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牛腐蹄病

牛腐蹄病

牛腐蹄病,反刍亚目特别是绵羊、山羊和牛养殖业常见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正文

腐蹄病是反动物特别是绵羊、山羊和牛养殖业常见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发病率较高,约为8-20%,有的高达30-50%。

病因

其病因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饲料管理方面,主要是草料中钙、磷不平衡,致角质蹄疏松,蹄变形和不正;牛舍不清洁、潮湿,运动场泥泞,蹄部经常为粪尿、泥浆浸泡,使局部组织软化;石子、铁悄坚硬的草木、玻璃碴等,刺伤软组织而引起蹄部发炎。

二是由病原菌节瘤拟杆菌引起的。节瘤拟杆菌又称微生物(organismK),是威廉·贝弗里奇于1938年首先发现于患腐蹄病绵羊的病灶中,后经实验证实此菌为腐蹄的原发性病原菌,至少有14个血清型。本菌是绵羊、山羊和牛蹄的严格寄生菌,离开动物组织后,不能在自然界长期生存。已证明落入草地的节瘤拟杆菌,即使草地湿度很大,也只能保持毒力数天。腐蹄病病愈动物,常遗留下极少损害,此菌可在其中保持活力数月,这是腐蹄病难以消灭的一个原因。本菌引起的炎性损害作用很小,但它能产生强烈的蛋白酶,消化角质,使蹄的表面及基层易受侵害。因此,只有在坏死梭杆菌属等菌的协同作用下,才能产生明显的腐蹄病损害。

症状

病牛喜爬卧,站立时患肢负重不实或各肢交替负重;行走时跛行。蹄间和蹄冠皮肤充血,红肿。蹄间溃粒,有恶臭分泌物,有的蹄间有不良肉芽增生。蹄底角质部呈黑色,用叩诊锤或手按压蹄部时出现痛感。也有由于角质溶解,蹄真皮过度增生,肉芽突出于蹄底。严重时,体温升高,食欲减少,严重跛行,甚至卧地不起,消瘦。用刀切削扩创后,蹄底小孔或大洞即有污黑的臭水流出,趾间也能看到溃疡面,上面覆盖着恶臭的坏死物。重者蹄冠红肿,痛感明显。

防治

药物对腐蹄病无临床效果,切实预防和控制该病的最有效措施是进行疫苗免疫。

国外学者对本病研究较深,并在免疫上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我国学者通过数年的攻关研究,分离鉴定出我国腐蹄病病原菌株,并利用筛选出的强毒菌株制出灭活菌苗。通过免疫试验,研究其免疫期为6个月,免疫保护率80%以上,为从根本上控制腐蹄病的流行提供了有效的免疫技术,另外,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制出腐蹄病节瘤拟杆菌A、E型纤毛蛋白基因工程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和E型纤毛蛋白与绵羊II2联合基因工程疫苗,由于其培养简便,成本大大低于灭活菌苗,且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是未来灭活苗的有效替代品。

加强饲养管理,施用药物进行治疗。

1、圈舍应勤起垫,防止泥泞,运动场要干燥,设有遮阴棚。

2、草料中缺锌与铜,每头牛每日每公斤体重补喂硫酸铜硫酸锌各45mg。如钙、磷失调,缺钙补骨粉,缺磷则加喂鼓皮。

3、对病牛的治疗:1.用20%硫酸锌溶液洗涤蹄部。2.用10%硫酸铜溶液浴蹄2-5分钟,间隔1周再进行1次,效果极佳。3.修整蹄形,挖去蹄底腐烂组织,用5%碘酐棉球填塞患部。4.先取青霉素20万单位,溶解于5ml蒸馏水中,再加入50ml鱼肝油,混合搅拌,制成乳剂,涂于腐烂创口,深部腐烂可用纱布蘸取药液填充,而后包扎,每天换药1次。

参考资料

奶牛腐蹄病的综合防治.万方.2021-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