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平城之战
晋永嘉五年-汉光兴二年(311)四月,汉镇东大将军石勒从许昌市出兵,于苦县宁平镇(今郸城县东北地区),截杀东晋王公大臣,聚歼驺摇司马越势力。是歼灭战。
石勒及时抓住战机,轻骑奔袭,终将晋室仅剩的核心力量基本歼灭,从而为后来合力攻破洛阳市最终灭亡晋朝创造了条件。
战争始末
战争背景
晋永嘉四年-汉光兴元年(310)十一月,晋执掌朝政的东海王司马越因洛阳势孤日危,为保存实力,以南攻汉镇东大将军石勒军为名,率晋室重臣及甲士4万人,出屯项城市(今河南沈丘),只留下右卫将军何伦等与司马炽留守洛阳。
宁平城之难
晋永嘉五年-汉光兴二年(311)三月,司马越死于项城,临死前将后事托于太尉王衍。随后由晋廷朝臣、军队10余万护送司马越灵柩准备还葬于东海国(今山东郯城北)。四月,石勒率轻骑追至宁平城,汉军骑兵四面包围晋绥军,用箭猛射,10余万晋军无统一号令,只顾逃命,未被射死的也因自相践踏而亡,王衍及宗室诸王等皆被俘杀。
洧仓之耻
留守洛阳市的龙骧将军何伦闻知司徒司马越病死,秘不发丧,即奉裴妃、东海世子司马越子司马毗东撤。何伦等人及护卫军行至仓(今鄢陵县西北)与石勒汉军遭遇,晋军大败,除裴妃、李恽、何伦几人逃脱外,司马毗及宗室三十六王全部被汉军俘杀。
晋书记载
《晋书·列传第二十九》记载了石勒集团制造的苦县大屠杀,一次就屠杀和吃掉已经放弃抵抗的中原地区军民百姓高达二十多万人:
“永嘉五年,于项。秘不发丧。以襄阳市王范(司马范)为大将军,统其众。还葬东海。石勒追及于苦县宁平镇,将军钱端出兵距勒,战死,军溃。勒命焚越柩曰:‘此人乱天下,吾为天下报之,故烧其骨以告天地。’,于是数十万众,勒以骑围而射之,相践如山,王公士庶死者 十余万,王弥弟璋(王璋)焚其余众,并食之。”
“何伦、李恽闻越之死,秘不发丧,奉妃裴氏及毗出自京邑,从者倾城,所经暴掠。至洧仓,又为勒所败,毗及宗室三十六王俱没于贼。”
地理位置
晋朝时豫州梁国下辖有苦县、项县、阳夏、陈县等,宁平城就在苦县境内。
战争点评
此战,石勒及时抓住战机,轻骑奔袭,终将晋室仅剩的核心力量基本歼灭,从而为后来合力攻破洛阳市创造了条件。
落难宗室
没于石勒
311年,苦县宁平镇及洧仓遇害者或下落不明者名单:司马、司马范、司马遵、司马毅、司马、司马澹、司马喆、司马济及其二子等,10人。
《晋书》:司马邃立,没于石勒。
《晋书》:封其(指司马玮)子范〖司马范〗为襄阳王,拜散骑常侍,后为石勒所害。
《晋书》:永嘉中,立东莱郡王子遵(司马遵)为颖(司马颖)嗣,封华容县王。后没于贼,国除。
《晋书》:[司马睦]薨于位,世子蔚早卒,孙毅立。[司马毅]拜散骑侍郎,永嘉中没于石勒。
《晋书》:[司马歆]无子,以兄子劭(司马劭)为后,永嘉末没于石勒。
《晋书·司马澹传》:永嘉末为石勒所害,[司马澹]子哀王立。喆字景林,拜散骑常侍,亦为勒所害。
1.
《晋书》:司马邃立,没于石勒。
2.
《晋书》:封其(指司马玮)子范〖司马范〗为襄阳王,拜散骑常侍,后为石勒所害。
3.
《晋书》:永嘉中,立东莱郡王蕤子遵(司马遵)为颖(司马颖)嗣,封华容县王。后没于贼,国除。
4.
《晋书》:[司马睦]薨于位,世子蔚早卒,孙毅立。[司马毅]拜散骑侍郎,永嘉中没于石勒。
5.
《晋书》:[司马陵]咸宁市五年薨,子济立。[司马济]拜散骑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辅国将军。随东海王越在项,为石勒所害,二子俱没。
6.
《晋书》:[司马歆]无子,以兄子劭(司马劭)为后,永嘉末没于石勒。
7.
《晋书·司马澹传》:永嘉末为石勒所害,[司马澹]子哀王喆立。喆字景林,拜散骑常侍,亦为勒所害。
8.
《晋书·司马传》:[司马肜]无子,以武陵王澹子禧(司马禧)为后,是为怀王,拜征虏将军,与澹俱没于石勒。
注:“没”相当于下落不明的含义,与“殁”含义不同。
没于刘聪
《晋书》:永嘉中,怀帝以乂子硕(司马硕)嗣,拜散骑常侍,后没于刘聪。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