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拉德·阿登纳
康拉德·阿登纳(Konrad Adenauer,1876年1月5日—1967年4月19日),男,政治家,出生于德国科隆,德国首任总理。
1917年秋当选为科隆市长,在法西斯主义统治时期被撤销全部政治职务,并被关进集中营。1949年担任联邦德国第一任总理。1920年成为普鲁士国务院的总裁。1951—1955年康拉德·阿登纳兼任外交部长。
在他的领导之下,德国在政治上从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国到重新获得主权,进而成为西方国家的一个平等伙伴;经济上医治了战争的创伤,并通过实施社会市场经济,创造了德国的“经济奇迹”。康拉德·阿登纳外交上主张和美国紧密联系在一起,西欧团结,并恢复和壮大了德国的经济力量。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76年1月5日出生于德国科隆的一个法院职员家庭,是一名律师的儿子。原籍在莱茵河西岸的上艾费尔地区。中学时代最喜欢的课程是拉丁语和历史。高年级时开始关心起政治。先后在弗莱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和波恩大学读法学和国民经济学专业。毕业后两年,在一家法律事务所工作。
步入政坛
1917年秋当选为科隆市长,任期12年。
1918年进入普鲁士王国贵族院。
1920年成为普鲁士国务院的总裁。随后纳粹上台,阿登纳被撤职。由于不愿与纳粹同流合污,并在1934年短暂监禁,被盖世太保逮捕。
1944年9月被指控卷入了七月反对阿道夫·希特勒的炸弹阴谋中。出狱后,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电话被监听,邮件被检查,隔壁还住进了监视人。他没有退休金,银行存款也被冻结,生活完全失去保障。
1945年再次任命阿登纳为市长,但没多久,他就被英国占领军解除职务。阿登纳成立了一个新的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并担任了首任主席。
1948年取得了各国议会联盟理事会主席德国西部三个区域,制定了一部宪法。这是由法国,英国和美国人占领的区域。苏联占领德国东部地区,那里成立了一个共产党政府。
联邦总理
1949年担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阿登纳把管理国内经济的权力交给了经济部长路德维希·艾哈德教授,自己则腾出精力处理政治事务。
战败的西德百废待兴,在国际上没有地位。阿登纳上台后以超人的毅力和灵活的处事原则,努力使西德一步一步地脱离困境。
1951年阿登纳和德国主要劳工领导人之间达成了一项协议,允许工人与工业监督委员会的管理人员平起平坐,享有同样的选举权。这使西德30年没出现重大的劳工骚动。有了这个协议和艾哈德精明的管理,再加上1949年阿登纳说服盟国不要大量拆除德国工业,使西德赢得了战后近30年惊人的经济增长。
1953年4月到达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及国务卿约翰·杜勒斯会谈。阿登纳访美意义重大,他想缓解人们因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造成的仇德心理。当时美国舆论反德情绪还很强烈,许多有影响的美国人建议,美国应该拒绝参加欧洲防务。在会谈当中,一直主张美德友好的尼克松不断为德国人说好话,他不断提醒美国人,德国人从一开始就帮助过美国人建设家园。第二天,他在施托伊本的塑像前献了花圈。这一行动极大地改变美国舆论对德国的看法。此后阿登纳又先后6次访美,与美国建立了很好的战略伙伴关系。
出色外交
阿登纳顶住世俗压力,与法国外长罗贝尔·舒曼一致同意:建立一个把欧洲大部分的钢铁和煤炭生产置于联合控制下的国际权威组织,这个史无前例的安排导致了欧洲共同体的诞生,法德和欧洲终于团结在一起。在英国首相丘吉尔和外交大臣艾登的帮助下,他设法使西德于1954年加入了北约组织,并于1955年从盟国的控制下赢得了彻底的独立。
1955年秋天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举行会谈。他想缓和苏联对德国的好战状态,并希望苏联松动一下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控制。通过这次访问,促成了苏联释放德国战俘回德国和苏联与西德的建交。
1959年艾森豪威尔总统在白宫为前来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出席约翰·杜勒斯葬礼的外国贵宾们举行了一个招待会。阿登纳在招待会上看见尼克松和苏联外长安德烈·葛罗米柯站在一起。葛罗米柯刚从陷入僵局的关于德国和柏林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上飞到华盛顿。此前,美苏双方的会谈很不愉快,葛罗米柯和艾森豪威尔都板着脸站着。阿登纳为打破僵局向他们走过去。艾森豪威尔见找到了说话的人,便说:“许多人说葛罗米柯和我长得相像。”阿登纳笑着说:“很对,为此我有一个打破日内瓦僵局的建议。你坐上葛罗米柯的飞机回日内瓦,让葛罗米柯留下来作副总统。那么,我相信,我们就能打破这种僵局。”这话使一脸阴沉的安德烈·葛罗米柯也笑了。
隐退辞世
1961年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社盟选举失败。
1963年10月15日引咎辞去总理职务,出席了联邦议院为他告别政坛举行的全体议员大会。
1967年4月19日去世。
政治举措
1949年9月15日当选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他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西德的过渡到一个主权,民主的国家。
1951年占领条例修正后,西德联邦政府成立外交部,出任西德第一任外交部长直到1955年。在外交部长任内与法国等列强和解,并得到时任法国外交部长罗贝尔·舒曼善意回应,提出舒曼计划。共同掌管成员国煤钢工业,并免除相关关税,并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促成西欧进一步经济合作。推动西德1954年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与列强缔结巴黎条约,恢复主权。对法国方面,阿登纳极力修补双方在二次大战的破裂关系,并与法国总统夏尔·戴高乐交好,德法的友好关系导致1963年签订了德法合作条约(en:Élysée Treaty)。而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外交政策,则奉行哈尔斯坦主义,宣示西德为德国唯一代表政权,对承认东德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除苏联外予以断交,并先后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也门断交。在1949年、1953年、1957年、1961年的联邦议会选举中获得胜利,四度出任联邦德国总理,任职长达14年,直至1966年才被同为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的科尔打破。阿登纳承认纳粹对犹太人犯下的的罪行,与以色列进行谈判并达成赔偿协议。
个人生活
健康状况
1967年4月19日去世,享年91岁。
家庭成员
父亲:Johann Konrad Adenauer(1833--1906)
母亲:Helene(18491919)
第一任妻子:Emma Weyer
育有3个子女:Konrad、Max、Ria
第二任妻子:Auguste(Gussie)Zinsser
育有5个子女:Ferdinand、Paul、Lotte、Libeth、Georg
大哥:August(1872--1952)
二哥:Johannes(1873--1937)
大妹:Lilli(1879--1950)
二妹:Elisabeth(于1880年出生当年夭折)
人物评价
阿登纳去世后很多西德民间团体表示:感谢他“为德国人民所做的一切”和他“勤奋、刚直”的品格和求实态度,他的政敌也赞赏他的“真正领导者的素质”。
西方评论界普遍赞誉他“以他的铁肩支撑危局,使一个战败的、几乎气息奄奄的民族经受住了考验”。
2005年11月28日德国电视二台投票评选最伟大的德国人:阿登纳当选第一。
阿登纳基金会
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Konrad-Adenauer-Stiftung)1962年成立,是有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背景的政治性基金会,宗旨之一是向德国内外的优秀青年提供奖学金,培养学术人才和领导人才,并设立有“优秀人才培养研究所”(Institut für Begabtenförderung),负责管理奖学金。
个人作品
著作
参考资料
Adenauer, Konrad.ww2gravestone.com.2024-06-30
Konrad Adenauer.www.german-way.com.2024-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