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冰下湖

冰下湖

冰下湖(subglacial lakes),在冰川底部的凹地中积水或冰下河道阻塞形成的湖泊。冰下湖主要分布在南极和格陵兰冰盖、加拿大北极地区和冰岛区域的冰帽

冰下湖存在于冰与岩界面之间。因重力作用,冰川底部压强较大,冰的融点较低,因此冰川底面可发生融化。同时,冰面融水和冰内融水也可通过冰井、冰裂等进入冰下。融水在汇流的过程中,可能在冰蚀凹地、冰下河道等地聚集或被阻塞,形成冰下湖。南极冰下湖一般位于冰盖内部的冰下盆地和冰下山脉两侧以及冰流增强区域。

冰下湖是地球上最极端的环境之一,其中代表性的湖泊是位于南极的沃斯托湖(Vostok)湖、惠兰斯湖(Whilans)湖和埃尔斯沃思湖(EIlsworth)湖。截至2022年,全球已发现的冰下湖总数达到773个,其中675个位于南极洲。2024年,中国科学家在东南极冰盖下新发现了46个冰下湖。

起源

科学界推测冰下湖有五种起源:第一,来自冰盖形成前的内陆构造湖或与海水相连的、被冰盖封存起来的水体;第二、由冰盖底部局部区域因地热异常而融化形成的液态水汇聚而成,此类情形在南极的冰下湖中可能占绝大多数;第三,巨大冰层产生的压力和基岩地热叠加,使冰层底部因越过压力融点而生成融水并汇聚而成;第四,冰下火山喷发导致冰体融化而成;第五,冰盖底部的放射性热岩持续释放热量,导致冰融并聚水而成。

分类

科学界根据对地球物理图像(包括但不限于地形、冰下湖泊的地理特征)的解读,将南极冰下湖的分类分为三类:一是位于冰盖内部的冰下盆地内的湖泊;二是“栖息”在冰下山脉两侧的湖泊;三是位于冰流增强区域的湖泊。

特征

冰下湖存在于冰与岩界面之间。因重力作用,冰川底部压强较大,冰的融点较低,因此冰川底面可发生融化。同时,冰面融水和冰内融水也可通过冰井、冰裂等进入冰下。融水在汇流的过程中,可能在冰蚀凹地、冰下河道等地聚集或被阻塞,形成冰下湖。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编目评估,将冰下湖的分布特征归纳为六类:第一,湖的大小不等,既有超过200千米长、1千米深的湖,也有非常小、甚至深度小于1米的湖。第二,湖的位置分布广泛,既有位于冰盖中心的,也有的位于冰盖边缘。第三,湖的水文特征差异大,既有封闭隔绝了几千万年、聚集了古老水体的湖,也有通过冰下水道已排空水体、寿命很短的湖。第四,湖的地质学特征不一,既有位于冰下山脉山谷间的,也有位于冰下平坦基岩之上的。第五,湖的动力学特征各异,既有分布在缓慢流动的冰流下方的,也有位于快速冰流区的。第六,湖上覆冰层厚度不均,既有位于冰下3000米深度以上的,也有在冰盖边缘冰层很薄处之下的。

冰下湖生态系统具有高压、低温、永久黑暗、低营养和低氧等特点,但仍存在着微生物活性。冰下湖微生物的主要营养方式是化能自养,从湖水矿物质中获取营养物质,还原铁、硫和氮化合物作为能源,是冰下湖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

发现

在19世纪,俄国地理学家彼得·克鲁泡特金曾预言:在巨大冰体的压力下,冰盖内部的温度可能达到融点并导致冰融化,由此聚集的融水会形成冰下湖泊。1950一1960年,地理学家安德烈·卡皮查使用地震波测量了南极冰盖的厚度,结果发现在苏联东方站的冰盖下方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湖泊——东方湖,由此证实了克鲁泡特金的预言。该发现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发现之一。1973年,英国科学家通过空中探测发现,在南极沃斯托克科考站以北的冰层下可能存在一个巨大的液态淡水湖,其顶部覆盖着厚厚的冰层,湖水寒冷,水压超大,并处于完全的黑暗中,是地球上罕见的极端环境。1991年,英国科学家利用ERS-1号卫星对南极冰盖中心进行探测,证实了1973年的发现。1996年,俄罗斯科学家和英国科学家利用卫星发回的图像勾勒出沃斯托克湖的轮廓,最终确定了沃斯托克湖的存在。这是地球历史上最近的重大地理发现之一。

2007年,美国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的海伦·阿曼达·弗里克(Helen Amanda Fricker)从卫星数据上第一次发现了冰下湖惠兰斯湖。2024年,中国科学家利用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在东南极冰盖下新发现了46个冰下湖。

分布

冰下湖主要分布在南极和格陵兰冰盖、加拿大北极地区和冰岛区域的冰帽

相关湖泊

麒麟冰下湖

麒麟冰下湖隐藏在东南极内陆冰盖伊丽莎白公主地区域,因形似“麒麟静卧”而得名。作为迄今发现的南极洲第二大埋深湖,其上覆冰盖厚度约3600米,已与外界隔绝至少300万年,面积达370平方千米,最大水深200米,沉积物最大厚度超过300米。距离中国南极泰山站120千米。2022年,中国正式将这个形似“麒麟静卧”的冰下湖命名为“麒麟冰下湖”,已被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收录。

沃斯托克湖

沃斯托克湖是南极冰下湖最大的一个,它距离南极海岸线1500公里,俄罗斯南极沃斯托克科考站(东方站)附近,位于冰层表面之下约4000米处,深度约为500米,大约在1500万年前形成。20世纪70年代,苏联科学家在这一地区钻探,意外地发现了沃斯托克湖。受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通过人造卫星和地震测量法证明了它的存在。《自然》杂志在2012年全球科技进展的预测中将它列于其中。1996年,俄罗斯科学家开始对其钻探,但1998年被迫停止,直到2006年,俄罗斯才恢复了钻探。2012年5月,俄罗斯科学家钻透了3769.3米的南极冰层,到达了冰川下的沃斯托克湖表层,并取得沃斯托克湖水的样品。

相关研究

寻湖方法研究

2024年,中国科学家团队提出了一种针对冰雷达数据显示的冰底反射波形特征,进行变分自动编码(VAE)的新方法,实现了对冰底单道雷达反射回波信号的科学分类。利用该方法,研究团队对东南极甘布尔采夫山脉AGAP-S区域的冰雷达图像进行了全面扫描。结果发现,该区域存在许多基于传统方法未能识别的几何轮廓更为狭小的冰下湖,数量多达46个。这项分析方法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冰雪所极地冰盖多圈层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研究团队,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傅磊教授团队、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陈晓非教授团队共同完成,相关论文发表于2024年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冰冻圈》。

钻探方式研究

2024年,中国科学家团队在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中,对“麒麟冰下湖”进行钻探取样的选址调查,将计划于2025—2027年南极工作季展开钻探作业。但如何确保钻探过程的无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科研人员。为避免钻探过程造成的水质污染影响取样的研究价值,中国科学家提出了采用热水钻与热融探测器联合作业的方式,进行麒麟冰下湖钻探。用热水钻与热融探测器联合作业的方式,进行麒麟冰下湖钻探。钻探过程中,先利用清洁热水钻透冰下湖上方约3000—3400米厚的冰层,并严格监控钻进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问题,确保钻进用水清洁。当钻至预定位置后,停止向下钻进并向上回收热水钻,再下放消毒后的中继舱和可回收式冰层热融探测器至热水钻孔底部。随后启用探测器热融钻进剩余几百米冰层。在这过程中,探测器上方热融钻孔闭合,以隔离热水钻孔与冰下湖,直至探测器完全进入冰下湖完成取样及观测。最后,探测器向上钻进返回热水钻孔,进而返回冰面。这种联合作业方式不仅提高了钻探效率,还减少了污染风险。

价值意义

南极冰包含丰富的冰盖历史和气候变化信息。越过接地线、进入冰架下空腔的湖水,还可能改变冰架—海洋相互作用,进而引发海洋环流变异。因此,开展南极冰下湖研究对于冰盖动力学、沉积过程和冰下地球化学环境以及生命演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冰下湖生境特殊,沃斯托克冰下湖封闭时间约在1万至5万年之间,可能存在其他地方已经灭绝的遗迹种群,并存在多种特殊的功能类群,为研究生命演化提供了模式场所。沃斯托克冰下湖环境和木卫二(Europa)很相似,沃斯托克湖中已发现的微生物类群可为研究木卫二是否存在生命现象提供线索。

相关争议

关于南极冰下湖或冰下水的起源存在争议。Duxbury等人通过构建二维物理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了一定时间段的Vostok湖区域的冰盖厚度,结果显示湖水始终没有完全冰冻(保持一定深度的湖水),所以他们认为在南极冰盖形成之前,Vostok湖就已经存在了,即南极冰盖形成于Vostok湖以后,时间间隔大约为500万年至3000万年。南极冰盖在冰期扩张的时期,Vostok冰下湖从湖面开始逐步结冰(Vostok湖的区域为初始东南极冰盖的边缘地带),最后南极冰盖逐渐形成,也封住了Vostok湖,Vostok湖的原始湖水一部分冰冻到上覆冰盖当中,一部分保存到了现在。此后,Pattyn通过三维物理模型的模拟结果支持了这一结论。Pattyn在模型中加入了冰盖与湖的相互作用,认为Vostok冰下湖可能形成于大约1500万年前(南极冰盖完全形成之前),中间经历了完整的中新世中期。然而,Siegert质疑了之前模型中直接将Vostok湖作为封闭系统的处理方式,以及Duxbury等人的模型没有考虑冰流与气候和地形之间的关系。Siegert认为在南极冰盖的早期生长期,不会有大的湖泊存在,如果有的话,后来水将通过水槽状的地貌通道排出,因此,Vostok湖应该作为开放系统来研究,况且同样位于东南极地区的与Vostok湖基底各项参数类似的Astrolabe冰下盆地并不存在冰下湖。所以,他认为所有的南极冰下湖都不可能经历南极冰盖生成的全过程。此两种学说都需要进一步的理论支持。

相关轶事

2012年2月8日,俄罗斯Federal Press World News网站刊登了一篇名为“希特勒档案可能在南极沃斯托克湖”的消息,作者为塔基扬娜。文章称,《华盛顿邮报》援引俄罗斯媒体的相关报道表示,俄罗斯科学家发现南极冰层下的沃斯托克湖,该地可能是希特勒在南极的避难地。随后各国媒体间都对这则消息进行了转载,为核实消息的可信性,有记者联系了塔基扬娜。她表示,《华盛顿邮报》报道的消息来源是俄罗斯新闻网,但她本人也没有在该网上找到相关言论。相关学者就这则消息表达了看法,认为报道的消息缺乏事实依据。据此,该记者采访了德国的有关专家。科隆大学历史学家霍勒格·梅丁(Holger Meding)是拉丁美洲史专家,非常了解南美德国移民的情况,他表示这种传说主要在盎格鲁-撒克逊地区流传,后来在西班牙语地区升温,不同政治派别对此都有报道。关于希特勒之死,正史上并无太多疑问,由此认为相关报道为“以讹传讹”。

参考资料

冰下湖.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2-04

..2024-04-21

冰下湖微生物.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2-04

..2024-02-04

与外界隔绝300万年的麒麟冰下湖即将“开封” 我国提出破解南极科考钻探污染难题方案-华龙网.华龙网.2024-04-21

我国科学家新发现46个南极冰下湖.澎湃新闻.2024-04-21

..2024-04-24

科学家在南极西部冰原下 现隐藏百年的神秘世界.千龙网中国首都网科技.2024-04-24

我国将在南极钻探麒麟冰下湖.百家号.2024-04-21

1500万年 3769.3米 南极冰封之湖.光明网.2024-04-21

..2024-04-21

希特勒遗骸及纳粹档案藏在南极?多国学者:以讹传讹.凤凰网文化.202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