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

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

赤峰市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是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红山文化时期的早中期聚落遗址,它的发现,不仅为研究红山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而且为深化西辽河上游文明化进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

简介说明

赤峰市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是目前国内发现的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红山文化时期的早中期聚落遗址。

遗址正式发掘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内蒙古自治区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考古专业部分师生联合组成的考古队,于2009年7月19日开始对赤峰市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进行正式发掘。

据了解,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赤峰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进行勘探后,确认此遗址总面积为93000平方米,共有59个遗迹单位,保存较好。

此次发掘,将对红山文化时期的社会结构、生产力水平、历史面貌等有更深入的了解,将有助于推进西辽河上游文明化进程的研究,有望填补学术界对红山文化遗址聚落及布局缺环等方面研究上的空白。

遗址发现

全面掌握红山文化内涵

对于红山文化聚落遗址发现的重大意义,赤峰学院历史系副主任王惠德有自己的见解:

红山文化的发现,如果从鸟居龙藏进入喀喇沁崇政学堂教书,并在赤峰地区进行人类学调查算起,到2008年正好是100年;如果从1954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兼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尹达先生在其专著《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书中,发表《关于赤峰红山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一文,正式将以红山后遗址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命名为红山文化至今,也已经54年。红山文化的分布随着野外调查的深入逐步证实:赤峰地区是红山文化的中心区域。令人遗憾的是,作为红山文化的命名地,红山除了六十年代前的调查和发掘再也没有新的考古发现。红山区周边地区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也陷于停顿,作为赤峰人我们也不能不思考红山的未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辽宁省西部地区的文物考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和积石冢的发现,把红山文化研究推向新的高峰,同时由于辽宁省不断加大对红山文化遗址的发掘、保护,特别是宣传力度,外界渐渐忘却了红山文化的命名地———赤峰。在考古和历史学界掀起的红山文化研究热潮中,相对寂静的是红山。这种尴尬局面,终于在2008年5月因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的发现获得突破。

魏家窝铺遗址位于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魏家窝铺村东北约2公里处的丘陵台地上。2008年5月,赤峰市红山区文物管理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了该遗址。2008年10至11月,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复查和全面勘探,初步确认为一处红山文化时期的环壕聚落遗址。自2009年开始,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2010年7月9日至10月15日,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为期三个多月的考古发掘。

2010年发掘区域位于遗址的东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8º57′46″、北纬40° 08′28″,海拔高程为725-726米。发掘区域内为农田,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表密布农作物。本次发掘的探方编号依据2009年3月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勘测时设定的永久坐标基点和理论布方方案设定。共布5米×5米探方30个,10米×10米探方33个,连同扩方在内,共发掘4117.25平方米。共发现红山文化时期房址36座,灰坑62个,灰沟2条,灶4座。

遗址内红山文化灰坑的坑口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圆角方形和不规则形等,坑体结构有直壁筒形、倒梯形、袋状、锅底形等,坑底形态有平底和二层台等样式。房址均为地穴或半地穴式,平面形状呈圆角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面积在10余平方米至50余平方米不等。墙残高数厘米至60余厘米不等,剖面形状基本为直壁。

遗址内出土红山文化时期遗物丰富,以陶器为大宗,按用途可分为陶容器和陶制品,另有一定数量的石器和少量骨角制品。陶容器可分夹砂、泥质两大类。根据典型单位(G1、G2、F2等)的统计,夹砂陶占60%以上,泥质陶次之。纹饰以“之”字纹最多,据典型单位陶片统计,“之”字纹陶片占20%以上。刻划纹、戳印纹、压印纹次之,还见有少量的编织纹、弦纹和彩绘陶。彩绘陶以红彩为主,图案有弧线条带纹、折线纹、几何状方格纹,三角纹等;亦有少量的黑彩,图案有弧边三角纹、平行折线纹等。陶器以平底器为主,还包括少量圜底器和有足器。器类有筒形罐、斜口器、釜、双耳罐、瓮、鼓腹罐、盆、钵、碗、鼎、器盖、杯等,以及陶纺轮、陶球等陶制品。石器主要有磨制石器、打制石器和细石器,包括石磨盘、石磨棒、石斧、石、穿孔石刀、石、石砧、磨石、石镞、石饰品、石叶、刮削器、砍砸器等。从遗址2010年发掘材料显示的情况来看,其年代大致相当于红山文化早、中期。从该遗址早、晚期遗存中各类文化因素交替出现的情形可以看到,面向海洋的后岗一期文化与后来传播至燕山以北的庙底沟遗址文化因素相继影响了魏家窝铺遗址红山文化遗存。2010年度的发掘资料,为研究魏家窝铺遗址红山文化时期遗存的分期与年代、文化成分、居住情况以及生业方式等问题提供了线索。

“二十大新发现”榜首

2010年9月6日“草原文化遗产日”前夕,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自治区文物考古专家经过认真评审,在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新发现的1.2万余处文物中,评选出“二十大新发现”。这些新发现囊括了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石刻以及工业遗产、20世纪遗产等新型文化遗产,分布于全区12个盟市。其中,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是目前国内发现的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红山文化时期的早中期聚落遗址,它的发现,不仅为研究红山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而且为深化西辽河上游文明化进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更推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向纵深发展,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赤峰历史文化

赤峰市、红山区两级政府都希望通过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的科学发掘,建立起红山文化命名地独有的红山文化遗址博物馆,全面系统地向世界展示五六千年前赤峰先民的社会生活面貌。把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这一赤峰近城区新的历史文化资源,变成红山文化研究资源库和赤峰人文旅游的亮丽风景线。

折射远古东北地区与中原交流史

正在发掘中的内蒙古自治区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其出土文物除了具有史前中国东北地区的传统文化因素,有些还兼具豫北冀南地区后岗一期文化的特征。这一现象折射出6000多年前东北与中原的两种史前文化交流史。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恩25日在此间举行的第六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上作出上述表示。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位于红山区文钟镇魏家窝铺村东北约2公里处的丘陵台地上,年代大致相当于红山文化早中期,距今6000多年,预计遗址总面积超过9万平方米。这处遗址的发掘工作正在进行,目前已发现房址36座、灰坑62个、灰沟2条,并出土了陶容器、陶制品等红山文化时期的遗物和石器、骨角制品等,为研究史前人类的居住情况和生产方式提供了重要线索。这处遗址出土的陶器中不仅有红山文化流行的平底器,还有后岗一期文化多见的圜底器、有足器;在夹砂陶器中除了发现以筒形罐为代表的无沿类陶器外,还发现了以釜为代表的宽折沿类陶器。“这都表明6000多年前,后岗一期文化的居民向北迁移,并与魏家窝铺红山文化的居民发生了接触。

入选百大新发现

为使全社会全面了解第3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内容和成果,营造全社会关心文物普查、关心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了“第3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评选工作。经过初评、终评,最终评选出“第3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项目100个,其中,古遗址27个、古墓葬6个、古建筑16个、石窟寺及石刻6个、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40个、其他5个。赤峰市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名列其中。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是赤峰市在第3次文物普查中发现的,也是目前国内发现的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处红山文化早期聚落遗址。更推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社会文化意义。

另据了解,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呼伦贝尔市中东铁路建筑群也同时入选“第3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