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已于2019年9月更名为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农学院是福建农林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由创建于1936年的福建协和大学农科农学系和创建于1940年的福省立农学院农艺系演进而来。
正文
农学专业是作物科学学院传统优势专业、福建省和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其应用性和实践性强,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要求高。学院一贯重视农学本科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历史可上溯至1936年,走过了福州魁歧、邵武东门、永安黄历、福州战坂、福州梅峰、沙县洋枋的艰难建设历程。1981年11月,随着学校迁址福州金山办学,基地在1984年、1992年、2007年分别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建设、修缮,现已建成了功能较为先进的校内本科实践教学基地,体现精品性、示范性、认知性、完整性、多样化的特色,为培养高等农业专门人才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平台。1993年获学校实践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福建省实践教学成果二等奖,并被列为福建省中小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之一;2007年获学校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重要科研机构
1、国家甘蔗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国家甘蔗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成立于2008年。首席科学家为陈如凯教授。陈如凯教授是农业部科技委委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福建省优秀专家。从事甘蔗研究50年来获得建国以来糖料界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其它1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撰写5部专著和200多篇论文,培养了40位博士和近百位硕士。同时该中心也是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国家糖料作物改良中心福州甘蔗分中心、农业部甘蔗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和福建省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的挂靠单位。
2、作物应用遗传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开放)实验室
3、农业部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具备研究生、本科、成人教育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现开设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三个农林类本科专业。已培养本科生6000多人,硕士生450人,博士生130人,博士后出站8人,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190 人。现有在校本科生1098人,硕士研究生163人,博士生40人,在站博士后13人,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228人。
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1人,全国青年志愿者金奖1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福建省杰出科技人员2人,福建省优秀专家4人,福建省优秀教师1人。教授(研究员)15人,博士生导师15人,副教授(包括其他副高人员)35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29人,具有硕士学位34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2人。博、硕士学位占72.41 %,教授、副教授占57.47 %。
博士生导师:陈如凯 林文雄 陈 辉 林彦 潘大仁 张木清 何水林 朱朝枝 陈家豪 许莉萍 邓祖湖 郑金贵 吴为人 梁康迳 祁建民 庄伟建 周元昌
硕士生导师:陈永正 王松良 林克显 黄锦文 林光美 庄宝华 袁照年 郭玉春 张 华 陈平华 陈选阳 江 敏 罗 俊 徐景升 高三基 陈冬梅 王峰吉 阙友雄 刘飞翔 范水生 周以飞 王乃元 张书标 黄荣华 宁书菊 方平平 陈志伟 林荔辉 段远霖 黄碧光 章清杞 季彪俊 兰 涛 李 陶爱芬
学科资源
学院专业底蕴深厚,学科资源优良。现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作物遗传育种;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2个福建省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农学与耕作学;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作物学;1个博士后流动站:作物学;7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科学与工程、草业科学与技术、农业生物技术、持续发展与推广学、农业多功能性产业;1个专业硕士点:农业推广。
专业设置
作物科学学院设有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3个本科专业。
农学(本科)
农学是大农业的基础和作物学的支撑骨干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知识全面、适应性广的特点,是我校历史最悠久的品牌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作物学生产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胜任作物耕作与栽培、作物遗传与育种、作物生理与病虫防控、作物良种繁育与种业发展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推广和农业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土壤与肥料、农业生态学、农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农业气象学。
培养效果:毕业生就业面广,可在农业行政与技术管理、农林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烟草公司、种子公司、农资公司等部门从事行政管理、技术指导、成果转化、教学科研、市场营销等工作;还可报考农学、生物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本专业历年就业率皆在90%以上。
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
种子科学与工程作为作物生产的基础,是根据国家种业发展战略,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而于2010年开设的一个新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种子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品种选育、良种生产、贮藏加工、种子检验和经营管理等专业知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在该专业领域或其他相关领域从事生产、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作物育种学、农学、种子生理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农产品品质学、种子检验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病理学、种子经营与管理学、种子法律法规、公共关系学、农业推广学。
培养效果:毕业生适宜在农林院校、农业行政、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如烟草公司、种子公司)等与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新品种推广、应用开发、市场营销等工作;还可报考农学、生物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植物科学与技术(本科)
植物科学与技术是为适应在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培养创新型精英人才的需要,完善作物学科本科专业体系,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促进作物学科发展而于2014年新开设的专业。本专业采取与国际接轨的培养方案,其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将主要由本学院引进的美国大学教授和高端人才以及有国外留学背景的教师讲授,采用双语或纯英语进行教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生物学和作物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生物技术、植物遗传改良、植物高效安全生产等专业知识,能够从事植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基础研究及植物育种和生产应用研究的创新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组学、植物生物技术、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作物育种学、农学。
培养效果:毕业生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在继续深造,向高层次人才发展方面具有很强的潜力和优势,将深受国内外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欢迎。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可在本学院完成本硕博连读。毕业生还可直接到农林院校、农业科研院所、生物技术公司、农业企业、烟草公司、种子公司、农资公司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工作。
科研成果
学院一贯重视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坚持产学研互动发展,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经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特别是2006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实现了建国以来福建省生命科学领域零的突破。学院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经费总额一直名列学校前茅。近年来,共承担科研课题124项,总经费14152.7万元。其中国家863计划项目10项,经费850.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经费350.0万元;国家948项目3项,经费2260.0万元;国家部委项目21项,经费10200.5万元;省级项目76项,经费492.2万元。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项;鉴定成果27项;审定(认定)41个作物品种,其中,国家审定(认定)12个;省级审定(认定)29个。申请、授权品种权保护28项,其中,品种权保护申请17项、品种权保护授权11项;专利申请14项;发表学术论文255篇。
学院重视科研成果产业化开发,组建了3个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型企业。其中福建金山种子有限公司是福建省种子行业首家以科学教育单位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销一体化的高科技型种子企业。水稻秸秆高效利用、水稻、甘蔗、红麻、番薯、花生等作物新品种推广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在15亿元以上。学院已成为福建省发展粮、蔗、麻、油生产的重要技术依托单位,为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精品课程
学院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已建成农业生态学、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和生态学3 门省级精品课程;农村社会调查学和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2 门省级网络课程;遗传学、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农业生态学、生态学、农学、作物育种学和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7门校级精品课程。2004年以来主编、参编出版教材、著作22 部,其中,被列入“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农林规划教材10 部。获得国家级教材奖2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
能力培养
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有70多项学生作品参加了大学生两赛活动,其中,获得第八、九、十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然科学类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挑战杯”全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然科学类二等奖1项;创业计划大赛铜奖1项;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1项;校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学风建设方面,近年来,获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团队4个;全国先进班集体1个;国家一等奖学金4人、二等奖学金6人;福建省高校文明宿舍2间;福建省优秀学生干部5人;福建省三好学生5人;福建省先进班集体3个;学院还获得了学校思想政治创新活动一等奖、学校学生工作先进集体、福建省五四红旗团委、福建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交流合作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综合办学实力。近年来,先后与美、英、德、澳、加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通过国家公派、校际交流合作等多种方式和途径,有计划地派遣了100 多人次教师和管理人员到国内外进修、访问、攻读博士学位或做博士后研究和开展科研合作;邀请了国内外不同领域的知名学者前来讲学,平均每年达10人次以上;举办了10多次不同规模的国际性和全国性学术会议;年均 150 人次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学术会议,其中有 8 人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使学院的学术影响不断扩大,学术声誉不断提高。在闽台合作方面,福建省与台湾省同属亚热带,作物类型、栽培技术、耕作制度基本相同,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学院紧紧依托学校与台湾高校的学缘优势和地理区位优势、签订合作交流协议、建立正式校际交流关系渠道,加大闽台合作交流。主要有:(1)在互访中提高师生学术水平。学院每年都派出1-2名专家学者赴台考察、开展合作研究。同时,每年邀请与接待来自台湾相关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5-8人,举办学术讲座,开展学术交流,为学生授课,授课内容涉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最前沿。(2)在合作培养中扩大办学层次。2008年3月该院2004级农学专业的陈生、朱斌、庄晓晶3位同学赴台湾屏东科技大学热带农业系学习。(3)在引进教材中更新教学内容。学院积极引进台湾农业高校教材,分别作为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教学参考书,教材质量普遍反映较好。(4)在合作研究中增强科研创新能力。学院建立了财政部海峡两岸农产品品质基础实验室和台湾名特优作物种质资源引种示范基地;已获农业部批准立项建设福建省闽台合作甘蔗良种产业化示范基地;开展了台湾作物优质品种资源的引进、发掘和育种利用研究;主办了第四届海峡两岸植物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参加了第三、第五、第六届海峡两岸植物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承办了以“庭园经济与乡村旅游发展”为主题的“第五届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并与台湾屏东科技大学等合作,共同出版了第五届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论文集;与台湾休闲农业学会共同举办主题为《观光休闲农场经营管理》、《休闲农场景观规划与环境管理》和《休闲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等方面的休闲农场培训班。
毕业英才
学院为国家特别是海峡西岸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农业科学高级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和许多国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谢联辉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余松烈教授是该院校友中的杰出代表;此外,发展我国黄麻和甘蔗事业的先驱卢浩然教授和周可涌教授,我国杂交水稻遗传育种的著名专家蔡俊迈教授,我国知名的水稻专家吴志强教授、陈启锋教授、杨仁崔研究员、杨聚宝研究员等,我国甘蔗科研和生产的知名专家陈如凯教授,都是学院老一辈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现任校长、作物遗传育种学家郑金贵教授及其带领的研究团队,将作物遗传改良技术与综合利用、产业化下游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水稻秸秆品质及其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开辟了一条绿色农业的发展道路,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研究成果于2006年度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实现了建国以来福建省生命科学领域零的突破。据不完全统计,该院培养的优秀毕业生已在各行业、各领域担当重任。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精英人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各 1 人,省级领导 6 人,厅局级领导 25 人;有现任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联合司的司长;有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校长、学者;有杰出企业家等。“今日我以母院为荣,明日母院以我为荣”的观念深深植根于学子心灵。