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偶氮染料

偶氮染料

偶氮染料(英文名azo dye),是分子结构中含有偶氮基(-N=N-)染料的总称,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染料。由于其具有价格低廉、易于合成、着色能力强等特点,在纺织、印染、造纸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偶氮染料具有高度复杂的化学结构,如:大多数染料含有苯、和等芳香基团,且均含有生色团和助色团。其中,主要的发色基团有偶氮基(-N=N-)、羧基(-C=O)、乙烯基(-C=C)和硝基(-NO2)等;主要的助色基团有胺基(-NH2)、羧基(-COOH)、磺酸盐(-SO3H)和羟基(-OH)等。这些复杂结构的存在造就了偶氮染料的高稳定性、强色度性和较好的水溶性。

偶氮染料废水对植物种子的萌发和生长有着不可逆的危害,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作用。

发现历史

早在1834年,Mitscherlich就用氢氧化钾1-溴-2-硝基苯乙醇溶液中作用,制备了偶氮苯。但是偶氮染料的产生并使用还是在1858年之后,经过重氮化反应制备出了偶氮染料。

1863年,首例商品化偶氮染料Bismark Brown问世之后,偶氮染料开始了工业化生产。

1859年,J.P.格里斯发现了第一个重氮化合物并制备了第一个偶氮染料-苯胺黄。

1880年,英国利德和霍利德合成的“冰染染料”,是20世纪销售量最多的棉用染料。

1884年,刚果红的合成,能够说是偶氮染料开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第一,用刚果红作为染料,能够不用参加触媒,印染工艺被大大简化;第二,这类偶氮染料能够经过它的不同构造得到不同的颜色;第三,它的合成工艺更为简单,本钱愈加低廉,染色的性能也更为优越。

早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人Yoshida发现溶剂黄可以引起老鼠的肝细胞癌变后。人们才意识到偶氮染料及其中间体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性。实际上,1905年德国卫生部门已经从染料品红、金胺和胺中确认了一些芳香胺的致癌作用。随着染料化工的高速发展,这种情况进一步恶化。据不完全统计,到20世纪60年代,世界各国因从事染料化工工作而患上膀胱癌的病例超过了3000例。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上主要的染料制造商自发地签订议,停止在市场上销售联苯胺及以联苯胺为母体的偶氮染料。德国政府在1958年成立了MAK(Maximum Arbeitplaz Konzentrations已知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的物质在工作场所的最大允许浓度)委员会,从此开始每年发1份MAK表。

应用领域

偶氮染料具有很广的色谱范围,包括红、橙、黄、兰、紫、黑等,色种齐全,色光良好,色牢度高。除了颜色多样外,偶氮染料还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染色能力强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的染色,也用于纸张、皮革、油漆、彩釉玻璃、塑料、橡胶等产品的着色,涵盖当前印染行业的所有色系,在食品、化妆品中也有应用,例如染发剂就常用偶氮染料制成。

分类

根据应用性能,偶氮染料分为:酸性染料碱性染料颜料冰染染料媒染染料活性染料分散染料直接染料等几大类。

根据含有偶氮基的数目也可分类,含有一个偶氮基的化合物是单偶氮染料,如食用色素黄6和酸性大红C。含有两个偶氮基的是双偶氮染料,如直接大红4B。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偶氮基的是多偶氮染料,如直接黑C或直接黑BN。

根据染料的溶解度可分为:能溶解于水中的称为可溶性偶氮染料,不能溶解于水中但能溶解在一定的溶剂中的称为不溶性偶氮染料,如冰染染料等。这类染料广泛用于各种纤维材料的染色和印花,并用于皮革、纸张、肥皂、蜡烛、羽毛等的染色,以及油漆、彩釉玻璃、橡胶、塑料、食品的染色。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偶氮染料拥有广泛的色谱范围,涵盖了红、橙、黄、蓝、紫、黑等多种颜色,色彩种类齐全,色光效果良好,着色能力强,色牢度高,且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此外,部分偶氮染料还具有致癌的风险。由于其分子中所含有的芳香族结构,偶氮染料很难被降解。

化学性质

偶氮染料化学反应受酸量、温度、反应物结构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制备方法

偶氨染料由芳香伯胺与亚硝酸盐重氮化反应,再与酚或芳胺作用制得。公式如下:

危害

健康危害

含有禁用偶氮染料的服装在与人体的长期接触中,染料如果被皮肤吸收,经人体的正常代谢过程,在分泌物的生物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还原,并释放出某些具有致癌性的芳香胺,这些芳香胺被人体皮肤吸收后,在体内通过代谢作用而使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发生变化,可能引起人体病变和诱发癌症。另外,偶氮染料往往还是皮肤致敏源,可引发过敏。

环境危害

偶氮染料分子中所含有的芳香族结构,很难被降解,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禁用偶氮染料的检测标准

中国标准

欧盟标准

德国标准

法律限制

1994年7月,德国政府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禁止生产、使用和销售可还原出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以及使用这些染料的产品。随后,荷兰政府和奥地利政府发布了相应的法令。

2002年7月,欧盟限制多种致癌偶氮染料的销售和使用,原因是其对水产品有害、不易生物降解并通过废水排放影响环境。

2003年2月,欧委会通过一项新指令,禁止销售和使用危险的“偶氮染料”―一种用于纺织品染色、基于铬酸盐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对鱼和其他水产品而言是危险的。在染色过程中,该物质不可避免地随废水排放,从而威胁到了水生环境。该禁令自2004年6月30日起生效。

2003年11月27日,中国于发布《GB 18401-2003》,正式将禁用偶氮染料列入其中。现行标准为2011年1月14日发布,8月1日实施的国标《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18401-2010》。

2015年4月8日,日本修订通过了《家用产品有害物质管控法案》,于2016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正式把可分解致癌芳香胺的特定偶氮染料列为有害物质,禁止在纺织品中使用。根据规定,禁用特定偶氮染料的家居产品范围为:尿布、尿布覆盖物、内衣、睡衣、手套、袜子、中衣、外衣、帽子、床上用品、地毯、桌布、领饰、手帕、毛巾、浴垫及皮革等相关产品。按照不使用特定偶氮染料规定,24种特定的芳香胺含量被限制不得超过30mg/kg。

参考资料

消费品质量安全|④看上去很美—纺织品中的偶氮染料.微信公众平台.2023-12-28

术语在线.术语在线.2023-12-29

..2023-12-28

..2023-12-28

..2024-01-04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纤维检验所.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2023-12-29

..2024-01-03

欧盟发布销售使用“偶氮染料”禁令 _中国绿色时报电子报.中国绿色时报.2023-12-29

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3-12-29

日本偶氮染料禁令下月起正式实施.中国宁波网.202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