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白瓦特号

白瓦特号

1897年,法国军舰白瓦特号(Bayard)为避台风闯入"湛江市",为这一深水良港而动心,献书法政府租借"广州湾",揭开了广州湾殖民地历史的序幕。

历史由来

1898年4月,法国侵略者强占海头汛(今霞山区),向内地拓地,遭到本地人民长达1年多的抗击。1899年11月16日中法签定《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将租界内地域统称"广州湾”租借与法国99年。法国人为纪念Bayard舰把广州湾的中心城市称为“白瓦特城”(FortBayard)。2001年赤坎南桥某酒吧曾以此为名开业,结果遭到国内舆论谴责,后改之为“红土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至1943年,湛江市偏安一偶,获得短暂繁荣。

白瓦特城湛江人的耻辱

1943年2月21日,日、法签订《共同防御广州湾协议》,广州湾被日本占领。日本投降后,1945年8月18日,中原地区国民政府外交部政务次长吴国帧与法国驻华使馆代办戴立堂代表中法政府在重庆签订《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与法国临时政府交接广州湾租借地条约》,广州湾租借地归还中国。8月22日,广东省政府奉国民政府令,以广州湾租借地辟为省辖市,定名“湛江市”。1949年12月19日湛江市解放。

广州湾(湛江地区旧称)是个古老的地名,早在明朝以前就已经出现。明、清两朝以来,广州湾一直隶属高州府吴川市南三都的行政区域,包含着南三岛滨海旅游示范区的十三村坊。1899年11月16日,大清国钦差广州湾勘界大臣太子少保广西提督苏元春(有资料说苏元春是钦差大臣)和大法国钦差广州湾勘界全权大臣水师提督高礼睿签订了《中法广州湾租界条约》,把原属高州府吴川县南三都的广州湾大部分行政区域租借给法国,广州湾从此成了法国的租界地,期限99年。后来,法国政府为了纪念“白雅特”号军舰的功劳,还把湛江市城雅称为“白瓦特城”。法国入侵者在广州湾的照片“白雅特”号:发现广州湾.

法国入侵者在广洲湾

据载,法国人最先发现广州湾这一片天然良港,是源于一次海军航道测绘学。1897年,法国海军有一艘名叫“白雅特”号(Bayard又译作“白瓦特”号或“巴雅”号,是历史上一法国骑士名字,1475-1524,被同代人誉为“大无畏而又无可责难的骑士”。)的军舰在南海沿大陆架的海面航行。一日,“白雅特”号航行到广州湾的附近海面抛锚,发现了这片天然优良的港湾,于是便偷偷摸摸地深入广州湾海窥探和测绘航道,继而后来,白雅特号的舰长把这一重大发现报告法国当局。抗法斗争迫使法帝西退15公里缩至寸金桥(资料图片)

寸金桥

另一种说法是法国军舰“白雅特”号(或称“巴雅”号)为避台风闯入湛江市,舰上官兵为这一深水良港而动心,献书法国政府主张租借广州湾。也有人后来记载称:当年,法舰“白雅特”号避风入港,景美人怡,浪静风平,水深港良,水手们欢喜得鸡飞狗跳。是否是夸张的描述,则不得而知。

“巴雅”号(BAYARD)。该舰是法国巴雅级铁甲舰的首舰,同级舰共两艘,另一艘为TURENNE号。“巴雅”号1876年10月在布雷斯特足球俱乐部开工建造,1880年5月下水,1882年服役。该舰排水量5915吨(TURENNE为6260吨),舰长81米,宽17.45米,吃水7.62-7.67米。该舰配备8座锅炉,双轴推进,输出马力4400匹,航速14-14.5节,载煤量400-450吨。该舰装备M1870式239mm炮4门,193mm炮2门,140mm炮6门,3磅炮4门,1磅炮12门,另有2具356mm鱼雷发射管。该舰侧舷装甲152-254mm,甲板装甲203mm。编制人员451名。该舰于1883年加入法国东京分舰队,1884年8月隶属于法国远东舰队,参加了中法战争,最后于1899年退役。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之役始,法军攻台战舰Bayard号,乃司令官孤拔(Courbet)中将之旗舰。中法之役两军在台湾相持达八个月,法军罹患瘟疫,1885年6月11日,孤拔愤死停泊于马宫(澎湖马公港)的旗舰拜亚德号(Bayard)。另传1885年二月中法舰队遭遇于浙海时,该舰放出的鱼雷快艇在十四日深夜击沉南洋水师“澄庆”舰。法国广州湾警察署旧址(今霞山公安分局大院)“白瓦特城”:如同“满洲国”.

广洲湾村坊(现南三镇灯塔村委会)被视为是“湛江市”的发源地,1897年,法国军舰闯进南三并租借广洲湾,揭开了广洲湾殖民地的历史。法国政府侵占广州湾后,命侵略军一路继续向西扩张,步步为营。他们一边开山筑路,修建港口码头,建屋造市,一边疯狂地开发和掠夺广州湾丰富的物质资源,使得这座昔日默默无闻的小渔村终于发展成为中国南方一座著名的滨海城市。。由于当地中国人民的反抗,法国不得不将租界西线从万年桥(现遂溪县新桥糖厂附近)退至赤坎区西面的文章河桥(今寸金桥),租界范围从纵深100多里缩小至30里。

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图]

(FortBayard)。对老一辈湛江市人来说,“白瓦特城”如同“满洲国”,是中国历史的一道耻辱烙印。然而2001年6月中旬,在湛江赤坎区一家新开张的餐厅竟冠名“白瓦特城”,一时间引起了湛江人的强烈愤慨。群众纷纷投书报社,或打电话给电视台、电台,谴责这种以民族耻辱作卖点,伤害人民感情的不良做法。结果遭到国内舆论谴责,该餐厅后改名为“红土地”。

有人提出用广州湾市的名称好像比湛江市的名称更好。

“高卢雄鸡”无声地印证着那段永远不能忘却的历史耻辱法式建筑:历史的见证法国人在湛江市停留了整整45年。

法式建筑历史的见证

法国人在湛江停留了整整45年,霞山海滨路一带有许多法国人留下的西式建筑,主要包括法国公署楼、维尔多天主教堂、福音堂、法国汇理银行等,这些建筑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子,体现了当时法国流行的建筑风格,充满浓郁的文化氛围。举例说:

天主教堂:位于霞山绿荫路,又称维多尔天主教堂,巍峨高耸,庄严肃穆,四周花木环绕,是湛江市唯一的哥特式建筑,也是全国重点教堂之一。法帝入侵湛江市后,天主教随之而入,1900年法籍神父范兰在湛江主持教务期间,提出兴建教堂,1903年由教会筹资建成。砖石钢筋混凝土结构,双尖石塔,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大厅能容纳近千人,是当时华南地区最具规模的哥特式教堂。1991年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方汇理银行旧址:位于霞山民治路和延安路交汇处,原是法国商业银行,1926年挂牌开业,是湛江最早出现的银行。法国占领的广州湾,其货币流通却有点特殊。1926年,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在湛江市的“西营”(今霞山)设立了分行(这是广州湾第一家近代银行)。

“东方汇理银行”代表法国政府,在法属殖民地地区发行了货币。当年,是以越南纸币作为兑现法国通商银元之用。广州湾居民称之为“安南纸”、“西贡纸”或“西币”。由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发行的越南纸币,成为了广州湾的官方货币。

法国广州湾警察署旧址:坐落在霞山延安路,在今霞山公安分局大院内,与广州湾法国公使署一街之隔。法国入侵湛江后,为维护其殖民统治,随即设立警察署,并于1900年动工兴建办公大楼。楼高二层,面积400平方米,砖石砌筑,门前宽阔阳台进入大厅,外型庄重肃穆,是湛江法式建筑遗迹中最早的建筑。

法军广州湾指挥部旧址,是湛江法式建筑遗迹中最早的建筑。现为霞山公安分局办公楼。

赤坎本来有4座更楼和炮楼,在现时的新景路有一座建筑物被指是法国殖民时代的炮楼。

这些法国殖民地的建筑物是中国遭受法国侵略的历史见证,是一个城市的标记。改革开放以来,湛江市对这些法式建筑给予必要的保护。有的法式建筑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的建筑至今仍在使用并发挥一定作用。

法军强占“广洲湾”作租界,“洲”从此变“州”.

早在1701年7月,法国船“白瓦特(Bayard)号”由安非特里德船长带领来到中国海面,遇台风,停泊于广洲湾避风,乘机登陆窥探,见地形重要,港湾优良,便探测水道,绘制地图,返国时提交法国政府。法帝国主义早已有东侵的企图,发现了广洲湾这个地方之后,向东侵略的野心加速膨胀。

在19世纪末的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法国夺取广洲湾的行动加快了:1898年4月10日,清政府与法国互换照会,承认“同意租借湛江市与法国,租期九十九年,租界四至另议”。但中、法两国政府尚未派员协商和签订租借条约,更没有经双方派员共同勘查和确定租借地界范围,法国侵略者就迫不及待地于1898年4月22日,派海军准将福德·杜基吐鲁英舰长兼司令代表法国政府以接收广洲湾为名,在法国远东舰队分队司令吉戈特·德·拉·比道里爱尔中将的指挥下,悍然率领法国海军“巴噶号”、“袭击号”、“狮子号”等舰,载兵数百人,从安南(今越南)启航驶过北部湾琼州海峡直航北上,从硇洲岛东面扑来,以武力强占广洲湾。在这之后的中法双方签订的所谓的租借条约中,法国人又有意把“广洲湾”改成“湛江市”。“洲”与“州”字之别,更暴露了其企图是要无限量地扩大侵占范围。法军侵占吴川市南三都广洲湾村坊后,不顾村民的强烈抗议,在老梁村红坎岭修兵营,建炮台,作为扩大占领的桥头堡,迅速向现霞山区赤坎区扩展侵略领地。这激起人民的义愤,之后爆发了吴川、遂溪县人民所进行的震惊中外的抗法斗争。

“广洲湾”的名字自宋朝起一直沿用下来。据汉语解释“洲”字是水中陆地的意思。而去了三点水的“州”字就是行政区域的意思。可见一字之改,就把法国侵略者的野心暴露无遗——占领整个广东省之南,广西壮族自治区之东,甚至更广大。

广洲湾村坊是法国侵略中国最先踏入的一块国土。侵略者入侵之后,村民旋即进行了勇敢的斗争,以木棍禾叉对阵法军兵营——抗法斗争首先从这里举旗,他们是吴川、遂溪人民抗法斗争的先行者。曾有一段时期,由于历史调查和研究的忽视,致使“广洲湾村坊”的历史长期被埋没。因此,广洲湾村坊的保护、开发、建设有着非凡意义,绝不能忘记、埋没这块历史纪念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