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东战争

中东战争

中东战争(Middle East War)又称阿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历史原因资本主义大国与霸权主义者的干预和鼓动,在中东地区先后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和武装冲突达30多次,给中东地区的国家和人民造成灾难和损失。中东战争是指发生于1948年至1982年期间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周围阿拉伯国家所进行的五次大规模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又名巴勒斯坦战争。于1948年5月至1949年7月,发生在以色列阿拉伯国家,结果使100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以色列占了巴勒斯坦总面积80%的土地,约旦占领了约旦河两岸土地,埃及控制了加沙地带第二次中东战争,又名苏伊士运河战争。发生于1956年10月29日至11月16日,以色列在美、英、法等国干预和鼓动下入侵埃及西奈半岛,以埃及政府和人民的奋战胜利而告终;第三次中东战争,又名“六·五”战争。发生于1967年6月5日至10日,以色列采取突袭“ 闪电战术”,占领了大片阿拉伯领土,最终由美、苏的干预形成不战不和的局面;第四次中东战争,又名赎罪日战争、十月战争、斋日战争。发生于1973年10月6日至22日,埃及阿拉伯国家为恢复失地,同以色列进行的,粉碎了以色列“不可战胜”的巴列夫防线,但最终在美、苏干预下停火;第五次中东战争,又名黎巴嫩战争。发生于1982年6月4日至9月29日,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悍然发动了侵略黎巴嫩的旷日持久的战争。最终在外界舆论压力下以色列单方面撤军并同黎巴嫩签署了撤军协议,第五次中东战争告终。

五次战争背景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与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埃及等国为邻。公元前12世纪,犹太人的远祖希伯来各部落入侵巴勒斯坦,于公元前11世纪建立希伯莱王国。后来希伯来王国分裂为以色列王国犹大王国。公元前722年,以色列被亚述人征服。公元前586年,犹太王国亡于巴比伦,犹太人便向外地流散。到了纪元(公元元年)前后罗马帝国统治巴勒斯坦时期,绝大部分犹太人都已散居世界各地,许多人被当地民族同化,此后1000多年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同巴勒斯坦就没有什么关系了。公元637年,巴勒斯坦开始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穆斯林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巴勒斯坦,同当地原有土著居民互相融合和同化,繁衍生息,成为这块土地上的主要居民。公元11至13世纪,巴勒斯坦为欧洲十字军所占领。从公元16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巴勒斯坦成为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但巴勒斯坦的阿拉伯民族的特征始没有改变。

19世纪,西欧各国商业迅速发展。西欧各国的资产阶级为了转移国内人民斗争的目标,故意制造民族纠纷,纷纷排挤犹太人,犹太人被迫大批流亡到东欧和美洲国家。此后不久,东欧国家也掀起排挤犹太人的活动,特别在俄罗斯帝国,多次发生有组织的杀戮犹太人事件。欧美犹太人受到各国政府排挤后,为了寻找出路,在19世纪末打起“犹太复国主义”的旗号,宣称犹太人受歧视是由于失去了自己的祖国,煽动散居在各地的犹太人重建犹太国家。于是,各地犹太人陆续迁入巴勒斯坦。1917年9月,英国军队占领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1922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将巴勒斯坦分成两部分,西部仍称巴勒斯坦,东部称为外约旦。美国为了排挤英国和镇压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支持无限制地向巴勒斯坦移居犹太人和建立犹太国家。

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告成立,巴勒斯坦周围的阿拉伯联盟五国,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立即开始采取它们早已表明要实施的“决定性手段”相继出兵巴勒斯坦,阿犹之间的全面战争终于爆发。这次战争从1948年5月15日开始至1949年7月20日结束,史称第一次中东战争或巴勒斯坦战争。阿拉伯人称“大灾难”、以色列方面也称独立战争。

背景及起因

1929年,巴勒斯坦人口的日益增多,造成竞争加剧和经济萧条。犹太人大量购买土地,导致阿拉伯的种田人流离失所,大量涌入城市。在1929、1930和1931年,犹太人定居点遭到了阿拉伯人的武装袭击和恐怖威胁。恰在此时,纳粹在德国掌了权,并开始了迫害犹太人的暴行。女王陛下政府不得不放宽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的配额。1933至1935年,获准移入的犹太人在13万以上,而非法移民数以万计。恐怖主义遍布了整个巴勒斯坦。1942年,美国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纽约集会,通过了比尔特摩纲领,要求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支犹太人的军队。不久,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大开杀戒,巴勒斯坦变成了烧、杀、抢、掠的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欧洲各地的集中营里解放出大量的犹太难民。西方各国不愿接收这些难民,因此,女王陛下政府巴勒斯坦的移民控制受到了各方的巨大压力。美国不断地要求增加犹太人的移民配额,而这时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双方都在通过暴力手段对英国当局施压,阿方要求控制移民,犹太一方则要求放宽移民。阿拉伯人对犹太定居点实施恐怖袭击,而犹太人炸路断桥,暗杀英国官员,以阻止英国当局对非法犹太移民的追捕。

1947年初,英国首次将巴勒斯坦问题提交给联合国。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第181号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统治应于1948年结束。巴勒斯坦分为两个国家:一是以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地区、约旦河以西地区和加沙地区,组成阿拉伯国,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二是以巴勒斯坦的其余地区,面积为1.4万平方公里,组成以色列耶路撒冷王国由联合国管理。按照这个决议,占人口总数不到1/3的犹太人将占有巴勒斯坦56%的土地,而当时犹太人所占有的土地只占巴勒斯坦全部面积的6%。这意味着阿拉伯人又要让出大量土地给犹太人,特别是又要建立一个犹太国,这将不可避免地会在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造成极为尖锐的矛盾。1947年12月,阿拉伯联盟的七个成员国埃及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也门、外约旦、叙利亚黎巴嫩等发表声明,宣布不承认在巴勒斯坦建立的犹太国,并将动员联盟各成员国干预巴勒斯坦的局势。

战前各方军事力量

战争一开始,阿拉伯国家军队在数量上比以色列部队略占优势。其中埃及出兵7000人,外约旦“阿拉伯军团”7500人,叙利亚5000人,伊拉克1万人,黎巴嫩2000人,“阿拉伯解放军”和“阿拉伯拯救军”1万余人,合计4万多人。空军装备有各类飞机131架,舰船12艘,坦克装甲车240辆,各种野战炮140门,而以色列总兵力只有3.4万人,各类飞机33架,舰船3艘,几乎没有什么火炮、装甲车。

战争过程

1948年5月15日,阿拉伯军队分成三路向以色列发起了进攻。埃及沙特阿拉伯的军队从南面,外约旦伊拉克的军队从东面,叙利亚黎巴嫩的军队从东北和北面进入以色列。除北路阿军遭到以色列军队的顽强阻击外,南路阿军攻占了别是巴,并进逼以色列临时首都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东路阿军攻占耶路撒冷东旧城,几乎把以色列占领区拦腰切断。面对陷入战火的巴勒斯坦,英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向联合国提交了停火决议案,并于5月29日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阿拉伯联盟最初拒绝停火,但到6月1日又表示同意。

以色列最大限度地利用了6月11日-7月9日这四个星期的停火机会,加紧扩编,调整部署,统一指挥,争取美国的财政援助,为尔后的战争做了充分准备。首先是积极扩充兵员。经过三个星期的战争,开战时完成训练的士兵,大约损失近一半。以色列政府下令召集35岁以下的男子和36-38岁的男女服现役,并动员42岁以下的男子构筑工事。其次,利用这次停火,以色列通过捷克斯洛伐克大量采购武器、弹药,并在这次停火即将结束时,组建成了以色列的空军部队。不久,海军也诞生了。同时设立新军区,将国防军编成4个军区,明确各军区所分担的作战地域。对以色列来说,这次停火的最大成果就是肃清了过去非正规军的色彩而实现了国防军的真正统一,形成了国防军陆、海、空三军体制。本·古里安担任了国防军的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为雅科夫·多利准将。30岁的伊加尔·雅丁担任作战部长,35岁的哈依姆·拉多金准将和27岁的莫德凯·莱蒙中校分别就任空军司令和海军司令。国家已经转入了战时体制,国防军也得到了真正的统一并进行了整顿。从7月9日至18日,针对阿拉伯国家各自为战的情况,以军最高司令部为夺取戈兰和加利利地区的战略要地,制定了四个作战计划,旨在占领通往耶路撒冷王国的公路,夺占耶路撒冷旧城,并击退叙军和加利利地区的考克吉军队。

第一个作战计划针对中央战线,取名“丹尼”行动。旨在加强特拉维夫的阵地,夺回通往耶路撒冷的公路。由隆上校指挥的3个旅向特拉维夫以东数公里的阿军阵地发起猛烈攻击,在第一线地域大规模使用了自行火炮、装甲输送车辆和吉普车。以及首次使用空军支援作战,对利达和腊姆拉进行了轰炸。虽然以军在指挥、通信联络的保障和后方支援方面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步兵在装甲部队的配合下完成了预定的作战任务。达扬少校指挥的第89突击营也完成了占领机场的任务。在加利利方向的作战也按计划完成了。第二个作战计划针对叙利亚战线,旨在占领叙军阵地。7月9日黄昏,1个旅的以色列部队分四路向太巴列湖以北约旦河流域30公里正面的叙军桥头阵地发起进攻,结果由于兵力分散,缺少预备队的支援,进攻没有形成重点等缺陷,不得不无功而返。第三个作战计划针对中加利利地区,取名“迪凯尔”行动,旨在击退拿撒勒地区和加利利北部的考古吉军队。卡梅尔上校指挥他的2个营充分利用夜间进行机动战斗,顺利达到了占领拿撒勒的作战目标。第四个作战计划针对耶路撒冷旧城,旨在占领旧城,切断阿拉伯人至新城的道路。为9日夜命令“伊尔贡”部队和耶路撒冷地区防御部队发起进攻,但遭到阿拉伯军队的顽强抵抗,没能突破旧城城墙,在锡安门附近被击退。

鉴于战争不断升级,联合国安理会于7月15日通过了命令式的要求,要求双方各国政府发布停火令的决议案。18日17时30分,停火生效。联合国大会任命的停火监督委员会主席伯纳多特伯爵带着他的300名英、法、比利时军官和10名瑞典军官,以及18架飞机、4艘舰船和一批机械化部队来到巴勒斯坦。这位瑞典红十字会主席希望在这片硝烟弥漫的土地上建立他的功勋,却未曾想,踏上这片土地还不到一个月,就在耶路撒冷王国以色列非正规军“斯特恩帮”的分裂派成员暗杀了。美国黑人拉尔夫·本奇博士后来扮演了这个角色。这第二次停火从7月18日开始,没有规定停火期限。以色列再次利用这次绝好时机,一方面推行大规模的移民计划,另一方面大力加强军事力量。在以色列的各港口,每天都有大量的飞机、火炮、弹药等军需物资运达。陆军开始装备购自法国的“霍奇基斯”坦克,这是以色列陆军历史上的第一辆坦克。同时,大批的志愿人员来到以色列,为以色列的海、空军发展提供了人员保障。以色列领导人感到自己的羽翼已经丰满。陆军在数量上已经超过了阿拉伯军队,海、空军的实力也大大加强,可以与阿军一决高下。

10月15日下午,以色列空军出动大批飞机,轰炸了埃及军的阿里什机场和基地。紧接着,以军4个装甲旅在炮兵协同下,夺取了胡莱卡特、别是巴和阿什杜德,打通了特拉维夫至内盖夫沙漠移民区的道路,切断了埃军的退路。随后,以军总参谋部决定进兵北加利利山区,实施“希拉姆”行动,击退考克吉军队,占领北加利利。10月28日下午,以空军首次集中使用,为消灭北加利利地区的考克吉军队进行航空火力准备。地面部队在黄昏发起攻击,于三天后占领了主要目标。

至此,以色列基本掌握了战争主动权。以后的几个月时间,是在断断续续的进攻、谈判和停战中度过的。11月中旬,埃军从加沙地区进入内盖夫沙漠,12月初对以军阵地发起进攻。以色列空军轰炸了加沙和阿里什的机场,大部分埃军飞机在起飞前即被摧毁,以军掌握了制空权。12月22日,以军地面部队在空军强大火力支援下,对加沙地区的埃军发动大规模攻击。然而,正当以军节节胜利之时,英国向以色列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以军从埃及领土上撤出。埃及也于1949年1月7日提出停战要求。以色列同意了,双方停止了战斗。

战争结果

埃及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于1949年2月24日在希腊的罗得岛签定停战协定。根据协定,埃及承认除加沙地带外,以色列占有整个内格夫地区。边界重镇奥贾非军事化,埃及在离奥贾14至17英里内不得设立阵地。外约旦和以色列的停战谈判3月2日也在落得岛开始,4月3日,以色列、外约旦正式签订停战协定,“阿拉伯军团”在中部55英里长的战线上平均后撤2英里,以色列承认外约旦与约旦河西部的巴勒斯坦合并。通过协定,以色列控制了越过卡梅尔山脉到埃斯雷德郎和加利利山谷的战略公路,解除了阿拉伯人对特拉维夫和哈德腊东部沿海平原的军事威胁。伊拉克拒绝和以色列谈判,但表示遵守以约协定。以约停战后,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即撤出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黎巴嫩的停战协定于1949年3月23日签定,协定规定以原来巴勒斯坦和黎巴嫩之间的边界线为分界线,双方各建立非军事区,以色列军队撤出黎巴嫩村庄。以色列和叙利亚之间的停战谈判与1949年4月12日在边界举行,7月20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

伤亡与损失

巴勒斯坦战争从阿拉伯出兵开始到以色列、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为止,共历时15个月,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除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计2万多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

影响

这次巴勒斯坦战争对中东国际关系格局有重大影响,产生了很多长期性的恶果。战争使以色列在联合国划给它的土地之外又侵占6千7百平方公里,控制了巴勒斯坦土地的4 /5。埃及控制了加沙地带。外约旦兼并了约旦河西岸,并控制了耶路撒冷古城,新城为以色列占领。联合国决议要建立的阿拉伯国家始终没有建立,战争中近百万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流落到邻近的阿拉伯各国,沦为难民。以色列还拒绝执行1949年后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有关这一问题的决议。使阿以冲突加深。拟议中的耶城国际特别政权亦未建立,耶路撒冷被约、以各占一半,双方长期武装对峙。

这次战争暴露了阿盟一些国家上层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和各国的不团结,也加速了一些国家内部政局的动荡不安;但同时战争也促进了阿拉伯人民的民族觉悟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第一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疯狂侵略扩张,不断侵占阿拉伯国家领土,成为美国在中东的重要据点。支持以色列已成为美国重要的中东战略方针。阿以冲突成为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战祸频及的根本原因,也为超级大国操纵中东局势、谋取私利,创造了方便的条件。

评价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一场典型的以弱胜强的战争。首先,阿拉伯方面虽看似强大,但由于盲目轻敌,士气不振,特别是内部矛盾重重,无法形成统一的指挥,使作战力量彼此分隔,无法协同作战,结果被以色列各个击破。一位阿拉伯史家指出:阿拉伯国家是“被本身的分裂和松弛懈怠伤害了”。其次以色列方面抓住停战间隙,多次改组和强化军事组织,使得以军指挥部的整体指挥能力迅速提高。再则,由于犹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惨遭德国纳粹屠杀,因此国际社会对犹太民族和以色列国充满同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也积极出钱出力,而美苏两大强国也出于不同的目的大力支持以色列国,使以色列方面源源不断地获得武器装备,增强了实力。

第二次中东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也称苏伊士运河危机、苏伊士运河战争、西奈战役或卡代什行动。第二次中东战争是英、法联合以色列为了反对埃及苏伊士运河国有化,而于1956年10月向埃及发动的。苏伊士运河建成于1869年。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欧洲印度洋太平洋各国的航距。同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相比,欧洲大西洋沿岸国家(如英、法、德、西、葡、荷、比等)到印度洋的航距缩短了8000-10000千米,对于黑海沿岸国家(如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则缩短12000千米。

背景及起因

1952年七月革命后,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为首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取得了埃及的领导权,开始着手将英国势力赶出埃及。1954 年10月经过埃英一年多的谈判双方签订了《关于苏伊士运河基地的协定》。1956年6月12日最后一批英军撤离埃及,英国占领埃及74年的历史宣告结束。同时,埃及在中东事务中坚决反对英美建立亲西方的巴格达条约组织,并开始与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关系。

1955年9月和1956年3月6月埃及与捷克斯洛伐克三次达成共约4亿美元的军火协定。埃及获得了包括先进的米格战斗机在内的一大批军事装备。而此时的以美关系却因美国力图拉拢阿拉伯国家,组成反苏的巴格达条约组织而处于冷淡和不稳定状态。由于无法从美国获取先进武器,以色列于是转向西欧国家特别是加强了与法国的军事合作。这样,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英、法、以三国加紧了秘密磋商,策划采取军事行动,给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领导的埃及以致命的打击。

由于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一条国际通航运河,全长175公里,它沟通了地中海红海,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56年7月26日,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用运河的收入独立建造阿斯旺水坝,后来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出笼,苏联援建阿斯旺大坝的实施。埃及的这一系列举措使西方世界感到不安,特别使英法这两个老牌殖民帝国惊恐万分,于是它们便开始策划对埃及动武。与此同时,面对埃及军事实力的增强,特别是苏埃关系的发展,以色列也感到很大的威胁和压力。1956年9月-10月间,三方制订了名为“卡代什”的行动计划,决定由以色列打头阵,用空降部队进逼苏伊士运河,然后英、法以保证运河区安全为借口占领该地区。

战争过程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对西奈半岛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虽集中兵力先发制人,但仍遭到埃及军队的顽强抵抗。在米特拉山口之战和阿布奥格拉战役中,埃及军队成功地阻止了以军的进攻。第二天,当以军攻向苏伊士运河之时,英、法两国向埃、以同时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双方立即停火并从运河两岸各后撤10英里,由英法海底隧道两国军队进驻运河区以隔离战斗。在遭埃及拒绝后,英法两国于10月31日下午出动100余艘舰艇和200余架飞机对埃及的开罗、亚历山大等城市狂轰滥炸,摧毁了埃及的大部分空军。11月5日,英、法1000多名空降兵和2.2万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在塞得港登陆,占领了部分运河地区。至此,西奈埃军主力被迫后撤,以色列趁机夺占了整个西奈半岛。埃及军队在劣势下仍英勇地组织抵抗,炸沉运河中的船只,封锁了运河。

战争爆发后,国际社会纷纷谴责英、法、以三国的侵略行径,声援埃及人民的自卫斗争。美国对英、法两国未向它通报就擅自行动深感不满,同时也为了争取阿拉伯国家,立即表示强烈反对三国的军事行动,并敦促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通过决议要求立即停止战争,从埃及撤出外国军队。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甚至命令美国军队进入戒备状态,向英、法、以三国施压。5日,苏联建议美苏采取共同行动,迫使英法海底隧道接受联大的决议,并警告英、法、以三国,必要时苏联将动用核武器。在国际社会,特别是美苏两国的压力下,英法两国不得不于11月6日下午接受停火决议。以色列也于11月8日同意撤出西奈半岛

伤亡与损失

历时9天的第二次中东战争,在苏美“达摩克利斯之剑”的要挟下就这样草草收场了。作战中,英、法联军共伤亡300-400人,损失飞机50余架,以色列伤亡约1000人,损失飞机约20架。埃及方面死亡1000多人,伤2万多人,损失飞机200多架。

影响

第二次中东战争彻底改变了中东地区的战略格局。英、法两个老牌殖民帝国遭到惨重的失败,而美、苏的影响却大大加强,由此开始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角逐中东的新时期。作为被侵略国的埃及,虽然遭到巨大的经济和军事损失,但却赢得了政治上的重大胜利,从此成为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的中心和以色列的主要对手。

对以色列而言,虽然最终未能取得一寸土地,但基本上达到了参战目的:在以埃之间建立一条得到国际保证的缓冲地带。一些观察家认为:西奈战役结束后,以色列边界已相对平静,阿拉伯国家试图对以色列形成半圆形包围圈的计划也已难以实现。此后10年,以色列有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安全的边界和一个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从而在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次中东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方面称六日战争,阿拉伯国家方面称六月战争,亦称六·五战争、六天战争,发生在1967年6月初,是“先发制人”战争的一个典范。它发生在以色列国和毗邻的埃及叙利亚约旦等阿拉伯国家之间。战争从6月5日开始,共进行了六天,结果埃及、约旦和叙利亚联军被以色列彻底打败,是20世纪军事史上最具有压倒性结局的战争之一。

背景及起因

1957年1月5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向美国国会提出了中东政策的特别咨文,要求国会授权他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为了维护中东国家的领土完整政治独立”, 抵抗“共产主义侵略”,可向中东国家提供援助,并可随时使用美国武装部队;授权他对中东国家提供经济援助以发展他们的经济。这个“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被称为“艾森豪威尔主义”。美国这时候出台这个计划的目的,是想利用英法海底隧道在侵埃战争失败后中东出现的“力量真空”,进一步排挤英法势力,镇压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进而称霸中东地区。

美国的“军事援助与合作计划”遭到了埃及叙利亚、沙特阿伯等阿拉伯国家的反对。黎巴嫩人民于1958年5月掀起反对本国夏蒙政府接受“艾森豪威尔计划”的斗争。美国出兵干涉。但在人民群众的斗争下,夏蒙被迫下台,美国军队亦被撤出黎巴嫩领土。1958年7月14日,伊拉克爱国军官卡塞姆领导自由军官发动起义,推翻了费萨尔王朝,并于1959年3月24日宣布退出“巴格达条约”组织,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体系。1956年11月,约旦宣布废除1948年签订的英约同盟条约。1956年,一些巴勒斯坦革命者组织了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1964年5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5年1月1日,“法塔赫”开始进行反对以色列的武装斗争。

在中东地区人民进行民族解放斗争的时候,苏联势力进一步加紧渗透。它于1964年向埃及提供价值5亿英磅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并与埃及达成第二个五年计划提供1亿英镑贷款的协议;在叙利亚取得了扩建铁路和开发石油的权利;同伊拉克缔结军援协定。以色列不甘心自己在苏伊士运河战争的失败,一直在疯狂进行扩军备战,公开进行战争叫嚣。为了增强以色列的军事实力,1967年3月-5月,美国给以色列送去400辆坦克,250架新式飞机,并从美国空军抽调1000多名“志愿人员”,去加强以色列空军。在美国支持下,以色列不断侵犯阿拉伯国家。1966年11月11日-13日,以色列以3名边防警察踩响地雷被炸死为名,用装甲车、炮兵和空军袭击约旦萨木村,烧掉该村125间房屋,伏击约旦军,使约旦军死伤50余人,进行了自中东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军事挑衅行动。

1967年5月16日,埃及要求“联合国紧急部队”从埃及边界一些地区撤走。5月22日,纳赛尔又下令封锁亚喀巴湾,禁止以色列船只和运送以色列物资的外国船只通过。以色列认为这是对以进行战争威胁,决定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在过精心策划和充分准备之后,以色列以埃及1967年5月23日宣布封锁亚喀巴湾为借口,于同年6月5日突然进攻埃及、约旦叙利亚等国,就这样爆发了第三次中东战争

战前各方军事力量

战争过程

1967年6月5日,埃及、约旦、叙利亚等阿拉国家有军队33万人,坦克2300辆,飞机570架;以色列有军队25万人,坦克1000辆,飞机300架。以色列军队发起进攻后,分数路指向埃及西奈半岛、加沙、耶路撒冷、约旦河以西和叙利亚戈兰高地。同时,以色列120架作战飞机倾巢出动,对埃及主要飞机场发动突然袭击。在以色列飞机狂轰滥炸下,仅两三个小时埃及340架飞机中有300架被炸毁,机场变成一片废墟;约旦叙利亚的空军也相继遭到以色列飞机的突然袭击。

以色列地面部队5个师以坦克和装甲战车为先导,在空军的掩护下,分路进攻加沙、阿里什和阿布奥格拉。古埃及守军奋起抗击。以色列军反复攻击占领上述各地后,分三路向伊斯梅利亚苏伊士、陶菲克港进攻,炸毁苏伊士城80%、塞得港30%的建筑物,8日全部占领西奈半岛埃及军队撤到苏伊士运河以西地区。6月5日,以色列装甲部队在飞机支援下,同时对南面的雅路撒冷旧城和北面的杰宁城发动进攻。约旦军队被迫后撒。以色列军队于7日占领约旦河以西约4800平方公里土地和耶路撒冷古城。8日,以色列军队同约旦军队战斗结束。

以色列军队对叙利亚先是进行牵制性作战,在结束对约旦的作战后,9日,向叙利亚发动全面进攻,在遭到叙利亚武装部队的顽强抗击后,于10日占领叙亚戈兰高地大片地区,以军攻占了俯视以北部平原地区、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戈兰高地的制高点。夺取了横跨阿拉伯地区最后到达黎巴嫩的输油管。至此,以色列军队才歇手停火。埃及约旦、叙利亚等国也在美苏两国的威胁下停止了抵抗。

伤亡与损失

第三次中东战争虽然持续时间很短,但是以色列却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埃及、叙利亚和约旦三国遭到重创,损失惨重,三国不仅死伤官兵约5万人,而且丢失了大约15700平方公里的土地。大量的阿拉伯民众逃离家园,40多万人沦为难民,损失坦克近千辆飞机 400余架。而以色列却一举夺取了包括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戈兰高地和西奈半岛在内共8万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并侵占了耶路撒冷旧城。

结果

战争所造成的后果无疑进一步加剧了阿以之间的敌对情绪。战争结束后不久,在苏丹首都喀土穆召开了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纳赛尔总统率埃及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会上通过了不承认以色列、不同以色列接触、不与以色列和解的“三不”方针,这一切都标志着阿以对抗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了公正和持久地解决中东问题,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于1967年11月22日通过了一项由英国提出的决议案,即著名的242号决决议未明确提出以色列军队撤出其在“六·五”战争中占领的全部领土,未承认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利,而只是作为“难民问题”提出,故当即遭到广大阿拉伯国家和巴解组织的拒绝。此后,随着形势的变化,阿拉伯有关国家先后以不同形式接受了第242号决议。巴解在1988年11月召开的第19次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特别会议上通过的《政治宣言》中也明确宣布了接受第242号决议,同时要求国际社会承认巴人民的民族权利。以色列虽也接受第242号决议,但一直未执行决议中关于撤军的条款。

评价

第三次中东战争开战后的3小时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如此快的速度,在世界战争史上实为罕见。战前的力量对比是:以色列8万对埃及叙利亚约旦29.5万正规军,各式主要装备比例也多为1∶2,再加上苏联人力、物力的支持,这个结局无疑显得有些荒诞。但究其原因,以色列国防部长摩西·达扬说:“在空袭计划上,在整个作战计划上,我们是十年磨一剑,把各种情况都想到了,包括发起进攻的时间。”但军事的胜利并不是最终的胜利,以副总理西蒙·佩雷斯说:“第三次中东战争的胜利对以色列来说是难忘的,不幸的是,它并不是最后一次战争。”

埃以消耗战

1967-1970年埃以“消耗战”发生于第三次中东战争与第四次中东战争之间。1967年7月1日埃及和以色列两军对峙在苏伊士运河两岸,以炮火袭击为主的、旨在以时间消耗以色列人力、物力、财力,直至其撤出西奈半岛的战争,纳赛尔称之为“消耗战”。战争持续三年有余,到1970年8月双方签订停战协议时,埃及军队的伤亡虽然数倍于以色列军队,但是却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斗志。 最后,由于美国担心这场消耗战最后会把美苏之间的美苏冷战升级,因此从中斡旋,平息了此次战事。以色列人虽然确实如埃及人所料的那样,在持续不断的战争中逐渐表现出捉襟见肘的窘状,但是埃及人却一点好处也没有得到。失去的领士没有收回,年轻的埃及人却持续不断地在战火中丧命,埃以消耗战中没有胜利者,真正付出惨重代价的是两国的人民。

埃及整军备战

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国家在战争中已认清美国的真面目,同时对苏联的中东政策也开始有所认识,决心突破这种“不战不和”的局面。由于埃及在“六·五”战争中的惨重损失,又不得不依靠苏联的援助。1970年9月,纳赛尔逝世,安瓦尔·萨达特继任总统。萨达特仍然寄希望于苏联,但持有戒心。萨达特既利用苏联的军援去争取实现埃及的目标,又保持对美国的渠道畅通。他提出首要目标是解放被占领的土地,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利。1971年2月,萨达特提出一项和平倡议,表示如果以色列撤出1967年侵占的阿拉伯领土,埃及将同以色列讲和,并可为重开运河作出临时安排。同时,积极备战,打算通过战争实现目标。3月,萨达特访苏,要求苏联迅速提供曾许诺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的新式武器。

美国为了打入埃及、与苏联抗衡,响应安瓦尔·萨达特的和平倡议,并派国务卿罗杰斯等访问埃及。苏联对此极为不安。策划了搞掉萨达特的政变,但阴谋被粉碎。为了保住在埃及的地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尼古拉·波德戈尔内访问开罗。鉴于苏联保证供给埃及所急需的武器,1971年5月27日,两国签订了为期 15 年的《埃苏友好合作条约》。但苏联并未及时向埃及提供武器,萨达特后来几次访苏也均未成功。相反,美苏首脑在1972年5月莫斯科会谈后,却表示要在中东实现所谓的“军事缓和”。7月18日,安瓦尔·萨达特郑告苏联大使,埃及再也不受苏联的欺骗。接着,他宣布结束苏联“顾问”和“专家”在埃及的使命,并接管苏联在埃及建立的所有军事设施。至此,埃及为最后突破“不战不和”局面扫除了一大障碍。从1973年初起,阿拉伯国家加紧备战,统一了反击以色列的战略,埃叙两国成立了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制定了以“有限战争”为目标的“白德尔”行动计划。埃及还与阿拉伯产油国就使用“石油武器”达成了协议。9月10日-12日,埃、叙、约三国首脑在开罗会晤,确定了共同战斗目标,完成了战前准备。

第四次中东战争

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于 1973年10月6日,结束于25日,历时 19 天,亦称“十月战争”。穆斯林和犹太教分别按照各自的宗教历法称其为“斋月战争”或“赎罪日战争”。这场战争是埃及、叙利亚阿拉伯国家为收复失地而对以色列的战争,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所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较量。第四次中东战争是以巴勒斯坦问题为核心的阿以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前三次特别是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必然延伸。

背景及起因

以色列通过第三次中东战争,侵占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城约旦管辖区、加沙地区(面积为6.5万平方公里,加上原来的占领地区,使其实际控制面积达8.57万平方公里)。以色列疯狂推行犹太化计划,在占领地区建立了许多准军事性移民点,大量增加以色列移民,并把世世代代居住在那里的180余万阿拉伯人赶走,妄图永远侵占这些地方。第三次中东战争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中东制造“不战不和”的局面,使中东问题长期悬而不决。这样,它们既可利用紧张和混乱的机会,插手中东,争夺势力范围,又可通过有限的战争,推销军火,试验新武器。

这种“不战不和”的局面,给埃及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上百万阿拉伯难民流离失所。苏伊士运河关闭后,埃及每年就要损失5.7亿美元的税收。同时,军费负担较重,1971年军费预算高达14.95亿美元,占总预算的1/4.埃及政府负债累累,1971年仅是偿还到期的外债即达3.3亿美元。

1967 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利雅得胜利足球俱乐部考虑隐退,提出让扎克里亚·毛希西为继任者。但三年之后,经再三权衡,纳赛尔出人意料地选了萨达特为继任者。考虑到萨达特易于控制和为人温和,埃及军方也表示支持萨达特。1970年9月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去世后,埃及开始了一场激烈的权力纷争。1970年10月,萨达特担任埃及新总统后,为了反击以色列侵略者,收复被占领的土地,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利,决定在1971年对以色列采取军事行动。

战争过程

第一阶段

10月6日开罗时间14时,埃、叙军在西、北两线同时发起进攻。西线,埃军开始对以军“巴列夫防线”发起进攻。首先,出动200架飞机袭击以军西奈半岛前线指挥部、部队集结地域、机场和通信枢纽。海军控制蒂朗海峡曼德海峡,封锁亚喀巴湾红海出口,并在沙姆沙依赫地区进行了小规模海上登陆作战。在陆上埃军集中2000门火炮对运河东岸以军前沿阵地进行炮兵火力准备。为了保障渡河,埃军在运河西岸使用“萨姆”-2“萨姆”-3、萨姆—6导弹、“萨姆”-7防空导弹和各种口径的高射炮,组成了严密的对空防御配系。埃军第23军团突击梯队8000人,在航空兵和炮兵大力护下,乘橡皮舟和两栖装甲车分路强渡运河,用爆破筒在运河东岸沙堤上的以军铁丝网和雷区中开辟通路,并敷设软梯,攀登沙堤。专业人员潜水堵塞了以军设在运河里的输油管道,破坏了燃料槽,使以军不能在河面制造火障。埃军突击梯队登上沙堤后,摧毁了以军部分工事,分割包围了以军主要据点,压制了以军火力,掩护埃军工兵部队在沙堤上打开缺口,在运河上架桥。埃军采用高压水枪冲刷运河沙堤,结合爆破和使用推土机在运河东岸堤坝上打开60个缺口,并架设了10座浮桥、两座水下桥以及一些门桥,保证了主力部队特别是重型装备的迅速渡河。战斗打响后的24小时,埃军第2、3军团第一梯队全部过河,一举突破了“巴列夫防线”,攻克了以军15个据点,并在运河东岸建立5个桥头堡,向东岸推进了3~4千米,解放了坎塔拉和夏特。至9日,埃军已经在运河东岸增至6个师,控制运河以东10~15千米的全部地区,在此期间,以军一面组织前沿兵力进行顽抗,迟滞埃军前进,一面从西奈半岛纵深前调预备队进行反扑,企图夺回前沿阵地。仅8日一天,埃军就击退了以军装甲部队三次大规模反扑,其中一次全歼了以军第190装甲族,旅长亚古里上校被俘。

北线,叙军以3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在戈兰高地向以军阵地发起进攻。至10月9日,叙军在付出很大代价后,全线突破了以军防线,北路师攻占了老头山和马萨达,中路师包围了库奈特拉,推进到叙以边境附近,南路师收复了菲格,超过1967年停火线达35千米。以军依托预设阵地和有利地形仓促应战,阻击叙军进攻,同时从纵深抽调兵力,重点加强北线,3天内使北线戈兰高地以军兵力增至22个旅,约10万人。

第二阶段

西线,埃军从10月10日起停止了向西奈半岛纵深发展进攻,着手调整部署,巩固既得阵地10月13日,部队向前推进了7~8千米,占领新的进攻出发地域。10月14日晨,埃军用了3~4个师的兵力在坦克的引导下,分三路向哈特米亚、吉迪、米特拉三个山口发动全面进攻,埃、以双方在运河东岸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坦克会战,投入的坦克数量超过1600辆。这次会战,双方各损失坦克200余辆。10月14日以后,埃军只派出小股部队向以军出击,均受挫退回,被迫退至10月13日所占位置。以军在北线掌握主动后,随即将作战重点移至西奈半岛,使西奈战线从原来的4个旅增至3个师12个旅,并向西奈调去了大批飞机和坦克。当以军在北线反击时,埃军为增援叙利亚决定向以军发起进攻。10月14日6时,埃军出动80架飞机、200门火炮对以军第二线阵地进行了90多分钟的火力准备,随后,以装甲师、机械化师1000多辆坦克向以军发起进攻,双方在运河东岸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坦克会战。埃军兵分三路,向哈特米亚、吉迪和米特拉山口的以军发起进攻,这是埃军第一次脱离防空网和反坦克防御系统进行的运动战。以军对埃军的进攻有了准备,集中三个师利用山垭口两侧的有利地形进行步、坦、炮协同作战,并出动了飞机支援。以军共投入了坦克约800辆,经过数小时的激战,以军损失坦克50辆,埃军则损失了200辆,被迫退回进攻出发阵地。

第三阶段

10月16日,以军三个旅群向埃发动进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坦克战和炮战。同时,以军根据美国侦察卫星提供的在大苦湖地区的埃军第2、3军团结合部有30公里的间隙的情报,抓住埃军运河西岸兵力空虚之有利时机,从结合部突入运河西岸,建立了桥头阵地,摧毁了埃军几个防空导弹阵地,并迅速组织了5个旅的兵力,在空军的支援下,源源不断地度过运河。对于以军突入运河西岸的作战行动,埃军误认为是小股以军的骚扰活动,未引起重视,以致以军摧毁了埃军的大量防空导弹阵地,以空军得以在运河西岸进行轮番轰炸。18日,突入约旦河西岸地区的以军大举进攻埃军阵地,到19日晚,以军在西岸的部队达到了4个坦克旅、1个机械化旅和1个空降部队旅。

突入运河西岸的以军在取得主动权后,又不断袭击公路、铁路和运河沿岸地区,以切断埃军2、3军团的退路。此时,东岸以军也配合发动攻势,使第3军团腹背受敌。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338号决议案》,呼吁埃、以双方“就地停火”,埃及以色列都表示接受停火,但以军的进攻却没有停止。同时,以军向北推进,企图攻占伊斯梅利亚,包围埃及第2军团,但未能成功,以军又集中兵力,回师南下,迂回包围第3军团。23日凌晨,以军沙龙旅,依靠夜间偷运过河的人员和物补给,向阿塔卡地区发动猛攻,当日晚,以军占领苏伊士郊外的炼油厂,切断了苏伊士城西南和南面第3军团部队的联系,基本完成了对埃军第3军团大部分部队的包围。24日,双方实现停火。在北线,叙、以双方在第二阶段末期形成对峙后,以军于10月22日出动1个空降部队旅,夺取了叙军在戈兰高地的最后一个阵地老山头。叙军随后发动多次反击,收复了一些失地,但成效不大,双方仍处于对峙状态。24日,叙以宣布正式停火。

伤亡与损失

这场战争历时18天,埃及叙利亚以色列共投入兵力约110万人,坦克5500多辆,作战飞机1500多架。战争结果,阿拉伯国家死亡约2万余人,被击毁坦克2000余辆,损失飞机约400架;以色列军队死亡5000多人,损失坦克1000多辆,飞机200架。双方战争消耗在50亿美元以上。通过这次战争,埃军收复运河东岸纵深10—15公里,南北长192公里的土地,面积为3000多平方公里。以色列新占运河西岸埃及领土1900余平方公里和叙利亚戈兰高地以东440平方公里的领土。

戴维营协议

1977年11月。安瓦尔·萨达特亲自前往耶路撒冷王国同以色列总理梅纳赫姆·贝京会晤,打开了埃以直接对话的大门。同年12月。以色列总理贝京到埃及同萨达特进行第二会晤。1978年9月17日,在卡特的主持下,埃以双方签署了《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两份文件,即著名的“戴维营协议”。这两份协议的签署对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主要内容包括:埃及、以色列约旦及“其他地方当局”协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自治问题,由该地的“自由当局组织当地居民自由选举”建立自治机构;两地自治机构建立后进入过渡时期,各方必须在过渡时期进入第三年之前开始就西岸和加沙地带的最后地位进行谈判;以军将撤离上述地区,但可以保留部分据点;约旦与以色列应在过渡时期完成约以合约的谈判工作;上述谈判应以联合国 242号决议为基础。

《关于签订埃及同以色列之间和平条约的纲要》的主要内容有:西奈半岛归还埃及;埃及以色列在本纲要签字后3个月内举行谈判并缔结埃以和约;在缔结和约后 3—9个月内,以军从西奈半岛部分地区撤出,并在和约签订后 2—3年内,以色列军队完全撤出西奈半岛;埃及、以色列建立正常外交关系;以色列船只可在苏伊士运河蒂朗海峡亚喀巴湾自由航行。在美国总统卡特参与下,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梅纳赫姆·贝京于1978年9月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附近的美国总统休养地戴维营就和平解决中东问题举行会谈。会谈后埃以双方签署戴维营协议。

虽然戴维营协议达成,但埃以在巴勒斯坦自治以及相关问题上仍存在重大意见分歧,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利问题。戴维营协议中所提及的是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实行“全面自治”。以色列认为,自治只是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拥有一定的行政权,仅有处理市政建设、环境卫生之类问题的权利。但埃及却认为,自治就是自决,巴勒斯坦人在这些地区拥有自决权,而不仅仅是处理市政问题的有限行政权。二是关于巴勒斯坦的最终前途问题。以色列认为,实现巴勒斯坦人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自治就是最后目标。埃及却认为,自治只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一个步骤,自治应最终导致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即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都拥有存在和作为一个国家实体进行活动的权利”。三是以色列坚持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以及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被其占领的耶路撒冷东区建立犹太人定居点。埃及则强调,以色列应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停建定居点,把这两块土地真正归还给巴勒斯坦人,并撤出耶路撒冷东区。四是埃及要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互相承认。戴维营协议出台后,很快遭到部分阿拉伯国家的反对。1978年9月,由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南也门和巴解组织组成的“拒绝阵线”召开会议,联合抵制戴维营协议,决定断绝同埃及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卡特再次斡旋下,埃及、以色列双方在1979年3月正式签订和平条约;1980年埃及同以色列正式建交。结束了两国长达30年之久的战争状态,并收回西奈半岛69%的领土。1981年10月6日,在开罗举行庆祝十月战争胜利8周年的阅兵式上,安瓦尔·萨达特遇刺身亡。

石油危机

为了报复美国支援以色列,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里的阿拉伯国家,由沙特阿拉伯领导,在10月17日决定每个月减低石油产量5%,并威胁彻底禁运。然而尼克松还是在10月18日向美国国会请求提供了以色列超过15亿美元的军火。到10月20日,沙特阿拉伯宣布对美国实行石油禁运,其他阿拉伯产油国紧接着加入,并且扩大到对荷兰以及其他一些支持以色列的国家禁运,造成了1973年石油危机。虽然禁运是对于这场战争的反应,现在则有证据显示安瓦尔·萨达特早在8月已秘密前往沙特阿拉伯以组织这次禁运。

评价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前,纳赛尔高喊“消灭以色列”和“解放巴勒斯坦”的口号。这些口号作为政治目标一清二楚,调动了整个阿拉伯民族的参战热情,但是作为军事目标则显得空洞无物。“由于军队不知道应达成的军事战略目标是什么,只是盲目地向西奈半岛集结”,结果纳赛尔不切实际的战略目标导致了六·五战争失败和大片国土的丧失。所以,“军队不是六天战争失败的原因,而是牺牲品。”

第五次中东战争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而出动陆海空军10万多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这是经历四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最大的一次战争,称为“第五次中东战争”。

背景及起因

黎以战争的起因,总的说来,仍是巴勒斯坦问题争端的继续。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谋求在黎巴嫩境内建立一个亲以政权,挤走叙利亚在黎巴嫩的驻军。

巴勒斯坦人为了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于1964年5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展开了同以色列的战争。巴解游击队的基地设周围的阿拉伯国家,主要设在叙利亚黎巴嫩等国。1970年,巴解总部和所领导的游击队主力由约旦进驻黎巴嫩,后来又直接介入黎巴嫩国内斗争,扶植和武装伊斯兰势力,打击亲以的基督教势力,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和首都贝鲁特地区,成为“国中之国”。并构筑军事设施,不时地向以色列北部地区出击和炮轰,尤其是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巴解游击队协助埃及、叙利亚部队,展开游击战,袭击以军基地、仓库和雷达站等军事设施。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

1982年,以色列觉得时机以到:首先,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爆发,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焦点;其次,两伊战争继续进行,两国无暇他顾,支持伊朗和支持伊拉克阿拉伯国家存在矛盾,阿拉伯世界内部已四分五裂;第三,战争中可能支持和配合巴解的叙利亚国内形势不稳定,且巴、叙间也有矛盾;第四,可以利用黎巴嫩境内的亲以势力——基督教武装;第五,归还西奈半岛后,埃、以已达成和解,埃及不会介入战争。

战前各方军事力量

黎巴嫩境内的武装力量

巴解武装力量

巴解武装力量主要是巴解游击队,共约2.5万人,其中野战部队6000人,编为50个营,坦克300辆,装甲车300辆及各种火炮1100门。主要兵力分布:贝鲁特西区约6000人,南部各据点共约8000人,贝卡谷地约5000人,其余部署在黎巴嫩北部。巴解游击队在黎南部有400余座仓库,储备了大量武器、弹药和其它军用物资。

驻黎巴嫩的叙利亚军队

2个装甲旅、2个机械化步兵旅和1个突击营及防空部队,共计30000人。战争爆发后,又投入4个旅,使总兵力达到46000人,坦克900辆,装甲车600辆,飞机350架。主力部队部署在贝卡谷地、杰津地区和舒夫山区。部分兵力驻在贝鲁特西区、特里波利和贝鲁特至大马士革战略公路沿线主要城镇。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法国荷兰挪威斐济尼泊尔的军队组成,共7000人,驻守在黎以共同边界。

黎政府军和各武装力量

黎政府军共23700多人,编有1个机械化步兵旅、1个武装侦察营、9个步兵营、1个炮兵营,各种装甲车辆200余辆、火炮230门。此外,还装备有“米兰”陶式反坦克导弹。主要驻守在贝鲁特东区和黎西北部的部分地区。黎国内除政府军外,还有40余支武装力量,主要有:穆斯林派武装什叶派、德鲁兹派、逊尼派,共有脱产武装人员20000人左右,它们与基督教长枪党对立;哈达德民兵一支亲以力量,约有36000人,配置在黎以边界的黎方8-10公里地带;基督教长枪党民兵由贝希尔.杰马耶勒领导,有40000余人,驻在贝鲁特东区,贝鲁特至大马士革公路以北和黎巴嫩西北部地区。

以色列军队

参战部队15个旅,10万余人,坦克1500辆,装甲车1500辆,飞机400架,舰船20余艘。

战争过程

第一阶段

以色列发动全面进攻,巴解、叙军遭沉重打击,以军包围贝鲁特西区。6月4日,以色列出动飞机空袭贝鲁特和黎南部巴解游击队基地。6月6日11时,以军出动4个旅约2万余人,经过长达5小时的炮兵和航空兵火力准备后,在武装直升机和海、空军及炮兵火力支援下,在宽达53公里的正面上,分西、中、东三路向巴解游击队发动突然进攻。

地面部队进攻

西路是以军的主攻方向,先后投入了5个多旅的兵力,第一梯队以两个装甲旅,有坦克和装甲车各200辆,从纳哈里亚、鲁什哈尼克拉地区出发,在纳库腊、宾特朱拜勒通过哈达德民兵和联合国部队控制区,于6日下午包围了苏尔,在空降兵和登陆部队协同下以及黎巴嫩哈达德民兵配合下发起攻城战斗,当夜进行巷战,遭到巴解游击队的顽强抵抗。第二梯队两个旅(一个装甲旅和一个机械化旅)于18时进入战斗,其中一个旅向东开进,配合中路行动;一个旅向北开进,围剿利塔尼河以南的巴解游击队。8日,以军第三梯队进入战斗,继续向北进攻,包围达穆尔,但在该市以南,距离贝鲁特仅19公里的萨阿迪亚地区遭到巴解游击队的顽强抵抗,北进受阻。9日,西路以军占领西顿、达穆尔,并以一个营的兵力在哈尔达登陆。巴解武装在从达穆尔撤退知炸毁了桥梁。10日,以军共6个旅,3.5万人,300余辆坦克,在基督教右派地方武装从北面配合下,对贝鲁特实施大包围,并轮番轰炸贝鲁特西区和南郊国际机场,以军的舰艇从海上封锁了贝鲁特。巴解大力加强贝鲁特西区的防御,并在国际机场、哈尔达地区击退以军进攻,巴解武装在达穆尔附近击毙以军前线总指挥、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耶库蒂尔·亚当少将。11日,以军主力进抵拉菲克·哈里里国际机场附近,另一部分与叙利亚军队战斗,叙利亚为与巴解协商,在巴解处于极端困难时,按以色列的条件宣布与以停火,于当地时间12时停火生效。此后,叙、以停停打打,12日,以军继续向贝鲁特南郊巴解阵地进攻,遭到巴解武装的顽强抵抗,格林威治时间19时,以、巴停火生效。7个小时后,双方又开火。13日,以军进入贝鲁特东区,随即,以军在长枪党地方武装配合下,把巴解游击队约8000人包围在贝鲁特西区和南部。

中路为主攻方向,以军第一个梯队一个旅于6日上午从谢莫拉地区出发,越过哈尔达利,包围了沙吉夫堡,主力纳巴提亚进攻,当日下午,以军开始强攻沙吉夫堡,于7日拂晓攻克。第二梯队一个装甲旅进入战斗,在空降部队配合下围攻纳巴提亚,7日9时攻入市内,小股兵力与巴解游击队展开巷战,主力继续向北推进,当日前出至杰津地区。在东路以军配合下,攻占杰津城后,又兵分两路,一路向西,参加围攻扎赫拉尼和赛伊达;一路向北,进攻舒夫地区叙利亚装甲部队,在该地与叙利亚武装部队展开一场坦克战。叙军损失坦克150辆。9日,以军在阿因达拉附近空降。地面部队在空降兵的配合下攻占了阿因达拉,进而控制了贝鲁特——大马士革的公路。

东路为牵制方向,以军第一梯队一个装甲旅,向谢巴发起进攻,尔后,向贝卡谷地发展进攻,牵制和监视该方向,并切断巴解游击队和叙军的联系。7日,第一梯队攻占谢巴后,第二梯队进入交战,向哈斯亚巴发起进攻,得手后,在拉西亚、考卡巴等地向叙利亚防御阵地发起进攻。8日,攻占拉西亚、考卡巴城镇后,沿贝卡谷地西侧北进,直指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末段,企图切断叙军退路和阻击增援。10日,以军同叙军在卡鲁恩湖以东地区激战,歼灭叙军一个装甲旅。9日-11日,叙利亚在战斗中有损失了坦克约150辆。

贝卡谷地空战

以色列为夺取制空权,决定对叙利亚设在贝卡谷地的导弹基地进行袭击,以消灭其防空能力。这也是以军入侵黎巴嫩的主要目的之一。贝卡谷地位于黎巴嫩东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是一块由南向北的狭长地带,谷地两侧高山连绵,地势险要,驻黎叙军的地面部队主力部署在这里。为保护这支部队免受以色列空袭,叙利亚从1981年5月开始,在贝卡谷地部署了防空部队。6月9日下午2时左右,以军贝卡谷地的导弹基地进行了猛烈轰炸。

叙军得知以军空袭,从国内各地紧急出动了60余架战斗机,云集贝卡,同以军展开空战,由于以军实施了电子干扰,使叙军飞机起飞后与地面失去联络,防空导弹发射后也失去控制,以军飞行员素质和装备都比叙利亚空军好,在空中处与主动。而叙空军战术呆板,且过分依赖地面指挥所指挥,结果在空中被动挨打。第一天空战结果,以军摧毁叙利亚防空导弹连阵地19个,击落叙机29架。10日,以军又出动92架各型飞机空袭叙军黎巴嫩指挥所及附近的防空导弹基地,叙军起飞52架飞机迎战,结果又被击落25架,7个防空导弹连被毁。使叙利亚在贝卡谷地经营10余年,耗资20亿美圆的防空体系毁于一旦,而以色列仅损失飞机10架,其中无人驾驶飞机和直升机6架。

以军仅用了8天时间(6月6日—13日),向前推进了90余公里,占领黎巴嫩领土约3000平方公里,摧毁了巴解游击队在黎南部的全部基地,消灭了巴解大量有生力量,缴获了巴解在黎南部的全部仓库,并将巴解总部机关2000人和武装人员5000人包围在贝鲁特西区及南部,同时,给叙军以沉重的打击。

第二阶段

6月14日,以军经过激战,控制了国际机场的跑道,16日,以军在长枪党民兵配合下,攻占了控制机场的重要据点——理学院大楼。17日,以军炮击国际机场和附近地区,控制了哈迪勒国际机场,进一步压缩了对巴解总部的包围。18日,以军宣布对被围巴解停火,但要求其放下武器,撤出贝鲁特,这一要求遭到巴解的拒绝。22日,以军又对叙军发起进攻,并占领了哈姆敦,迫使叙军后撤,从而严密地控制了贝鲁特西区。从6月26日起,以军继续加强包围贝鲁特西区的兵力和对叙军的防御,至7月18日,包围贝鲁特西区的兵力增加到7个旅约3.5万人,坦克约700辆,大口径火炮约710门。试图以军事压力配合政治谈判,迫使巴解组织撤离贝鲁特西区。

6月27日,联合国大会第七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并无条件从黎巴嫩撤军。这时,巴解组织为保存实力,同意撤离贝鲁特西区。28日,巴解组织向以色列提出了撤出黎巴嫩的三个条件:第一以军从贝鲁特南部后撤5公里;第二在黎巴嫩军队中保留一支象征性的巴勒斯坦军事单位;第三在贝鲁特保留巴解组织的政治结构。以色列拒绝了这三个条件,要求巴解组织有关团体必须向黎军缴械,所有巴解成员撤出贝鲁特和黎巴嫩。7月6日,巴解组织拒绝由美国军队护送撤离,要求在贝鲁特部署多国和平部队护送巴解武装安全撤离。8月1日,以军攻占了国际机场,4日进至贝鲁特西区博物馆地区,5日,包围了巴解总部大楼,6日空袭了巴解总部大楼,此间,以军还空袭了贝卡谷地。

8月12日,巴解宣布愿意撤出贝鲁特西区,从8月21日-9月1日,巴解总部和游击队12000余人,先后由贝鲁特西区撤至约旦伊拉克突尼斯苏丹叙利亚阿尔及利亚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和北也门8个阿拉伯国家;驻贝鲁特西区的25000名叙军士兵也于8月30日和9月1日撤往贝卡谷地。21日-25日,多国部队的法、美、意士兵分批抵达贝鲁特,执行监护巴解和叙军撤出贝鲁特西区的任务。9月10日-13日,多国部队也相继撤离了黎巴嫩

9月15日,以军以黎总统贝希尔.杰马耶勒遇害为由,进驻贝鲁特西区。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9月29日,以军撤离,有多国和平部队返回贝鲁特西区维持秩序。但大批以军仍占据在此。经过长达5个月的谈判后,黎以签定了撤军协议。但叙利亚、巴解都反对这一协议,协议被废止。此后,以军单方面分批从黎撤军。

战争结果

第五次中东战争后,巴解组织的实力大为减弱,而阿拉伯诸国对巴解组织的支持也只停留在形式上。在此情况下,巴解组织不得不谋求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1988年巴解组织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做出了无奈的决定,宣布接受联合国1947年分割巴以的181号决议,成立巴勒斯坦国,承认以色列的存在。

伤亡与损失

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使巴解游击队伤亡3000余人,被击毁坦克100余辆,火炮500门,设在黎南部的游击队全部被毁,有400多座秘密武器库被占领。叙利亚军队伤亡1000余人,被毁坦克400余辆,飞机85架。巴勒斯坦游击队被迫流亡阿拉伯各国。

后续事件

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发生在第五次中东战争后。1982年9月14 日,黎巴嫩基督教长枪党总部发生爆炸,该党地方武装司令、新当选的黎巴嫩总统杰马耶勒遇难。以色列以阻止黎巴嫩局势进一步恶化为名,当晚派兵攻占黎首都贝鲁特西区,装甲部队开到位于西区的夏蒂拉、萨布拉两个巴勒斯坦难民营附近切断了难民营与外界的联系。大约 6点钟左右,以色列军队将一群右派分子组成的队伍从南门放入难民营,屠杀开始了。这时,以色列开始火炮支援。当夜幕降临时,以色列人又开始发射照明弹,以色列的飞机也在头上盘旋,施放了更多的照明弹,以照亮屠杀现场。6点半左右,枪声代替了炮声,这表明巴勒斯坦的无辜平民正在一个个被杀戮。屠杀持续了一夜,两个难民营成了大屠场。几天以后,当国际红十字会人员清理屠杀现场时,一群群巴勒斯坦人围着一堆堆的尸体放声痛哭。一些幸存者后来回忆说:“16日那一夜这里简直是一座地狱,天空始终没有黑下来,枪声始终没有停过,人们一直在尖叫。”由于国际社会的抗议,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被撤职。

五次战争的结果

长期的冲突使阿、以双方均损失惨重。埃及约旦等国先后退出大规模冲突。阿、以双方一些人逐渐认识到:谁也消灭不了谁,只有承认对方,和平共处;若再斗下去,会丧失经济发展的机会。阿以冲突的关键是巴勒斯坦问题之争。20世纪 80年代中期,埃及、约旦和巴勒斯坦主流派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提出了“归还(1967年以来占领的) 领土换取和平”的原则来解决阿以冲突。近年来,巴积极寻求和谈解决途径,巴解断断续续与以色列举行多轮谈判。1993年、1997年和1998年,巴以双方在挪威约旦、美国等国的调解下三次达成和平协议,以色列在巴勒斯坦打击恐怖主义、保障以色列安全的条件下,同意从约旦河西岸的部分地区撤军。但是,协议遭到巴勒斯坦强硬组织“哈马斯”和以色列极右分子的反对。“哈马斯”继续制造恐怖事件,打击犹太人;以色列极右分子也不满协议,于1995年刺杀了鸽派总理伊扎克·拉宾。强硬派的内塔尼亚胡上台后,以色列继续扩建犹太移民定居点,虽然与巴勒斯坦谈判,但并不认真执行已达成的和平协议,只撤出约旦河西岸的小部分巴勒斯坦人口稠密地区的驻军,阿以冲突仍时有发生。1999年7月,鸽派的埃胡德·巴拉克就任以色列新总理,以色列停止了修建移民定居点的行动,并表现出与阿拉伯人和平共处的愿望。同年9月,巴以达成了执行怀伊和平协议的备忘录,以方承诺在几个月内使约旦河西岸42%的土地 (约2300平方公里)成为巴方单独控制或双方联合控制区,开通加沙至约旦河西岸的安全通道。巴以双方还表示在一年内签署一项永久性和平协定。中东和平再现生机。

五次战争的评价

战后在中东地区爆发的这五次战争,实质是帝国主义和超级大国在中东争夺霸权及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者的侵略扩张,同阿拉伯人民和巴勒斯坦人民反对霸权主义、反对侵略扩张的激烈斗争。这五次战争反映了阿拉伯人民和巴勒斯坦人民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的不屈不挠的战斗历程。它充分说明,不管斗争多么艰难曲折,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是当今世界的历史潮流,正义的人民将会取得最后胜利,侵略者绝不会有好下场。

相关书籍

相关影视

参考资料

累次战败 让阿拉伯国家走向谈判桌.凤凰网.2023-07-27

第一次中东战争.凤凰网.2023-07-31

第一次中东战争.凤凰网.2023-07-25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中国日报网.2023-07-27

第一次中东战争.凤凰网.2023-07-25

1956年10月29日:比战争借口更重要的是出海口.凤凰网.2023-07-25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957).中国日报网.2023-07-31

第二次中东战争纪实.凤凰网.2023-07-25

第三次中东战争——六五战争(1967).凤凰网.2023-07-25

《世界著名边境作战点评》.共产党网.2023-07-25

第四次中东战争.凤凰网.2023-07-25

战争之后是和平.凤凰网.2023-07-25

第五次中东战争.凤凰网.2023-07-25

第五次中东战争.凤凰网.2023-07-25

第五次中东战争.凤凰网.2023-07-25

中东史.豆瓣读书.2023-07-31

第四次中东战争.豆瓣读书.2023-07-10

中东战争全史.豆瓣读书.2023-07-10

中东战争-战后四大战争.豆瓣读书.2023-07-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战争史.豆瓣读书.2023-07-10

中东战争/再现世界历史.豆瓣读书.2023-07-10

中东死生门.豆瓣读书.2023-07-31

中东战火.豆瓣读书.2023-07-31

中东纪事.豆瓣读书.2023-07-31

五十年战争:以色列和阿拉伯人的图片.豆瓣电影.2023-07-10

探索发现: 中东战争 (2013).豆瓣电影.2023-07-10

中东战火 (2011).豆瓣电影.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