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戛镇
戛镇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南部,距离州府芒市32公里,与中山、风平、三台山、遮放、芒海5个乡镇相连,南与缅甸捧线接壤,国境线长4.5公里。全镇国土总面积为352.26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370米,年平均降雨量1600毫米,属中切割中山区,山地多陡坡。勐戛镇辖9个村,2017年人口为31814人,以汉族为主,世居德昂族、傈僳族、景颇族三种少数民族。勐戛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在2017年达到5.0263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913元。民国时期,勐戛镇曾是潞西设治局的驻地。
历史沿革
“勐戛”傣语译为最珍贵的地方勐,戛镇三仙洞山为原芒市、遮放、勐板乡三土司接合部,东北方的龙抱树属芒市司,西南方的三角岩自然村属遮放司,东南方的蒲桃林属勐板司。
民国十八年(1929年),推行省县两级区划,凡具有筹设县治必要的行政区改为设治局,作为建县的过渡办法,潞西地处边陲,经济落后,土司阻挠“改土归流”,迟至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才改芒遮板行政区为设治局(准县级),局署在勐戛,属第一殖边督办公署。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改芒遮板设治局置,局署在勐戛,1949年3月迁芒市。
1953年,组建勐戛区,设勐戛乡(含今团箐行政村地)、勐稳乡、勐旺乡(含今象塘行政村地)、三角岩自然村乡、老缅城乡(今杨家场行政村)、保顺乡(今芒牛坝行政村)、和平乡(今黄家寨行政村、小水井行政村一带)、大梁子乡(今芒丙行政村地)、平河乡(今平河行政村、木城坡行政村地)、赛岗乡,共10个乡。
1956年,勐戛区设勐戛、勐稳、勐旺、胜利、赛岗、三角岩、保顺、上东8个乡。
1957年,平河镇又划归勐戛区。
1958年10月,勐戛区改置边跃、火箭公社。
1959年3月,木城坡乡划入勐戛区。
1963年,中山文化站的民主乡划入勐戛区,三角岩自然村乡域分置大新寨乡。
1964年,勐戛区的赛岗乡、木城坡乡划归中山文化站,勐旺乡域分置象塘乡。1969年-1970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区改为公社体制,乡(镇办事处)改设生产大队,勐戛区改为红心公社,辖红忠(保顺乡)、民主(民主乡)、红岩(三角岩乡)、卫东(象塘乡)、胜利(胜利乡)、红心(勐戛乡)、东风(勐稳乡)、向阳(勐旺乡)、红卫(大新寨乡)9个大队。
1984年初,废人民公社体制,恢复区(镇)名称,勐戛区改为乡级镇。1987年,原乡(镇)改为行政村(办事处),勐戛镇辖勐戛、勐稳、勐旺、象塘、芒牛坝、三角岩自然村、大新寨、杨家场、团箐9个办事处。
地理环境
勐戛镇位于芒市南部,镇政府距市府芒市33公里,介于东经98°30′38″—98°38′45″,北纬24°07′30″—24°24′24″之间,东北西三面分别与中山、风平、三台山、遮放、芒海等5个乡镇相连,南与缅甸捧线接壤,国境线长4.5公里,全镇国土总面积356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勐戛镇属中切割中山区,山地多陡坡,平均海拔1370米。
气候特征
勐戛镇年绝对最低气温在零下2℃左右,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降雨量1600毫米,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黑河老坡自然生态景区面积2.46万亩,海拔2836米,位于芒市东南部(中山乡与勐戛镇交界处),区内维管植物达2500多种,省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8种。2001年1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专家在黑河老坡自然保护区进行资源考察时,发现了珍稀濒危植物——龙脑香科植物带,共有龙脑香科植物100多棵,有国家一、二级珍稀野生动物蜂猴、熊、猴、白等23种。
土地资源
2014年,勐戛镇有耕地面积61686亩,其中:水田16394亩,占26.5%;旱地45292亩,占73.5%。人均耕地2亩。共有林业面积42.18万亩,有林地31.53万亩。其中:国有林5.67万亩,竹林面积7054亩。
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2014年,勐戛镇总户数7895户,总人口32185人,其中农业户数6835户,农业人口30905人,占总人口的9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镇内居民以汉族为主,有29676人,占全镇总人口的92%;世居境内的少数民族有德昂族、傈僳族和景颇族及其它民族,其中德昂族1830人,景颇族212人,族421人,傣族31人,阿昌族15人。
2017年,勐戛镇内居民以汉族为主,世居德昂、傈僳、景颇三种少数民族,2017年全镇有8011户总人数33251人。
经济
综述
2014年,勐戛镇农村经济总收入3.6603亿元,比2013年的3.1346亿元,增5257万元,增16.8%;人均纯收入6176元,比2013年增5314元,增16.2%。
第一产业
2014年,勐戛镇农业收入1.2590亿元,林业收入1805万元,畜牧业收入1.3057亿元,渔业收入9万元。共完成大小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8996亩,其中:大春粮豆播种面积62970亩,总产16537吨;小春粮豆播种面积17261亩,总产1496吨。甘蔗面积2104亩,总产10209吨;茶叶25252亩,产量(干茶),2132吨;玉米种植面积43290亩,总产11131吨,冬玉米棒417亩,产量102吨;水稻种植面积15323亩,总产5104吨;小麦种植8278亩,总产929吨;蔬菜面积6051亩,总产5292吨;经济林果25884亩,种植烤烟5200亩,总产828吨,产值1950万元。
2014年末,勐戛镇大牲畜存栏8968头,出栏3187头;生猪存栏25691头,出栏31273头;水奶牛存栏1807头,产奶量520吨。
第二产业
2014年,勐戛镇工业收入847万元,有私营企业和个私经济实体908个,其中:私营企业38个,个体工商户908个,合作社29个,从业人员1756人。现价总产值5304万元,营业收入5304万元,上缴税金106万元。
第三产业
2014年,勐戛镇商饮业收入803万元,服务业收入752万元,其它收入6740万元。
2016年,勐戛镇共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带动农副产品销售达100余万元。
文化
•德昂族
据潞西县志记载,在汉晋时期的人,天宝的朴子蛮和元明的仆人,是德昂、布朗族、佤族的先民。德昂作为一个单一民族的出现,是在清代《乾隆华录》、王昶《征缅记闻》、光绪《永昌府志》诸书才单独有了记载,称崩龙。德昂族自称较多,总称为昂,昂为山崖、崖洞之意。德昂族有许多支系,勐戛茶叶箐的德昂族属绕可、统苦。德昂族群众主要使用傣文。
德昂族子女命名多由家族中的长老或者父母取名,绕可支系的德昂族,对婴儿的命名则根据子女诞生时的环境、体重和季节来取名,其名多为䂗、拉、团、凹、干等。䂗是婴儿生下时,用秤秤得若干䂗来取名。
德昂族实行一夫一妻制,未婚男女有择偶自由,双方若愿成婚,男方告知父母,父母即委托同氏族和异氏族的亲戚各一人为媒去提亲。
德昂族的饮食喜爱酸味,如酸腌菜、酸笋、酸扒菜、酸木瓜等。德昂族一般为干栏竹楼建筑结构,丧葬普遍实行土葬,少数火葬。
•傈僳族
傈僳族是氐羌族群的后裔。傈僳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傈僳族婚姻实行自由恋爱,明媒正娶,姑舅表优先婚,实行一夫一妻制。傈僳族女装绚丽,穿短衫,着长裙,腰间系一围腰过膝。上衣前面短后面长,衣衫和裙子镶绣许多花边。发辫盘头,外裹蝶形包巾。包巾尾部以彩色布拼成,末端系料珠、银泡等物。颈胸有数根项链垂挂,多以玛瑙、琥珀和银、玉器串成。小腿套彩色黑边脚套。男装一色青黑,头裹黑布大包巾。短衣对襟,纽扣密集,有用小银币、币为扣。大裆裤,长及膝,有的以红白色线绣边。上身套着前面短后面长的小白褂。
德昂族以喜米、玉米棒为主粮,食干饭。蔬菜多用豆类、薯类和青白菜、辣椒、葱蒜、捷红、菜、竹笋、蕨苗等。多是煎煮烧烤,也爱吃舂菜。“五煮一锅”是傈僳族名菜。
交通
截至2013年,勐戛镇共有1000米柏油路,67000米弹石路,9个村有8个村修通了弹石路。
社会
教育
2014年,勐戛镇有初级中学1所,村级完小7所,教学点1个,幼儿园1所。中学有教学班17个,在校学生836人,有教职工65人;小学有教学班54个,在校学生2169人,13个学前班607人,有教职工160人,学生巩固率为99.64%.幼儿园有有幼儿193人。
医疗
2014年,勐戛镇卫生院占地面积7489.99平方米,业务用房1254.58平方米,总资产726万,2014年门诊人次共51177人次,住院人次1324人次,病床60张,能开展腹部及妇产科、骨科肛肠、人流手术。有13个职能小组:门诊组1个、护理组1个,药房1个,收费室1个、住院部1个、公共卫生科1个、行政后勤1个、中医科1个、口腔科1个、化验室1个、放射科1个、B超心电图室1个,美沙门诊1个。
社会保障
2016年,勐戛镇办理并通过审批芒市易地扶贫搬迁农户住房建设有偿资金申请165户,其中搭车外乡镇搬迁20户,共涉及贷款金额990万元,对全镇358户建档立卡户危房进行就地改造,全部完成房屋建设。组织开展肉牛养殖、农作物种植、农机、烤烟、茶叶等技术培训180场次,受益8420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00人次。
旅游
综述
勐戛镇有“两洞、三龙、五寺”景点的自然景观,两洞即:“三仙洞、仙佛洞”;三龙即:“大龙洞”,“小白龙水库”,“龙海子”;五寺即:“三仙寺、观音寺、观音岩、后土娘娘寺、宝山寺”。
主要景点
•两洞
勐戛镇的三仙洞、仙佛洞是德两个洞寺合一的洞穴奇观。三仙洞全长1500余米,分上下两层,内空高达10余米,有16个厅堂,120余处景点,据民国《龙陵县志》记载,三仙洞“有石佛三(即:猴仙、狐仙、嫦娥仙),天然生成,不事雕饰,土人遂称之为三仙洞”。
•三龙
小白龙水库库区位于芒市勐戛镇勐戛北200余米的山箐,箐中有山泉出露,俗名小白龙,水库故名。径流区属芒市河一级支流果朗河的源头,海拔1400米。
龙海子位于潞西市勐戛镇勐戛村五组,距勐戛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距全国最大的德昂族自然村茶叶箐1公里,四周青山环绕,中间为小平坝。“海子”一词,古语译为大海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