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纳赫姆·贝京
梅纳赫姆·贝京(Menachem Begin,1913年8月16日-1992年3月9日),波兰籍犹太人,利库德集团创始人,1977年至1983年担任以色列总理。
贝京出生于波兰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市,他从小就是一个充满激情的犹太复国主义者,16岁时加入了右派犹太青年运动贝塔尔。三十年代中期,贝京获得了法律学位。1939年,年仅26岁的贝京被任命为波兰贝塔尔组织的负责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被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克格勃的前身)逮捕,并被判处在西伯利亚劳改营服刑八年,1941 年获释,并加入了波兰自由军。1943年,贝京从波兰军队退役后,被任命为犹太复国主义军事组织伊尔贡的指挥官。他指挥了伊尔贡针对英国人托管巴勒斯坦的行动,策划了多起袭击活动,包括阿科越狱和摧毁位于耶路撒冷王国大卫王酒店的英国政府中央办公室。伊尔贡的激进活动使贝京与本-古里安(以色列国父、首任总理)的主流犹太复国主义战略发生冲突,两位领导人之间的意识形态政治裂痕和个人仇恨持续多年。以色列建国后,贝京解散了伊尔贡,转向议会政治,创立了赫鲁特党。在以色列社会主义工党执政期间,贝京作为反对党领袖,以尖刻抨击本-古里安和劳工运动闻名。1977年5月17日的议会选举中,贝京以利库德集团领导人身份成为以色列议会多数派领袖,成为以色列第六任总理。贝京在任总理期间,按照西方的理念打造一个自由的经济环境,接纳越南难民,推动以色列与埃及的和平谈判,于1979年签署了终止两国战争状态的和平条约。1981年6月7日,贝京命令四架F-16战斗机飞往伊拉克,炸毁了该国的核反应堆。1982年6月,为了打击活跃在以色列北部边境的恐怖组织,贝京决定发起加利利和平行动,入侵黎巴嫩。以色列在黎巴嫩的战争变得复杂激烈,造成许多人丧生,引发了许多争议。 1983年9月,当了六年半以色列总理的贝京正式辞职。隐退的贝京住在耶路撒冷王国的公寓,深居简出。1992年3月9日,贝京去世,埋葬在耶路撒冷橄榄山上妻子的旁边,享年79岁。
贝京是第一位以土地换和平的以色列领导人,与埃及的和平条约是贝京留给以色列的重要战略资产之一;贝京担任总理期间加强以色列与美国的合作,推动以色列成为美国的 "主要战略伙伴;因轰炸伊拉克核反应堆而诞生的贝京信条对以色列有着重要影响。贝京因为埃及与以色列的和平谈判,和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共同获得1978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家庭背景
1913年8月16日,梅纳赫姆·贝京出生于波兰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市(Brest-Litovsk,今白俄罗斯境内),是泽耶夫·多夫( Zeev Dov )和 哈西亚(Hassia Begin)夫妇的最小孩子,父亲泽耶夫·多夫在当地的犹太社区中担任重要角色。因为贝京出生在安息日(Nachamu),所以取名叫“Menachem”。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贝京才1岁,全家不得不放弃家园,在波兰东部村庄里流浪。战后,全家回到了布列斯特,贝京在当地完成了小学和中学学业。贝京从小就展现了他的演讲才能,年仅十岁时,就发表了第一次公开演讲。
参加贝塔尔组织
贝京最初参加了当地的一个犹太青年运动组织"Shomer HaTzair",那时该组织还只是一个童子军性质的团体。随着"Shomer HaTzair"逐渐转变为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倾向的组织时,贝京退出。贝京在16岁时加入了由泽埃夫·雅博廷斯基(Ze'ev Jabotinsky)创立的右派犹太青年运动贝塔尔(Betar)。
1931年,贝京进入华沙大学学习法律。1932年,他成为波兰贝塔尔组织的负责人,代表该组织在全国各地旅行,并为修正主义报刊撰写了许多文章,并被派往捷克斯洛伐克领导那里的运动。在学习期间,他靠做家教谋生,并获得了一些奖学金,但有时入不敷出,他不得不晚上睡在公园的长椅上。尽管条件艰苦,他还是积极参加学生生活,是犹太学生自卫抵抗反犹暴徒的主要组织者之一。1935年,贝京大学毕业。
被捕
1937年,贝京抗议英国在巴勒斯坦的政策,因在华沙的英国公使馆前领导示威游行而入狱,也曾组织一些贝塔尔成员以非法移民的身份前往巴勒斯坦。1939年3月,年仅26岁的贝京被任命为波兰的贝塔尔代表,波兰是该运动的主要分支。波贝塔尔组织有超过7万名青年成员,贝京是其中一半成员的首领。5月,贝京与阿莉扎·阿诺德(Aliza Arnold)在德罗霍比奇(Drohobych,当时属于波兰)结婚,并在那里住了几个月。当听闻德国军队进攻的消息后,贝京和阿莉扎不得不与贝塔尔委员会成员一起离开这座城市,前往维尔纽斯(立陶宛的首都Vilnus)。1940年7月,立陶宛成为苏维埃共和国成员。 9月20日,贝京被苏联秘密警察“内务人民委员部”的特工逮捕,被关押在西伯利亚劳改营。贝京的著作《白夜》描述了那段艰难的时期。
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苏联将波兰囚犯释放,以建立一支波兰武装力量与德国人作战。因此,贝京于1941年9月获释,并被征召入波兰军队,由安德斯将军指挥。该军队后来前往英国控制的巴勒斯坦接受训练。
在英国托管巴勒斯坦期间
反对英国托管的斗争
1943年,贝京从军队退役,并被任命为犹太复国主义地下军事组织伊尔贡(全称 Irgun Zvati Leumi,或希伯来语“Etzel”,意为“国家军事组织”)的指挥官。他指挥了犹太复国主义军事组织伊尔贡(Irgun)针对英国人的行动,巴勒斯坦政府曾悬赏 10,000 英镑来获取抓捕他的信息,但贝京乔装打扮住在特拉维夫,逃脱了抓捕。1944年2月1日,贝京代表伊尔贡发表起义宣言,反对英国在巴勒斯坦的统治,要求其立即将权力移交给临时希伯来政府。宣言发布两周后,伊尔贡战士在耶路撒冷、海法市和特拉维夫的英国移民局引爆了炸弹,两周后又炸毁了这三个城市的所得税办公室。一个月后,他们袭击了英国国家总部和耶路撒冷、海法和特拉维夫的秘密警察总部。
最著名的袭击是对位于耶路撒冷大卫王酒店南翼的英国军队和政府秘书处办公室的主要总部的袭击。奉命进行袭击的伊尔贡人向英国军队发送了电话信息,呼吁他们撤离酒店,以防止生命损失。英国官员没有听从警告,91人在爆炸中丧生。以色列犹太社区的负责人担心伊尔贡的行动会破坏与英国当局的关系,要求贝京阻止他们,认为这破坏了犹太复国主义的努力,是对巴勒斯坦犹太社区代表机构权威的蔑视,并表示,如果行动持续下去,他们将毫不犹豫地对伊尔贡成员进行人身攻击。贝京拒绝了这些威胁。1944年10月,犹太机构派出哈加纳(Haganah,更古老、规模更大的犹太复国主义军事组织,以色列建国后转变为国家正规军即以色列国防军)执行一项任务,对“极端主义组织”采取暴力行动。在被称为“萨松(Sazon)”时期的六个月里,伊尔贡组织成员遭受了绑架、逮捕、泄密、人身威胁、殴打和酷刑。耶舒夫(Yeshuv) 领导层甚至向英国人提供了数百名伊尔贡成员名单。尽管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但贝京还是禁止他的手下做出反抗。
1946-1947是伊尔贡行动创纪录的一年。1946年5月,伊尔贡将许多特工从阿卡监狱中解救出来,但在引起世界媒体关注的行动中,三名战士被抓获并被英国人判处绞刑。作为回应,伊尔贡绑架了两名英国士兵,并威胁说,英国绞刑架带来的将是希伯来绞刑架。英国政府没有理会地下组织的威胁,7月29,伊尔贡战士们被送上绞刑架绞死。于是,贝京下令同样绞死英国执法人员,并把他们的尸体送到内坦亚附近的一个小树林里。这件事在英国引起了广泛的震惊,并导致委任统治政府停止了绞刑政策,英国人也开始意识到他们无法再统治巴勒斯坦。
1947年,贝京秘密会见了联合国巴勒斯坦问题特别委员会的几位成员以及外国媒体,解释了伊尔贡运动的前景。1948年4月25日,为了阻止雅法对特拉维夫社区的血腥袭击,大约 600 名伊尔贡成员聚集在一起接受战斗指示,在那里他们第一次见到了他们的指挥官梅纳赫姆·贝京。两天多后,伊尔贡占领了雅法的Menashiya 社区,胜利导致阿拉伯居民逃亡和英国军队的介入。
独立战争与阿尔塔莱纳号事件
1948年5月12日,即女王陛下政府撤离以色列的三天前,以本-古里安为首的国民议会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宣布从英国托管中解放出来建立国家。阿拉伯国家准备入侵以及缺乏武器装备的消息导致会议成员考虑推迟宣布。贝京说,如果国民议会不宣布建立希伯来国家,就由伊尔贡来宣布,并在地下报纸“赫鲁特”上发表了一份声明。这个“威胁”帮助本-古里安战胜了反对派成员,宣布建国的决议获得一致通过。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次日,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称之为独立战争。为了保卫新生国家,以色列迫切需要一支联合军队来对抗阿拉伯军队。6月1日,贝京与临时政府总理本-古里安签订协议,伊尔贡正式编入新成立的以色列国防军,但伊尔贡实质上仍然接受贝京的指挥。
1948年6月20日,伊尔贡组织的船只“阿尔塔莱纳号(Altalena)”搭载约900名移民及大量武器弹药抵达以色列。此前数月,哈加纳已得知该船情况,双方就武器分配进行谈判。然而,当船抵近以色列海岸时,临时政府坚持新成立的以色列国防军为唯一合法武装力量,拒绝与伊尔贡合作。在这艘船到达卡弗维金(Kfar Vitkin)附近,军队包围了该船,并下达最后通牒。面对最后通牒,贝京登船以避免冲突升级。尽管如此,军队还是对船只采取了行动,贝京命令伊尔贡成员不进行还击。这艘船以到达特拉维夫时再次遭到了猛烈攻击,本-古里安下令炮击“阿尔塔莱纳号”,导致船只起火。乘客被迫跳海逃生,期间部分人在水中不幸遇难,其中包括遭枪击的情况。伊尔贡最终于1948年9月1日宣誓效忠以色列国防军。贝京也转向政坛,于1948年7月成立名为赫鲁特(Herut)的右派民族主义政党,并被任命为党魁。
反对派领袖
赫鲁特反对派时期
在第一届以色列议会的制宪会议选举中,贝京领导的赫鲁特运动(Herut Movement)仅获得了14个议会席位,本-古里安(Ben-Gurion)表示,他愿意与右翼党和共产党以外的任何政党坐在一起,领导赫鲁特的贝京等人成为遭受排斥的实力弱小的反对派。在选举后,反对派建立了一个新的合作框架:赫鲁特-哈佐哈尔联盟(the Herut-HaTzohar Alliance)。在以色列社会主义工党执政期间,本-古里安也从未让贝京加入任何联合政府。贝京担任反对党领袖,以尖刻抨击本-古里安和劳工运动闻名。
反对赔偿计划
赫鲁特党在第二届议会选举中仍然表现不佳,贝京等只获得了八个议会席位,贝京宣布辞去赫鲁特党主席的职务,但他的朋友贝德并没有向议会主席递交辞呈。贝京到欧洲休假一个月后,开始联系律师,准备获取律师执业证。但几个月后,由本-古里安领导的政府打算签署一项协议,以从德国获得赔偿,此项决定遭到贝京的强烈反对,该协议被描述为是一种纠正和清除德国人犯下种族灭绝罪行的方式,贝京决定重返政治舞台,领导反对赔偿的运动。
1952年1月7日,一场听证会辩论在耶路撒冷乔治国王街的以色列议会举行。在听证会开始之前,贝京在附近锡安广场的群众集会上发表了激烈的演讲,然后返回以色列议会,在那里他成为本-古里安一再侮辱的目标。贝京针锋相对地进行反驳,当他拒绝收回发言时,他被禁止参加议会三个月。关于赔偿的斗争演变成了一场暴力示威,在此期间,抗议者与警察发生冲突,并向以色列议会投掷石块。
雅博廷斯基遗体安葬
1940年,修正主义运动领袖雅博廷斯基去世。他在遗嘱中要求将他的遗体移至以色列安葬,且只能由以色列的犹太政府执行。但随着以色列的建立,本-古里安拒绝就此事采取必要措施。在列维·艾希科尔(Levi Eshkol)当选为政府首脑后,他同意了贝京的要求,并批准将雅博廷斯基的遗体转移到赫茨尔山(Mount Herzl)进行埋葬,但表示政府不会参与资助埋葬仪式。
1964年7月,雅博廷斯基的遗体被带到以色列。成千上万的人参加了葬礼,并陪同棺材由特拉维夫前往耶路撒冷。这一事件让公众对贝京的态度开始转变,变得越来越积极和支持。
加哈尔和民族团结政府
1965年1月17日,经过十年的争吵和分歧,赫鲁特和自由党的代表们决定建立一个由贝京领导的单一议会集团——加哈尔(Gahal)。这一举措赋予了贝京进一步的合法性,并使他成为挑战工党政府的第一个真正的替代者。然而在第六次议会选举中,尽管预测他们的席位数量应该会更高,但加哈尔仅获得了26个议会席位。
1967年5月,随着安全局势的恶化和阿拉伯对以色列发动战争的威胁,贝京找到列维·艾希科尔,希望让本-古里安加入政府,以便给公众带来新的希望。但艾希科尔有所保留,要求将加哈尔纳入民族团结政府,贝京则要求将国防事务交给摩西·达扬(Moshe Dayan)。6月1日贝京开始参加政府会议,5日即六日战争爆发的那天,他宣誓就任无党派部长,直至1970年8月4日。他对制定解放耶路撒冷古城的指令和统一这座城市的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利库德集团的成立与发展
1973年,第八届以色列议会选举前,"利库德集团 "成立。以色列议会现在由多个政党组成,包括加哈尔党、国家名单党(National List)、"自由中心 "党(Free Center)和大以色列运动党(the Movement for Greater Israel)。选举结果显示,工党有进一步衰落的趋势,以利库德集团为首的势力进一步增强;利库德集团等赢得39个席位,而工党赢得51个席位。贝京宣布,反对分裂以色列西部的党员首次占了绝对多数。
担任总理时期
当选总理
以色列建国后,贝京共参加了8次选举,终于在1977年5月17日的议会选举中取得了胜利,贝京以利库德集团领导人身份成为以色列议会多数派领袖。6月20日,贝京组织的新政府得到以色列议会批准,贝京成为以色列第六任总理。
在1981年6月30日举行的第十届以色列议会选举中,人们情绪高涨,选情动荡,特别是在一次公开的工党集会上,艺人杜杜·托帕兹(Dudu Topaz)对米兹拉希犹太人发表了冒犯性言论,引起了社会动乱,但贝京以非常有魅力的演讲,弥合了以色列社会中日益扩大的种族分歧,利库德集团再次成为第一大党,拥有48个议会席位,梅纳赫姆·贝京再次成为总理。
改革措施
贝京作为总理的第一个决定,是对被许多国家拒绝的越南难民采取人道主义姿态,下令接收一艘以色列商船上的66名难民。贝京后来下令共接收了1700多名越南难民;贝京批准埃塞俄比亚犹太人移民到以色列的摩西行动,在 1980 年代初期将数千人移民到以色列。
在经济政策上,贝京按照西方的理念打造一个自由的经济环境,贝京和财政部长西姆哈·埃利希(Simha Erlich)采取放松外汇管制,减少政府对公民日常生活干预等政策,以实现经济自由化和扩大个人自由。1981年贝京任命了他的第三任财政部长约拉姆·阿里多尔(Yoram Aridor),扩大了向公众提供的服务范围,降低了税收和价格,并增加了对基本产品的补贴。结果,尽管通货膨胀率上升,以色列货币价值下降,但公众的购买量与国家收入一起增加。
在政治层面上,贝京主张与阿拉伯国家和平相处。1977年8月,贝京参加了在罗马尼亚举行的外交会议,与摩洛哥进行了谈判,并与哈桑国王(King Hassan)举行了会晤;派遣外交部长摩西·达扬往摩洛哥会见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Anwar Sadat)的顾问。
签署戴维营协议
1977年11月,贝京就任总理六个月之际,埃及总统萨达特突然抵达耶路撒冷,次日在以色列议会发表了历史性演讲。他在访问期间与贝京承诺,埃以两国将不再打仗。这次访问开启了为期两年的谈判。1978年9月,时任美国总统的卡特邀请贝京和萨达特到戴维营举行会谈。在卡特的大力斡旋下,埃以双方签署了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戴维营协议”。这个协议为埃以双方在第二年正式签订和平条约、结束战争状态打开了通道,加速了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同以色列进行谈判的历程,有力地推动了中东和平进程。因此,萨达特和贝京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1979年3月26 日,为期13天的戴维营会议结束,贝京与萨达特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白宫草坪上正式签署《埃以和平条约》,“以土地换和平”:以色列同意撤出自己的占领的埃及领土西奈半岛,而埃及则承认以色列国家的合法性,与埃及建立外交关系。卡特总统原来打算在协议中加入一个对耶路撒冷王国的地位提出质疑的附录,但遭到贝京的拒绝。1980年元旦,埃以和平条约正式生效,两国互派大使,埃及成为第一个承认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
轰炸伊拉克核反应堆
20世纪60年代,伊拉克开始研发核计划。1975年11月,法伊两国签署核合作协议。1979年,伊拉克开始在巴格达附近建造一座40兆瓦的轻水反应堆与一座小型试验性质的反应堆。贝京鉴于伊拉克萨达姆·侯赛因政权发展核武器的严重威胁,先是试图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这一问题,但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当该核反应堆接近完工之际,以色列政府决定摧毁伊拉克在奥西拉克(Osirak)建造的核反应堆。贝京和安全官员就此项行动的成功前景进行了多次讨论。1981年6月7日,贝京命令F-16战斗机分两组从埃齐翁基地(Etzion Base)起飞,成功对伊拉克奥西拉克核反应堆进行了精确打击,并完全摧毁了目标设施。所有参与行动的飞行员均安全返回以色列。以色列政府的这次行动受到以色列国内和国际社会的严厉批评,美国政府甚至暂时中止向以色列供应预定的F-16战斗机,冻结了武器运输,并支持联合国对以色列的谴责决议。但贝京认为,这次袭击行动是保护以色列未来世代免受核威胁的必要之举,将之称为对以色列儿童生命安全的拯救行动。
伊拉克奥西拉克核反应堆被摧毁后,人们越来越普遍地认为,破坏核反应堆对于确保整个西方世界的安全也至关重要。在1991年海湾战争后,美国国防部长理查德·切尼(Dick Cheney)认为,以色列在1981年针对伊拉克核计划的行动,让美国军队在以色列沙漠之鹰0.50in手枪中的工作变得更加容易。
加利利和平行动
1982年6月3日,以色列驻伦敦大使什洛莫·阿尔戈夫(Shlomo Argov)被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枪杀。第二天,以色列召开了一次特别内阁会议,贝京指示空军打击黎巴嫩南部的恐怖主义目标。作为回应,恐怖分子对以色列北部猛烈发射喀秋莎火箭弹,6月6日,内阁再次开会,决定发起“加利利和平行动(Peace for Galilee Operation)”,以保护北部居民。
加利利和平行动旨在打击恐怖组织,并确保边界周围四十英里没有恐怖分子。但战斗变得复杂激烈,以色列国防军被迫继续北上,一直打到贝鲁特。1982年8月,巴解组织领导人亚西尔·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被迫带着数千名恐怖分子成员离开黎巴嫩。不久之后,黎巴嫩当选总统巴希尔·杰马耶勒(Bachir Gemayel)被暗杀。作为回应,黎巴嫩长枪党(Christian Phalanges)屠杀了一个穆斯林难民营(Savra VeShatila),导致以色列介入。一段时间后,以色列国防军撤退到黎巴嫩南部的安全区。由于许多人丧生,这场战争引发了许多争议,贝京家外不断有人举行示威活动,要求他停止战斗。
辞职
1982年11月 ,贝京的妻子阿莉扎·贝京去世。之后,由于战事陷入僵局、以色列的伤亡人数不断增加、外界对黎巴嫩战争批评不断等,贝京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1983年8月28日,贝京宣布准备辞职并退出公共生活;9月15日,贝京正式辞职。
隐居及去世
贝京辞职后,回到了位于耶路撒冷王国的公寓,他只有在妻子的追悼会上或孙子孙女的婚礼上才出现在公共场合。家人亲戚和一些朋友也会定期去看望他。在他生命的最后18个月里,他和女儿莉亚住在特拉维夫。
1992年3月9日,梅纳赫姆·贝京去世,享年79岁,有数千人参加了他的葬礼。按照贝京的遗嘱,他被埋葬在耶路撒冷橄榄山上妻子的旁边,与抵抗战士梅尔·范斯坦(Meir Feinstein)和摩西·巴尔扎尼(Moshe Barzani)共同为伴。
政策立场
外交
埃及-以色列和平条约
贝京在任总理期间的主要成就是在美国总统吉米·卡特(Jimmy Carter)的斡旋下,达成了1979年历史性的埃及以色列和平条约。贝京是第一位将被征服的领土转让(或“归还”)给邻国以换取政治关系正常化(“土地换和平”)的以色列领导人。自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埃及西纳半岛和叙利亚戈兰高地后,贝京就愿意归还这些领土,以换取通过直接谈判达成全面和正式的和平条约。根据条约内容,贝京下令撤离并摧毁亚米特(Yamit)和其他西奈定居点。他因此被自己阵营中的许多人视为叛徒,在担任总理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一个被孤立的人物;同时,这也导致了以色列政坛右翼党派对利库德集团内部的分化,一些更加强硬、坚持不放弃任何已占领土的右翼势力从利库德集团中分离出去,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力量。但另一方面,利库德集团内部也开始转变认识,温和派人士逐渐意识到与巴勒斯坦人实现分离(或分区)并在约旦河西岸建立一个阿拉伯政治实体在内外政治上的必要性。如果没有第一次戴维营协议的成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奥斯陆协议(Oslo Accords),以及从加沙地带的撤军等进一步的和平进程。
与埃及的和平条约是贝京留给以色列的重要战略资产之一:埃及拥有强大的阿拉伯国家军队,一直是以色列的主要威胁和对手,埃以和平条约的签定,周边阿拉伯国家的联盟已不复存在。1979 年后,以色列的主要军事对手是叙利亚,这是一个规模小得多、实力较弱的国家。在以色列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冲突时(尤其是在 1982 年的第五次中东战争中),与埃及的和平条约一直保持稳定。这不仅能够减轻以色列国防的经济负担,而且可以将其军事力量集中在其他任务和挑战上。
加强与美国的合作
贝京对以色列国家安全概念的另一个要素也至关重要:与美国的战略联盟。在1981年,贝京总理在与美国里根总统的首次会晤中,向里根总统提出制定一份战略合作文件的想法,称以色列不仅是美国的战略资产,更是是战略盟友。
1981年11月30日,经过数周的讨论,以色列国防部长阿里埃勒·沙龙(Ariel Sharon)和美国国防部长卡斯帕·温伯格(Caspar Weinberger)签署了一份关于战略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其中包括联合军事演习、建立和维持联合战备活动的合作、研发合作、国防贸易合作以及“本协议基本范围和宗旨内可能共同商定的其他领域”,它还要求成立联合工作组来处理各种问题。
最初的谅解备忘录引出一系列内容详细和关系密切的协议。1983年,双方成立联合政治军事小组,执行谅解备忘录的规定,随后几年,以美合作关系发展迅速。1984年,以美两国开始空中和海上联合军事演习,美国在以色列建造了储存军事装备的设施。以色列于1987年被里根政府指定为“主要非北约盟友”,1996年美国国会将这一地位编入法典。2014年的《美以战略伙伴关系法》(P.L. 113-296)鼓励继续并扩大美以在国防、国土安全、网络问题、能源和贸易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并指定以色列为美国的 "主要战略伙伴(major strategic partner)"。
贝京信条
1981年5月,在一次与美国犹太人社区的集会中,贝京强调了大屠杀所带来的主要教训:当面对那些扬言要消灭我们民族的敌人时,我们必须坚信他们的威胁,并且毫不犹豫;永远都不要因为顾虑国际社会的看法或言论而对捍卫自身生存有所迟疑。1981年6月7日,贝京派遣以色列战斗机轰炸了伊拉克核反应堆时,诞生了贝京信条(Begin Doctrine)。“贝京信条”指的是为阻止潜在敌人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是核武器,以色列政府会进行预防性打击。
贝京信条强调的先发制人,在国际社会不会被当作自卫,而是侵略行为。因此,遵循贝京信条采取的行动,往往会带来国际制裁等惩罚措施的巨大战略成本,甚至可能恶化为战争。贝京作出轰炸伊拉克核反应堆的决定,事后就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与制裁。2007年,以色列前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Ehud Olmert)下令对叙利亚的一个秘密核反应堆进行空袭,就援引了贝京信条。
法治至上
贝京尊重国家机构、宪法程序和法律规定,坚信法治至上。在以色列建国后的前二十年里,他一直以权利平等为由,支持取消对以色列阿拉伯公民的军事管理权,并最终于 1966 年付诸实施。1977 年上台后,他希望编以色列宪法,包括制定《权利法案》,但他很快就明白,由于宗教联盟伙伴的立场,此举是不可能的。
贝京有一句名言: "耶路撒冷有法官!"即使最高法院的裁决与他的立场相悖,但他还是尊重法官决定。他指出,尽管有三权分立,但议会中的多数派可能成为行政部门的工具和暴政的伪装,因此需要一个独立而强大的司法机构来审查政府的行为,并维护人民的权利。1979 年 4 月,贝京在政府会议的总结中指出,他支持法律高于行政部门所有机构(包括政府本身)的原则,要求所有部长确保所有机构充分履行法院的命令,并忠实地执行这些命令。
人物评价
1992年3月,贝京去世后,当时的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沙米尔(Yitzhak Shamir)发表了两篇悼词,一篇是通过以色列广播电台向全国发表的,另一篇是在内阁特别会议上向他的部长们发表的。沙米尔在广播讲话中说:"今天,整个以色列民族--在以色列和散居国外的以色列人怀着巨大的悲痛和哀思,向以色列最宝贵的儿子之一告别。”贝京的名字“与世世代代的国家伟人的名字一起被铭记”。
贝京传记作者丹尼尔·戈迪斯(Daniel Gordis)在2013年《耶路撒冷邮报》的一篇专栏文章中写到:“贝京的一生有一个坚定不移的核心,一个决定一切的指导原则。这就是他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这种奉献造就了这样一种生活:决心消除了恐惧,希望战胜了绝望,爱战胜了仇恨,对犹太人和世界各地人类的奉献轻松而优雅地共存。他的一生充满了忠诚--忠诚于他出生的民族,忠诚于他一见钟情的女人,忠诚于他帮助创建的国家。"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George Bush):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在和平会议、和平进程中发挥的历史性作用;当然,我们将永远特别强调他在戴维营发挥的历史性作用,我要说,是非常勇敢和有远见的作用。现在人们都在谈论和平,但人们会记住梅纳赫姆·贝京,因为他实现了重大、勇敢的突破。
个人生活
婚姻家庭
贝京的夫人阿莉扎·阿诺德1920 年 3 月 25 日出生于乌克兰德罗霍比奇市,她的父亲兹维·赫尔曼(Zvi Herman)是一位热情而活跃的修正主义犹太复国主义者,在他们的家乡领导了贝塔尔运动。阿莉扎本人七岁开始学习希伯来语,十四岁加入贝塔尔。贝京在德罗霍比奇市呆了几个月,并认识了当时17岁的阿莉扎。1939年5月29日,梅纳赫姆·贝京与阿莉扎·阿诺德结婚。婚礼在数百名贝塔尔成员的见证下举行。雅博廷斯基是贝京的伴郎。1940年9月,贝京被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逮捕。1941 年 5 月,阿莉扎决定独自前往英国控制的巴勒斯坦地区,以帮助梅纳赫姆获释,但她一抵达就被英国当局逮捕,在哮喘发作后才被释放,而这影响了她余生的健康。
阿莉扎·阿诺德性格谦虚内敛,贝京担任总理后,她也为残疾人和有特殊需要的人建立宿舍和学校做出了贡献,并为该领域的各种组织筹集捐款。在贝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奖金被转入一个以阿莉扎·贝京命名的奖学金基金,每年为学生提供帮助。以色列的一些定居点以及许多城市的街道和教育机构都以她的名字命名。
贝京夫妇感情深厚,二人育有一子两女。1982年11月23日,贝京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期间,阿莉扎死于严重的肺病,并被埋葬在耶路撒冷王国橄榄山上(Mount of Olives),她的去世对贝京有很大的影响。
人物关系
人物纪念
贝京遗产中心
1988年4月,在梅纳赫姆·贝京遗产基金会(Menachem Begin Heritage Foundation)成立后,以色列议会批准了梅纳赫姆·贝京法,并赋予该中心正式地位。2004 年 6 月 16 日,贝京遗产中心向公众开放,位于旧城墙对面。该中心在全国性的仪式上揭幕,总统和总理、部长和议会成员、散居海外的犹太领导人和贝京家族都在场。该中心包括档案馆、参考图书馆、教育部和研究所,以及一个博物馆。
梅纳赫姆·贝京档案馆
梅纳赫姆·贝京档案馆成立于2000年,根据1998年颁布的《贝京遗产中心法》运作。该档案包含与梅纳赫姆·贝京在公共、政治和利库德集团中扮演的各种角色的相关材料,以及属于梅纳赫姆·贝京或关于他的生活的个人材料。
个人作品
贝京的著作包括两本书籍《白夜》(“White Nights”,描述他在欧洲的战时经历)、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的《起义》(“The Revolt”),以及其他大量文章。
个人荣誉
1978年,贝京与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因“共同促成了1978年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谈判””,获得1978年诺贝尔和平奖。
相关影视
《剧变:梅纳赫姆·贝京的旅程》(“Upheaval: The Journey of Menachem Begin”)是一部 Netflix 委托制作的纪录片,记录了梅纳赫姆·贝京的人生故事,片长1小时26分钟,导演乔纳森·格鲁伯(Jonathan Gruber)。
参考资料
(Menachem Begin is born in Brest-Litovsk (Brisk.贝京遗产中心(begincenter).2024-03-14
Menachem Begin - Explore Biographical.诺贝尔.2024-03-15
The death of Aliza Begin.贝京遗产中心(begincenter).2024-03-15
Begin registers to study law at the University of Warsaw.贝京遗产中心(begincenter).2024-03-15
Establishing Likud.贝京遗产中心(begincenter).2024-03-15
Aliza Begin Biography.贝京遗产中心(begincenter).2024-03-15
Prime Minister's Office.以色列政府.2024-03-15
Betar Commissioner in Poland.贝京遗产中心(begincenter).2024-03-15
Soviet Prison Inmate.贝京遗产中心(begincenter).2024-03-15
Menachem Begin, the Irgun commander appointed.贝京遗产中心(begincenter).2024-03-15
Begin Doctrine.以色列政府外交部.2024-03-15
Menachem Begin.犹太虚拟图书馆.2024-03-15
Note 86- 以色列第六任总理梅纳赫姆·贝京.sino-israel.2024-03-15
Transformation.贝京遗产中心(begincenter).2024-03-15
The Bombing of the Iraqi Nuclear Reactor.贝京遗产中心(begincenter).2024-03-15
Menachem Begin and His Lasting Contribution to Israeli Foreign Policy and National Security.外交政策研究所.2024-03-15
Resignation as Prime Minister.贝京遗产中心(begincenter).2024-03-15
Begin dies at age 79.贝京遗产中心(begincenter).2024-03-15
The Begin Doctrine: ' Never Again' is an Israeli promise.jpost.2024-03-15
梅纳赫姆·贝京 Menachem Begin.豆瓣电影.2023-11-15
The Begin Phenomenon.华盛顿研究所(The Washington Institute).2024-03-14
1930 | Menachem Begin joined Betar.贝京遗产中心(begincenter).2024-03-15
The Haganah.jewishvirtuallibrary.2024-03-21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ate – Begin comes out of hiding and founds Herut.贝京遗产中心(begincenter).2024-03-15
综述:巴勒斯坦人纪念第70个“灾难日”.人民网.2024-03-22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中国日报网.2024-03-22
This week in Jewish history | Altalena Affair leaves nearly two dozen Jewish soldiers dead.world jewish congress.2024-03-22
The Irgun: The Altalena Affair.jewish virtual library.2024-03-22
Herut Party.Irgun Zvai Leumi.2024-03-22
Herut Movement.jewish virtual library.2024-03-22
Begin opposes the Reparations Program.贝京遗产中心(begincenter).2024-03-15
Begin works to bring Jabotinsky's bones to Israel.贝京遗产中心(begincenter).2024-03-15
Ze’ev Jabotinsky .以色列议会官网.2024-03-21
Begin establishes the Herut-Liberal Bloc.贝京遗产中心(begincenter).2024-03-15
Begin joins the National Unity Government.贝京遗产中心(begincenter).2024-03-15
Elections 1981.贝京遗产中心(begincenter).2024-03-15
TheBeginDoctrine.OUP牛津学术.2024-03-15
支持巴勒斯坦解放事业≠支持恐怖主义:两个概念不容混淆.澎湃新闻.2024-03-22
Peace agreement with Egypt.贝京遗产中心(begincenter).2024-03-15
2004年诺贝尔奖今日全部揭晓 关注幕后故事.中国经济网.2024-03-22
以色列议会召开特别会议纪念埃及前总统萨达特访问以色列四十周年.国际在线.2024-03-22
摧毁巴格达核设施,以军80年代的“歌剧院行动”持续不到两分钟.百家号环球网.2024-03-21
Peace for Galilee Operation.贝京遗产中心(begincenter).2024-03-15
第三次中东战争40周年 以色列反思战后政策.央视网.2024-03-21
The Begin Doctrine: The Lessons of Osirak and Deir ez-Zor..inss.2024-03-15
Menachem Begin is Laid to Rest in Simple Mount of Olives Ceremony.jta.2024-03-15
On This Day: 108th birthday of Menachem Begin, Israel' s 6th prime minister.jpost.2024-03-15
Statement on the Death of Menachem Begin of Israel and an Exchange With Reporters.presidency..2024-03-15
Menachem Begin Heritage Center inaugurated.贝京遗产中心(begincenter).2024-03-15
The Archives.贝京遗产中心(begincenter).2024-03-15
‘Upheaval’ captures Menachem Begin’s essence.jewishchronicle.202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