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萧沆

萧沆

萧沆(Emil Cioran)是一位罗马尼亚裔旅法哲人,生于1911年,逝于1995年。他是20世纪著名的怀疑论和虚无主义哲学家,深受阿图尔·叔本华弗里德里希·尼采列夫·舍斯托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影响。萧沆以其文辞新奇、思想深、激烈见称,被誉为“法国的尼采”。他的作品曾被译成多种文字,苏珊·桑塔格卡尔维诺,I.米兰·昆德拉等都深受其影响。萧沆的作品充满了哲学悲观主义,经常涉及苦难、衰败和虚无主义等问题。他的代表作《解体概要》是他最为着名的得奖大作,其中表达了对生命的炽烈否定。萧沆在1937年移居巴黎拉丁区,与他的伴侣Simone Boué一起生活在隐居中。

基本信息

萧沆(Emil Cioran, 1911-1995)罗马尼亚旅法哲人,20世纪怀疑论、虚无主义重要思想家。有罗马尼亚语法语创作格言、断章体哲学著述传世,以文辞精雅新奇、思想深邃激烈见称。

萧沆属天才早熟型、诗人气质哲学家。入读布加勒斯特大学期间,博览群书,尤其深受阿图尔·叔本华弗里德里希·尼采列夫·舍斯托夫、杜斯妥也夫斯基等人影响。21岁完成第一部作品《在绝望之巅》之後,连续数年以罗马尼亚文撰著多部作品,文风犀利、思想独特,令人侧目。在一度留德之後,30年代後期游学法国,并继续母语创作。後因欧洲时政变化,滞留巴黎,遂选择定居於此。自4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反省自己早年亲纳粹唯生命论思想,後决意与自己的过去决裂,放弃母语,转以法文从事思考写作。1947年完成的第一部法文作品《解体概要》,几经修改,於1949年发表,旋即获颁奖助外国作家法文创作的里瓦罗尔(RIVAROL)奖。此为萧沆一生唯一一次接受文学奖。

个人作品

此後40年间,萧沆创作多部法语哲学作品。尽管在相当时期里,萧沆的巴黎生活处於边缘化的状态,其作品也只维持在小众范围传播,却一直深受论者好评,不乏热切拥。60、70年代中,德、英、日、西班牙语译本渐多,在彼时方兴未艾的叛逆思潮中,影响深广。而80年代以来,其人其书经美国作家、评论家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等人介绍,则渐为大众熟知,遂成当代西方经典。桑塔格在《激进意志的样式》一书中便说:「萧沆是当今思想最精细,写作最具力量的人之一。」

萧沆的作品围绕对存在之虚妄与困顿的反思展开,充满悲观主义、怀疑主义,甚至是虚无主义论调;对人世磨难与苦痛,有极为敏锐深刻的观察体认,因而呈现为一种极端的清醒,以致几近凶狠的态度;而同时,其文笔旨趣之新颖考究,遣词造句之暴戾刻毒,则构成了他特殊的行文与运思风格,备受推崇。196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诗人圣琼‧佩斯(Saint-John Perse)曾如此形容萧沆:「他是保罗·瓦勒里之後,最伟大的法文作家之一,足令法文增辉。」

萧沆在多年後为《解体概要》撰写的一篇介绍文章里,曾这样坦白说:「我跟那些神秘论者混再久也无济於事,在内心深处,我从来便是站在魔鬼一边的:可因为无法跟他的威力媲美,於是我至少尽力通过自己的无礼、尖酸、专横与任性来使自己无愧於他。」而旅居美国罗马尼亚知名作家诺尔曼‧马内阿(Norman Manea),曾如此描述他:「他是一位杰出的反叛者,也是一位独具怀疑精神的厌世者,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我们在人类存在的虚无当中惊醒过来。」

萧沆的主要著作有:《在绝望之巅》、《欺瞒之书》、《罗马尼亚的变革》、《眼泪与圣徒》、《思想的黄昏》、《败者的祈祷》(以上皆为罗马尼亚语)、《解体概要》、《苦涩三段论》、《存在之诱惑》、《历史与乌托邦》、《坠入时间》、《恶质造物主》、《诞生之不便》、《撕裂》、《赞赏练习》、《供词与诅咒》、《萧沆作品集》、《笔记1957-1972》(以上为皆以法文写作)。

1995年於巴黎辞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