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沁水县

沁水县

沁水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晋城市下辖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城市西北部,东与高平市市为邻,西与翼城县相接,南邻阳城县相通,北接长子县、安泽县、浮山县。2022年末,沁水县常住人口为193881人。截至2021年7月,沁水县总面积2676.6平方千米,下辖7个镇、5个乡,县政府驻地沁水县新建西街99号。

沁水县地处燕山运动沁水斜向地带,作为内引力的地壳运动所产生的构造格架,形成沁水县地势东南低而西南高,可分为中山区、低山丘陵区、河谷平川区三种类型,主要河流有县河、沁河端氏河等十大河流。沁水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热同季。考古发现的下川遗址证明距今2.3万年至1.6万年前人类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尧舜时代,属帝都内,夏商两代均属冀州春秋属晋,战国属韩,秦属上党郡,唐、五代十国、宋隶泽州,明代隶冀宁道清代属泽州府,民国改属冀宁道。1944年3月,沁南县改称沁水县,1985年,划归晋城市管辖。

沁水县以煤炭、煤层气两大产业为支柱,构建起以新型建材、瓦斯发电、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导,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逐步成长的新型现代工业体系。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建成迎白旅游公路,完善历山、柳氏民居、湘峪三都古城等景区建设。截至2022年末,沁水县生产总值426.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58.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5.0亿元。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为3.1:84.0:12.9。在山西省117个县(市、区)总量中,排名第6位;在山西省91个县(市)总量中,排名第6位。

沁水县历史悠久,居民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相互交织,有舜的传说、土沃老花鼓、沁水柳氏清明祭祖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5项,有郭壁村古建筑群、湘峪古堡、窦庄古建筑群等13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湘峪古堡柳氏民居景区、历山国家自然保护级风景区等国家A级景区3处以及太岳山中小延安、太行红谷等旅游景点。

名称由来

沁水县因沁河贯穿县域南北而得名。《水经注》载:“谐戾之山,沁水出焉”,故名。谐戾之山,即绵山;沁水,即沁河的古称。

历史沿革

先秦

沁水县考古发现的下川遗址证明,距今2.3万年至1.6万年前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尧舜时代,属帝都畿内,至今还有“尧王择婿”“舜耕历山”的传说。

夏商两代均属冀州

姬发十三年(前1122),封周文王十六子于原,是为原国,在今沁水县城西北。

春秋属晋,战国属韩。

长平之战中,白起屯兵于此。

姬骄二十六年(前376),赵、魏、韩三家分晋,迁晋君于端氏食邑,在今沁水县城东22千米的郑庄镇西城村,成为晋国最后的首都

赵肃侯元年(前349),夺晋君端氏,徙处屯留区,境属赵国

秦汉至南北朝

秦属上党郡

汉属司隶,刘知远元年(前203),设端氏县,属河东郡

建元年间(前140-前135),武苏封代共王之子文刘忠于端氏,改为端氏侯国。建武元年(25),刘秀封其族子刘遵于端氏,改设安平郡。

三国曹魏端氏始隶平阳郡

晋朝先隶平阳郡,后属安平郡。

南北朝属北魏泽州太平真君七年(446),废端氏县。

太和二十年(496)复设端氏县,且为安平郡治,领端氏、濩泽二县。

孝昌二年(526),设东永安县,治所在今沁水县龙港镇原固镇村,并为泰宁郡治,领东永安、西河、西濩泽、高延四县。

北齐属建州,天保元年(550)废泰宁郡,改东永安县为永宁县。

隋唐至五代

隋属冀州,隋开皇三年(583),改建州为泽州,废安平郡,端氏县治迁至今端氏村。隋开皇十八年(598),永宁县改为沁水县,县治迁至今县城。二县隶长平郡。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又属高平郡。义宁二年(618)改郡为州,再属泽州

唐属河东道,武德八年(625)端氏县改泽州治,领端氏、濩泽、沁河三县。贞观元年(627)州治迁至今晋城市天宝(742)改州为郡,又属高平郡乾元元年(758)改郡为州,再属泽州。

五代十国属后晋之泽州;梁晋之晋,时属梁,时属晋。

宋元明清

宋属河东路泽州。金属河东南路,天德二年(1151)改属平阳府泽州。贞祐四年(1216)又属上党郡泽州昭义军。兴定二年(1218)再改属盂州。正大元年(1224)方将州升为泽州

元属司校司,元至元三年(1266),废司校司,改属晋宁路泽州,并将端氏并入沁河大德九年(1305)改平阳路为晋宁路。

明属山西布政使司平阳府,洪武九年(1376)将泽州升为直隶州。

清属山西布政使司冀南道(后改为冀宁道)泽州。清雍正六年(1728)升泽州为泽州府,直属山西布政使司。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废泽州府,改属冀宁道。民国二十三年(1934),废冀宁道,直属山西省政府。

1937年,确立专署制度,属山西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抗日战争时期(中条战役后),八路军南下,建立岳南根据地,1941年8月成立沁水县抗日政府,驻原苏庄乡四十亩村一带,属岳南专办三地委。

1941年10月成立沁东县抗日政府,一度称端氏县,驻固县乡元上村,属晋豫区委。

1942年2月成立沁南县抗日政府,驻土沃乡南阳村,属条东地委。

1941年12月沁东县改称士敏县沁河、士敏同改属太岳行署。

1943年7月,沁水县并入士敏县。

1944年3月,沁南县改称沁水县。

1947年7月,士敏县并入沁水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沁水县先后隶属于长治专区、晋东南专区、晋东南地区。

1958年10月,沁水县并入阳城县。

1959年10月沁、阳分治。

1985年,沁水县划归晋城市管辖。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城市西北部,地处太行山、太岳、中条三大山系衔接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5°23'48''~36°04'03'',东经111°56'02''~112°47'20''。沁水县东与高平市市为邻,西与翼城县县相接,南邻阳城县县相通,北接长子县安泽县县、浮山县县。沁水县东西长约一百五十千米,南北宽约五十五千米,总面积2676.6平方千米。

气候

沁水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热同季,季风强盛。气温总体偏高,降水异常偏多,日照不足。冬季阴寒,春季干燥,夏秋季湿润。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旱涝并存,降水量呈现出冬、夏、秋季偏多,春季偏少现象。年平均气温11.5°C,最冷月是1月份,平均气温4.8℃;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3.3℃。全年降水量1049.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于7、8、9三个月。日照时数2143.4小时,全年无霜期天数为173天。主要风向为西北风,夏季(6-8月)多东南风,其它月份以西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为2.6米/秒。

地质

地质构造

沁水县境内断层与褶皱构造较发育。东部以褶皱为主,西(南)部断层密集。

沁水樊村至安泽唐村褶皱断裂带,属新华夏系构造,以褶皱群为主,少量断层,由二迭系石千峰紫红色砂页岩及泥岩组成,呈北东向带状展布,长30千米,最宽15千米,褶皱群及断层集中在唐村、西坪、樊村三地。沁水县樊村为背斜构造。

沁河复式向斜,位于苏庄、郑庄与安泽马壁、石槽一带,属近南北走向构造,由安泽郎寨背斜等次级褶皱组成。由二迭系石千峰组上部棕色长石砂岩与紫红色页岩、泥岩互层及三迭系下部长石砂岩夹页岩、泥岩互层构成褶皱带,呈北偏东复式向斜,两翼发育一系列次级褶皱,褶皱线一般长2-6千米,两翼倾角一般为5-10°。

晋东南山字型构造前孤西翼,展布于下川至阳城横河一带,走向北西300度,为彼此近于平行的一系列断层、褶皱及与其垂直分布的断裂所组成。断层长30千米,落差0-900米,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倾角15-40°,破碎带宽1.5-5米。

山字型脊柱,郑村、固县乡一带向北延伸到安泽县、长子、屯留区境内,由二迭系、三迭系地层形成的南北向褶皱群组成。长56千米,北部最宽25千米,向南变窄,两翼倾角为6-12°,局部20°左右。

帚状构造,分布于沁水西部宋庄、王庄、大平等地,由一组北东向或南东向突出的压扭性断层和褶皱所组成,呈向西收敛,向北东撤开的帚状构造。

地层

沁水县境内出露地层尚较齐全,自南至北,由老到新,分别为元古界震旦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上古生界石炭系、二迭系、中生界三迭系及新生界第四系。

元古界震旦系,分布于下川乡南部,面积小,由大理石、砂页岩石英砂岩组成。

古生界分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寒武系,主要分布于下川乡,为紫红色泥岩、页岩、灰岩、白云岩夹砂岩。奥陶系,分布于下川至土沃、中村一带,为白云岩、泥灰岩、灰岩、白云质灰岩。石炭系。分布于中村、土沃、杏峪、张村等地,是煤、铁、硫铁、耐火粘土等矿产的重要赋存部位。分中、上两统。中统为本溪组,上统又分为太原组与山西组。其中本溪组为褐黄、黄绿及灰色粘土岩、粘土页岩,下部及底部常有硫铁矿与山西式铁矿产出,太原组与山西组均是主要含煤地层,由大理石、页岩、砂岩及煤层组成,也是硫铁矿与粘土的产出层位。二迭系,在县域分布最广,占总面积的80%以上,由砂页、泥岩、砂质页岩、页岩等组成,下部夹少量炭质页岩及煤线,上部夹淡水灰岩透镜体,局部夹鞍山质凝灰岩层。

中生界三迭系,零星分布于苏庄乡东北部,为长石砂岩夹页岩泥岩粉砂岩等。

新生界第四系,主要分布在沁河、县河、端氏河玉溪市河两岸,东峪乡亦有小面积出露,为浅棕红色粘土类砂砾岩、古土壤层及现代河床砂砾石、砂土等。

地形地貌

沁水县地势东南低而西南高,地貌可分为中山区、低山丘陵区、河谷平川区三种类型,其比例为4:5:1。最高处西南舜王坪海拔2358米,最低处东南尉迟村沁河出境处海拔520米,相差1838米。沁水县中山区主要分布于中村、十里、龙港、柿庄四个乡镇和岳神山、老马岭、中山岭一线。沁水县较大的十山有大历山、宇峻山、柏尘山、岳神山、仙翁山、牛头山、白云山、荒山、大尘山、鹿台山,十岭有东坞岭、老马岭、界牌岭、夜明珠岭、秋峪岭、关门岭、夫妻岭、山中岭、香山岭、佛庙岭均在此区,多为林地或林间草地,植被条件较好,多为沁水境内各主要河流的发源地,占域县总面积的40%。低山丘陵区,分布于龙港、土沃、张村、胡底、郑村、嘉峰、端氏、固县、郑庄等乡镇,占县域总面积的50%。河谷平川区,主要分布于沁河、县河流域两岸的山谷之间,占域县总面积的10%。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沁水属相对富水县,境内水系属黄河水系沁河支流,主要河流有县河、沁河、端氏河、龙渠渠河、苏庄河、必底河、郑村河、土沃河、芦苇河、中村河,由于沁水地形四面环山,西南高而东南低,河流相继汇集于沁河,南流出境注入黄河。沁水县年径流总量3.67亿立方米。沁水控制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8条,控制流域面积2388.5平方千米,占域县总面积的89%。

沁河

黄河一级支流沁河为境内最大河流,发源于山西沁源西北的二郎神沟,流经境内郑庄、端氏、嘉峰3个乡镇82千米,境内流域面积456.8平方千米,系山西省八大河流中含沙量最少的河流。

水利

沁水县有张峰水库1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有湾则水库、山泽水库、蒲峪水库3座中小型水库。

张峰水库

张峰水库是黄河流域沁河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境内郑庄镇张峰村,控制流域面积4990平方千米,库容3.94亿立方米,建设任务以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农村饮水为主,兼顾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

土壤

沁水县土壤共分4大土类,8个亚类,23个土属,40个土种。

山地草甸土,是沁水县特有的亚高山牧草土壤,分布在海拔2200米以上的历山舜王坪顶部的缓坡平台处,发育在黄土母质上,是当地高寒多风湿润气候和山地草原草甸植被条件下发育成的半水成土壤,在沁水县只有1个土类、1个亚类、1个土属、1个土种。

棕壤,是沁水县原始森林和高山残存林区的重要土壤,分布在舜王坪草甸土以下,淋溶褐土以上的针阔叶混交林区。在沁水县只有山地棕壤1个亚类,1个土属,1个土种。

褐土,是沁水县分布最广、范围最大的一类地带性土壤,除下川乡以外遍及20个乡镇。有淋溶褐土,山地褐土,粗骨性褐土,褐土性褐土,碳酸根褐土等五个亚类。淋溶褐土,为沁水县密林区的主要土壤,分布下川、中村、杏峪、王寨乡和十里乡宇峻山区。分两个土属,石灰岩质山地淋溶褐土和沙页岩质山地淋溶褐土;山地褐土,是沁水县除下川外的大宗土壤,主要分布在十里、柿庄、固县、苏庄、王必、郑庄、胡底、王寨等土石山区。分为8个土属,17个土种;粗骨性褐土,是沁水县面积最小,养分含量差,侵蚀最严重的自然土壤。分布在土沃乡南沟村1240米的山坡顶部,在城关、端氏、固县、胡底等地呈复域存在,只有1个土属,1个土种;褐土性土,分布于郑庄、固县、端氏、樊庄、郑村、东峪等乡镇的梁地带,是典型的丘陵土壤。海拔高度在800-1200米之间,多为耕种土壤。分为四个土属,四个土种;碳酸盐褐土,分布于郑庄、王必、嘉峰、东峪、胡底等乡镇三级残存阶地上,是典型的残存阶地土壤,全部是耕种土壤,只有一个土种。

浅色草甸土,分布于城关、杏峪、樊村河、苏庄、必底、嘉峰、十里、胡底、柿庄等乡镇的河谷地带和一级阶地上,是沁水县河谷地带特定地形和水文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区域性土壤。只有一个亚类,地下水较浅,在1-2米之间,多为耕种土壤。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05年末,沁水县土地总面积265821.16公顷。农用地177283.99公顷,占总面积的66.69%。其中,耕地31423.26公顷,园地1522.27公顷,林地136045.40公顷,牧草地1697.67公顷,其他农用地6595.39公顷;建设用地7487.03公顷,占总面积的2.82%。其中,城乡建设用地5109.19公顷,交通水利设施用地2309.90公顷,其他建设用地67.94公顷;其他土地81050.13公顷,占总面积的30.49%。其中,水域3076.44公顷,自然保留地77973.69公顷。

草地资源

沁水县山大坡广,牧草资源非常丰富。草地集中分布于中山、低中山、丘陵及梁峁地段、森林边缘,遍及12个乡镇。面积10.89万公顷,其中面积最大的苏庄草地,横贯龙港、郑庄、端氏、十里、柿庄5个乡镇,面积4.87万公顷。其次土沃草地位于土沃、中村两个乡,面积1.1万公顷。黑龙池草地位于龙港镇的杏峪、王寨之间,面积1.1万公顷。还有仙翁山、黄龙、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湘峪等地,面积均在2000公顷以上。

水资源

沁水县水资源总量6.75亿立方米,水资源量3.08亿立方米,年径流总量3.67亿立方米。地下水25400万立米,地下水总渗入量约为2.54亿立米,开采储量为0.2亿立米。水环境质量连年稳居全市第一,国控、省控、市控地表水断面全面达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矿产资源

沁水县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初步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煤层气、铁、锰、铜、锆、钛、水晶岩、石灰岩、白云石、耐火黏土、矿泉水等18种。其中煤炭和煤层气储量最大。沁水县含煤面积24213.9平方千米,占县域总面积的90.5%,占晋城市含煤面积的45.3%。煤炭地质总储量269.5亿吨,探明储量121亿吨,而且绝大部分为优质无烟煤,又称“兰花炭”“钢炭”。2021年,沁水县有各类煤矿24座,其中生产矿井18座,全年累计生产原煤3882万吨。境内煤层气探明储量3478亿方,分别占中国探明储量9300亿方37.3%、山西省探明储量6600亿方的52.9%、晋城市探明储量3706亿方的93.8%,是中国国内最好的煤层气整装气田。截至2023年,沁水县共设置煤层气矿业权13个,总面积2357平方千米,约占县域行政区域面积的88%,设置范围已覆盖沁水县所有含煤面积。其中,探矿权5宗,面积1320平方千米,采矿权8宗,面积1037平方千米。全部矿业权中,5宗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所有,面积1633平方千米,占比为69.3%;4宗归中联所有,面积625平方千米,占比26.5%;4宗归蓝焰所有,面积99平方千米,占比为4.2%。沁水县共有各类煤层气企业52家。其中,开采企业7家,抽采井9811口;煤层气压缩站2个,处理能力50万方/日;液化企业7家,处理能力645万方/日;煤层气管道外输企业6家,输出能力2368万方/日;调峰储备企业1家,储备能力2亿方,公路运输企业3家,运输能力150万方次;瓦斯发电企业22家,总装机容量471.5兆瓦,发电量21.15亿千瓦时。2021年,沁水县累计抽采煤层气34.5亿立方米,液化量74.1万吨,压缩量0.32亿立方米,县域煤层气行业工业总产值118亿元。

森林资源

沁水县地处太行山、太岳、中条三大山系衔接处,属半湿润温暖带地区,非常适于林木生长,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沁水县12个乡镇均有森林,以中村、龙港、柿庄3乡镇面积最多,包括白皮松、华山松油松等。沁水县森林覆盖率48.63%,有林面积179820公顷,其中天然林66520公顷,林木蓄积量511.3万立方米。

生物资源

沁水县家畜饲养有猪、羊、鸡、兔、牛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粮食作物有谷子、玉蜀黍属、小麦、高粱等;油料作物有蓖麻、油菜、芝麻、花生、小麻等;有药材180余种,包含麝香、金钱蒲、豹骨、冬虫草等;以及春蚕蜜蜂属等。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沁水县境内有老虎、豹子、狼、猴子等野生动物220余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原麝黑鹳金雕大鸨等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属苍鹰黄嘴白鹭等39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26种。

植物

沁水县境内有山杏、黄背、龙须草等野生植物有400余种,有标本植物300种,隶属45科。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品种有红豆杉连香树领春木翅果油树杜仲、银杏、山白树、野大豆、胡桃楸、猬实、青檀11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连香树和野大豆。

自然保护地

沁水县有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3年,位于山西省南部垣曲县、翼城县、阳城县、沁水县交界处,面积36.3万亩,保护着华北地区唯一的原始林区混沟、特色花海最美草原舜王坪等自然资源。历山保护区现有高等植物1300余种、动物34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二级保护物种88种,省级重点保护物种52种,成为山西省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保护区。

2017年1月经林业部批准设立“山西太行洪谷国家森林公园”。公园由太行洪谷、龙岗和山岩三个片区组成,总规划面2039.53公顷,森林公园主体片区太行洪谷,位于土沃乡南阳村,是五代后梁画家荆浩故里,也是其隐居地,位于历山北麓。公园内谷深峰秀,溶洞成群,灌草丛生,林木参天。

自然灾害

沁河县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水灾、冰雹、风灾、霜冻

沁水县发生干旱具有连续性、规律性、季节性的特点。凡遇大旱之年,均有连续干旱的可能。一般干旱每两年一遇;严重干旱每7年或10年一遇。春旱年年都有,夏早大多是伏旱。1943年春夏,沁水县发生特大旱灾,晚秋作物没有下种,第二年春天禾苗生长之际,又生蚱蜢,禾苗全被吃光。据统计:沁水县共饿死2640人,逃亡者11070人。

沁水县地多高山峻岭,每遇大雨,山洪易发,凡沿沁河及较大河流地带如梅河、杏河、玉溪等水系的大小村庄,往往造成田舍被冲,人畜伤亡。1982年8月2日,沁水县城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灾。县城从7月29日至8月4日连降大雨,雨量过分集中,总降雨量达411.4毫米。灾后统计,沁水县21个公社、293个大队受灾。因洪水死亡30人,其中县城14人,农村13人,过路行人3人,受伤207人,经济损失总值达一亿多元。

沁水县冰雹一般出现在4至9月;综合各类情况,每年约有10次频率;一次降霍持续时间多数在5分钟左右,最长达40分钟,最少2分钟,平均持续时间为7分16秒。降雹一般发生在下午1至2时和5至6时,其他时间很少出现。县内冰雹的出现,大致为三个发源地,一条来自老马岭,沿樊庄、胡底、端氏河;二条来自老马岭路径的转弯处东山村;三条来自东峪、十里两地相界的柏尖山。

2022年,沁水县7个乡镇共2274户、5760余人先后遭受地质灾害、风雹等自然灾害和农田野猪侵害。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末,沁水县下辖7个镇、5个乡,县政府驻地沁水县新建西街99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沁水县常住人口为19.3881万人,其中男性10.4063万人,占53.7%,女性89818人,占46.3%,性别比为115.86。城镇人口97477人,占50.3%。乡村人口96404人,占49.7%。出生人口915人,出生率为4.7‰,死亡人口1775人,死亡率为9.1‰,自然增长率为-4.4‰。2020年沁水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430人,占11.41%;15-59岁人口为130842人,占66.58%;60岁及以上人口为43256人,占22.0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9835人,占15.18%。

民族

沁水县以汉族居多,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沁水县共有六个民族,其中汉族202304人,占县域总人口的99.95%,回族53人,满族29人,壮族9人,藏族2人,朝鲜族1人。至2020年末,沁水县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俄罗斯族等民族分布。

语言

沁水县邻交九县,地面辽阔,居民分散,因此沁水话特别复杂。西近绛县、翼城县的中村一带,带翼城腔;靠阳城县的堡头、板桥、永安、尉迟一带,兼阳城腔;接高平市的柿庄,含高平腔;连晋城市的樊庄、郑村一带,具晋城腔;东峪紧挨长子,带长子腔。县城、郑庄、端氏等地,受外界影响较小,为沁水方言的代表。沁水方言大致可分两种,一是以端氏、郑庄为代表的中部、东部广大地区人说的话;二是城关、杏峪、王寨等地人说的话。沁水话有24个声母,比普通话的22个声母多了2个。普通话中的I、q为舌面音,在沁水话中大多数读作舌根音。沁水话的声调与普通话的声调比较,除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外,还有一种又短又重的声调,叫做入声。

宗教信仰

沁水县有佛教、道教天主教三大宗教。

佛教

据《山寺志》记载:北魏拓跋姓氏时有僧止于榼山,戒律甚严,敕度僧七人,并给省牒。寺僧的活动,除在乡间为某些死者举行“超度”外,还通过“化缘”来维修寺庙。武安惠济寺主特洪发于明嘉靖二十六年至南京,印刷华严大经81卷,返寺后又增修房舍、修饰佛殿佛像。蒲泓福胜寺僧人比丘慈泉于明崇祯五年避乱至清凉寺登封市少林寺取经,直至清顺治三年始返回蒲泓曾在阳城开福寺讲学,收徒百余人。

道教

沁水县的道观有郎壁玉清宫,创建于唐;金朝创建潘庄葆和观、上阁灵虚观;元建孔壁元真观、西关玉虚观等。郎壁玉清宫道士何时兴起,根据道家坟墓及道徒辈数排列,约五、六百年历史。道家,出家改名不改姓。道家规定“百字”排辈,到抗战开始,玉清宫道徒到19字“元”字辈即告结束。出家当道士,一不结婚,二必须留长发,三必须穿道服长领衣服,四人身由道方处置。

天主教

光绪年间天主教传入沁水,城关建有天主教堂。以后义和团兴起,倡言“扶清灭洋”,沁水县人民参加义和团者甚众。光绪26年,义和团杀死了作恶多端的天主教民侯青旺,接着在尧都村、高庄村及韩王村又杀死教民数家。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清政府向帝国主义投降,订下《辛丑条约》,并要严惩义和团,抚恤被杀的教民。当时沁水知县奉谕在端氏东门外为天主教被杀的教民,修建了天主教民坟墓一座。

经济

综述

沁水县煤炭、煤层气和农业资源丰富,构建以煤炭、煤层气、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从2019年至2022年,累计投资92.3亿元,新增钻井1580口,产量提升至42.85亿方。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持续突破,循环经济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建设项目、山西思檀平板陶瓷膜过滤装置生产项目、盛和矿山机械设备制造项目顺利投运。建设鹿台山国学小镇、赵树理文化小镇、沃泉星梦童年小镇、杏则徒步小镇、柿元蜜蜂小镇、南阳抗大红色小镇以及画家村等,构架“度假+研学+体育+国学+露营+美食”多元化为一体的康养小镇集群。

2022年,沁水县生产总值426.8亿元,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为3.1:84.0:12.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5%、87.2%和11.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9632元,按2022年平均汇率计算为32654美元。在山西省117个县(市、区)总量中,排名第6位;在山西省91个县(市)总量中,排名第6位。

第一产业

沁水县第一产业以畜牧、林果、蔬菜、蚕桑、中药材、小杂粮六大特色产业为主,沁水县拥有优质蜜源植物180多种、200余万亩,是中国四大名蜜中荆条蜂蜜、刺槐蜂蜜的主产区之一,“沁水蜂蜜”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其中荆条蜜源面积约6.7万公顷,马蹄针蜜源面积约2.7万公顷,刺槐蜜源面积约2.7万公顷。沁水县蜜、粉源资源可养蜂10万箱以上,现有蜜源资源利用率不足50%,发展潜力巨大,2021年蜂蜜产量1325吨。先后被中国养蜂学会授予“中国蜜蜂之乡”“成熟蜜基地试点”“全国蜂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基地”。

2022年,沁水县第一产业增加值13.3亿元,农作物播种面积39.7万亩,粮食总产量11.4万吨,粮食亩产量330公斤。蔬菜播种面积1947.6亩,产量10598.5吨,食用菌产量5202.2吨。猪存栏94505头;牛存栏3713头;羊存栏138803只;家禽存栏3026651只;羊群饲养量235702只。肉类总产量29632.5吨;禽蛋产量4481.6吨;蚕茧产量194.4吨。

第二产业

沁水县第二产业以以煤层气综合利用、装备制造、新材料为三大主导产业,打造“中国煤层气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先后成立了山西省唯一的煤层气全产业链研发中心、建设了中国一流的煤层气产业综合实训基地。作为全国重要的优质无烟煤生产基地,沁水县已形成集抽采、液化、压缩、集输、综合利用为一体的煤层气全产业链条。钻井达到10267口,产量从2019年的26.49亿方提升至2022年的42.85亿方,增幅61.6%。连续三年煤层气新增钻井、新增投资、新增产量位列全省第一;煤层气产业综合实训基地入选山西省产教融合试点建设名单。沁水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1500兆瓦。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持续突破。循环经济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建设项目、山西思檀平板陶瓷膜过滤装置生产项目、盛和矿山机械设备制造项目顺利投运。

2022年,沁水县第二产业增加值358.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8家。其中,原煤产量4061.7万吨,煤炭行业总产值522.1亿元;煤层气利用量51.1亿立方,煤层气行业总产值147.6亿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7.4%;制造业增加值下降42.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11.6万吨标准煤。2022年,沁水县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59.8亿元;营业收入完成185.8亿元;工业产值完成150.3亿元。沁水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22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3亿元。

第三产业

沁水县第三产业以文旅康养为主,县围绕“夏养山西省康养山西”战略,发展太行山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构架‘一中枢、两廊带、多园区’产业体系。沁水县以山西(晋城市)太行山文化旅游节--“千年古县·如画沁水”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为牵引,举行群众性文化活动、国际性体育赛事、《小二黑结婚》创作80周年文艺演出。2023年举办的“相遇·湘峪”古堡文化节上,“6大主题实景演艺”、全天12场节目,每日吸引8000多名游客,一周创造收入50余万元。

2022年,沁水县第三产业增加值55.0亿元,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共完成营业收入1.8亿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0.3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亿元。房地产开发企业10家,项目13个,计划总投资28.5亿元,完成投资2.7亿元。保险行业实现业务总收入10865.8万元。截至2022年末,沁水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198.1亿元,较年初增加31.5亿元。

经济功能区

沁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括循环经济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双创产业园和新材料产业园。

沁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18年11月经山西省政府同意批准设立,位于沁水县东南部,涉及端氏、嘉峰两个乡镇,规划总面积16.03平方千米,核定面积15.73平方千米。以煤层气综合利用、装备制造、新材料为主导产业,包括循环经济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双创产业园和新材料产业园。2020年工业投资26.3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1亿元;转型项目当年完成投资24.63亿元;高新技术企业6个;实际利用外资5.99万美元;“四上”企业数26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沁水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2所,有幼儿园22所,小学26所,初中9所,高中3所,职业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9163人,其中幼儿园4774人,小学6976人,初中3869人,高中2974人,职中504人和特殊教育66人。义务教育阶段毕业生数2852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数2387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数10845人。二本B类以上达线755人,较上一年增加45人,达线率实现新突破,二本B类达线率63.5%。

沁水县职业中学是沁水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1984年,是山西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山西省首批重点职业中校。学校先后被省教育厅授予“山西省德育先进学校”“山西省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山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晋城市和谐校园”“晋城市文明单位”和“山西省语言文字示范校”。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学校占地96657平方米,建筑面积26227.23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达55平方米。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10个教学班,3个实习班,在校学生382名,教职工92名。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沁河县共有群众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史博物馆1个,宣传文化中心1个,老年活动中心1个,青少年活动中心1个,梅杏剧院1个,县级剧团1个,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个;农村电影放映队12支,业余文艺演出团体4家;编排了《狸猫换太子》《书生恩怨》,编创沁水鼓儿词《再唱谷子好》、歌曲《永远跟着你》、快板《百年征程又起航》等作品,另结合疫情防控工作,编创沁水鼓儿词《同心协力抗疫情》、快板《赞白衣天使》、舞蹈《领航》,及沁水秧歌《敬酒》、情景剧《西峪,西峪》等现实题材作品。搭建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两个总馆,乡镇有12个分馆,村(社区)有192个服务站点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拍摄制作高质量汇报片一部,培育县域和城西片观摩验收点十个,顺利通过了省级专家组验收。圆满完成太行山洪谷景区二期项目和沃泉星梦童年小镇项目建设;举办2022中国·山西省晋城市)房车康养之旅沁水段巡游活动;开设搭建文旅抖音宣传平台,共发布原创视频78个,粉丝1.4万人。

截至2022年末,沁水县共有广播电视台1个,调频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调频发射功率1千瓦,广播覆盖率为97.3%;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电视发射功率0.6千瓦,电视覆盖率达98.8%;全年制作播发《沁河新闻》245期;各平台开设《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奋斗百年路起航新征程》《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心系民生情暖民心》等20余个专栏,“树理云”APP使用用户8.5万人,日均活跃度1.2万人,日均浏览量6千人次,“沁水融媒”微信公众号用户3.7万人,抖音号用户85.6万人,且增粉势头强劲,形成了播放达千万级别的作品矩阵,累计获赞3700万以上,总播放量超过2.9亿人次,单篇作品播放达到4919.9万。

科技事业

截至2022年末,沁水县高新技术企业数达15家,建立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各13家,签约金额为3246.3万元。其中省内高校4个,签约金额79万元,省外高校9个,签约金额为3167.3万元,县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建设1家(山西沁和绿色智能煤炭科学院有限公司),培育3家(山西沁水新奥洁能能源有限公司、晋城源通饲料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易高煤层气有限公司)。已通过认定晋城源通饲料股份有限公司、沁河绿色农业有限公司2家企业申报市级星创天地,建立煤炭领域科技服务平台1家,争取省科技厅专项资金800万元,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能投、蓝焰、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3家企业申报了市级项目,蓝焰煤层气申报的“煤层气低效井改造潜力评价及增产技术研究”项目获得50万元立项支持。截至2022年10月,沁水县共有有效发明专利14件,包含企业专利13件,个人专利1件。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沁水县共有游泳馆1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2022年,沁水县参加2022年晋城市第二十二届武术锦标赛,并获得太极拳、器械团体第一名和健身气功团体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成功举办2022年山西省群众文化活动暨“农商银行杯”篮球大赛;组织开展2022年沁水县“奔跑吧少年”暨第八届青少年乒乓球比赛、2022年全省群众文化活动沁水县“七人制”足球大赛、2022年全民健身日“小米高飞”轮滑巡回赛暨“奔跑吧少年”沁水县首届轮滑大赛。

2017年10月26日,在晋城市运会田径赛场上,沁水县健儿共参加男女组8个项目的比赛,经过奋力拼搏,取得1金5银3铜和一个第4名、四个第5名、一个集体项目第5名的成绩。

2023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晋城市“新华杯”第三十二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在晋城市第三中学校举行,沁水县代表队荣获本届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

医疗事业

截至2022年末,沁水县共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70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870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227人,每千人拥有病床4.5张,每千人拥有医生数6.3人。村卫生室覆盖率100%,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达标率100%。沁水县公立医疗机构4家,均设置发热门诊;无烟医疗机构覆盖率达100%;与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健康沁水访谈》栏目,每月播出2期健康知识,收益群众覆盖率广;沁水县人民医院、沁水县第二人民医院、19家乡镇卫生院的局域网实现互联互通;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100%,电子档案建档率98.5%,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档案使用率66.4%。2022年,沁水县建成了沁水县方舱医院,同步建成了城东方舱医院并升级成为亚定点医院。建成了山水文苑公租房、锦天金域府公租房等9个隔离点,总隔离房间1072间。

沁水县中医医院位于县城新建东街1234号,始建于1986年,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现有编制床位80张,是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是山西省中医院的医联体、山西省针灸医院的对口支援单位。医院现有职工82人,专业技术人员50名,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8人,硕士研究生3人,“晋城名医”1名,县优秀医师3名,爱岗敬业医师1名,青年杰出医师1名,山西省针灸医院对口帮扶专家1名。

人居环境

2022年,年县城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4,排名全市第一、领跑全省第一方阵。达标天数325天,优良率89%。二氧化硫平均浓度值为7微克每立方米;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值为23微克每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值为43微克每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值为28微克每立方米;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浓度为1.2毫克每立方米;臭氧日最大8h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浓度为157微克每立方米;县城建成区内无黑臭水体,沁水县20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标;土壤环境质量趋于低风险,安全利用率100%。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40.0%。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沁水县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56605人,共征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38172万元。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85275人,征缴保险基金19129万元;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分别参保22221人和32511人,保险金分别征缴947万元和2129万元。2022年,沁水县共发放基本养老金52886.4万元,其中为机关事业单位发放23849万元,为企业职工发放20936万元,为城乡居民发放8101万元。截至2023年6月,沁水县共有1家县级中心敬老院、6家乡镇敬老院,总床位数500多张。

2022年,沁河县脱贫人口规模为4060户9135人,脱贫户人均纯收入为12763元。沁水县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4178人,其中:省外务工519人,省内县外务工837人,县内务工2822人。

交通

综述

沁水县北倚太岳,东临太行山,南屏中条,西接晋南,当潞(长治市)泽(晋城市)之门户,扼平(临汾市)蒲(运城市)之咽喉。沁水县是衔接山西省河南省甚至南下江南的交通枢纽,更是承接山西省及河南省产业协作、辐射、转移以及产品、劳务输出的重要区域。截至2020年末,沁水县已初步形成以侯月铁路、高速公路(陵川—侯马高速公路S80与安泽县—阳城高速公路S65)、国省道(日照—凤县线G342、坪上—曲沃线S366)为依托,以县乡公路为骨干,以龙港镇、端氏--嘉峰为中心,向各乡镇辐射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公路

截至2022年末,沁水县有晋侯、高沁2条高速穿越全境,公路通车里程1555.7千米,其中高速公路79.5千米。共有公路干线3条120.8千米,公路支线340条1349.5千米,桥梁118座4399.3米;全年公路养护里程1555.7千米。沁水县共有卡车1523辆,其中,普通载货汽车载重量57874吨位。截至2020年底,沁河县等级公路总里程1543.218千米,其中高速77.302千米,一级公路27.323千米,二级公路149.722千米,三级公路199.054千米,四级公路1089.817千米,公路路网密度为57.65千米/百平方千米。

铁路

截至2020年末,沁水县已初步形成由侯月铁路和其他铁路专用线组成的县域铁路运输系统。其中境内共有国家铁路1条-侯月铁路;专用铁路1条--阳城电厂铁路;铁路专用线7条,分别是侯村煤矿铁路专用线、寺河煤矿铁路专用线、嘉峰煤炭集运站铁路专用线、嘉峰村福利货场铁路专用线、沁水煤炭集运站铁路专用线、兰金选煤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和兰煜公司铁路专用线。

侯月铁路是沁河境内唯一的国家铁路。西起南同蒲铁路侯马北编组站,东至太焦铁路月山编组站。途经曲沃县翼城县、沁水、阳城县泽州,南下进入济源市。全长265千米,山西省境内长203.6千米,晋城市境内长133千米。该线于云台山隧道进入沁水,途经龙港、郑庄、端氏、嘉峰4镇,长72千米。侯月铁路晋煤集团外运的主要通道,承担部分晋中市吕梁市临汾市地区及沁水、阳城矿区煤炭运往华东、中南地区的任务。

阳城电厂铁路为专用铁路,它以自备的机车车辆解决阳城电厂的内部运输。该专用铁路自嘉峰编组站接轨,新建铁路大桥横跨嘉峰村和沁河上空,经武安村北再建侯村河桥进入阳城县境,至北留镇山西阳城电厂。全长21千米,其中沁水县境内2.1千米,为单线铁路。该线于1994年12月开工,1997年底竣工,1998年10月投入运营。

沁水火车站位于龙港镇、五柳庄北,隶属太原分局侯马车务段。客货两用三等站。1991年6月动工兴建,1996年12月投入试运营。全长2850米,最宽处330米,占地面积32.23万平方米。设线路7股6578米,其中正线2股2850米,到发线2股2632米,货物线2股874米,其它线1股214米。站区有线路车间、供电车间、信号工区、通讯工区、桥隧工区、探伤工区、卫生所、职工食堂等9个驻站单位。

端氏火车站位于端氏镇坪上村,隶属于侯马车务段。1995年建成,为客货两用四等站。共有车道6股,有效长度1100米。站区有线路车间、桥隧工区、信号工区、变电所4个驻站单位。

郑庄站位于郑庄镇玉沟村,隶属侯马车务段。1995年建成,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40平方米,站长1096米。有股线4股,其中正线2股,为客运四等小站。2004年4月停止客运业务。为增加铁路的运能,提高运输效率,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对部分中间小站撤销合并,2009年7月郑庄站被正式封闭,并入沁河车站管理。经过半年的试验,由于郑庄站撤消后列车运行区间过大,达到40千米,不能适应侯月线运输特点,2010年4月郑庄站又正式恢复。站区有桥隧车间、路基车间、线路工区3个驻站单位。

嘉峰站位于嘉峰镇嘉峰村西,隶属国铁集团郑州局洛阳分局济源车务段。始建于1989年3月,完工于1995年12月,1995年12月投入试运营。嘉峰站为区段折返站,客货两用。全长3.2千米,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铺设线路18股,其中正线2股,到发线13股,修筑站台2座。站区有车站、桥隧工区、变电所、信号工区、电力工区、通信工区、列检车间、修缮工区、乘务公寓、机务折返工区、水道工区、装卸队、抑尘站、公安所等15个驻站单位,年设计货发运量1000万吨。

公共交通

截至2020年末,沁水县相继完成县城公交首站及道路运输指挥中心业务楼建设、县城公交末站建设工程、县汽车运输公司迁建工程等,开通城际2条、城市4条、城乡25条,镇村63条共94条线路,194台公交车,布设610个站点。2020年4月10日,沁水县祥瑞汽车出租有限公司新更新14台出租车正常运营。

人文

综述

沁河县具有支撑旅游深度开发的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包括柳氏民居主人柳宗元后裔、北方山水画“鼻祖”荆浩、明代散曲家常伦、当代人民作家赵树理,都是在中国当时乃至后世极具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人。沁水的战争文化、红色文化也非常丰富。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东坞岭大捷;重庆谈判时发生上党战役。沁水县内有三家单位入选“太行人家”,分别是沁水县郑庄镇郑庄村宜家客栈、沁水县土沃乡南阳村抗大三号食堂和沁水县中村镇向阳村舜乡农家乐。有柳氏民居、湘峪古堡等省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3处,有舜的传说、土沃老花鼓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5项。

文物古迹

截至2020年末,沁水县有郭壁古镇古建筑群(郭壁古村落)、湘峪古堡(湘峪古村落)、窦庄古建筑群(窦庄古村落)等4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东峪村造像、八里坪遗址、下川遗址等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交口舜帝庙、沁水县烈士陵园、大沟遗址、窦将军墓、文庙大成殿等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柳氏民居为陕西华昌府通判祖籍沁水的柳遇春的故居,创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位于沁水县城西南25千米土沃乡西文兴村。院中一石牌坊迎风板上尚存有楷书题迹:“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冬十月立”。从现存民居建筑形制、风格上看,清代屡有修、增建。建筑坐北朝南,南北长84米,东西宽48米,占地面积4032平方米,总计房屋114间。院落分为两组,以东西走向的村中街道为中线,南北两侧并列两院。原建筑有13座院落,现仅存4座。除两座石牌坊为明代所建,其余皆为清代建筑。院内两座石牌坊,青石筑成,二柱单楼悬山式。迎风板两块。一坊题“丹桂传芳”,一坊题“青云楼武”。属第六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湘峪村,原名相谷村,位于沁水县郑村镇湘峪村。为明万历年间户部尚书孙居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孙鼎相孙氏兄弟的故里。因孙鼎相在兄弟行第三,其故居便称“三都堂”,又称“三都古城”。始建年代不详,竣工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古堡东西长280米,南北宽100-150米,面积约32500平方米。是一个完整的城堡式建筑。古城依山而建,分为内城和外城,城内主要建筑由东西向两条街和南北九条巷道将其分割有序。现存主要建筑有三都堂、帅府、十大宅院、大小男院等民居建筑以及寺院、祠堂、私塾等公共设施。另外还有孙居相墓等。属第六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郭壁古镇古建筑群位于沁水县嘉峰镇郭壁村。郭壁古镇民居以家庭为纽带而建,以阁楼宗庙加以城墙相连为寨堡或城,寨与堡或城与山水相融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建筑群体。郭壁古建筑群,现存明、清民宅3400余间,窑洞数百孔,庙宇7座、阁楼10座,有进士宅院13处,行宫建筑1处,聂氏宗祠二处,古井18眼。整体建筑素有“三城”“三寨”之说,南北长约2500米,一条古商贸街贯穿其中。主要建筑群有府君庙、镇行宫、古渡口、张姓赵姓民宅群、三槐里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末,沁水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省级项目6项,市级12项,县级34项。其中,“李家山竹马”成功入围省级非遗项目,“传统手工软米饭”“传统手工调味佳品老黑酱”成功入围市级非遗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祁学德、赵能能等。

舜,有虞氏,亦称虞舜,是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2011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孟子·离娄篇》下:“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舜父瞽叟盲,母早死,后母之子象欲杀舜。在尧二女的帮助下,战胜其傲狠之弟象。舜勤劳、善良,品行端正,以孝著称,有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墨子·尚贤下》:“昔者舜耕于大历山,陶于河濒,渔于雷泽,灰于常阳,尧得之服泽之阳,立为天子。”有传说称舜是箫的创造者。(《世本·作篇》)经四岳推荐,尧以二女妻舜,禅帝位于舜。舜又以天下授禹。后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尝被尊为春神和农业神。舜的传说广布于全国许多地方。各地的民众把舜的出生、事业、品德,以及相关的地名、冢祠、风物与其联系起来,编织和附会出种种神话传说,颂扬他的明德、孝悌、忠君、治国理念。山东省诸城市诸冯村流传的大舜传说,主要有:奇异的出生、大舜名字由来、母亲临终教子、后母三次陷害舜、尧三次考验舜等。山西省沁水县城西历山一带,被认为是舜躬耕过的历山,这一带的传说,主要有:舜耕治历山传说、舜的生活和婚姻方面的传说、舜与当地植物及地名渊源的传说。

土沃老花鼓是沁水县土沃村流传的传统舞蹈,据传有二百多年历史,2011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沃老花鼓是集击鼓、歌唱、舞蹈三个部分为一体的舞蹈表演形式,主要角色有老丑、小丑、花姑、老汉、老婆、腰鼓手、报马童、担鼓。土沃老花鼓最重要的角色是“丑”,舞起来别具一格:舞蹈时口咬固定在小鼓上的口噙环,双手持软鼓槌上击下打,走起“丹鹤弹步”双脚似鹤状前行;演唱时将鼓握在手上,唱完再把鼓叼在口上。土沃老花鼓队形丰富,有双龙出水、三盏灯、十二连勾、双龙摆尾、双插花、九道弯、荷花转、单闷葫芦、枣化形、双分头等。舞蹈步法主要是全脚擦地行进的“曲曲步”,舞蹈时身体左右拧转,如风摆杨柳,轻柔优美。土沃老花鼓的乐谱有两种,一种是舞蹈谱(走场锣鼓),分为走场谱和登场谱;一种是曲调谱(花鼓调)分为“老调”和“新调”,歌词由艺人即兴编唱。

沁水柳氏清明祭祖是山西省沁水县西文兴村柳氏家族存续的传统祭祖礼仪民俗,2011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文兴村是一处保存完整的河东柳姓族人世代聚居的千年古村落,保留着柳氏在明清具有宗法制度特征的完好古建筑群。柳氏民居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落居住人口迄今仍是一脉同宗的柳氏后人。据现存金石碑记和《河东柳氏族谱》记载,该村柳氏后人均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的后裔,世居西文兴村,遵训守礼,传承了河东柳氏家风和美德,延续了河东柳氏独特的人生礼俗,并立石永记于西文兴柳氏宗祠,常年祭祀,慎终追远。清明祭祖最为隆重。清明前三天开始忌荤吃素,早上第一顿第一碗饭必献聂氏宗祠。各家上坟扫墓。清明日齐聚祠堂,以牲礼献祭先祖。外出者这一天也都赶回来参加祭祖仪式。

习俗

节日

七月十五中元节,沁水县蒸“面羊”,意在丰收有望。农民“麦秸砌”“看谷老”,到地头“挂财穗”喜庆丰收,还有烧纸的风俗。

十月一,沁水县流行上坟烧纸,俗称给祖先“送寒衣”的节日。

庙会

沁水县春祈为广大劳动人民在春天祈求神灵恳赐风调雨顺,盼望五谷丰登,秋报是人们秋后感神的恩泽而进行的祭神活动。各村的庙会都有定期。庙会时期,除唱戏外,主要是物资交流,各种土特产,山货,百货上会。有些大庙会,如中村的七月十五,张马的二月十五,临近各县,甚至河南省陕西省山东省等省商人也来经销商品。

迎神赛会,是沁水县乡间物资交流的一种形式。如豆庄正月初七的祝融会,正是春耕生产开始时节,会上卖扁担、锨、、木柄、荆条萝筐、篮子等,以及其它小百货,儿童玩具,元宵节用的各色焰火花筒,应有尽有。会期仅半天时间,但热陶非常。附近村庄的“八音会”“故事班”等也赶去助兴,顺便购买农具,端氏三月十二汤帝会,卖权把扫帚、铁农具、竹筛、竹篮等。嘉峰端午的庙会卖草帽、桑权、木锨,准备打麦。蒲池四月初三三峻岭(后称山中岭)庙会,买葱秧栽大葱。古堆十月十五庙会,主要是买卖骡马牛羊。

饮食

沁水县饮食习惯不尽相同,城西过去每日五餐。起床先吃早饭,吃毕上地干活,八至九点吃“饭时饭”,午、晚饭如常,冬天夜间在临睡前喜爱吃“夜餐”。城东郑庄、端氏、潘庄一带普遍一日三餐,早饭玉米面圪瘩蒸煮互调,午饭干面条、泉州卤面、饸絡、捞饭汤、斜叶面、面片等。晚饭汤面、糊饭、米羹、下米面片等。特色美食有李圪抓、转面、烧三鲜羊杂碎汤等。

全名羊肉李圪抓,是沁水风味小吃中的一朵奇葩。相传一个姓李的牧羊人喜吃羊肉包子,食多生厌,他就突发奇想,借来邻居做煎饼的鏊子,想把包子用油煎一下,可包子皮厚难熟,他就在手上抹了点油,把包子皮拽薄,这样做成后油而不腻,别有风味。

将碱、盐溶于水中和面,用擀杖压出光亮后,抹以植物油,醒30分钟后擀成面条。再用笼布盖严。待散出香味时下锅煮食。其特点是清香味美,光滑可口。

沁水县名菜。三鲜为猴头、木耳、黄花菜,皆是沁水境内特产。经名厨精细加工,配以佐料,勾兑成汤,即保留了其特有的营养价值,又使味道更加鲜美。

特产

沁水县境内蜜源植物非常丰富,面积13.3万公顷,可养蜂10万箱以上,环境优美是优质蜂蜜生产的绝佳地域,养蜂历史悠久,被誉为“养蜂者的乐园”,是中国四大名蜜刺槐蜂蜜、荆条蜂蜜的主产区之一,产地范围覆盖沁水县12个乡镇182个行政村。蜂群存栏达到5万余箱,年蜂蜜产量1600余吨,蜜源利用率不足50%,发展潜力巨大。沁水蜂蜜外观呈琥珀色,常温下呈黏稠流体,不结晶或微结晶,光照下晶莹透亮,色泽鲜艳。低温下易结晶,结晶后细腻乳白。口感气味芬芳,花香浓郁,味道鲜美,甜润爽口,甜而不腻。沁水蜂蜜自然含水量低于20%,葡萄糖和果糖含量达65%以上,淀粉酶值含量在8-16mL/(g.h) 以上,含有10余种矿物质和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无机酸等,营养价值丰富,是强身健体的良佳饮品。沁水蜂蜜于2019年3月28日成功注册为晋城市第一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七须黄花菜产于晋城市沁河流域的加丰镇。其优点,一是颜色鲜黄,干净整齐;二是角苞长、肉厚,粗壮肥硕;三是脆嫩清口,久煮不烂。相传,唐朝武则天曾下诏封潘河的七须金针为“御菜”,当地官吏将此作为贡品每年夏季敬献给皇帝食用。直到清末年,由于自然灾害,才一度失传。新中国建立后,当地农民重又栽培七须黄花菜。

沁水黄小米营养丰富,其营养价值超过米。小米内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淀粉、维生素B1、B2和C等,其中维生素B1的含量为查干湖大米的5—6倍,居所有粮食之首。

艺术

戏曲

上党梆子、上党落子流行于城东一带。解放前,在端氏、嘉峰、玉溪、贾寨、东大、郎必、石室等村,都有上党梆子“故事班”。较有名气的戏班,有上沃泉席仰德合行的上党梆子戏班,樊村胡宝全、西文兴杨富山、城关南坡高本成合行的上党落子戏,城关原德胜的上党梆子戏班,还有小孟戏、铁锤戏、山泽戏、小猴戏等。

绘画

沁水县五代十国后梁荆浩是一位杰出的山水画家,他的传世作品有《四季山水》《山峰》《桃源》《天台》《匡庐图》等。清末民国初年西关张书云,以画花卉羽毛见长,曾参加省城国画展览。潘庄的郭心敬,城关王奇如等亦以国画见长。

书法

沁水的书法艺术,从碑刻中见到的如明代陕西巩昌通判西文兴柳遇春所书《蒲泓福胜寺》,杏峪《龙泉寺碑》;户部尚书李瀚所书《游海会寺诗碑》,兵部尚书窦庄张铨的家书墨迹;清代贵州遵义知府翰林院编修窦奉家所书《十里河西条规碑》,碧峰书院山长张心至所书重修《碧峰寺大佛殿碑》;清拔贡民国初年县城任家珍所书《补修城北河堤碑记》等。崔效廉的篆书及篆刻造诣尤深,其后韩凤鸣的隶书,王家身的魏体均有成就,还有郭心敬(潘庄)、张孝骞(窦庄)、赵丕玉(郑庄)等都以书法见长。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2年,沁水县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4处,AAAA级3处,AA级1处。沁水县城东地区利用张峰水库、示范牧场、金郭壁银窦庄、湘峪古堡赵树理故居等景点,打造“百里沁河风光带”和“沁河永久性生态景观廊道”;城西地区以历山舜王坪、东西峡、白云洞、柳氏民居、荆浩故里、南阳抗大等旅游景点为依托,打造“历山舜王坪生态旅游圈”。

重要景点

大唐文兴柳宗元遗族世居-柳氏民居历史文化旅游区,位于晋城市沁水县西文兴村太行山王屋山、中条三山环抱,占地4平方千米,为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永乐四年,柳宗元遗族耕读发家,始造河东柳氏府邸一进十三院,占地三万多平米,是中国目前唯一以同祖血缘世代聚居的原始古村落。这里现存的元宝耳石狮、一品青莲节节高砖雕、明四意暗八仙木雕堪称海内孤品。中国著名理学家朱熹、一代“心学”宗师王守仁、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毛泽东主席书法的启蒙远师方元焕唐朝吴道子等历代大家留下的书画碑刻真迹。

沁水历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晋城市沁水县距县城56千米处的“中原地区农耕文明发源地”下川村一带。景区坐落于太行山太岳、中条三山环抱,海拔2358米的晋西南最高峰—历山。景区覆盖了中条山脉上百平方公里的区域,是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景区由舜王坪草原、舜王故道、娥皇谷、女英峡、下川遗址、历山古村落五大景点组成。拥有华北平原上唯一的一块万亩亚高山草原和华北地区最后一块原始森林。沁水历山景区是中国温带亚热带的过渡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造就了沁水历山“奇峰峭壁、碧潭飞瀑、云岚霞雾”与“高山草原、古木异植,药草奇花”并存的大观气象。

晋城市沁水示范牧场(原中国北方示范牧场,正县(处)级事业单位),是山西省重点种畜禽场,是农业部第一部52个重点种畜禽场之一,是山西农业大学科学研究基地,位于沁水县郑庄镇杨家河村。牧场面积3万余亩,养羊条件得天独厚,采用围栏轮牧和机械化管理方式。有世界上6个著名的绵、山羊品种。其中,考力代绵羊是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出访新西兰受赠的品种;南非肉用美利奴羊安哥拉毛用山羊,是中国国内首家引进和为数不多的原种羊。该牧场承担着农业部“948”项目,“南非肉用美利奴种羊引进及推广”山西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山西肉用绵羊母本品系的培育”等多项科研课题和黑山羊选育、培育工作任务。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2019年11月14日,沁水县被生态环境部评为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2020年4月14日,沁水县入选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单位。

2020年5月,沁水县入选2020中国县域全生态百优榜。

2020年7月,沁水县入选山西省2018、2019年度省级平安县(市、区)名单。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决定命名沁水县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县城。

2020年11月,沁水县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2021年7月15日,沁水县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10月12日,沁水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2年1月28日,沁水县荣平安山西省建设示范县。

参考资料

沁水概况.沁水县人民政府.2023-09-21

>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12-07

沁水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沁水县人民政府.2023-09-21

沁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沁水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沁水县政府信息公开.2023-12-08

晋城33个A级景区,快数数你去过几个.微信公众平台.2023-12-08

最新!沁水县公示一批拟任职干部.微信公众平台.2023-12-07

历史沿革.沁水县人民政府.2023-09-19

2022年沁水县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沁水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12-08

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山西省文物局.2023-12-08

名单公布!晋城51处.晋城市人民政府.2023-12-08

如画沁水.沁水县人民政府.2023-09-23

综合查询.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12-07

沁水概况.沁水县人民政府.2023-12-07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历史沿革.中国小康网.2023-12-07

沁水县2023年中小型水库、中型淤地坝安全责任人名单公示.沁水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12-07

沁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沁水县政府信息公开.2023-10-18

沁水动态.晋城市生态环境局.2023-12-13

沁水全力打造特色苗木花卉基地.中国林业新闻网.2023-12-13

如画沁水:一城山水半城园.百家号.2023-12-13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守护生态历山 促进和谐共生.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2023-12-07

中国应急管理报 | “党和政府又给了我一个家”.微信公众平台.2023-12-13

统计用区划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3-12-07

沁水县人民政府网.沁水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09-22

收藏!沁水人口最新数据!.微信公众平台.2023-12-13

山西沁水:人才引进“加法” 撬动县域经济发展“乘法”效应.百家号.2023-12-08

高质量发展在晋城·地方实践 | 擦亮“四张名片” 加快转型发展!沁水县集聚各方优势赋能高质量发展.微信公众平台.2023-12-08

山水人文交融,融出沁水胜景.百家号.2023-12-08

沁水经开区 :四大产业园撑起高质量发展“脊梁”.山西省投资促进局.2023-12-08

每日一区:沁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微信公众平台.2023-12-08

《沁水县文明校园风采展示》沁水县职业中学文明创建工作汇报.沁水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12-08

山西省2022年10月专利统计简报.山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2023-12-13

沁水县选手在市运会田径赛场上个个获奖项项拿牌.搜狐网.2023-12-13

晋城市“新华杯”第三十二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情况的通报.晋城市教育局.2023-12-13

沁水县中医院基本信息.沁水县政府信息公开.2023-12-08

中央媒体聚焦山西沁水养老工作!.网易.2023-12-13

纵横通衢畅八方——沁水县道路交通工作亮点回眸.沁水县政府信息公开.2023-12-08

沁水县祥瑞汽车出租有限公司简介.沁水县政府信息公开.2023-12-08

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日报网.2023-12-08

柳氏民居(第六批国保).山西省文物局.2023-12-08

湘峪古堡(第六批国保).山西省文物局.2023-12-08

郭壁村古建筑群(第六批国保).山西省文物局.2023-12-08

窦庄古建筑群(第六批国保).山西省文物局.2023-12-08

文化传承 巾帼行动|民间剪纸能手赵能能.澎湃新闻.2023-12-08

鼓舞(土沃老花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2-08

舜的传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2-08

祭祖习俗(沁水柳氏清明祭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2-08

李圪抓.沁水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12-08

特产.中国小康网.2023-12-08

转面.中国小康网.2023-12-08

烧三鲜.中国小康网.2023-12-08

刺槐蜂蜜.沁水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12-08

七须黄花菜.中国小康网.2023-12-08

黄小米.沁水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12-08

柳氏民居景区.沁水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12-08

沁水历山国家森林公园.山西省人民政府.2023-12-08

沁水示范牧场.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12-13

生态环境部命名第三批84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央广网新闻.2023-09-23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学习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典型经验活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9-23

小康人物.中国小康网.2023-09-23

山西命名49个省级平安县(市、区).澎湃新闻.2023-09-23

全国爱卫会关于命名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的决定.卫健委网站.2023-09-23

403 Forbidden.新华网.2023-09-23

水利部关于公布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的公告.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2023-09-23

关于命名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公告.生态环境部.2023-09-23

喜讯!沁水县荣膺“平安山西建设示范县”.百家号.2023-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