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击-8反舰导弹
鹰击-8反舰导弹,(英文名:YJ-8 Anti-ship 导弹),绰号“小二黑”,是中国研制的一种高音速、超低空地效航空母舰飞行的多用途反舰导弹,可以多联装载在各种类型的驱逐舰、护卫舰、常规潜艇、快艇上,也能装在轰炸机、强击机上。
鹰击-8反舰导弹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1977年9月,命名为“鹰击”-8号;1978年,首枚鹰击-8试制成功;1979年首发飞行试验成功;1984年,鹰击-8亮相于国庆阅兵式上;1985年9月定型,之后正式服役,外贸型号也大量出口。
鹰击-8使用固体发动机,体积小,重量轻,超低空地效航空母舰飞行,抗海浪和抗电子干扰性能好,它采用固体火箭助推器,发射后,导弹会快速降低高度到20-30米隐蔽巡航,直到攻击末段才拉高高度,实施冲刺。导弹装有165公斤的战斗部,一发就足以击沉几千吨的中型舰艇。同时,鹰击-8尺寸适中,不仅能部署到舰艇、飞机上,还能装到普通卡车底盘上,伪装成集装箱货车,在广东滨海公路上与敌舰实施游击战。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197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部提出需求,要求研制一型可搭载于强-5战斗机的反舰导弹。1973年,中国第三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天总公司三院)上报小型反舰导弹总体方案。由于并非是配套舰艇使用的型号,因此很快被取消,但在科研人员的的争取下一直缓慢进行。
1973年10月,小型反舰导弹主发动机样机完成试制,但这时还没有建起配套的试车台,点火试车只能露天进行。科研人员在后院的山沟里挖一个坑,把发动机的头部埋在地里,尾部朝天,为了防止它晃动,再用铁丝固定在两棵树上。
鹰击-8系列导弹。它也是中国第一种摆脱“冥河”设计思路,独立设计的亚音速反舰导弹。1975年11月,海军审定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总体方案及分系统方案,确定了技术要求,报请中央军委。1977年9月,中央军委正式批准研制方案,命名为“鹰击八号”导弹。
建造沿革
鹰击-8反舰导弹的总体方案论证及总体设计工作由三院负责,梁守磐为总设计师,高燃速复合推进剂研制由三院31所承担,自动驾驶仪由三院558厂负责研制,无线电高度表研制由三院558厂、239厂负责,末制导雷达由三院239厂负责研制,战斗系统研制任务由三院5013厂负责,引信系统由三院三线基地工厂研制,储运发箱由三院8359厂研制,三院239厂为导弹总装厂。
1978年,第一枚鹰击-8导弹试制成功,之后岸基发射2枚模型弹成功。1979年11月至1980年11月,发射自控弹7枚,成功6枚。1981年,鹰击-8导弹进行了自行导弹飞行试验,共计发射5枚,试验暴露出很多问题,如助推器烧穿、弹体刚度不够等等,事后进行了改进整改。
1981年8月,经总参谋部和国防工办联合批准,将鹰击-8导弹装载于24型022型导弹艇进行试验,试验性质是导弹武器系统全系统试验。任务下达后,24型导弹快艇改装技术总体由第七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701所承担;改装施工由三院4805厂承担;导弹武器系统的改装由三院承担。改装完成后,进行了4枚导弹在24型快艇上的发射试验,试验顺利。
1982年6月,鹰击-8导弹装载到053H2型导弹护卫舰。
服役历程
1984年10月1日,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阅兵式上,鹰击-8导弹首次展示,此时导弹的研制工作还在进行。
1984年10月至11月,鹰击-8导弹在中国辽西导弹试验场进行初次设计定型飞行试验,母船是24型导弹快艇,共计发射3枚导弹,第一枚命中目标,第二、三枚在目标前方自动入水,试验终止,查找原因,根据试验结果,重新对控制系统加装了高阻尼减振设备和其他防振措施,改造了全部出厂试验弹。整改后于1985年4月,在潜艇水面发射,对改进措施进行验证。
1985年9月,在辽西地区再次进行24型导弹快艇发射鹰击-8导弹试验,试验性质为设计定型,共计发射6枚导弹,全部命中。试验主要考核了近、中、远三个不同射程及毁伤威力,全系统性能等。发射采用单发和双发齐射形式。靶船是一艘报废护卫舰,一发弹直接贯入船体内爆炸,将船甲板掀飞并导致大火燃烧,在拖带返回时沉没。
20世纪90年代,鹰击-8反舰导弹的基础上改进的增程型称为鹰击-8A(YJ-8A),是鹰击-8导弹系列中第一种大量装备的舰对舰型号,包括052型驱逐舰,051G型驱逐舰,053H2G型护卫舰,053H2型导弹护卫舰和536和537舰,037II型导弹护卫艇和037IG型护卫艇等。1998年,中国歼轰-7“飞豹”F-104战斗机设计定型装备部队,取消了舰射型使用的助推器的空射型鹰击81也配套服役;鹰击-8导弹的基本型虽然曾在033G型潜艇上进行过测试,但当时只能在水面上进行发射,随着039型潜艇首艇320艇开始建造,鹰击-8导弹的潜射型号鹰击-82也开始研制,2005年首次公开亮相;以鹰击-8和8A为原型的出口型号C-801,以鹰击-81为原型的出口型C-801K也逐渐进入国际市场,并逐渐发展出改进型的C-802导弹,随着中国军舰的出口,第三世界国家广泛装备了C80X系列导弹。伊朗甚至还建立了C-802导弹的生产线,将国产化的导弹称作“努尔”,出口给其他国家。2006年7月,以色列海军的萨尔5型巡逻舰被来自黎巴嫩真主党的一发“努尔”击中舰尾。
技术原理
弹型结构
鹰击-8反舰导弹弹体为圆柱形,采用了与鹰击-6反舰导弹不同的常规式气动外形布局;四片前缘后掠的切梢三角形大弹翼位于弹体中部,四片前缘后掠的切梢三角形控制舵面位于弹体尾部,弹翼和舵面呈“X-X”型配置,位于同一平面,弹翼不可折叠;弹体下部装有流线型腹鳍,尾部串联一台固体火箭助推器。
鹰击-8导弹采用整体式结构,弹体、弹翼和舵面均用铝合金制成,内部舱段采用铸造和旋压成形,翼、舵用壁板机加成形。弹体内部从前到后分为5个舱段,末制导雷达舱、战斗部舱、自动驾驶仪舱、固体火箭发动机舱和尾设备舱。
攻击能力
鹰击-8反舰导弹采用自动驾驶仪和无线电高度表进行中段自控、并采用脉冲多普勒主动雷达进行末制导。导弹发射由舰艇上的火控系统控制,导弹发射后,先是固体火箭助推器工作,在飞行初始阶段以12至15度爬升到约50米高度;数秒后助推器脱落,此时固体火箭主发动机工作,导弹降到20至30米的巡航高度,开始等速地效航空母舰巡航飞行;弹上驾驶仪使导弹在一定距离内按预定的航向飞行,末段接近目标时,弹上末制导雷达开机捕捉并跟踪目标,导引导弹向目标机动飞行,接近目标时导弹作俯冲攻击,在水线附近命中目标。鹰击-8导弹采用半穿甲爆破型战斗部,能穿入船舷在舱内爆炸,导弹可靠性80%,命中概率90%,命中一发可使3000吨级驱逐舰受重创或丧失战斗力。
发射方式
鹰击-8反舰导弹舰载发射采用甲板上的箱式发射装置,每具发射箱装一枚导弹,在小艇上为4具,大艇上为6或8具,在护卫舰和驱逐舰上则装载8具。箱式发射装置即可贮运,又可发射,并可重复使用,无须对准目标,能进行扇面发射,可单发或齐发。
鹰击-8系列导弹
鹰击-81
鹰击-81是鹰击-8反舰导弹的专用空射型号。与鹰击-8相比,鹰击-81最大的特征是取消了后部的火箭助推器,因其不带助推器,导弹发射后可迅速降低高度后转入地效航空母舰平飞,直至攻击目标,命中率高达90%。
鹰击-8A
鹰击-8A是鹰击-8的增强型,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弹翼和助推器尾翼均可折叠,是鹰击-8系列中第一种大量装备的舰对舰型号。与鹰击-8相比,发射箱发生明显变化,可大量装备在水面舰艇,包括驱逐舰、护卫舰、022型导弹艇、护卫艇等。
鹰击-82
鹰击-82是在鹰击-8反舰导弹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专用潜射型号。该导弹仍采用固体酒精发动机,弹翼可折叠起来装在发射管内。与鹰击-8相比,增加了潜航运载器,并采用干式出水发射技术。该导弹在中俄军演中,通过039型常规潜艇在水下发射而首次公诸于世。
鹰击-83
鹰击-83反舰巡航导弹,是一种低超音速地效航空母舰反舰导弹,具有较强的实战威力,可在短期内有效提升海军反舰导弹的突防能力,被称为“海上屠夫”。1998年10月,鹰击-83首次实现反舰导弹系统指示目标,取得大射程导弹直接命中靶船的战果,并且参加了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50周年盛大阅兵式。
总体评价
鹰击-8反舰导弹是中国第一种摆脱“冥河”导弹设计思路,独立设计的亚音速反舰导弹,其采用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使用维护简便、弹上末制导雷达采用单脉冲体制,抗干扰性好、采用高精度无线电高度表,可地效航空母舰巡航飞行,不易被发现,故攻击隐蔽、空防能力强。
参考资料
China possibly set to unveil new weaponry during World Anti-Fascist War parade.Globaltimes.2024-10-14
中国反舰导弹名片——馆藏鹰击系列导弹(上)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2024-10-14
50年前的今天,“小二黑”发动机地面试验成功.中国航天科工三院.2024-10-14
我是中国航天人 | 插播一条:鹰击-8.澎湃新闻.2024-10-14
鹰击杀手:中国反舰导弹出类拔萃(一).新民晚报.2024-10-14
央视揭秘“鹰击”反舰导弹.观察者网.2018-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