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涌镇
东涌镇,隶属于汕尾市城区,位于汕尾市城区东部,东与海丰县赤坑镇接壤,南与红海湾开发区毗邻,西与汕尾市区相连,北与海丰县陶河镇相邻,环抱品清湖,陆地面积103平方公里,厦深铁路、汕尾火车站位于辖区内,中央商务区在东涌镇落户,区位优势优越。东涌镇地势北高南低,海拔自0米至41米,东部和西部为平原,南部为修建于潟湖滩涂的盐田,中部为台地,从平原过渡到台地,局部分布有阶地,北部为岗地缓丘,羊牯岭山峰为东涌镇最高点,海拔527.6米。2023年,户籍人口74545人,其中男性37202人、女性37343人,均为汉族,辖区常住人口68219人。截至2019年,东涌镇共辖15个行政村、2个社区。
历史沿革
相传1000多年前,莆田市县大井头等地农民移居到此,以种田晒盐为生计。最早的居民点在品清湖东面的河没处形成,而当地称海潮可达之河处为涌,涌处品清湖之东,故取名东涌。海丰县方言“涌”与“冲”两字谐音,且“冲”易读易写,群众常将“涌”简写为“冲”,因此曾一度将“东涌”改为“东冲”。明清时代,东涌隶属海丰县,新中国成立后,东涌镇先后隶属红草区和汕尾区(五、七区);1957年撤区建立高级社(并大乡镇),下设东涌、品清、流安三个乡;1958年将三乡合并成立东涌人民公社,1984年1月撤人民公社建立区公所;1987年4月改区为镇;1988年3月,汕尾市设区,东涌镇隶属城区。
2017年末辖新地、品清、新湖、东石、东涌、赤古、石洲、洪流、新安、宝楼、新民、龙溪、安华、民群、民进15个村和东涌社区及碧桂园社区,下设52个村民小组。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东涌镇位于东经115°24′,北纬22°47′,地处汕尾市城区东部,东与海丰县赤坑镇接壤,南与红海湾毗邻,西与汕尾市中心相连,北与海丰县陶河镇相邻,怀抱品清湖,距汕尾市中心区仅6公里,海陆地面积106.62平方公里。
地形地势
东涌镇地势北高南低,海拔自0米至41米,东部和西部为平原,南部为修建于潟湖滩涂的盐田,中部为台地,从平原过渡到台地,局部分布有阶地,北部为岗地缓丘,羊古岭山峰为东涌镇的最高点,海拔527.6米。
气候
东涌镇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其特点是水、热,光资源丰富,气候终年温暖。
自然资源
东涌镇境内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为主,具有优质花岗石体(安华村等),一定的沉积沙(沙海北沙滩)。辖区宝楼山羊牯岭山峰为城区第一高山,每到4月有野生红杜鹃开满山野,吸引众多游客踏足。辖区洪流村铜锣寨村的铜锣寨革命旧址是汕尾市20张红色名片之一。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东涌镇共辖15个行政村、2个社区。具体包括品清村、东石村、新湖村、新地村、赤古村、洪流村、石洲村、宝楼村、新安村、新民村、民进村、民群村、安华村、龙溪村和东涌村以及东涌社区及碧桂园社区。
人口
截至2018年末,东涌镇户籍总人口为7.5万人。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东涌镇共有常住人口50278人,占市城区比重为12.74%。
语言
东涌镇使用的汉语方言是闽南语。
福佬话,是广东汕尾市使用人口最多、流行地域最广的一种方言。福佬话常常被汕尾以外的人误以为是潮州话或者闽南话,其实两种说法都不准确,福佬话属于闽南方言的一个分支,它与潮汕话是兄弟关系。
经济
2023年,东涌镇经济稳中有进,全镇农业总产值5.52亿元,同比增长3.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42.23亿元,同比增长2.1%;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3725元,同比增长6.5%。签约引进项目5个,计划总投资9.8亿元。新增登记经营主体1292家,完成“个转企”392家,培育“小升规”企业4家。
农业
东涌镇东、西部为汕尾市的平原产粮区、南部为汕尾的品清湖,曾经是汕尾是生产海盐和进行海水养殖的理想基地,北部多丘陵台地,宜果、宜林、宜牧。2006年该镇有大小山塘水库18座,总蓄水量1850万立方米,有防潮海堤15.2KM,耕地面积1045公顷,品清湖滩涂面积1066公顷。镇内蔬菜、水果、海水养殖三大基地已初具规模,面积分别达到4000亩、7000亩、3000亩以上,养猪、养鸡、花卉等特色农业。2023年,该镇农业总产值5.52亿元,同比增长3.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42.23亿元,同比增长2.1%;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3725元,同比增长6.5%,已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工业
已初步形成新湖、品清、东涌工业长廊,还有东涌民营科技园和番禺转移产业园区正在加紧规划建设。2006年全镇共有工企业306家,从业人员1.6万人,其中产值超500万元以上的工企业有9家,工业门类有塑料、纺织、皮革、文具、珠宝工艺等,工业已成为镇的主要产业。截至2023年,东涌镇工业企业个数共1292家,规模以上企业个数为4家。
产业特色
东涌镇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与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引进姜立方农业、深圳市思通文化教育、隆悦丰等5家现代企业。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建设,宝楼荔枝、流口红羚盘木瓜等农产品通过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成功申报“荔枝加工”“铁皮石斛”等2项“一村一品”产业项目。宝楼荔枝被评为“粤字号”农业品牌产品、“粤字号”品牌示范基地。依托“东线农旅”“花果原乡”“善品湖城”等3条全域乡村振兴示范带,重点打造青龙头品清湖观景平台、羊牯岭古驿道、建茶耕园等休闲网红打卡点。
历史文化
东涌镇的东涌村原名疍涌,其辖下的“东家涌”(雅名登家声)本名也应叫“疍家涌”,这是因为那里原先生活着疍民。明清的《海丰县志》虽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清代古抄本《黄氏族谱》中记载:“(宋)赵禥庚午岁时,(黄)钱塘公迭迁海丰金锡都东涌......有疍户入盐籍,而有盐田。”关于疍家,史书记载:秦始皇统一北方后,曾派几十万精锐部队征服岭南地区,岭南的傣族民族奋起反抗,后寡不敌众,大批古越民受到秦军大规模的屠杀,少量人口“下海者为疍,上山者为苗、畲。”《惠州府志》记载疍户“海丰七港,在在有之”。从这些文字记述中,可以得知,早在宋末元初之前,疍户已在东涌落脚,他们生活在品清湖畔,编蓬濒水而居,后因各姓氏不断迭迁于东涌,有的“疍户入盐籍,而有盐田”,有的疍户“飘蓬入海,四海为家”,因此东涌原名为疍涌。
交通发展
东涌镇是汕尾市规划的新城市中心。海汕公路、汕可公路、红海湾大道等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有厦深铁路过境,2002年市区公共汽车已直达镇内各村,2004年实现全镇100%行政村通水泥路。汕尾火车站位于东涌镇境内,厦深铁路在镇境内经过,未来还将引入广汕高速铁路、龙汕铁路、深惠汕轻轨。火车站站前广场东侧,为占地2.8万平方米的汕尾市客运交通枢纽,与火车站结合形成区域性交通枢纽。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7年,东涌镇有初级中学和完全中学各1所,小学19所,在校生11000人,其中中学生3700人,小学生730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心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90人。东涌镇的教育机构包括东涌中学、石洲中学和东涌中心小学。
医疗卫生
2017年,东涌镇有镇级卫生院1所,乡村个体医疗12间,医护人员50人,镇级卫生院内设妇产科、综合内外科、化验室、X光、B超、心电图等科室。2007年全镇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农民36268人,覆盖率达75%。
邮电通信
2006年,东涌镇有电信支局、邮政支局各1个,拥有固定电话8000多部(户),宽带业务200多户,卡式公话26部,信箱13个,电信业务收入540多万元,邮政业务收入70多万元。
发展规划
基于东涌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条件,1988年3月,汕尾市决定把东涌镇作为工业卫星镇进行重点建设。并作出了长远的发展规划。
参考资料
东涌镇.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2024-10-08
历史沿革.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2024-10-08
东涌镇地理位置.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2024-10-08
汕尾市城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_公示通知_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2021-06-15
妙趣横生的福佬话 汕尾人的精神家园.搜狐网.2021-10-28
汕尾市城区各级各类学校一览表(2020年5月).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2024-10-08
===城区东涌镇高清行政地图===.中国行政地图.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