁、灭鲁、威鲁、宁鲁五堡;"塞外五堡"为得胜、拒墙、拒门、助马、保安五堡,均在大同城北。

杀虎口古长城

杀虎关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朔平府志》记载:杀虎口"其地内拱神京,外控大漠,实三晋之要冲,北门之扃钥也","扼三关而控五原,自古倚为要塞"。杀虎关古称参合口。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瓦刺南侵,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故而起名"杀胡口"。自从明朝隆庆五年,蒙汉"互市 "以来,化干戈为玉帛,杀胡堡、得胜堡、新平堡(天镇)马市重新开放。 1925年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进驻"杀胡口"。是年,冯玉祥任命其十三太保之一的韩多峰为杀胡关镇守使。 韩为了缓和民族矛盾,促进中原地区与塞外的贸易,遂沿袭自清朝以来的俗称,正式改名为"杀虎关"。

杀虎关两侧高山对峙,地形十分险峻,其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两山之间开阔的苍头河谷地,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至今大同市至呼和浩特的公路,仍经由此地。杀虎口关城是明嘉靖(年号)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土筑,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砖包,城周为1公里,高11.7米。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在杀虎口堡外另筑新堡1座,名平集堡,其长、宽、高、厚与旧堡皆同,两堡之间又于东西筑墙相连,成倚角互援之势。

偏关长城

偏头关是山西省长城里程最长的县,即山西第一,中国第二(仅次于河北省赤城县),属于山西省忻州市管辖。明长城,有二边、三边、四边、内边、黄河边五道,全长约450里。明朝建立后,为有效防御北元南侵,举全国之力大规模修筑长城,并将长城沿线划分为九个防御区,分别驻有重兵,称为九边或九镇。其中,太原镇总兵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到嘉靖(年号)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驻偏关达114年之久。偏关现存的明长城长度为90公里,约占全省总数的九分之一。明长城分为内长城与外长城,外长城建堡多座,最重要的有:桦林堡、老牛湾堡、滑石涧堡、草垛山堡、寺埝堡、水泉堡、五眼井堡、柏杨岭堡等。内长城在偏关境内60多里,全为紫色泥土筑就,被喻为"紫塞"。内长城上有内三关、外三关之分,偏头关、雁门关宁武关属外三关。

偏关长城与黄河相会于老牛湾,是山西省境内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唯一县份,老牛湾堡则为明代万里长城山西段至关重要的桥头堡;同时,偏关县也是山西省境内外长城交汇的唯一县份,外长城从朔州市平鲁区东行至偏关境内,于柏杨岭好汉山堡与从神池县境内北进偏关的内长城交汇,形成一个"丫"状衔接点,所以柏杨岭交汇处被形象地称为"丫角山"。丫角山既是九边重镇太原镇和大同镇的交接处,又是起于北京八达岭,穿越北京、河北、山西三省市的内长城的终点站。

偏关五道长城,沿线建堡29座,烽墩300余台,构成明朝中叶山西北部固若金汤的人工屏障。其中三边和四边,在"隆庆议和"(公元1570年冬)后渐渐失去防御作用,毁于明末。此外,偏关县还有走向与二边基本一致的北魏长城,走向与内边基本一致的北齐长城。这两道长城,如今仅剩下遗址了。

老牛湾堡

老牛湾堡位于偏关县县城西北方向约40公里处的老牛湾。老牛湾堡建于明崇祯九年,过去是一座堡城,曾建有兵营房舍。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如今仅存堡城轮廓。站在老牛湾堡城墙下看,城墙是夯土建筑,外包长条石块,高约七米。

老牛湾堡以东长城黄土夯筑,保存较好。长城到者牛湾堡,虽抵黄河岸,然并未跨黄河西去,而是顺黄河南下,经万家寨、关河口至保德。这段长城,有部分夯土城墙残存。建在黄河河边滩地 上的部分,早已被黄河冲毁。 明长城山西慎重要关堡。位于山西省偏关县境内。据《山西通志》载:老牛湾堡北至长城0.5公里,明成化三年(1467)总兵王玺筑墙,崇祯九年(1636)兵备卢友竹建堡。堡周一百二十丈,高三丈五尺。老牛湾堡东接滑石堡,西临黄河岸,首当西北之冲。今堡城尚存。因内蒙古境内有一个老牛湾,所以当地都称偏关老牛湾堡为楼疙瘩以示区别。老牛湾堡地势较高,北侧悬崖十分陡峭,易守难攻。堡北今存一砖砌敌楼,楼南有一门,门额上有匾,阴刻楷书"老牛湾墩"四个大字,并有题头和署款等小字,只可辨出"万历岁丁丑夏"。

广武城

广武城建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重建于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据《代州志》载: 广武城位于山西省山阴县境内,"洪武七年(1374)建,万历三年(1575)重建,周三里有奇。"广武城是明长城山西镇重要关堡。位于山西省山阴县境内。广武堡有新、旧两座,新城紧傍长城而筑,旧城在新城西,居长城之外。广武旧、新两城是研究国家军事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旧广武,位于县城南40公里、雁门关外勾注山下,城外就是汉墓群,是山西省现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旧广武雄踞关口,南接长城,对峙敌楼,想望烽火台,进可攻退可守,是中国历史上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发生战争的重要据点。据《辽史》记载,旧广武始建于辽、金时期,为雁门关前的防御据点。今存完整城墙系明、清加修。古城城墙周长1652米,城墙高8米,下宽5米,上宽3米多,外表全部砖砌,石条做基。最上沿矮墙置垛口、望洞和射孔。整个城墙共施马面16座,马面紧贴墙体,雄伟稳健。城墙东、南、西设城门,不置北门。原城门上有门楼,已遭破坏。城内街道建筑布局基本保留原制,为四街八巷。

新广武建于明洪武万历年间,位于雁门关北3公里处,是内长城防御体系内的重要设施。新广武直接扼守勾注山之咽喉,是锁钥中原的北大门和战略要点,历来为兵家之争、短兵相接的战场。原来的新广武城也有高10米的城墙,底宽5米,石条做基,通体包砖。古城内设东关、南关、大北关、小北关四道关门,大北关关楼上有石碑"三晋雄关"字样。城内有瓮城、中城、南瓮城三道防线组成,中城状如簸箕,南瓮城形似斗状,故有"金斗银簸箕"之称,意即城防坚固。

雁门关长城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头关合称为"外三关"。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雁门为双关,两关相距5公里,山脊由长城相连,是为东陉关与西陉关。《穆天子传》云:甲午,天子西征,乃绝俞之关隥。周穆王西周第五代国王,属西周早期,按此推算,公元前1000年左右已有雁门关。现存雁门关为东陉关,《山西通志》云:东陉,西陉,皆因句注陉而名,古雁门关为太和岭,在今关之西,即西陉也,则东陉即是现存雁门关。

雁门关长城,在其初建后的魏晋十六国时期,主要是防御北方外族的侵入和各民族间的相互侵伐。到了南北朝时期,北方兴起北魏太和十八年(494)拓跋宏迁都洛阳,政治中心南移,特别是北方六镇起义后,雁门关又成为防御北方的重要关口。先是防备蠕蠕族的南侵,接着突厥兴起,雁门关又是防突厥的重要屏幕。东魏北齐以后,突厥进一步强大,战事频仍,东魏孝静帝元善见武定元年(543)起,大筑长城,以后各代屡屡增修。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五年(554)四月,茹茹(即蠕蠕)寇肆州(即现代州)。武成帝高湛河清二年(563),北周将杨忠率突厥阿史那木汗等二十万伐齐,均由西陉关而入。三年(564)正月,突厥撤退时,因道路冻滑、铺毡以渡。由东陉出。太和十八年(594)迁都洛阳时,元隆断关,是断东陉、西陉二关,即雁门关也。由此看来,隋朝前两关同时并重。宋朝时,雁门关改称西陉,雁门两寨。太平兴国五年(980),契丹入侵,杨业由西陉出,绕至雁门北,北击,大破之。这里的雁门即原来的东陉关。北宋时,由于五代十国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从此雁门关更成了防辽的前沿阵地,战火连年,有时一年数起。由于雁门关地势险要,防御严密,敌人改从东部的胡峪、大石、北楼等口,西部的土隥、阳武等口入侵。为了加强各个隘口的抗御能力,于各隘口屯兵设将,修筑工事,称之为十八隘,此时产生了许多名将,如杨业、张齐贤等。金朝时,雁门关仍处于重要地位,其名改称西径镇、雁门镇,并在代州设置震武军,这都是加强军事防御之重要措施。洎乎元朝,因其版图广大、雁门关处于中心地域,撤消了军事防御设施。 明朝,为了防御蒙古族的入侵,句注陉最重要的关塞,当然必须加强。西陉关道路破坏严重,不易修复,便于白草口修筑了隘城,在东陉关遗址上重新建关。在其北口亦筑隘城——广武城(亦称广武营、广武站、新广武),并修建了长城,或加固旧墙,或另辟新线,"曲尽其宜"(《明史•翁万传达》)。又于十八隘口处,都修筑了城堡,有的一口数堡,逐步形成了雁门关两关四口十八隘独特的军事防御体系。

宁武关

宁武关在今宁武县城区。始建于明代中期,为山西"三关"(偏头关雁门关、宁武关)之一。关城始建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在明成化正德隆庆年间,均有修缮。关城雄踞于恒山余脉的华盖山之上,临恢河,俯瞰东、西、南三面,周长2公里,开东、西、南三门。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增修之后,关城周围约2公里,基宽15米,顶宽7.5米,墙高约10米,城东、西、南三面开门。成化十一年(公元1479年),由巡抚魏绅主持,拓广关城,周长3500多米,加辟北门,建飞楼于其上,起名为镇朔城,南北较狭,东西为长,关城周长七里呈长方形,城墙高大坚固,四周炮台、敌楼星罗棋布。到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关城又被扩展为周围约3.5公里。城墙增高了1.5米,并加开了北门,不过这时的城墙仍为黄土夯筑,砖城墙是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包砌的。

万历年间,在全部用青砖包砌城墙的同时,还修建了东西2座城门楼,在城北华盖山顶修筑了一座护城墩,墩上筑有一座三层重楼,名为华盖楼。关城不仅与内长城相连,而且在城北还修筑了一条长达二十公里的边墙。宁武县距凤凰山之北,传说由凤凰所变,故有"凤凰城"之称。万历末年,增高城墙,加以砖包,关城更为坚固雄壮。

平型关

平型关是内长城的一个关口,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白崖台乡,解放前属繁峙县管辖,解放后划分为灵丘的一部分,成为了灵丘同繁峙的分界线(并把岭北原属繁峙县的东跑池等几个村也划归灵丘县)的平型岭上。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修筑内长城时经过平型岭,并在关岭上修建关楼。平型关城虎踞于平型岭南麓(现在叫繁峙县横涧乡平型关村),呈正方型,周围九百余丈,南北东各置一门,门额镌刻"平型岭"三个大字(门额现收藏在平型关村某村民家中),真谓峻岭雄关。 平型关在雁门关之东,古称瓶形寨,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时为瓶形镇,明、清称平型岭关,后改今名。历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明时为内长城重要关口。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筑岭口堡城,嘉靖(年号)二十四年、万历九年都曾增修,这就是后来的关城。

平型关城据平型岭之口,城周长1公里余,今残高6米。关门坐西朝东,门洞用券栿相间的方法筑成,高4米,宽2.7米,墙厚2.7米,今关楼已毁。城内匾额上书"平型岭"三字,两侧岭上明长城遗迹尚存。平型关北有恒山如屏高峙,南有五台山巍然耸立,海拔都在1500米以上。这两山之间尽一条不甚宽的地堑式低地,平型关所在的平型岭是这条带状低地中隆起的部分,所以形势很险要。由于恒山和五台都是断块山,十分陡峻,成了晋北巨大交通障壁,因此这条带状低地便成为河北平原北部与山西相通的最便捷孔道。一条东西向古道穿平型关城而过,东连北京西面的紫荆,西接雁门关,彼此相连,结成一条严固的防线,是北京西面的重要藩屏,明清时代,京畿恃以为安。平型关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具有自然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军事博物馆。

娘子关

娘子关为中国万里长城关隘,位于太行山西侧河北省井陉县西口,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唐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公主的部队当时人称"娘子军", 故得今名。娘子关现存关城建于明代,民国时期修筑的河北正定县西入晋境太原的正太铁路和今天的315省道在此交汇相辅相成。娘子关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临下,建有关门两座。东门为一般砖券城门,额题"直隶娘子关",上有平台城保,似为检阅兵士和瞭望敌情之用。城门上"宿将楼"相传为平阳公主聚将御敌之所。门洞上额书"京畿藩屏"四字,展示了娘子关的重要性。另有承天寨、老君洞、妒女们、烽火台、点将台、洗脸盆、避暑楼等十多处景点,传说为当年平阳公主驻防时所建。

关城分上关、下关,东为上关,镌有"娘子关"横额;西为下关,上有阁楼,题"唐平阳公主驻兵处",门额书"秦晋屏蔽"。明嘉靖(年号)时重修。关城东门为一般砖券城门,额题"直隶娘子关",上有平台城垛;南门为石灰岩砌券,额题"京畿藩屏",上建"宿将楼"。石柱镌刻有两副著名楹联:"雄关百二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楼头古戍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关城东南侧,关门前仅有一条四十五度的石坡古道可通过。

开发与保护

开发

2019年,山西省成立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暨办公室,成员单位横向涵盖20个省直厅局,纵向纳入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阳泉市4个重点市,第一时间对接国家规划,开展专题调研,编制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建设保护规划》。

2022年6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建设保护规划》印发实施,明确以山西明长城为主线,串联沿线各类长城文物和文化、自然生态资源点,营造差异化的特色主题,全面展示长城的文化景观和文化生态价值,形成“一带、三段、六区、多点”的总体空间布局。其中,“六区”即六个形象标识区,将山西长城中具有代表性、标志性意义的六个长城文物和文化资源富集区,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的形象标识区。“六区”分别是:雁门关—广武长城形象标识区、得胜堡—大同镇城形象标识区、老牛湾—丫角山形象标识区、娘子关—固关形象标识区、平型关形象标识区、杀虎口—右卫古城形象标识区。

2023年,山西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将从推动规划落地落实、做好长城本体保护修缮、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提升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文旅产品打造、挖掘长城文化内涵、加强宣传展示等几个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推进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9个项目和纳入省级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库管理的132个项目。重点推进忻州长城博物馆(园)工程、旧广武村传统村落保护传承、朔州市山阴县长城博物馆装修改造、阳泉市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设、大同市长城博物馆建设、忻州市雁门关白草口长城遗址保护利用6个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的项目。

保护

2021年2月,山西省长林武签署第285号省人民政府令,山西省政府第97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山西省长城保护办法》于4月1日起实施。《办法》明确,长城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长城保护工作,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内长城保护规划,建立长城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协调和解决长城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将长城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长城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长城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长城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与长城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签订长城保护责任书。长城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加强对村(居)民长城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办法》规定,省人民政府应当在长城沿线的村镇、交通路口和其他需要提示公众的地段设立长城保护标志,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刻划、涂污、挪动、损毁长城保护标志。长城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建立长城记录档案,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备案,长城记录档案应当每年续补一次。长城保护机构应当对其所负责保护的长城进行日常巡查、检查、监测、维护、抢险等保护工作。地处偏远、没有利用单位的,长城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文物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长城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和长城遗存基本情况,招募长城保护员,对长城进行巡查、看护。省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制定长城日常养护规则,指导和规范长城保护机构做好长城的日常养护和抢险加固工作。

《办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在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禁止工程建设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同时,还规定了在长城上禁止从事的活动,包括取土、取砖(石)、种植;开沟、挖渠;排放污水、倾倒固体废物;刻划、涂污或者擅自攀爬、踩踏;依托长城建造建(构)筑物;架设、安装与长城保护无关的设施、设备;驾驶交通工具,或者利用交通工具等跨越长城;展示可能损坏长城的器具;有组织地在未辟为参观游览区的长城举行活动;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活动。

价值意义

历史意义

山西的长城遗址从战国延续至明代,几乎涵盖了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的所有时代,是研究中国长城历史的重要区域。山西的明代长城分为内、外两条线。外线以山西省北部边界为线、沿吕梁山恒山太行山延伸;内线以吕梁山-管涔山延伸,内外两条长城是明代拱卫京都的重要屏障。“此外,分布在壶关县高平市陵川县的战国长城是秦国所筑的长城,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

文化价值

长城见证了民族融合与交流。长城多数都是汉族政权和中原王朝为防范北方游牧民族袭扰而筑,但长城两侧的民族融合始终是中国历史前进的主流。即使是少数民族政权,也非常重视长城的修筑。如鲜卑政权的北魏东魏为抵御柔然的进犯,在北境修筑了长城。明代隆庆议和后,长城沿线开设了很多马市,促进了汉族与蒙古族的经济文化联系。因此山西长城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见证。

山西北部地区在长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碰撞、交融的过程中,形成了与长城紧密相关的、以农为主、兼营牧业,以汉文化为主、兼有少数民族传统为特征的边塞文化。边塞文化的核心就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但又不失坚毅、张扬之个性。

研究价值

长城是补正史之缺的珍贵实物资料。山西长城的发现,印证并补充或更正了有关历史文献的记载,为研究各时代长城的修建及相关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如战国秦国为“遮绝赵救及粮食”,在东起太行山、西至沁河长治市晋城市两盆地交界的山地沿线修筑了长城,真实地反映了长平之战规模之大,消耗之巨。再如以往很少关注的东汉长城,在天镇县左云县右玉县三县发现了相关遗迹。北齐天保年间(550—559)长城的调查研究,证明了北齐天保七年长城包括天保三年长城和天保六年长城在内。在史书中,未见隋朝开皇十九年(599)修筑长城的记载,但岢岚县发现的开皇十九年修筑长城的刻石,正补史载之缺。而且这方刻石,还记录了修筑时间、民夫来源和人数、修筑长城的长度等信息,为探讨长城修筑的工程量提供了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左权县黄泽关堡发现的明代《新修十八盘并天井郊城堡图》碑,完整刻画了关堡的布局和设施。

参考资料

· 山西加快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人民网.2024-03-17

长城古韵.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2024-06-25

行走山西长城.百家号.2024-06-25

Shanxi launches Great Wall promotion.eshanx.2024-06-25

《山西省长城保护办法》将于4月1日起实施.百家号.2024-06-25

生动诠释长城文化,山西高标准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山西省文物局.2024-06-25

@外交部 山西的美!我来回答 .搜狐网.2024-06-25

长城逶迤腾三晋.山西省政协.2024-06-25

万里走长城之山西行|山西省长城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百家号.2024-06-25

长城在山西 | 探访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2024-06-25

山西有长城遗址4000余处 时间从战国跨越到明代.央广网.202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