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MP40冲锋枪

MP40冲锋枪

MP40冲锋枪(Maschinenpistole 40),又称“施迈瑟冲锋枪”,是一种为方便大规模批量生产而设计的冲锋枪。

1922年,海因里希·福尔默(Heinrich Volmer,1885-1961)对MP18Ⅰ式冲锋枪加以改进,诞生“德国福尔默VMP25冲锋枪”。1931年10月,埃尔富特机器制造厂(Erfurter Maschinenfabirik,ERMA,厄尔玛)低价收购了福尔默公司,并将福尔默的设计稍加改进后,定名为“ERMA-MP(EMP)冲锋枪”,由福尔默设计的厄尔玛冲锋枪,发展为EMP 36,后者是MP38(后来成为MP40)的直系前身。1938年,埃尔富特机器制造厂应德国装甲部队要求研发一款紧凑型冲锋枪,于6月交付“德国MP38冲锋枪”,于1938年6月29日正式列装德军。1939年,简化MP38的生产流程,达到了大批量生产要求,被定名为“德国MP40冲锋枪”。MP40冲锋枪被广泛应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联邦国防军,便于装甲兵空降兵山地部队使用,是德国军队使用最广泛、性能最优良的冲锋枪之一。

MP40冲锋枪,全长630毫米(枪托折叠时),空枪重3.97千克,使用9×1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理论射速每分钟500发,供弹采用直型的32发弹匣,有效射程100米。MP40冲锋枪采用先进的冲压工艺和注模塑料件,近乎全金属的设计,枪管有钩形卡榫,大量采用铆焊工艺;在内部结构上,沿用了MP38的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

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各种政治和军事的原因,德国人对冲锋枪的兴趣有所下降,但有些研发工作仍在他国秘密进行。1933年德国开始了一项激进的重整军备计划,20世纪30年代,德军需要一种适用于德国现代化和机械化军队的新型全自动武器,这种武器必须同时适用于坦克、装甲车的乘员和普通的前线步兵,而且要便于维护和使用。

20世纪30年代中期,德国厄尔玛兵工厂的海因里希·福尔默(Heinrich Volmer,1885-1961)认识到缩短枪长对携行机动性的重要,将MP28Ⅱ的木托去掉,改成金属折叠枪托,加小握把等而成一支新枪。改后的新枪与MP28Ⅱ相比,携行状态下的枪全长缩短了190mm,而下的枪全长还多了41mm。1936年,德国装甲部队曾要求装备它,但当时德国陆军一些官员极力反对,因此厄尔玛兵工厂只好将样枪出售给德国警察和边防巡逻队。1938年5月德国陆军总部转变了思想,下令厄尔玛兵工厂火速生产出一种体积小、动作可靠的冲锋枪。时机到了,福尔默再次稍许改进MP28Ⅱ,只用两周时间就交出新一轮样枪。6月初交付德军试验,7月德军就批准以“MP38冲锋枪”为名正式装备,立即开始批量生产。该枪是世界上首先使用折叠式金属托的冲锋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MP38就生产了100多万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生产最多的冲锋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美国的盖德、苏联的波波沙冲锋枪都传承了它的枪托折叠优点,战后成了冲锋枪的基本架构,枪托形式分为折叠、伸缩或既折叠又伸缩。

首批3000支MP38冲锋枪被德军用于1939年9月波兰战役,受到装甲兵的赞扬,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保险不可靠,处于前方位置的枪机经常因拉机柄偶尔意外钩挂走火,造成德军自身伤亡。1939年底,经完善保险功能,把机匣、握把等都改成钢板冲压与铆焊加工,命名为“MP40冲锋枪”。

研制历程

1918年,德国武器工程师雨果·施迈瑟(Hugo Schmeisser)研制出MP18(Maschinenpistole 1918),这是军事史上第一台大规模生产的冲锋枪,该冲锋枪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的后半期。虽然雨果·施迈瑟设计了MP18,但是他并未参与MP40的设计或生产,尽管如此这种武器还是被一些人称为“施迈瑟”。

1922年,海因里希·福尔默(Heinrich Volmer,1885-1961)对“一战”中德军广泛使用的MP18Ⅰ式冲锋枪加以改进:主要设置了垂直握把,并改进了便携性和动作可靠性。“德国福尔默VMP25冲锋枪”诞生。VMP25冲锋枪闭锁簧太长,连射时容易造成故障,并且其采用的弹鼓为25发弹容量没有达到军方要求的35发,但福尔默还是在军方的赞助下得以继续研发。随后福尔默在VMP25冲锋枪基础上改进的“德国福尔默VMP30冲锋枪”依旧没有通过德国武器装备检验部门(IWG)的测试,由于各种不满意,德国军方在1930年终止了对福尔默的研发资助。

期间,福尔默公司还曾与德国军方签订了数量庞大的枪口罩生产合同,但后来因为德国战败,这批产品实际无法变现,直接导致福尔默公司濒临破产。后来,福尔默公司只有将这批枪口罩焊在白铁皮上,装在航运集装箱里秘密销售给保加利亚,但这根本无法挽救福尔默公司。1931年10月,埃尔富特机器制造厂(Erfurter Maschinenfabirik,ERMA,厄尔玛)低价收购了福尔默公司,并将福尔默的设计稍加改进后,定名为“ERMA-MP(EMP)冲锋枪”,出口到南美、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等国用于出口创汇。同年,厄尔玛在生产福尔默的冲锋枪以前对其进行了一些微小的改变。这款原先由福尔默设计的厄尔玛冲锋枪,发展为EMP 36,后者是著名的MP38(后来成为MP40)的直系前身。

1938年年初,德国装甲部队要求埃尔富特机器制造厂研发一款紧凑型冲锋枪,以便能安全地从装甲车里向外射击。1938年6月初,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埃尔富特机器制造厂便提交了较为成熟的样枪。当时埃尔富特机器制造厂该项目的负责人贝特霍尔德·盖佩尔,在ERMA-MP(EMP)冲锋枪的基础上直接进行改进:将木质固定枪托改为折叠式枪托,安装小握把以加强射击稳定性;为了减轻枪的质量,在钢制机匣上冲压了一些纵向槽;在进弹口的外侧增加了大的圆形切口;下机匣由较轻的巴克利特塑料制成;取消了不必要的单、连发快慢机;原来位于进弹口后方的杆式弹匣扣改成了按钮式,并移到了机匣左侧,因此弹匣不能与ERMA-MP(EMP)冲锋枪互换为了改善在装甲车内射击的条件,还在该枪枪管下方增加了一条钩形支撑导轨,取代了ERMA-MP(EMP)冲锋枪上落后的折叠弯钩结构。这款改进后的ERMA- MP(EMP)冲锋枪就是“德国MP38冲锋枪”。

1938年6月29日,MP38冲锋枪正式列装德军,同年7月开始大批量生产。但1939年纳粹德军突然波兰战役时,实际交付量非常少,并且随着资源的快速消耗,生产量明显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于是在1941年12月3日,阿道夫·希特勒要求为战争服务的各经济领域都简化生产程序,以增加产量。

1939年,埃尔富特机器制造厂开始简化MP38冲锋枪的生产流程,以钢板冲压方式制造机匣和握把,大量采用铆、焊工艺。1939年末,以新工艺改进生产的新品达到了大批量生产要求,随即被定名为“德国MP40冲锋枪”。MP40冲锋枪枪托打开时全枪长856毫米,枪托收缩时全枪长625毫米,枪管长248毫米,全枪质量3.7千克;自由枪机式,6条右旋来福纹,理论射速400发/分钟。

生产历程

MP38/MP40冲锋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使用最广泛、火力最猛烈的冲锋枪,其生产量和损耗量都非常大,“二战”中期,埃尔富特机器制造厂甚至为了保证 MP40冲锋枪的生产效率,停止了“德国毛瑟98K步枪”的生产。从MP40冲锋枪开始,冲锋枪生产采用先进的冲压工艺和注模塑料件,加工简单,适合大批量生产,仅MP40冲锋枪的生产数量就达到100多万支。

1944年,MP38/MP40冲锋枪的生产数量逐步减少,直至“二战”末期最终停产。

基本设计

整体结构

MP40冲锋枪,枪托展开时全枪长856毫米,枪托折叠时全枪长625毫米,枪管长248毫米,全枪重3.7千克。自由枪机式,6条右旋来福纹。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它近乎全金属的设计,枪管有钩形卡榫,以钢板冲压方式制造机匣和握把,大量采用铆、焊工艺,握把和扳机前面的握柄使用胶木或塑料材质。MP40冲锋枪将MP38冲锋枪的单体拉机柄改为双体拉机柄,并在机匣机柄槽的前端增设一个缺口,使枪机能挂在前方位置,从而增强保险作用。枪托由传统武器上的木制枪托替换成金属枪托,可以向前旋转折叠,平放在机匣下方,以减少体积便于存放。在内部结构上,MP40还是保留了很多传统,沿用了MP38的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复进簧装在套叠的三节不同直径的导管内,导管前端为击针。射击时,枪机后坐带动击针运动,并压缩导管内的复进簧,使复进簧平稳运动。这样的构造和运动方式非常有利于提高射击精度,这也让它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精度较高的武器之一。

动作原理

MP40冲锋枪采用简单的自由枪机式原理,枪机可装填并击发一枚9毫米口径子弹,击针穿过枪机的中心。使用9毫米口径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射速达到每分钟500发,采用单排32发弹匣供弹。在复进弹簧压力下,巨大的枪机能在击发时将子弹固定到位。反向作用在弹壳上的后坐力推动枪机直接向后运动从而实现抽壳和抛壳,之后枪机在复进弹簧的推动下重新提弹上膛并完成击发。

瞄具装具

MP40冲锋枪采用片状准星,分体式照门(分别对应100米、200米)瞄具。

弹药类型

MP40冲锋枪使用9×1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理论射速每分钟500发,供弹采用直型的32发弹匣,有效射程100米。

性能参数

以上表格参考来源

特性

特点

MP40冲锋枪与MP38冲锋枪大致相似,但更容易制造,因为加工减少到最低限度,焊接和冲压部件的使用最大化。除了加快生产速度外,这些变化还使MP40冲锋枪能够由更多公司利用交付子组件的分包商的努力来制造。因此,MP40冲锋枪开创了快速廉价制造基本小型武器的时代,并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重要的冲锋枪之一。

在内部结构上,MP40冲锋枪还是保留了很多传统,沿用了MP38的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复进簧装在套叠的三节不同直径的导管内,导管前端为击针。射击时,枪机后坐带动击针运动,并压缩导管内的复进簧,使复进簧平稳运动。这样的构造和运动方式非常有利于提高射击精度,这也让它成为了二战中精度较高的武器之一。

MP40的枪身折叠以后,仅长62.5厘米,全枪重3.7千克,在纳粹德国陆军、空军、海军参与的战场上都有使用。它们伴随德军伞兵部队占领了克里特岛,在进攻苏联的初期也曾一度重创苏联红军

主要缺点

MP40冲锋枪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那就是射速比同时期的其他冲锋枪低,理论射速不超过每分钟550发,实际射速还要低很多。而当时,它的主要对手——苏联PPSh41冲锋枪每分钟的射速高达900发。所以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 MP40的火力完全被苏联的冲锋枪所压制。

MP40冲锋枪32发的竖直长弹匣,使士兵在卧姿射击时必须努力降低射击姿势,供弹性能还比较差,经常造成漏弹和卡壳。此外,枪机拉柄位于机匣左侧,有一个敞开的狭缝,这个狭缝和敞开的抛壳口会使灰尘和碎屑不断堆积,尽管强力的复进弹簧和枪机可以挤碎许多异物,但仍可能会卡住枪支而引发故障。

MP40冲锋枪的装弹量有32发,与“苏联PPD-40冲锋枪”弹鼓71发的弹容量相比,MP38/MP40冲锋枪被反映无法和苏联红军火力相抗衡。

服役情况

二战列装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部分战斗发生在城市,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大街上,城市战斗双方距离50米以内,使用全自动射击方式的MP40冲锋枪采用手枪口径的子弹后坐力小,能更精准射击目标。但苏联用的波波沙41/波波沙43冲锋枪在近距离具有更好的穿透力。

MP38/40冲锋枪在纳粹德国陆军、空军、海军参与的战场上都有使用。它们伴随德军伞兵部队占领了克里特岛,在进攻苏联的初期也曾一度重创苏联红军。也正是“我们用的是步枪,而法西斯主义用的是冲锋枪!”这个事实,让卡拉什尼柯夫下决心为苏军设计一种冲锋枪。

“二战”后使用

作为战败国,德国的军工基础在战后几乎被完全摧毁,厂家被接管,设备被拆走,库存的MP38/MP40冲锋枪被熔成钢水,新组建的东、西德军队也分别换装了苏、美式武器。但MP40系列冲锋枪井未就此完全推出战争,战后苏联先后将缴获的包括冲锋枪在内的德制武器提供给中东、非洲等部分国家,从而出现了在中东战争等一此地区冲突中仍有使用MP40冲锋枪的场景。

在1990年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内战中,仍能偶尔看到MP40这种古董级的武器。这是因为除德国以外,使用MP38/MP40较多的国家当属南斯拉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游击队从德军手中缴获了大量的MP38/MP40冲锋枪,并且一直装备到20世纪50年代。

MP40冲锋枪在战争结束后停止生产,尽管在一些民用市场仍然可以买到仿制的半自动枪型。战争剩余的枪支在其他地方继续发挥作用,比如早期的以色列军队和希腊内战的交战双方。挪威陆军将MP40冲锋枪作为制式武器一直使用到20世纪70年代,几家主要枪支制造商使用MP40冲锋枪的部件来启发现代冲锋枪的设计灵感。MP40冲锋枪在伊拉克战争中得以继续使用,也充分证明了它的优良品质。

洛杉矶警察局(LAPD)的SWAT在1974年5月的一次著名的行动中,SWAT队员以两把MP40射杀了共生解放军的成员。

衍生型号

MP40Ⅰ/MP40Ⅱ

MP40Ⅰ型冲锋枪采用了两件式拉机柄。

MP40Ⅱ型冲锋枪于1943年交付,进行增大武器容弹量尝试,采用双匣并联弹匣座,插入配置,当先插入的左边弹匣弹尽时,右边的弹匣稍微向左移动,弹匣口就能对准供弹口,上推后接着射击,使全枪重达5.5kg,因此未能推广。

MP41

MP41冲锋枪是MP40冲锋枪的施迈瑟分支,与MP40冲锋枪基本相同,只是用木制步枪式枪托代替了原版的金属机身和折叠式金属枪托。选择器允许不同的射速,并且主要基于早期的MP28冲锋枪。步枪枪托是一体式的,包括肩部支撑、主握把和下部机匣。触发装置以通常的方式安装在木体下方。木质机身的顶部雕刻部分是MP40接收器的金属部分。枪的前部也取自MP40,包括长而直的弹匣,兼作前向垂直握把。总的来说,MP41的外形和功能与MP40相同,它装有德国9x19毫米的帕拉贝鲁姆手枪弹药筒,并通过32发可拆卸弹匣供弹。

与被德国陆军部队大规模用于前线的MP40不同,MP41仅作为特种部队武器部署在SS(纳粹准军事部队)和当地特种警察部队的队伍中。枪支的制造从一开始就受到限制,随着战争的进行,产量下降,只出口到罗马尼亚,并且从未达到MP40冲锋枪受欢迎程度和服务数量。

相关型号

1945年6月,西班牙国民警卫队最初采用,正式名称为Z-45。随后相继得到警察部队、空军、陆军的承认。Z-45 看起来像是改进的 MP 40,它保留了轮廓和比例;以及后膛系统和可折叠枪托,尽管修改或改进了一定数量的点。车架使用木制前臂而不是MP40上使用的塑料前臂。与MP40一样,后视镜由“L”翻转上的两个开放式 V 型槽口制成,用于 100 米和 200 米。前视镜是一个带有两个耳朵的刀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司登”和美国的M3“盖德”、苏联的PPS43冲锋枪设计时都有参考过MP38/MP40冲锋枪。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M56冲锋枪是以MP40作基础,把口径改为7.62毫米,结构进一步简化,并且可以加装刺刀

参考资料

MP40 (Maschinenpistole 40).militaryfactory.2023-12-22

MP41.militaryfactory.2023-12-22

干货!枪林弹雨中解析二战经典冲锋枪.中国军事图片中心.2023-12-22

福尔默M35机关卡宾枪.枪炮世界.2023-12-24

干货!枪林弹雨中解析二战经典冲锋枪.中国军事图片中心.2023-12-22

MP40.germanwarmachine.2023-12-22

THE STAR Z-45冲锋枪.smallarmsreview.202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